证券业

搜索文档
【首席观察】美联储政策转折点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8-02 01:59
美联储议息会议核心观点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在4 25%-4 50%不变 连续五次按兵不动 [2] - 会议罕见出现两票反对意见 理事鲍曼和沃勒主张立即降息25个基点 显示内部政策共识出现裂缝 [2] - 美联储声明整体略显鸽派 但鲍威尔新闻发布会语气逐步转向鹰派 令市场意外 [11] - 美联储首次明确提到"近期关税上调已推高部分商品价格" 这是通胀风险重新回归的重要信号 [5] 市场反应 - 国际黄金价格跌至3327美元/盎司 美元指数升至99 82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 37% 2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3 93% [2] - 美股主要指数由涨转跌 标普500指数下跌0 12% 道琼斯指数下跌0 38% 纳斯达克指数微涨0 15% [9] - 7月31日伦敦黄金现货盘中上涨0 70%报3308美元/盎司 美元指数上涨0 06%报99 87 [4]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应声走高 美元走强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微跌 美元指数上涨0 22%报100 03 [11] 经济数据 - 6月核心PCE物价指数为2 7% 高于2%的目标 [5] - 上半年美国GDP增速为1 2% 远低于去年的2 5% 经济增长趋势下行明显 [5] - 7月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7 3万 低于预期 5月和6月新增非农就业数据被大幅向下修正 [13] 政策预期 - 市场认为美联储9月维持利率在4 25%-4 50%的概率为55% 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45% [7] - 7月31日最新数据显示 9月降息概率为零 10月和12月降息概率分别降至14 5%、34 8% [8] - 巴克莱银行预测美联储今年仅会降息一次 时点为12月 2026年预计有三次降息 [11] -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市场对鲍威尔的发言解读偏"鹰" [9] 影响因素 - 特朗普亲赴美联储 引发市场对FOMC内部意见分裂的高度关注 [7] - 美国白宫宣布自8月1日起对巴西部分进口商品加征至50%的关税 全球贸易秩序再起波澜 [11] - 美联储理事阿德里亚娜·库格勒宣布将于8月8日正式辞去职务 为美联储政策走向增添变数 [13]
短期美债收益率创一年来最大跌幅 非农就业放缓令9月降息概率增至八成
搜狐财经· 2025-08-01 14:54
美国国债市场动态 - 美国国债大幅上涨 短端收益率录得一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1] - 2年期美债收益率暴跌21个基点至3.74% 为去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1] - 收益率大幅下行反映市场对货币政策前景看法急剧转向[1] 就业数据与市场反应 - 逊于预期的就业数据促使交易员加大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1] - 交易员认为年内降息两次板上钉钉 9月降息概率高达80%[1] - 美元与美股受到拖累 标普500指数下挫近2%[1]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市场预计美联储将于9月开始降息[1] - 就业数据表现与美联储主席此前强调就业市场强劲的言论形成反差[1] - 货币政策转向部分源于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无休止施压[1]
南华宏观周报-20250801
南华期货· 2025-08-01 1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月制造业PMI边际回落,经济整体有下行压力,但政治局会议奠定积极政策基调,经济或稳中求进;海外美联储议息会议后降息预期随经济数据反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济边际回落,政策仍有定力 - 制造业PMI边际回落,7月为49.3%,较上月降0.4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处荣枯线下方,生产、新订单指数下降,原材料购进和出厂价格指数回升 [4] - 政策基调延续积极有为,决策层正视下半年经济压力,政策空间充足,财政与货币协同发力,服务消费或成新引擎,股票市场配置价值显现 [9][12][17][19] - 需关注美国通胀、就业数据,6月通胀数据略超预期,美联储议息会议分歧大,鲍威尔讲话偏“鹰派”,降息预期或随经济数据反复 [21] 重点关注经济数据及事件 - 国内重点事件包括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市场监管总局治理劣质低价竞争、工信部加强行业治理等政策,以及二季度GDP、7月制造业PMI等经济数据 [24][27] - 海外重点事件包括美国经济增长、就业、通胀数据,美联储议息会议,关税调整,地缘政治等方面 [28][29][30][34] 下周重点关注事件及数据 - 涉及美国国库券拍卖利率、欧元区PPI同比、美国进出口额等数据 [36] 一周大类资产涨跌 - 展示国内股指、债市、南华商品指数等走势 [38]
上半年申城经济开局平稳呈现韧劲 入境游客同比再增39%
搜狐财经· 2025-08-01 03:08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7月31日报道: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30日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2025年上半年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上海市经济呈现平稳开局、韧性增长态势,就业 和物价保持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逐步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展现出韧劲和活力,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 过半"。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62万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工业、金融、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业增加值分 别增长5%、8.8%、14.6%、6.3%和1.8%。 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据报告,上半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84.4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税收收入占比 84.9%。先导性指标回升向好。6月份制造业PMI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和51.5,均回升至扩张区间。 与此同时,上海继续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从消费端看,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统计显示,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直接带动社 会消费额超过540亿元。截至6月底,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共申请10.2万辆、新车销售额超200亿元,带动上半年新能源车 销售额增长8. ...
减持债券增持基金 低利率周期银行理财配置变局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00:52
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理财产品减配债券及权益类资产,增持公募基金、现金及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1] - 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投向债券余额13.78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41.8%,较一季度末的43.9%下降2.1个百分点 [2] - 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投向权益类资产余额0.78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2.38%,较一季度末的0.81万亿元和2.6%的占比均有所下降 [2] - 理财产品配置公募基金的比例大幅提高,截至6月末余额为1.38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4.2%,较一季度末增加0.45万亿元 [3] - 理财产品增配现金及银行存款,截至6月末余额8.18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24.8%,较一季度末的7.27万亿元和23.3%的占比有所上升 [3] - 理财产品增配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截至6月末余额1.82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5.52% [3] 债券配置结构 - 信用债是理财产品配置债券的主角,截至6月末持有信用债12.79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38.79%,占比较去年同期减少2.34个百分点 [2] - 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持有利率债0.99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3.01% [2] - 理财产品对债券的配置中,信用债占比高达90% [4] - 当前信用债投资以配置型策略为主导,主要配置流动性强、信用评级高的金融债 [4] 理财产品收益率 -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相较2024年平均收益率2.65%下降0.53个百分点 [4] - 随着底层资产债券收益率下降,以及高票息资产到期,预计未来理财产品收益率将进一步下降 [4] - 固收类资产挖掘收益难度加大,配置盘与交易盘分化明显 [4] 行业合作与投资策略 - 直投获取较高收益率的难度增大,理财公司与基金业的合作有望加强 [1] - 理财公司可能更加依靠利率债交易和委托公募基金投资来获取高收益率 [4] - 在交易策略中嵌入看空期权思路,以在市场转向时及时调整仓位,减小风险敞口 [4] 理财市场规模与展望 - 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4%,同比增长7.54% [5] - 由于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从中长期来看,银行理财规模增速或边际放缓 [5] -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或继续调降,使其吸引力边际下降 [5] - 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可能加大,但理财公司流动性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具有较强的应对赎回能力 [6]
减持债券 增持基金 低利率周期银行理财配置变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7-31 21:09
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理财产品减配债券及权益类资产,增持公募基金、现金及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1] - 截至6月末债券配置余额13.78万亿元(占比41.8%),较一季度末13.68万亿元(占比43.9%)下降2.1个百分点 [2] - 权益类资产配置余额0.78万亿元(占比2.38%),较一季度末0.81万亿元(占比2.6%)下降0.22个百分点 [2] - 信用债配置12.79万亿元(占比38.79%),同比减少2.34个百分点,利率债配置0.99万亿元(占比3.01%) [2] 公募基金与低波动资产配置 - 公募基金配置余额1.38万亿元(占比4.2%),较一季度末增加0.45万亿元 [3] - 现金及银行存款配置余额8.18万亿元(占比24.8%),较一季度末7.27万亿元(占比23.3%)上升1.5个百分点 [3] - 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配置余额1.82万亿元(占比5.52%),较一季度末1.75万亿元(占比5.6%)微降0.08个百分点 [3] 理财产品收益率趋势 - 上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12%,较2024年2.65%下降0.53个百分点 [4] - 信用债占债券配置90%,呈现买方踊跃卖方谨慎的"惜售"特征 [4] - 高票息品种供给减少,未来可能更多依赖利率债交易和公募基金委托投资 [4][5] 理财规模与市场动态 - 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4%,同比增长7.54% [5] - 中长期规模增速或边际放缓,因收益率下降削弱吸引力 [5] - 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优势减弱可能加大规模扩张压力 [6] - 开放式产品占比上升或导致净值波动加大,但流动性管理能力增强可应对赎回 [6]
低利率周期银行理财配置变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7-31 21:02
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理财产品减配债券及权益类资产,增持公募基金、现金及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1] - 截至6月末,债券配置余额13.78万亿元(占比41.8%),权益类资产0.78万亿元(占比2.38%),较一季度末分别下降2.1和0.22个百分点 [2] - 公募基金配置余额1.38万亿元(占比4.2%),较一季度末增加0.45万亿元 [2] 债券配置结构变化 - 信用债配置12.79万亿元(占比38.79%),同比下降2.34个百分点,利率债配置0.99万亿元(占比3.01%) [2] - 信用债以金融债、企业债为主,利率债包含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 [2] - 信用债市场呈现"惜售"特征,买方活跃而卖方谨慎 [4] 低波动资产配置增加 - 现金及银行存款配置余额8.18万亿元(占比24.8%),非标债权类资产1.82万亿元(占比5.52%),较一季度末分别增加0.91和0.07万亿元 [3] - 理财产品对存款投资规模明显增加,流动性管理能力增强 [6] 收益率下行趋势 -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较2024年下降0.53个百分点 [3] - 固收类资产收益挖掘难度加大,配置盘与交易盘分化明显 [3] - 未来收益率或进一步下降,高票息品种供给减少 [4] 行业合作与规模展望 - 理财公司与基金业合作有望加强,直投高收益率难度增大 [1][4] - 截至6月末理财规模30.67万亿元,同比增长7.54%,但中长期增速或边际放缓 [4][5] - 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优势减弱,规模扩张压力加大 [6]
国信证券: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五期)募集说明书
证券之星· 2025-07-31 16:15
核心观点 - 国信证券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2025年第五期公司债券,规模不超过30亿元,期限10年,票面利率固定,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偿还公司有息债务[24][25][29]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AA,债券信用等级AAA,评级展望稳定,财务指标符合发行要求,经营状况良好[3][4][27] - 债券发行遵守公平原则,不进行自购、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仅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发行[1][10][1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合并口径所有者权益1,186.9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186.92亿元,资产负债率71.11%[3] - 2025年3月末未经审计所有者权益1,202.30亿元,资产负债率70.98%[3]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可分配利润69.11亿元(2022-2024年平均值),为债券年利息的1倍以上[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2.82亿元(同比增长57.10%),净利润23.29亿元(同比增长89.52%)[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波动较大:2022年-6.26亿元,2023年-478.56亿元,2024年337.47亿元[4]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3.69亿元,同比下降41.22%,主要因自营投资业务净流出增加[7][8] - 现金流波动符合证券行业特征,不影响公司经营和偿债能力[4][5] 债务结构 - 2024年末有息债务总额2,481.76亿元,其中1年内到期债务1,895.35亿元(占比76.37%)[6] - 短期债务主要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符合证券行业特征[6] - 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均满足监管要求,具备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6] 投资资产 - 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较大,2024年末达328.07亿元(占资产总额6.54%)[5] - 金融资产规模波动主要因市场情况调整投资规模引起[5] - 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5] 行业地位 - 主要财务指标排名行业前列,拥有全业务牌照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48] - 财富管理、投行业务优势显著,投资交易、资产管理业务进步明显[48] - 具备深圳"双区"建设和国资控股的区位优势,获多项行业权威奖项[49] 发行条款 - 债券简称"25国证07",起息日2025年8月6日,计息期限至2035年8月5日[25][26] - 每年8月6日付息(遇节假日顺延),2035年8月6日还本[26] - 发行方式为网下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询价配售,主承销商中国银河证券[25][27] - 上市安排为发行后申请深交所上市,交易方式包括匹配成交、点击成交等多种方式[28]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偿还到期有息债务[29] - 拟偿还债务规模80亿元,本期募集30亿元将进行资金置换[30] - 闲置资金可投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产品[31] 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为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3.53%),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36][37] - 建立了完善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治理体系,下设五个专业委员会[38] - 资产、人员、机构、财务、业务等方面保持独立性[41][42][43]
新五丰:关于提前归还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7-31 14:15
公司财务操作 - 公司已将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14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2] - 公司已就募集资金归还情况通知独立财务顾问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独立财务顾问主办人 [2]
债市稳住股市虹吸“逆风局” 理财赎回未现“负反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3:28
股债市场轮动 - 沪指突破3600点 债市经历急跌急涨后韧性增强 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中旬1 65%急速走高至7月25日1 75% 短期波动剧烈 [1] - 资金从债市转向股市 与30年国债调整窗口期同步 但持续性取决于股市赚钱效应 [1] 资金流向与机构行为 - 银行理财资金转向股市 若利率趋势性上行则固收产品压力可控 债市表现与股市风险偏好负相关 [1] - 券商和基金机构成为债市抛盘主力 减持力度超正常止损 或因银行理财大额赎回引发防御性操作 [3] - 中长期纯债基金净值3日累计下跌15 1bp 触发赎回潮信号 10年期国债活跃券上行4bp至1 748% [3] 市场修复与配置机会 - 10年期国债利率7月31日回落至1 7% 赎回压力缓解 债市情绪修复 [5] - 机构浮盈积累增强抗波动能力 未出现理财赎回负反馈现象 收益率下行创造加仓窗口 [4][5] 居民理财行为变化 - 资金从银行存款 债券型理财流向股市 储蓄国债销售遇冷 票面利率吸引力下降 [5] - 大额存单利率跌至"1字头" 与普通存款利率持平 长期限产品下架 转让市场出现折价套利机会 [6] - 居民风险承受意愿提升 定期存款提前兑付转战股市趋势强化 零钱理财收益优势显现 [6] 权益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创年内收盘新高 AI 新消费 创新药等多板块发力 市场从红利资产转向盈利确定性板块 [2] - 风险偏好回暖与财政政策共振 基本面预期边际修正 市场信心明显回暖 [2] - 股权风险溢价处于有利水平 股票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债市资金持续分流至权益市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