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招银国际:腾讯控股旗下腾讯云明确打造智能化及全球化两大引擎战略方向
智通财经· 2025-09-18 03:06
公司战略方向 - 腾讯云明确打造智能化及全球化两大引擎战略方向 [1] - 智能化方面聚焦加速AI应用场景落地及智能体布局 [1] - 全球化方面加强业务布局并在基础设施、技术及服务层面进行国际化战略升级 [1] 增长驱动因素 - AI产品需求及海外业务需求成为腾讯云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1] - 结合AI能力在核心游戏中推出新的AI游戏体验 [1] - 除游戏领域外在支持智能制造及内容产业亦可创造价值 [1] 产品进展 - 腾讯云近期发布混元3D3.0模型 [1]
甲骨文复兴启示:老巨头如何穿越新周期
经济观察网· 2025-09-18 02:47
成功的首要原因是技术路线的正确选择。当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在公有云市场杀成红海 时,作为后来者的甲骨文并没有选择模仿,而是全力押注"第二代云基础设施"(OCI)。这种架构设 计,要求极高的集群计算能力和极低的网络延迟,恰好与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所需的算力环境不谋而合。 当AI浪潮袭来,算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时,甲骨文押对了技术路线。其他云厂商固然可以通过改造升 级来适应AI负载,但OCI浑然天成的原生架构优势,使其在性价比和能效上获得了关键的领先身位。 陈白丨文 一家老牌科技巨头年过八十的掌门人,最近超越了埃隆·马斯克成为全球首富。他掌舵的这家 公司是甲骨文(Oracle)。 在本轮AI浪潮中,这并不算一家前沿的公司。但就在上周,这家公司股价一度暴涨42%。不仅如此,甲 骨文还拿下了OpenAI、xAI、Meta、英伟达等巨头的长期订单。最近甚至有消息传出,作为TikTok长期 的数据托管商,未来甲骨文可能有望成为接管TikTok的主体之一。 一系列重磅利好消息,让这家老牌数据存储巨头站上了AI的风口浪尖。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同样都 是老牌科技巨头,为什么有的"大象"转身困难,甲骨文却能穿越新周期? ...
甲骨文RPO增至4550亿美元,特斯拉正敲定Optimus V3设计
中国能源网· 2025-09-18 02:36
国信证券近日发布机械设备行业制造成长周报(第28期):据华尔街日报2025年9月10日消息,甲骨文 FY1Q26云基础设施营收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云业务待履约订单(RPO)达4550亿美元(较去年 底增加317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订单增长主要源于客户数据中心相关订单,包括OpenAI、 xAI、Meta、NVIDIA等客户。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重点事件及点评 事件1-AI算力:1)甲骨文上调云基础设施收入预期。据华尔街日报2025年9月10日消息,甲骨文 FY1Q26云基础设施营收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云业务待履约订单(RPO)达4550亿美元(较去年 底增加317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订单增长主要源于客户数据中心相关订单,包括OpenAI、 xAI、Meta、NVIDIA等客户。公司上调OCI增长预期,预计2026财年Oracle云基础设施IaaS收入增长 77%达180亿美元,后续四年分别增至320亿、730亿、1140亿及1440亿美元。 点评1:甲骨文上调云基础设施收入预期,反映了当前AI驱动下云基础设施需求持续旺盛,我们认为AI 算力仍然是需求确定性高增 ...
甲骨文RPO增至4550亿美元,特斯拉正敲定Optimus V3设计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8 01:30
核心观点 - 甲骨文FY1Q26云基础设施营收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云业务待履约订单达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主要源于OpenAI、xAI、Meta、NVIDIA等客户的数据中心订单 [1][2] - 甲骨文上调OCI增长预期,预计2026财年IaaS收入增长77%达180亿美元,后续四年分别增至320亿、730亿、1140亿及1440亿美元 [2] - AI算力需求持续旺盛,液冷、燃机、制冷等环节为投资重点,人形机器人处于从0到1阶段,建议关注特斯拉产业链及增量环节 [2][3][7] AI算力与云基础设施 - 甲骨文云基础设施订单增长源于客户数据中心需求,包括OpenAI、xAI、Meta、NVIDIA等 [1][2] - OpenAI与甲骨文达成3000亿美元算力订单,微软签署194亿美元合同向Nebius购买算力,OpenAI与英伟达拟在英国投资数十亿美元数据中心 [5] - AI算力投资主线聚焦液冷环节(飞荣达、高澜股份、同飞股份、南风股份)、燃机环节(应流股份、豪迈科技、联德股份)、制冷环节(汉钟精机、冰轮环境) [2][7] 人形机器人进展 - 特斯拉正在敲定Optimus V3设计,拥有"像人类一样灵巧的手",年产百万台成本将降至2-2.5万美元 [3][5] - 产业技术进展包括智元机器人成立新公司、傅利叶亮相外滩大会、特斯拉董事会为马斯克提出新薪酬方案 [5] - 投资机会聚焦特斯拉产业链核心供应商(飞荣达、龙溪股份、唯万密封、恒立液压、汇川技术、绿的谐波、蓝思科技)及增量环节(唯万密封、龙溪股份、唯科科技、金帝股份、汉威科技) [3][7] 行业政策与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15项人形机器人国标研制,国家发改委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两部委推进人工智能+新能源及可控核聚变智能控制研究 [5] - 低空经济"一张网"项目启动,重点关注应流股份、宗申动力;智能焊接机器人在钢结构行业放量,市场近千亿,重点关注柏楚电子 [8] - 3D打印在航空航天、3C领域应用拓展,南风股份投资5000万扩产,重点关注铂力特、华曙高科;核聚变关注应流股份、江苏神通、海陆重工;商业航天关注广电计量、应流股份、上海沪工 [5][8] 公司动态与标的 - 绿的谐波产品获机器人厂商认可,易德龙项目获市级立项,海尔智家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形态成熟,领益智造成立机器人公司 [6] - 本周重点关注标的包括唯万密封、飞荣达、龙溪股份、高澜股份、南风股份、汉钟精机、应流股份、奕瑞科技、汇成真空 [6] - 自主可控领域关注普源精电、鼎阳科技、优利德、川仪股份、汇成真空、唯万密封、奕瑞科技 [8]
移动云融入苏州“AI+城市”战略,助企转型提质
苏州日报· 2025-09-18 00:31
移动云"益企共创"行动进展 - 行动于2025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大会迎来首批入驻企业[1] - 中国移动上半年启动该行动 通过提供普惠算力 发放十亿分红 叠加百亿资源扶持助推中小企业智能化跃升[1] - 构建AI产投矩阵为优质企业搭建平台[1] 商业模式与合作伙伴关系 - 引入AI类企业融云融算共同拓展市场[1] - 通过免费体验和超低折扣降低上云成本[1] - 大幅提升伙伴分成比例至最高85%[1] - 专属技术服务团队与定制化推广方案全链路协同护航[1] - 多家企业签约成为移动云渠道代理商 形成互为渠道的良性发展局面[1] 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 深度融入苏州"AI+城市"战略[1] - 将AI能力深入千行百业[1] - 助力企业从"数字化转型"迈向"数字化提质"[1] - 作为数字经济建设中坚力量全面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1]
美股异动 | 阿里巴巴(BABA.US)涨逾2% 高盛:全栈式云厂商正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5:05
公司股价与评级 - 阿里巴巴股价上涨逾2%至166.10美元 [1] - 高盛将公司目标价从163美元上调至179美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1] 云业务增长机遇 - 企业对大模型加速采用和计算需求持续强韧推动全栈式云厂商增长 [1] - 高盛将阿里云估值从每股ADS 36美元提升至43美元 [1] - 上调阿里云2026财年第二至第四季度增长预期 [1] 市场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47%的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 [1] - 领先的模型能力和多样化芯片供应构成竞争优势 [1] - 具备国际化扩张空间 [1] 行业技术发展 - 中国云厂商在自研推理芯片取得进展并采用多芯片策略 [1] - 行业增长不再仅仅依赖海外芯片供应 [1] - 强劲资本支出前景带来复合增长潜力 [1]
对话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AI基础设施投入巨大 算力倒逼探索“最优成本+规模化应用”路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4:37
核心观点 - 企业增长的两大核心动力为向智能化要产业效率和向全球化要收入规模 [2] - AI目前仍处于投入期 公司需要巨大算力服务超10亿用户 需思考高效低成本规模化应用AI [2] - 智能体将成为AI时代主要应用载体 公司发布智能体战略全景图并开放开发平台等五大能力 [6] AI基础设施投入与收入影响 - AI应用推动推理需求暴涨和云基础设施升级 公司持续加码基础设施建设且海外开区速度在国内云厂商中最前列 [4] - 公司在AI基础设施投入非常大 提供从基础设施到模型训练推理加速工具再到应用场景的全方位支持 [4] - 大模型产业重心从训练转向推理已成行业共识 企业对大模型和智能体建设热情带来推理需求暴涨 [4] - AI基础设施拉动效应明显 大模型与智能体领域大量客户实践案例带动收入 基础设施相关收入增长更明显 [4] - 海外已设立11个区域办公室和9大全球技术支持中心 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以提供延展算力 [5] - 国内基础设施投入较大 规模随业务增长布局 将随AI推理需求增加继续加大国内基础设施能力补充 [5] - 已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与多家国产芯片厂商合作适配不同场景需求 [5] 智能体战略与模型发展 - 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不同智能体能力 中小企业需要更完善商业化支持产品 开发者需要开源工具快速上手 [6] - 过去一年密集发布30多个模型 重点方向是以更低部署推理成本实现更强性能加速产业落地 [6] - 智能体真正差异在于落地细节 企业打造智能体成本不高 可在业务流程中找优化环节借助AI降本增效 [6] - 模型厂商需投入巨额硬件和训练成本 商业模式尚不明晰 需构建健康可持续商业模式 [7] AI业务发展现状 - AI已成为公司新业务基因 用户每天向腾讯元宝提问量达年初一个月提问总量 [7] - To C的AI原生应用处于投入期 未深度考虑商业化 重心放在打磨产品和服务体验上 [7] - AI原生应用将聚焦用户体验提升和场景覆盖扩展 让用户更自然高效解决实际问题 [7] - 公司拥抱AI是全方位 每个业务都在拥抱AI 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AI产品通过组织变革有更大发挥空间 [5]
腾讯汤道生:打造“以人为本”的AI,实现“全面开放好用的AI”
财经网· 2025-09-17 14:22
公司AI战略与进展 - 公司全面拥抱AI技术 几乎所有业务均涉足AI领域 从"好用的AI"升级至"全面开放好用的AI" [1] - 腾讯云正式发布智能体战略全景图 通过智能体解决方案 SaaS+AI 大模型技术三大升级全面开放AI能力 [1] - 腾讯元宝DAU位列国内AI原生应用前三 用户日提问量达到年初月总量 IMA知识库文件数量突破1亿 QQ浏览器AI月活数较4月增长17.8倍 [1] - AI技术已成为公司及腾讯云核心增长引擎 AI投入与高质量增长形成正循环 [1] 全球化业务拓展 - 腾讯云国际业务过去三年持续高双位数增长 海外客户数量同比翻番 [2][7] - 90%以上中国互联网企业和95%以上头部游戏公司出海选择腾讯云 [2][7] - 公司从基础设施 技术产品 服务能力三个方向助力企业全球化拓展 [2] - 海外开区速度位居国内云厂商前列 即将上线沙特可用区 已在印尼部署第三个可用区 日本大阪有计划新增 [7] 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 -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AI"战略 基于用户需求进行技术方案选择 [4] - 技术实力构成智能体核心壁垒 在复杂文档处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5] - 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 为机器人开发商提供软件能力支持 [6] - 全面适配国产主流芯片 通过异构计算平台整合不同类型芯片提供高性价比AI算力 [9] - 与多家国产芯片厂商合作适配不同规模AI模型 参数范围从数十亿到上千亿 [10] 行业竞争优势 - 游戏行业理解深度获得海内外客户认可 音视频直播技术积累深厚 [8] - 小程序生态技术方案开放为海外SuperApp-as-a-Service产品 [8] - 针对海外客户使用习惯提供API接口等差异化产品方案 [8] - 海外客户对新一代AI能力兴趣浓厚 正与东南亚 中东地区推进合作试点 [9] 商业模式与发展方向 - 企业级智能体部署成本较低 但模型厂商面临高硬件成本与训练成本挑战 [5] - 云业务坚持差异化技术路线 在特定场景发挥独特优势 [7] - 具身智能领域采取开放合作策略 通过标准化管理支持行业发展 [6] - 对芯片行业保持开放态度 针对不同场景开展多方面合作 [10]
腾讯控股(00700):周报-20250917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9-17 12:50
投资评级与股价信息 - 股价645港元 市值5.91万亿港元 总股本91.62亿股 52周股价区间360.3-649.5港元 每股净资产133.22港元 [2] 融资活动与资本结构 - 在香港发行80亿元人民币点心债 分为5年2.6% 10年3.0% 30年3.6%三个期限 由中行 交行 摩根大通 摩根士丹利承销 [3] - 自2021年以来首次发债 当前未偿债券规模约177亿美元 未来两年有超15亿美元到期 [3] - 融资用于优化债务结构 为AI 云计算等长期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降低美元融资依赖 [3] AI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 - 混元3D 3.0建模精度提升3倍 ADP 3.0支持多智能体协作 [4] - 腾讯元宝国内DAU排名前三 日提问量达年初月总量 [4] - 腾讯会议AI纪要用户增长150% 新增实时翻译功能 IMA知识库文件突破1亿 [4] - QQ浏览器AI月活数较4月增长17.8倍 腾讯企点完成1亿次客服精准回复 30万余家企业实现本地化知识管理 [4] 全球化布局与出海服务 - 腾讯云海外客户规模同比翻番 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 新建沙特首个中东数据中心 日本大阪第三个数据中心及当地办公室 全球加速节点突破3200个 [5] - 服务绝大多数中国出海企业 互联网与头部游戏领域覆盖率超过90% 典型客户包括美团Keeta 泡泡玛特 正大集团 [5] 芯片适配与算力优化 - 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自研异构计算平台整合不同类型芯片形成统一算力池 [6] - 提供高性能 低成本 可扩展的AI算力服务 降低企业算力成本 缓解国产化替代兼容性问题 [6] - 软硬件协同全栈优化为长期战略 构建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生态协同全链路能力 [6]
腾讯云智算三大核心升级 推动AI Infra从“支撑”向“引擎”跨越
搜狐财经· 2025-09-17 11:51
核心观点 - 腾讯云在智能体驱动云基础设施领域实现跃进升级 通过发布Agent Infra解决方案和Cloud Mate云专家服务智能体等多项成果 为智能体规模化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1][3][6] - 公司预测未来两年部署智能体的企业数量将翻倍 GenAI相关IaaS支出增速达192% 云计算基础设施需求将从资源供给转向业务价值导向 [3] - 腾讯云智算体系具备同源同构核心优势 支持公有云 专有云和边缘环境同源同构部署 已为交通 制造 具身智能等行业提供全链路支撑 [3] 技术能力升级 - 模型启动速度提升17倍 大规模服务扩容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34秒 多模态推理加速4倍 [5][6] - 自研推理引擎覆盖生文 生图和生视频模型 通过内存优化与通讯协议升级显著降低计算开销 [6] - Agent Runtime集成运行引擎 云沙箱等五大组件 云沙箱实现毫秒级启动和数十万实例秒并发能力 [6] - Cloud Mate云专家服务智能体已提供超百万次智能架构治理服务 风险SQL拦截率达95% 排障效率从30小时降至最快3分钟 [6] 安全体系构建 - 提供大模型与智能体安全治理框架 覆盖模型选型 训练 推理部署到业务应用全流程 [7] - 实现边界API安全 模型运行环境防护 智能体身份特权防护以及数据全流程安全保障 [7] 行业应用拓展 - 联合发布行业报告覆盖交通出行 工业制造 教育培训 泛互联网 具身智能和智慧医疗六大重点行业 [8] - 通过HAI推理集群提供专属机器人云上大脑 解决具身智能数据采集难度大和硬件绑定问题 [7] - 合作伙伴包括地平线 货拉拉 一汽丰田 燧原科技 作业帮等标杆企业 [8] 战略方向演进 - 推动云计算从资源时代迈向智能服务时代 未来基础设施将具备自感知 自决策和自优化能力 [9] - 通过底层能力升维 场景破界和生态进化协同重塑产业数字化底层逻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