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营商润沃土,跨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
国际金融报· 2025-06-16 13:03
上海外资经济概况 - 上海已集聚超7万多家跨国企业,贡献全市约1/4的GDP、约6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1] - 广阔市场空间吸引外资深入扎根上海并加码布局中国 [1] 科赴公司发展 - 科赴前身为强生消费者健康业务,2023年独立上市,旗下品牌包括美林、泰诺、达克宁等 [2] - 在中国拥有2个研发中心、4个工厂、10个物流中心、约1600名员工 [2] - 中国市场覆盖药品和消费品零售终端近200万家,多个品牌在细分领域市场领先 [4] - 上海工厂非处方药固体制剂生产线扩产后产能将从每年10亿片提升至20亿片 [7] 科赴供应链与本土化 - 中国市场大部分产品本土生产且比例逐年提升,上海生产的产品远销日本、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6] - 供应链体系注重质量、韧性和灵活性,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 [6] - 上海自贸区政策加速全球创新产品引入,满足中国消费者升级的健康需求 [4] ABB人工智能应用 - ABB展示40余项AI应用解决方案,大部分创新源于中国 [8] - AI技术提升机器人拧螺丝成功率从20%至100% [10][11] - 全球范围内有250多个AI项目,数量超一年前两倍 [13] ABB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占据全球机器人市场50%以上且市场持续扩大 [13] - "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有效推动产品创新与价值挖掘 [13] - 重点开发自主、多功能复合机器人,模拟人类执行任务 [13]
先后联手优必选和智平方,东风柳汽为何甘当具身智能试验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0:17
东风柳汽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合作 - 东风柳汽先后与优必选和智平方两家深圳人形机器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旨在推动汽车制造智能化、柔性化转型升级 [2] - 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和商用服务机器人Walker C已进入东风柳汽生产运营场景,分别用于车间制造和展厅接待,目前处于调试阶段 [2] - 合作核心动因是应对汽车产线的产能波动和人员流动问题,通过人形机器人实现快速人力补充和生产节拍调整 [4] 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场景 - 人形机器人当前主要承担上下料、搬运、分拣、质量检测等初级任务,尚未涉及整车装配等高复杂度环节 [8] - 在质量检测方面,人形机器人可通过内置扫描系统识别间隙、面差、色差等缺陷,精度优于人工 [8] - 物资分拣搬运场景中,机器人能实现零部件编码零误差识别和配送,显著降低人工误读风险 [8] 技术形态与成本考量 - 优必选研发双足人形机器人,智平方开发轮式机器人"爱宝",东风柳汽将根据具体工况选择适配形态 [9] - 轮式机器人在平坦结构化环境中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但双足机器人可能更适合多样化工况 [9] - 人形机器人当前裸机成本约50万元,行业普遍认为需降至20万左右才能大规模普及,但主机厂评估标准需结合具体工位ROI(替代人工数、年度人力节省、效率提升收益等) [9][10] 地方政府与产业协同 - 柳州市政府通过引导基金入股优必选,并推动其与东风柳汽合作,作为当地智能化转型重点项目 [5][6] - 智平方计划在南宁设立具身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进一步深化区域产业布局 [5] 现阶段进展与挑战 - 合作仍以研究和探索为主,大规模部署需满足生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质量优化等综合效能条件 [4] - 人形机器人需适应现有车间环境,厂商派驻团队进行现场运维与调试以积累实操数据 [8]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持续积聚
证券日报· 2025-06-15 16:17
新动能发展现状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5月份同比增长1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2%,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10.9% [1] - 工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2%,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3% [2] - 高技术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2] 数实融合与产业升级 -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向各行各业渗透,驱动产业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 [1] - 企业受益于数字化赋能、赋值和赋智,产业链和价值链得到全方位改造升级 [1] - "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具身智能等加快商业化进程 [2] 外贸领域新动能 - 保税维修等外贸新业态不断涌现,全国已累计落地保税维修项目280多个 [2] -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增强,外贸"含新量"和"含金量"不断提高 [2] 未来发展方向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3] - 持续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开辟新领域和新赛道 [3]
日企1~5月回购股票12万亿日元,创新高
日经中文网· 2025-06-15 00:32
尽管本期业绩预期为"未定",发那科仍决定实施股票回购(图为在汽车工厂运转的该公司机器人) 尽管东证PRIME市场上市企业2025财年净利润预计减少7%,但企业回购股票的势头并未减 弱…… 在贸易摩擦导致很多企业出现减益预期背景下,日本上市企业的股票回购却急剧增加。2025 年1~5月的回购金额约为12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成,创出同期最高纪录。企业为应 对日益增强的市场压力,正在加快改善资本效率。然而,仅靠回购股票无法持续提升中长期 的企业价值,如何为增长投资分配资金成为重要课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面向大约4000家上市公司调查了自家公司股票回购额 度的设定情况。1~5月回购额度的设定总额达12.1万亿日元,约占2024年全年的近7成。按 公司数量计算,有785家公司设定了股票回购额度,比上年同期增长2成。 预计2025年度(截至2026年3月)出现最终减益同时宣布回购股票的企业为90家,比2024 财年年初时增长1成。为2007财年(截至2008年3月)以来最多。尽管东京证交所PRIME市 场上市企业2025财年(截至2026年3月)的净利润总额预计比上财年减少7%,6年来首次出 现减 ...
日企1~5月回购股票12万亿日元,创新高
日经中文网· 2025-06-13 06:20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面向大约4000家上市公司调查了自家公司股票回购额 度的设定情况。1~5月回购额度的设定总额达12.1万亿日元,约占2024年全年的近7成。按 公司数量计算,有785家公司设定了股票回购额度,比上年同期增长2成。 在贸易摩擦导致很多企业出现减益预期背景下,日本上市企业的股票回购却急剧增加。2025 年1~5月的回购金额约为12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成,创出同期最高纪录。企业为应 对日益增强的市场压力,正在加快改善资本效率。然而,仅靠回购股票无法持续提升中长期 的企业价值,如何为增长投资分配资金成为重要课题。 尽管本期业绩预期为"未定",发那科仍决定实施股票回购(图为在汽车工厂运转的该公司机器人) 预计2025年度(截至2026年3月)出现最终减益同时宣布回购股票的企业为90家,比2024 财年年初时增长1成。为2007财年(截至2008年3月)以来最多。尽管东京证交所PRIME市 场上市企业2025财年(截至2026年3月)的净利润总额预计比上财年减少7%,6年来首次出 现减益,但企业回购股票的势头并未减弱。 尽管东证PRIME市场上市企业2025财年净利润预计减少7%, ...
刚刚!昔日A股区域商超龙头,暴跌超80%!
证券时报· 2025-06-13 04:14
人人乐退市事件 - 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码:002336)于6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盘中跌幅超过84%,成交量急剧放大[1][2] - 退市整理期首日股价暴跌后,公司最新市值已不足3亿元[5] - 公司曾为中国连锁百强企业,连续多年营收超百亿元,是深圳地区知名商超龙头企业[6] 退市原因 - 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因2024年度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4.04亿元,且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6] - 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第9.3.12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和第五项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6] 其他退市公司案例 - 龙津退(002750)于6月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首日暴跌36.28%[8] - 退市鹏博(600804)和退市龙宇(603003)6月1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首日跌幅分别达62.90%和35.16%[8] - *ST海越(600387)将于6月1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主营业务为能源产业[8] - *ST工智(000584)将于6月2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及工业机器人[9] 市场现象 - 近期A股市场多家锁定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首日股价普遍暴跌[7] - 人人乐84%的盘中跌幅为年内A股市场罕见案例[5]
东吴证券:轻量化成为人形机器人迭代核心 镁合金与PEEK材料迎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6-13 03:37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设计 - 轻量化设计是人形机器人迭代的核心方向 通过优化结构 选用轻质材料(如镁合金 碳纤维 PEEK等)可显著提升续航与动态响应速度 [1] - 头部厂商通过自研高扭矩密度电机 拓扑优化结构 一体化伺服模组等手段持续减重 产品迭代伴随整体重量减轻 [1] - 当前主要采用铝合金 镁合金 碳纤维和PEEK等材料 未来趋势是镁合金 碳纤维 PEEK等多材料协同应用 按功能分区优化设计 [1] 镁合金应用前景 - 镁合金密度仅为铝合金的2/3 在比强度 减震性 电磁屏蔽性和加工性能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 适用于对轻量化 吸能性和成型效率要求高的结构件 [2] - 镁铝价格比从长期高于1 5降至接近1 0 价格压力缓解 半固态压铸工艺提高加工安全性 复合涂层工艺提升抗腐蚀能力 [2] - 压铸机龙头企业布局半固态镁合金压铸设备 埃斯顿与宝武镁业合作的镁合金工业机器人实现减重11% 节拍提升5% 能耗降低10% [2] PEEK材料特性与应用 - PEEK具有机械特性好 阻燃 耐磨 耐腐蚀 耐热等综合性能 比强度大 可大幅减小自重 绝缘性和耐化学性优于普通金属 [3] - PEEK大规模应用受限于高成本 生产工艺复杂 扩产难度高 核心原材料氟酮市场集中导致降价意愿低 [3] - 人形机器人打开PEEK应用场景 有望最先用于核心关节零部件的以塑代钢 [3]
前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0.25万亿元,占外贸总值57.1% 创新驱动,提升外贸“含新量”(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6-12 22:02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 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前5月达10.25万亿元,同比增长7%,占外贸总值57.1%,其中出口6.97万亿元(+8%),进口3.28万亿元(+4.9%)[1] - 民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如微石文化科技出口超1000款产品至100+国家,3D金属拼图全球市占率95%,前5月出口额增20%[2] - 浙江民营企业前5月进出口18293.8亿元(+8%),出口14521.6亿元(+10%),占全省企业主体超90%[3] 新市场开拓与全球化布局 - 狮丹努集团前4月进出口2.5亿美元(+15.8%),在柬埔寨等国家设4个海外生产基地,覆盖50+国家市场[3] - 山东临工机械产品销往140+国家,前5月进出口15.7亿元(+15%),高端新品订单排产至7月中旬[4] - 松灵机器人前5月出口订单增50%,累计实施3000+全球机器人应用方案,客户集中于北美、亚太及欧洲[5] 数智化与绿色转型 - 东莞前5月出口工业机器人1.9亿元(+116.4%),松灵机器人等企业推动移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5] - 九号公司电动滑板车全球出货超1400万台,前5月出口额增77.06%,江苏电动摩托车出口32亿元(+21.6%)[5] - 山东临工等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智造"出海[4] 进口业务创新与消费升级 - 首次进口孟加拉国芒果3吨,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6] - 上海口岸前4月进口咖啡26.7亿元(+15.5%),覆盖25个"一带一路"国家[6] - 广州进口水上游乐设施创新消费场景,海关快速查验助力设备试营业[6] 政策支持与品牌升级 - 四川启动外贸企业"百企领航·千企升级"培育,浙江推货通全球计划,山东实施"万企出海"国际市场开拓[7] - 民营企业从"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文化出海",如微石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潮玩设计[2][7]
光启技术:公司正在致力于开发专用于基地生产的机器人,如机器人能够大规模投入使用,公司产品的良率与成本有望进一步优化。
快讯· 2025-06-12 02:39
光启技术机器人研发进展 - 公司正在开发专用于基地生产的机器人 [1] - 机器人如能大规模投入使用将提升产品良率 [1] - 机器人应用有望进一步优化生产成本 [1]
探访“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成果展:“四川造”创新科技加速“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4:46
科技创新成果展 - 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成都开幕,展示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可实现信息查询、立体模型展示、视频播放等操作 [1] - 展览涵盖低空经济、机器人、智能交通、生物医疗、量子科技等多领域"四川造"产品 [3]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四川科技型企业布局"出海"的重要区域 [3] 低空经济领域 - 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展示A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具备纯电驱动、智能操控、绿色零碳特性,航程200公里 [3] - 该飞行器计划2026年开启商业化,目标应用包括机场接驳、城际通勤、低空文旅等 [3] 机器人领域 - 潜行创新(成都)机器人科技的水下机器人已应用于智利渔场管理、意大利荷兰水下检测、丹麦3D扫描成像、希腊古城探测等项目 [4] - 公司2018年开始出海布局,产品覆盖渔业养殖、水利水电、船体检测、海事作业、应急救援及科研科考等领域 [4] 医疗科技领域 -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研发的麻醉机器人基于AI医疗大模型,可实现术中闭环智能化调控干预和实时给药 [4] - 产品即将开展临床试验,未来计划推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4] 脑科学领域 - 电子科技大学牵头建设中国-古巴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联合实验室,加速脑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 [5] - 实验室整合多国科研力量推进创新研究,计划在大会上分享最新科研成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