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宏润建设20250921
2025-09-22 00:59
**宏润建设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公司及行业背景** - 宏润建设是一家扎根长三角区域的宁波建筑企业 在上海深耕三四十年 传统主业为基建工程[9] - 公司正积极向机器人业务转型 与矩阵超智(原文中亦作“矩阵超市”)深度绑定 共同开发机器人技术[2][4][10] - 建筑行业近期受益于地方债务化解及专项债等稳增长政策 公司主业订单业绩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复苏趋势[2][12][18] **二 核心业务转型与战略布局** - 转型动机:主业承压 寻找高潜力赛道 具备资金充裕、政府关系良好、土地园区资源丰富等优势[2][5] - 合作内容:2025年9月8日与矩阵超智签署战略协议 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聚焦伺服电机、灵巧手、AI算法、轻量化材料和人机交互系统的联合开发[10][13] - 应用场景:探索工业生产制造、医院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10][13] - 其他布局:除人形机器人外 还战略投资竞视科技(黑豹机器狗) 并布局四足机器人、新能源、光伏及盾构机器人[9][17] - 历史转型:曾尝试光伏业务 为当前转型奠定了产业园区建设和政府关系基础[10] **三 合作伙伴矩阵超智的技术与订单实力** - 技术地位:国内第一梯队的具身智能公司 技术、算法、软件、硬件处于国内顶尖水平[4] - 团队背景:核心成员来自特斯拉、英伟达、OpenAI及华为等科技巨头[16] - 生态系统:构建了开发者生态系统 包括Matrix Brain API接口、多模态训练沙箱及仿真测试工具链[16] - 订单情况:在手订单超过1,500台 预计2026年直营订单达1万台 接近特斯拉2万台的预期水平[2][14] - 产能与价值:合资公司明后年产量预计达几百到几千台 每台造价约50万元[15] **四 公司主业与重大项目进展** - 主业复苏:2025年上半年主业订单业绩出现复苏趋势 受益于地方债务化解及专项债政策[2][12] - 重大项目:参与雅砻江水电等大水电、大铁路项目 预计每年贡献不错业绩 并提供盾构机器人维修、四足机器人巡检运输服务[18] - 区域经营:主要经营区域集中在长三角 但近年随中央杠杆发力参与更多大型项目[18] **五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亿元、3.3亿元和3.7亿元[3][19] - 同比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15%和13%[3][19] - 估值水平:以2025年9月12日收盘价计 PE分别为42倍、37倍和32倍 处于合理偏下位置[19] - 上涨空间:考虑到全面转型AI 对标其他核心标的 认为上涨空间巨大[3][19] **六 公司治理与激励机制** - 股权结构:董事长拥有控股权 高管持股[11] - 回购计划:计划回购不超过3亿元股份 可能用于激励机器人团队[2][11] **七 未来发展空间与节奏** - 发展空间:短期保守对标海德曼(上涨幅度可能达两倍) 乐观可对标Figure、特斯拉等顶尖机器人公司[7] - 历史参照:过去5-10年建筑板块龙头公司(如鸿路钢构、森特股份)在重大变化下涨幅超五倍[7] - 发展节奏:关注股权深化合作、合资公司订单落地、市场认知提升三条主线[8] - 市场推广:通过组织机构交流、发布深度报告等方式消除预期差 提升市场认知[8]
福达股份(603166):2Q业绩新高,机器人转型持续推进
华创证券· 2025-08-12 13:31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21.7元,对应2025年45倍PE [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收9.4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1.46亿元(同比+99%),扣非净利1.34亿元(同比+90%)[2] - 2Q25单季营收4.66亿元(同比+17%),归母净利0.81亿元(同比+93%),净利率达17.4%(同比+6.9PP)[8] - 2025E-2027E归母净利预测上调至3.12亿/3.94亿/4.84亿元,增速68%/26%/23% [8][10] 业务亮点 曲轴业务 - 乘用车转型加速:比亚迪混动车型曲轴供应份额超50%,新增奇瑞、赛力斯、理想等客户 [8] - 产能扩张:桂林曲轴180万根产线进入试生产,配套毛坯自制产能提升量利空间 [8] 机器人转型 - 行星减速器已实现1款产品小批量交付,2款进入送样测试阶段 [8] - 参股长坂科技6%股权布局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后者产能达3万套/年 [8] 财务预测 - 2025E营收21.72亿元(同比+31.8%),毛利率27.3%,每股收益0.48元 [4][10] - 2026E营收27.57亿元(同比+26.9%),ROE提升至13.5% [4][10] - 当前估值:2025年PE 37倍,PB 4.3倍 [4][10] 市场表现 - 近12个月股价涨幅192%,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93%)[7] - 总市值114.38亿元,流通市值113.10亿元,12个月股价区间4.48-18.10元 [5]
优质赛道穿越周期,机器人转型星辰大海——零部件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11 01: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机器人行业 - **公司**:伯特利、新泉米食、福耀季丰、拓普、智源、宇树、众擎、优选、乐剧、特斯拉、通用、宝马、大众、丰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内市场策略 - **智能化领域**:激光雷达、芯片和线控制动等技术预计快速增长,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40亿增长到2028年的120亿,芯片市场可能从200亿以上增长到500亿以上,线控制动系统有望从150亿增长到260亿以上,受益于消费者购车重点转向智能化,智能化渗透率约10%,正处快速爆发期[1][3][4][5][6] - **科技化领域**:座椅、车灯和玻璃等赛道虽无爆发性增长,但配置力度提升使ASP持续上升,如座椅功能增加、车灯升级、玻璃产品应用使单车价显著增加,24 - 28年车灯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9%,小米调光天幕价格达3000元[1][3][4][6] 海外市场策略 - **出海情况**:中国零部件厂商在欧美日韩国家出海更顺利,在墨西哥建厂接订单情况良好、利润率优异,海外市场空间约为国内三倍,部分企业海外盈利能力超国内,出海业务因贸易战影响持续增长[1][4][7] - **墨西哥设厂优势**:墨西哥零关税优势明显,2024年产量约400万辆,超75%出口美国,车企在墨投资扩建,设厂能解决美国订单问题并利用本土市场潜力[8] - **欧洲市场现状及新能源车趋势**:欧洲汽车市场总量下降,但2025年新能源车重启增长,一季度渗透率达19%,同比增约4%,受碳减排政策推动,今年需达24%渗透率,年底取消燃油车补贴将降低电动车购置成本[3][9] 机器人转型策略 - **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025年机器人行业增长超预期,产量增加、成本下降、技术迭代显著,但ToB端应用发展慢,未来关键在于大脑和减速器技术突破及灵巧手研发进展,如特斯拉G2机器人减重提升效率[2][10] - **与汽车行业协同效应**:汽车与机器人行业工业属性、零件应用和生产工艺相似,汽车零部件厂商可拓展到机器人领域,应关注特斯拉技术进步及产业供应链发展[3][11] 投资标的选择 当前应关注具有穿越周期能力的核心公司,如国内智能化赛道的伯特利、新泉米食,全球化布局的福耀季丰,机器人领域的核心供应商拓普[3][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汽车零部件行业估值方面,近三年和近十年的PTM,整个汽轮板块估值都处于50%以下,不存在估值过高风险,且通过降本增效及规模效应,盈利水平稳步提升[4] - 2019 - 2022年欧洲因补贴政策推动,信贷渗透率迅速提升至20%以上,2023 - 2024年补贴退坡,渗透率回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