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

搜索文档
汇创/派能/孚能/保力新/创明/多氟多/博力威/睿恩/诺达/国轩/亿纬/星恒/比克/鹏辉/维科/时代联合邀您共聚两轮车换电大会!
起点锂电· 2025-07-05 10:10
活动概况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1] - 活动由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预计吸引600+企业高层参与,覆盖300+两轮车换电及电池细分领域企业[3][2] - 论坛将发布《2025中国两轮车换电及电池TOP排行榜及行业白皮书》,并颁发鲁班奖表彰换电运营、锂电池、钠电池等技术领导品牌[2] 行业趋势与技术焦点 - 全球两轮车换电市场高速增长,受政策支持、即时配送需求及技术升级驱动,中国企业迎来新一轮布局风口[2] - 行业加速研发高安全、高倍率、长循环寿命、低成本电池,AI技术推动钠电、磷酸锰铁锂、全极耳大圆柱等新技术研发,替代铅酸电池进程加快[2] - 深圳“换电之城”计划落地加速,打造城市换电模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 议程亮点 - 专场论坛①聚焦电动两轮车智能化及换电技术,议题包括保力新大圆柱电池能源革新、派能软包铁锂电芯应用、小安科技换电服务创新等[4] - 专场论坛②探讨新国标电自电池技术,涉及创明新能源大圆柱电池应用、多氟多高安全动力电池方案、时代瑞象磷酸锰铁锂产业化等[6] - 专场论坛③围绕两轮车电摩技术,讨论比克电池圆柱电池性能、菜鸟无人车换电实践、亮见钠电市场机会等[8] 参与企业 - 产业链头部企业密集参与,包括雅迪科技、台铃集团、新日股份等整车厂商,小哈换电、嘟嘟换电等运营商,以及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星恒电源等电池企业[1][4][6][8] - 配套技术企业如逸飞激光(智能装备)、优旦科技(BMS)、盾创科技(物联网方案)等共同探讨产业协同[4][6][8] 白皮书与奖项 - 起点研究院将发布行业白皮书,涵盖两轮车换电及电池TOP排行榜,为市场提供权威数据参考[2][4] - 鲁班奖设置7大类奖项,包括换电运营商领导品牌、锂电池/钠电池技术领导品牌等,树立行业标杆[4]
宁德时代四箭齐发!
起点锂电· 2025-07-05 10:10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 活动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聚焦两轮车换电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 [2] - 主办方为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将于2025年7月11日在深圳举办 [2] - 参与企业包括小哈换电、雅迪、台铃、新日、菜鸟等50余家产业链企业 [2] 宁德时代最新动态 合作与产能布局 - 与吉利汽车深化合作,涉及动力电池技术协同、产品平台融合与供应链体系建设,合作历史超10年 [2] - 印尼镍资源和电池产业链项目奠基,投资额60亿美元,规划年产电池可满足20-30万辆电动汽车需求,一期产能6.9GWh [3] - 洛阳基地四期项目推进中,预计年产值超2000亿元,按灯塔+零碳标准建设 [3] - 与中国检验签订协议,深化检测认证、零碳管理等合作 [3] 出海战略 - 加快海外布局,韩国子公司成立并招聘技术工程师,瞄准韩国储能项目招标 [5] - 欧洲为重点市场,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规划约200GWh产能,计划2027年投产 [6] - 从单纯产品出口转向海外建厂,通过港股上市筹集资金巩固供应链体系 [6] 技术创新 - 发布587Ah储能电池电芯标准,行业竞争聚焦600-700Ah容量电芯,但安全性和充放电性能仍是核心 [7] - 推动光储充一体化趋势,需加强相关技术布局 [7] - 创新为企业核心战略,通过开放式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如LRS模式(许可、授权、服务)帮助客户快速建厂 [10][11] - 储能领域推出B2G(Battery to Grid)模式,促进消费者与电网互动产生经济收益 [11] 沧州中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专注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研发与生产,注册资金2.64亿元,总投资1亿元 [14] - 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 [14] - 核心技术优势包括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原生阻燃、高延展性 [15][16]
锚定新兴产业 宜宾进京揽金403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5 09:09
宜宾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宜宾将数字经济定位为未来核心产业之一,目标在未来几年从当前600亿元规模突破千亿大关,与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形成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1] - 公司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双策略强化投资吸引力,已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开展推介活动 [1][2] 投资推介成果与项目转化 - 2025年上海推介会半年内转化20个项目,总投资超180亿元,覆盖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服务等领域 [2] - 京津冀推介会签约项目超120个,协议投资额403亿元,集中在数字经济、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吸引鼎晖投资、弘毅投资等机构参与 [2][3] 产业生态与资本招商创新 - 同步举办四场专题会,发布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5大AI应用场景及14项技术榜单(如固态电池电芯、人工智能),探讨AI赋能能源转型等前沿议题 [3] - 推动基金招商向资本招商升级,组建资本招商合伙人联盟,战略投资头部企业及科技型企业,加速4+4+4产业链项目落地 [4] 城市产业升级路径 - 新兴产业(如动力电池)成功重塑宜宾投资形象,产业关系从"传统承接"转向"技术共研、资本共投、场景共建"模式 [2][4] - 依托京津冀等区域产业与通道优势,强化国际接轨能力,签约项目显示资本对"产业之城"定位的认可 [3][4]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天赐材料徐金富:锂电下一个15年 别再互相“残杀”
高工锂电· 2025-07-05 08:48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行业从2010年"十城千辆"政策起步,经历了从0到1、从弱小到壮大的完整发展历程,现已成为中国制造"新三样"代表[2] - 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10-2015)、爆发期(2016-2020)、全球化引领期(2021-2025),实现跨越式发展[12] - 2025年将作为转折点,开启新15年征程,面临交通电动化全场景渗透和能源体系深度变革[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新技术方向包括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迭代,应用场景将扩展至储能、船舶、eVTOL等领域[13] - 全球化成为核心命题,需解决从领跑到真正融入全球市场、培育跨国企业的挑战[2] - 将出现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生态重构及竞争格局变化[13][16] 高工锂电15周年活动规划 - 活动时间跨度为2025年3月至12月,包含调研走访超100家产业链企业、视频专访、深度报道等形式[4][5] - 视频策划包含三大板块:对话20位企业领袖和新青年领袖、圆桌派讨论全球化议题、产业链老友视频共创[7][8] - 行业盛典将邀请超1000位产业链高层,发布15周年纪录片并举办行业评选[15][17] 核心研究内容 - 复盘15年发展:分析电池/装备/材料产业链的技术/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聚焦细分领域TOP10企业[12][13] - 展望新周期:重点研究技术突破路径、全场景应用商业化路径及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实施[13][16] - 探讨话题涵盖产业得失评估、未来机会挑战、企业战略调整及高工锂电行业角色[10][11]
宁王:港股溢价超20%,锂电龙头要来价值重估了?
海豚投研· 2025-07-05 08:13
宁德时代港股表现与基本面分析 港股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发行价为263港元/股,截至周五收盘股价较发行价上涨36%,港股较A股溢价达22.4% [1] - H股流通盘仅占总股本3.4%,其中70%由前25大机构持有,50%被基石投资者锁定6个月,实际流通盘较小 [18] - 港股市场同类标的稀缺,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成为资金追逐的核心资产 [20] - 宁德时代H股已被纳入MSCI指数,市场预期可能快速纳入恒生指数,吸引被动资金配置 [21] 国内动力电池市场 -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景气度维持较高水平,销量/产量比例保持在70%以上 [3] - 2025年下半年新能源购置税加征及国补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刺激终端需求,带动中游电池行业景气度 [3] - 政策层面"反内卷"及锂电行业控产下,2025年供需关系预计相对平衡,销量/产量比例可能持续维持在70%+ [3] - 宁德时代国内市占率持续下滑,主因LFP电池市占率下降(2024年75%→2025年1-5月82%) [5] - 公司坚持不打价格战,在低价LFP电池需求高增背景下持续丢失份额,但预计2025年市占率仅小幅下滑 [5] 欧洲动力电池市场 - 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显著提升,从2024年23%升至2025年1-5月25.5%,5月单月达27% [7] - 碳排放合规方案调整为2025-2027年平均考核,但仍将推动车企加速向纯电车型转型 [8] - 宁德时代欧洲市占率从2024年35%提升至2025年1-4月44%,持续侵蚀LG/SK On份额 [10] - 公司LFP电池具备低价优势,更契合欧洲经济型电动车需求,同时加速欧洲建厂规避关税 [10][13] - 预计2025年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28%-30%,宁德时代市占率或达48%,贡献40-50Gwh增量出货 [13] - 欧洲出货量单价接近国内两倍,40-50Gwh增量相当于2024年380Gwh总出货量的13%增长 [14] 产能布局 - 德国工厂:投资18亿欧元,14GWh产能已量产,供应大众、奥迪等 [15] - 匈牙利工厂:投资73-75亿美元,100GWh产能预计2025下半年/2026年初投产,供应宝马、奔驰等 [15] - 西班牙工厂:投资41亿欧元,50GWh LFP电池产能预计2026年底投产,与Stellantis合资 [15] 估值分析 - 按2025年预期出货量620-630Gwh计算,港股对应PE约22倍 [16] - 乐观情景下(630Gwh出货、单wh净利0.11-0.113元、25XPE)股价上行空间约15%-20% [16] - 海外优势主要来自产能时间错配,难以支撑25XPE以上的科技估值 [17]
四川宜宾: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活动签约项目总金额超400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05 07:56
投资推介活动成果 - 宜宾市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签约项目122个,签约总金额达403.08亿元,涵盖基金机构、数字经济、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 [1] - 活动吸引了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头部企业、金融资本等领域的200余名相关负责人、嘉宾代表参加 [1] - 活动期间举行了人工智能城市深度应用场景发布会、资本招商合伙人招募会、宜宾市"江源行动"第二批榜单发布会、数字能源产业生态共创交流会等四场专题会 [1] - 以2025上海投资推介会成果转化为例,截至目前已成功转化合作项目20个,拟投资总额超180亿元,涉及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领域 [2] 产业发展现状 - 宜宾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已突破600亿元,与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产业共同构筑起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2] - 公司紧扣"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定位,推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4大千亿主导产业集聚成势 [3] - 以"智改数转"赋能能源化工、轻工纺织、建筑材料、机械制造4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 - 以场景建设推动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4大未来产业破局起步 [3] 区位优势与战略规划 - 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川渝滇黔接合部核心区域,处于成都、重庆、贵阳、昆明西南四大城市"X"交汇点 [2] - 公司将持续深化数字经济新赛道,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打造近悦远来的产业生态 [2] -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激发向"新"提"质"的活力 [2] - 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秉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理念,开展"宜企暖心、解难纾困、护航发展"专项行动 [3]
动力电池双雄争霸: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引领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
搜狐财经· 2025-07-05 02:17
行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以36.8%的全球市场份额稳居动力电池行业第一,每三块动力电池中就有一块来自该公司 [1] - 中创新航从2018年国内第九名跃升至2021年第三名,2024年跻身全球前四,成为中国第三方动力电池领军企业 [1] - 两家企业的竞争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布局 [1] 技术专利争夺 - 宁德时代2021年7月起诉中创新航侵犯五项专利技术,索赔6.47亿元,一审胜诉但部分专利后被宣告无效 [2] - 中创新航2024年10月反诉宁德时代侵犯四项专利,索赔10.07亿元,专利战持续升级 [2] - 专利战凸显技术壁垒在电池企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 [2] 产品与市场策略 - 中创新航调整产品方向,从磷酸铁锂转向高压三元锂电池,迎合政策与市场需求 [4] - 中创新航实现从商用车到乘用车的市场重心转移,成功挖角宁德时代合作伙伴广汽埃安,并突破长安汽车等头部车企 [4] - 中创新航采取低于宁德时代的平均售价策略,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达15.6%,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利润大增56.6% [4] 企业应对措施 - 宁德时代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30.7亿元,持续巩固技术壁垒 [4] - 宁德时代通过专利诉讼维护优势,对包括中创新航在内的多个竞争对手发起诉讼 [4] - 中创新航在储能领域和船舶电动化市场取得突破,并成功拿下国际巨头订单 [5] 行业发展趋势 - 两家企业的竞争推动行业技术更迭加速、成本下降、应用场景拓宽 [7] - 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绿色能源革命中保持领先地位 [7] - 企业间的专利交锋、技术突破和客户争夺持续增强中国动力电池全球竞争力 [7]
签约项目122个、总金额超400亿元 四川宜宾四川宜宾在京释放投资磁力
搜狐财经· 2025-07-04 14:46
投资推介会概况 - 四川省宜宾市在北京举行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吸引200余名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头部企业、金融资本等领域代表参与[1][3] - 活动期间共签约项目122个,总金额达403.08亿元,覆盖基金机构、数字经济、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4] - 签约企业包括鼎晖投资、弘毅投资、大连金慧、同方科技、追觅生态链企业等,旨在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协同融合[4] 宜宾市产业布局 - 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与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共同构成四大千亿产业集群[14] - 2025上海投资推介会成果转化显著,已落地20个项目,拟投资总额超180亿元,涉及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服务等领域[8] - 去年在京签约的48个项目实现技术共研、资本共投、场景共建模式升级,推动产业关系转型[10] 招商引资策略 - 宜宾市承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行"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服务理念[6] - 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群、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发布及多地推介会(如长三角、京津冀)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融合[8] - 同步举办人工智能城市应用场景发布会、资本招商合伙人招募会等四场专题会,强化"宜宾机会多"的吸引力[10] 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 重点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深化人工智能、数字能源等领域的场景应用与生态共创[10][14] -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加速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现代化产业体系[4][14] - 通过"江源行动"榜单发布等举措,持续扩大国际技术合作与资本链接能力[10][14]
403亿!宜宾北京招商揽金硕果丰,122个项目点亮京津冀合作
财经网· 2025-07-04 13:38
投资签约成果 - 宜宾市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活动签约项目122个,总金额达403.08亿元,涵盖基金机构、数字经济、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 [1] - 签约项目超120个,协议投资额超400亿元,主要企业包括鼎晖投资、弘毅投资、大连金慧、同方科技、追觅生态链企业等 [2] - 2025上海投资推介会成果转化项目20个,拟投资总额超180亿元,涉及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服务、汽车流体管等领域 [3] 产业布局与发展 - 宜宾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已突破600亿元,与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产业共同构筑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2] - 宜宾推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4大千亿主导产业集聚,赋能能源化工、轻工纺织、建筑材料、机械制造4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布局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4大未来产业 [8] - 宜宾与凉山州共建"宜凉"产业合作园区,聚力打造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生态圈 [6] 专题活动亮点 - 人工智能城市深度应用场景发布会推出5大领域14类应用场景,包括"人工智能+工业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 [5] - "江源行动"第二批榜单发布14个方向榜单,聚焦固态电池、单结钙钛矿电池、新型储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 [6] - 资本招商合伙人招募会发布招募令,相关企业发布资本招商需求、资本并购需求及策略 [6] 区位优势与营商环境 - 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川渝滇黔接合部核心区域,处于成都、重庆、贵阳、昆明西南四大城市"X"交汇点 [8] - 宜宾开展"局长跑流程"活动,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实施"宜企暖心、解难纾困、护航发展"专项行动 [9]
日媒关注中国修订电池安全国家标准:旨在掌握该领域全球主导权
观察者网· 2025-07-04 13:07
新电池安全标准发布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这是该标准5年来首次修订 [1] - 新标准包含7项单体测试和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其中新增或重要修订项目3项,一般性修改18项 [4] - 热扩散测试是主要修订项,技术要求从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报警信号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且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7][10] - 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10] 行业影响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和比亚迪"刀片电池"已宣布达到新标准 [10] - 中小企业需投入超过5亿元人民币才能生产符合新标准的电池,预计到2027年中国国内电池工厂产能将减少30% [10] - 自2022年以来中国已批准近20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新标准可能加速淘汰不合规企业 [10] - 中国前三电池制造商在除中国外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8.7%,与韩国企业(39.7%)接近 [14] 标准修订目的 - 打消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疑虑,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 [11] - 近年来全球电池相关火灾事故频发,如2024年8月韩国奔驰EQE起火事件(搭载孚能科技电池) [11][13] - 中国希望掌握电池行业全球主导权,目前正参与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的全球技术标准制定 [14][16] - 新标准若被评估为全球较严格标准,将有利于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的海外业务 [16] 未来竞争 - 预计2030年前后全固态电池将开始搭载到电动汽车上,中日韩电池企业在全固态电池开发上存在竞争 [16] - 中国希望巩固海外市场基础,掌握电池行业主导权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