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亨通光电(60048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符合预期,多元布局助力长期成长
开源证券· 2025-08-29 14: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5.2/13.9/12.5倍 [1][4] 核心观点 - 2025年H1营收320.49亿元,同比增20.42%,归母净利润16.13亿元,同比增0.24% [4] - 2025Q2营收187.81亿元,同比增26.64%,环比增41.55%,归母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降3.63%,环比增89.74% [4] - 多元产业布局驱动增长:海洋能源与通信、特高压及电网智能化业务稳步增长,工业与新能源智能业务大幅增长,能源传输材料铜导体产能提升 [4]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至33.13/36.37/40.28亿元(原预测30.96/32.32/33.93亿元) [4] 业务进展 - 空芯光纤等高端产品研发:超低损耗光纤平台扩能提产,OM4/OM5多模光纤应用于数据中心,开发高密度MPO光缆组件,AI先进光纤材料中心扩产 [5] - 海洋能源订单充沛:截至2025年H1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约200亿元,具备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能力(海底电缆研发制造、敷设、运维等) [6] 财务数据 - 营收预测:2025E/2026E/2027E为657.89/722.32/793.91亿元,同比增9.7%/9.8%/9.9% [7][9] - 归母净利润预测:2025E/2026E/2027E为33.13/36.37/40.28亿元,同比增19.7%/9.8%/10.7% [7][9] - 盈利能力:毛利率稳定在13.1%(2025E-2027E),净利率提升至5.0%-5.1%,ROE维持10.5% [7][9] - 估值指标:当前P/B为1.6倍(2025E),EPS预测为1.34/1.47/1.63元(2025E-2027E) [7][9]
长光华芯:光通信将成为未来重要营收增长引擎之一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4:02
光通信产品研发与量产进展 - 100G EML产品于上半年实现研发转量产 [1] - 预计下半年多款产品将迎来量产订单 [1] - 200G EML验证进度良好 200G VCSEL和200mW DFB研发进展良好 [1] 光通信业务发展前景 - 产品逐步进入主流市场和主流客户 [1] - 光通信业务将成为未来重要营收增长引擎之一 [1]
亨通光电(600487):加快空芯光纤扩产建设 能源+通信双轮驱动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29 13: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20.49亿元,同比增长20.42% [1][2] - 归母净利润16.13亿元,同比增长0.24%,扣非归母净利润15.71亿元,同比增长3.69% [1][2] - 销售毛利率13.59%,销售净利率5.4% [2]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87.81亿元,同比增长26.64%,环比增长41.55%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下降3.63%,环比增长89.74% [2] 业务战略 - 坚持推进全球化运营战略,聚焦能源与通信两大核心产业 [2] - 通信网络业务打通光棒-光纤-光缆-光器件全产业链生态 [2] - 能源互联业务加大特高压输电装备、直流输电装备、海上风电及海洋油气技术研发投入 [2] - 海洋能源与通信、特高压及电网智能化业务稳步增长,工业与新能源智能业务大幅增长 [2] 订单与产能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海洋通信业务在手订单约75亿元 [3] - 全球在手订单金额超3亿美元 [3] - 2025年7月中标国内外海洋能源项目订单共计15.09亿元,包括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项目 [3] - 200亩AI先进光纤材料研发制造中心扩产项目开工建设,计划2026年2月竣工 [3] 技术发展 - 瞄准数据中心高速互联和国家干线网络传输需求,搭建新一代超低损耗光纤制备平台并扩能提产 [3] - 空芯光纤领域突破关键技术,2025年7月推出空芯反谐振光纤 [3] - PEACE国际海缆项目运行稳定,与主流国际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 [3] 行业机遇 - 5G、物联网、大模型等领域规模持续扩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高涨 [3] - 公司持续扩展AI领域光纤产品,紧抓新基建建设及海洋通信发展机遇 [4]
嘉元科技: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1:22
投资标的与交易结构 - 公司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方式投资武汉恩达通科技有限公司 投资金额为人民币5亿元 其中股权转让价款1.5亿元 增资款3.5亿元 [1][2] - 目标公司投前估值为人民币33.30亿元 公司以1.5亿元受让4.5045%股权 并以3.5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 增资后持有目标公司13.5870%股权 [2] - 增资款中115.6156万元作为新增注册资本 34,884.3844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金 目标公司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3] 目标公司业务与行业背景 - 目标公司为光通信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包括高速光模块、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 应用于电信传输系统、数据中心、AI算力中心及激光雷达等领域 [7] - 光模块行业受益于AI、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5G技术发展 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目标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湖北省工业设计中心 [7][8] - 目标公司90%以上产品销往美国 2024年未经审计营业收入为131,573.45万元 净利润12,058.41万元 [9][19] 交易定价与资金安排 - 投资定价基于市场法估值 参考目标公司财务、客户资源、技术能力及发展前景等因素 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 [10][11] - 增资款中2亿元及以上用于产品研发与扩产 其余补充流动资金以提升自产产品产能及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12] - 付款分两期执行:首期1.5亿元于合同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 第二期2亿元于增资工商变更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 [13] 公司治理与业绩承诺 - 增资后目标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 公司有权提名1名董事 变更增资资金用途需经公司委派董事书面同意 [15] - 目标公司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8亿元、3.36亿元和4.032亿元 若未达承诺70%将触发股权回购条款 [15][16] - 回购价格按投资价款总额加年利率4.28%单利计算 自付款日起至回购日止 [16] 战略协同与行业前景 - 公司深耕铜箔行业20余年 具备自动化生产管理和质量管控优势 可协助目标公司进行自动化改造以提升竞争力 [18] - 光通信行业受国家政策支持 5G通信和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重点领域 配套产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17] - 投资有助于公司优化业务布局 发展新利润增长点 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18]
海信系分拆纳真科技赴港上市:“以价换量”毛利率垫底 净利润暴涨靠卖合营企业 百亿估值是否含水分?
新浪证券· 2025-08-29 10:41
上市申请与融资情况 - 公司于8月25日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花旗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产能扩张、自动化提升、海外市场推广、战略收购及营运资金[1] - 已完成3轮融资 早期投资者Global Optical和TransLight入股成本7.6美元 最后一轮融资每股成本高达664.67元(约92.85美元)[2][3] - 截至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07.84亿元 早期投资者浮盈1121.71%[4] - 海信集团控股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48.61%股份 为控股股东[5] 管理层架构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 - 于芝涛担任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 为海信系元老 同时兼任海信集团控股CEO等职务[6] - 洪进担任执行董事、CEO兼光模块事业部总经理 曾任职英特尔数据中心业务集团[6] - 王惠担任执行董事、CFO兼董事会秘书 曾任职海信系多家公司财务高管[6] 行业地位争议 - 公司自称全球第五、中国第三专业光模块生产商(按2024年收入计)[2] - 但LightCounting榜单显示其经营实体青岛海信排名全球第七、中国第五[2][10] - 榜单显示中国厂商占据全球TOP10中7席 行业集中化趋势明显[7][9] - 公司持有50项专利和39项版权 均通过全资子公司青岛宽带持有[10]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激增124.01%至42.16亿元 净利润同比激增6501.97%至5.1亿元[1][13] - 主营业务分为光模块(含数通和电信解决方案)和光网络终端两大板块[15] - 2025年上半年数通光模块收入同比增237.13%至21.41亿元 占比升至65%[17] - 光网络终端收入同比增50.67% 但占比从32.3%降至21.8%[17] - 光芯片收入占比极低且持续下滑 2025年上半年仅占0.4%[17] 产品定价与盈利能力 - 采取"以价换量"策略 数通光模块平均售价仅为行业龙头的三分之一[1][18] - 2025年上半年数通光模块平均单价482.4元 远低于中际旭创的1594.67元和新易盛的1497.75元[18] - 毛利率持续下滑 数通光模块毛利率从2022年31.2%降至2024年25.2%[18] - 2025年上半年数通光模块毛利率较中际旭创低16.73个百分点 较新易盛低24.83个百分点[20] 技术研发与市场前景 - 400G及以上速率光模块成为主流 800G光模块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190.4%[20] - 1.6T光模块预计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80.0%[21] - 公司已交付1.6T OSFP光模块样品 预计2026年实现商业化[21] - 行业龙头中际旭创1.6T硅光模块已通过英伟达认证 良率达95% 成本降30%[9]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2025年上半年通过出售青岛光互连股权确认收益3.53亿元 占净利润69.22%[24] - 2022-2024年分占合营企业溢利占各期净利润26.96%-61.63%[24]
立讯精密:800G和1.6T光模块产品主要面向中小型数据中心客户进行交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08:20
业务现状 - 光模块业务当前挑战主要体现在商务拓展而非技术层面 [1] - 800G和1.6T光模块产品主要面向中小型数据中心客户进行交付 [1] - 尚未获得头部客户的明确商务合作机会 [1] 战略方向 - 正积极努力进入头部客户的供应链 [1] - 头部客户商务合作始终是公司积极努力的方向 [1] 行业地位 - 光模块领域均为中国企业领先行业 [1] - 公司对中国企业在光模块行业的领先地位非常有信心 [1]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中际旭创“买入”评级,利润率有望继续提升
格隆汇APP· 2025-08-29 07:4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增长69.4%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78.8%,环比增长52.4% [1] 盈利能力 - 利润率处于上升通道 [1] - 800G出货规模扩大和硅光模块起量推动利润率提升 [1] - 费用持续优化助力利润率改善 [1] 产能与项目 - 持续推进铜陵旭创高端光模块产业园三期项目 [1] - 高端产品相关配套产能将进一步释放 [1] - 扩充更多高端产品线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 技术与产品 - 硅光芯片布局深厚 [1] - 1.6T等高端产品开始放量 [1] - 在需求旺盛背景下有望取得物料供应结构性优势 [1]
8月29日涨停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8-29 07:43
涨停股表现 - 64股涨停 连板股总数9只 封板率77% [1] - 天普股份一字涨停晋级6连板 [1] - 德创环保4连板 属环保板块 [1] - 长飞光纤5天4板 属光通信板块 [1] 跌停股表现 - 算力产业链多只人气股跌停 包括淳中科技 华胜天成 腾龙股份 川润股份 [1] - 19股封板未遂 [1]
中金:OCS或为AI新型网络架构下创新光学底座 建议关注相关产业趋势
智通财经· 2025-08-29 06:12
核心观点 - 海外光通信公司COHR和LITE在2Q25财报中提到已获得OCS初期收入 预期相关收入将持续增长 OCS存在20亿美元的潜在增量市场空间[1] - 开放计算项目(OCP)成立OCS子项目 行业生态向开放化发展 行业规范逐步确立有望进一步赋能OCS市场增长[1][4] - 建议关注OCS产业趋势及产业链中的在位厂商和潜在进入厂商[1][5] 技术优势与局限 - OCS无需光电转化 相较于电交换机具有低功耗 低延迟 高兼容等优势[2] - OCS直接实现光信号在光纤端口间切换 原理是直接对光信号进行物理路径重构 从而在输入/输出端口之间建立专用光路[2] - 无需光电转换带来低时延 低功耗 协议与数据无关的透明性和兼容性 可靠性等性能增益[2] - 技术原理导致光路切换时间长 通道灵活性差 较难满足高并发 多对一 随机性强的通信负载[2] - OCS技术路径尚未完全收敛 包括MEMS 数字液晶 压电陶瓷直接光束偏转等方案 目前采用基于3D MEMS技术的厂商较多[2] 行业应用案例 - 谷歌将OCS引入Jupiter数据中心网络以及AI大规模集群中跨机柜通信[3] - Apollo项目中用OCS替换传统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中的核心层或叶脊架构中的spine层电交换机 实现不同代际和带宽的汇聚交换机模块之间低成本 高效率互联[3] - TPUv4集群中4096个TPU芯片形成64个cube cube内部的TPU之间通过铜缆连接进行低时延 数据包级别的电交换通信[3] - cube之间通过48个OCS构建起3D环面网络拓扑 高效扩展AI集群并提升系统可用性和能效[3] 市场空间与产业化进展 - Cignal AI认为2025年之前主要是谷歌采用OCS 未来会有更多厂商投资于OCS领域[4] - 看到华为 曦智科技联合中兴通讯等推出全光交换方案 OCS在人工智能集群的部署量有望持续增长[4] - Cignal AI预计到2029年OCS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6亿美元[4] - Coherent在2Q25公开业绩会上表示OCS交换机存在2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机会[4] - 2025年7月开放计算项目(OCP)宣布成立OCS子项目 成员包括Lumentum 谷歌 微软 英伟达 Coherent iPronics等[4] 产业链与相关厂商 - OCS产业链包含MEMS芯片 光环形器 滤光片 透镜 波分复用器 光纤阵列单元 光纤光缆 OCS整机代工等环节[5] - 相关厂商包括光迅科技(002281SZ) 中际旭创(300308SZ) 炬光科技(688167SH) Lumentum(LITEUS) Coherent(COHRUS) 赛微电子(300456SZ) 光库科技(300620SZ) 德科立(688205SH)等[5]
5天4板!2倍大牛股辟谣:不是英伟达供应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3:52
股价表现与市值 - A股于8月29日开盘涨停 股价报91.25元 市值达563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超200% [1] - 港股长飞光纤光缆(6869.HK)涨超7% 同时A股走出5天4板行情 [1] - 当前市盈率(PE)2025E为67.8倍 总市值563亿元 自由流通股本1.07亿股 [2] 财务数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3.84亿元 同比增长19.37% [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6亿元 同比下降21.69% [4] - 扣非净利润1.38亿元 同比增长15.00% [4] - 2024年营业收入122亿元 净利润6.76亿元 同比下滑47.9% [2] - 2025E预计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8.18%) 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50.9%) [2] - 毛利率从2023年24.50%提升至2024年27.30% [2] 行业与技术动态 - 英伟达发布Spectrum-XGS以太网技术 带动光模块、光芯片等算力硬件板块热度高涨 [3] - 英伟达2026财年Q2营收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 数据中心收入411亿美元(同比增长56.4%) [2] - 英伟达CFO预计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4万亿美元 [2] - 中信证券认为新技术发布将带动空芯光纤需求快速增长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内光纤光缆行业龙头企业 产品包括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及特种产品 [4] - 公司表示正持续推进空芯光纤研发及产业化 在前沿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3] - 公司澄清与英伟达不存在上下游或供应商客户关系 产品同属数据中心建设所需 [3] - 空芯光纤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 尚未对财务数据产生明显影响 [3] - 中泰证券认为空芯光纤商业化处于初期 行业CR10大于90% 未来竞争格局或由头部企业主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