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眼镜
icon
搜索文档
新消费专题:全行业解读新消费
2025-05-26 15:1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新消费、美妆、零食、家电、新式茶饮、个护用品、AI眼镜、情绪消费及国潮经济、新型烟草、食品饮料、黄金、化妆品 - **公司**:毛戈平、巨子生物、“零食很忙”、名创优品、石头科技、科沃斯、北鼎股份、百亚股份、豪越、明月镜片、晨光、广播、诺邦股份、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喜茶、奈雪、布鲁可、卡游、卫龙、盐津铺子、虎皮兄弟、超鸿基、麦卡伦、莱森通灵、老铺、完美股份、锦波生物、珀莱雅、登康、润本、荣雨辰、拉芳家化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新消费**:呈现结构性机会,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发展,分为新供给和新需求两个方向,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主体化追求,通过产品创新和体验革新满足情绪价值[1][2][3] 2. **美妆赛道**:2025年快速增长,受益于国货品牌崛起、消费者认可度提升、人均支出提升带来的悦己需求增加,从大众流量逻辑转向品牌消费逻辑,保持高成长性;高端方向毛戈平是首推品牌,大众方面国货品牌巨子生物展现强劲增长势头[1][5][6] 3. **零食行业**:2025年表现出显著增长趋势,“零食很忙”提交上市申请,头部公司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有利于整合和扩张,预计今年至少有40%的开店速度,名创优品及其他折扣超市概念值得关注[1][7] 4. **家电领域**:扫地机因国补政策和低渗透率增速最快,国内市场渗透率不到10%,海外市场平均不到15%,可关注石头科技和科沃斯;小家电方面,北鼎股份等公司通过差异化定位和战略调整实现增长[1][8][9] 5. **新式茶饮行业**:处于供需向上周期,预计增速接近20%,中端赛道竞争激烈,高端和低端赛道更容易获取份额,供应链和数字化建设是主要投资方向,蜜雪冰城、古茗等企业表现突出[1][16][17] 6. **个护用品行业**:女性用品和婴幼儿卫生用品通过电商红利和产品升级撬动市场份额,百亚股份通过大单品策略及国产产品迭代突围,纸尿裤市场需求量逐渐增长,豪越绑定大客户提升业绩[11] 7. **AI眼镜产业**:呈现乐观预期,产业链上下游模组需求量增加,科技厂商与传统眼镜厂商合作趋势明显,明月镜片是推荐标的[13] 8. **情绪消费及国潮经济**:具有一定成长性,传统企业布局国潮经济及文创产品,AI宠物提供情绪价值成为新的发展方向[14] 9. **新型烟草市场**:受益于龙头公司加速迭代,日本市场推出新产品后原有市场格局可能进一步变化,除诺邦股份外,建议关注港股龙头公司[15] 10. **食品饮料行业**:新消费趋势主要集中在零食板块,魔芋产品需求爆发,零食量贩店通过提高质价比实现渠道效率升级,推荐盐津铺子,关注山姆会员店逻辑进展和名创优品港股上市进程推进下量贩相关企业万辰的发展[23][24] 11. **黄金行业**:从渠道驱动型逐渐演变为品牌驱动型,A股中表现较强的是超鸿基、麦卡伦以及莱森通灵等公司,港股中有老铺这样的品牌驱动公司,建议关注调整机会[25] 12. **化妆品行业**:整体表现不突出,但一些国产品牌表现尤为突出,如胶原蛋白赛道驱动的完美股份和锦波生物,估值较低且近期有新品推出的珀莱雅等公司,个护赛道推荐登康、润本、荣雨辰及拉芳家化等公司[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海外市场新消费趋势**:复盘美国80年代及日本90年代到00年代,与现在中国类似,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大件必须开支放缓、经济从投资转为消费驱动,促进了海外市场新消费趋势的发展[4] 2. **港股上市公司盈利预测**:港股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不断上修,蜜雪冰城和古茗预计6月份进入港股通,8月和9月分别面临解禁,长期来看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属性和产品优势将继续确立相对优势[19] 3. **新消费品牌发展机会**:包括大单品迭代、高势能门店开设以及进入港股通或上市,如布鲁可将推出大IP产品,老铺黄金和泡泡玛特开设新店,卡游新股上市,布鲁可即将进入港股通[22] 4. **茶饮行业今年以来发展情况**:1月至4月整体表现稳步向上,2月因季节性原因表现较弱,3月和4月数据有所改善,不同企业店效和同店店效存在分化,价格已基本企稳,有些企业甚至出现回升迹象[18] 5. **新消费趋势影响**:贯穿多个行业,可能诞生新的需求或创造新的供给,后续创新需在设计、包装及营销宣传服务等维度进行,以确保商品定价权掌握在品牌方手里[27]
兴业证券:把握新消费细分板块及传统龙头竞争优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03:21
内需新消费板块 - 消费整体承压但部分细分板块展现高成长性 部分公司通过渠道变革或行业红利布局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推荐稀缺成长属性细分行业中的优质新消费个股 [2] - 个护板块国产品牌通过电商红利+产品升级撬动份额 推荐百亚股份(益生菌大单品红利+电商直播提份额+线下扩张) 建议关注豪悦护理(纸尿裤代工恢复+收购南通大王产能+洁婷品牌亮眼) [2] - AI眼镜板块国内外头部玩家加速布局 2025年产品加速落地 推荐明月镜片(销售渠道和生产设计优势突出) [2] - 情绪消费板块注重产品情绪价值 涵盖悦己消费/情感陪伴等 推荐晨光股份(IP二次元布局+九木杂物社IP类产品占比提升) [2] 新型烟草板块 - HNB市场增长稳健 尼古丁袋市场翻倍增长 国际烟草龙头发力新型烟草领域 建议关注盈趣科技(PMI合作)/诺邦股份(口含烟无纺布布局) [3] 传统消费板块 - 家居/造纸行业面临消费压力 投资逻辑聚焦优质α个股政策红利/成本节降能力 [4] - 家居板块2025年国补品类/额度/周期全面升级 龙头凭借经销商资质/补贴优势抢份额 推荐欧派家居/索菲亚/顾家家居 [4] - 造纸板块2025H2纸价或季节性波动 文化纸>箱板瓦楞纸>白卡纸 推荐太阳纸业(2025产能投放+成本控制领先) [4] 出口板块 - 短期博弈关税2 0 海外产能布局维持现状 已提前布局企业优势显著 [5] - 部分出口行业对美越产能依赖度高 代工厂可转嫁大部分关税 对美敞口小企业现阶段安全性强 [5] - 中长期推荐高成长性细分行业(需求刚性/消费习惯变化/库存周期) 标的包括嘉益股份/共创草坪/致欧科技 建议关注匠心家居/久祺股份/浙江自然 [5]
摩根士丹利:中国的新兴前沿-投资于不断变化的趋势
摩根· 2025-05-14 05: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工业行业观点为In - Line,即分析师预计该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当局通过投资新兴产业推动价值链上移,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长期增长 [3][6][8] - 研究中国在研发、人才、资本、政策、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基础六个关键领域的竞争优势,认为人工智能在中国广泛生态系统中有重大机遇,若政策解决经济均衡和地缘政治问题,中国可能从“1对N”创新转向“0对1”创新 [6][8] - 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半导体、先进材料和设备预计稳健增长,识别出28只股票抓住机遇 [6][8] - 中国新兴产业和价值链升级得益于完善供应链蓬勃发展,虽面临挑战,但政府刺激和经济复苏将消除投资者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29] - 预计人工智能将重塑中国工业格局,在多领域带来变革并创造巨大价值 [37][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六要素框架 -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研发对工业化后期产业升级至关重要,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百分比相对较低,但各下游产业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增加,在机动车辆和机械领域研发强度领先美国,信息技术等领域正在追赶 [31] - **强大的人才库**:中国培养大量合格工程师,大学开设新兴专业,2022年工程专业毕业生约300万,超过所有发达市场 [31] - **充足的资本流入**: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2021 - 24年资本流入人民币20万亿元,半导体和机械贡献大,新材料等行业增长率强劲,运输等领域资金流入下滑 [32][33] - **强大和持续的政府支持**:政府战略举措降低进入壁垒和长期资本风险,新能源、半导体和航空航天是常引用行业,2025年强调“AI +”计划 [33] - **有吸引力的市场需求**:需求激增推动企业扩大生产、投入研发,3C、汽车和电气机械是2024年制造业收入最大贡献者,可选消费品和医疗健康消费贡献将增加 [34] - **稳固的供应链积累**:看好位于价值链上游、国产化率低、下游基础强大且潜在市场规模有吸引力的行业,上游芯片和软件挑战大,半导体设备和高端制造业国产化进展良好 [34] 国产化率变动模式 - 国产化进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下游上行时速度加快,上游国产化取决于下游水平,国产化率达40%左右价格竞争加剧,多数行业国产化率从 <10% 到 >50% 约需10年 [35] 宏观挑战和突破性机遇 - 中国供应链展示“1到N”创新实力,未来“0到1”创新可能面临国内经济不均衡和非关税技术壁垒挑战 [36] 人工智能为中国带来重大机遇 - 到2035年,人工智能可为中国创造人民币11万亿元等值劳动力价值,占名义GDP的5.5%,中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强大,但计算实力在高端芯片方面相对落后,正通过多种方式缩小差距 [37][38] - 人工智能将加速自动驾驶,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促进药物研究,管理金融资产,保障金融安全等 [39] 股票机会 - 在汽车、硬件、互联网、工业、材料和半导体六个关键行业寻找产业升级机会,确定28只股票,如地平线机器人、亿航、立讯精密等,并给出各股票的市值、日均交易量、收盘价、目标价、投资逻辑等信息 [42][44]
A股开盘涨跌不一,上证指数跌0.08%,深证成指涨0.14%,创业板指涨0.22%。PEEK材料、AI眼镜、石油加工贸易板块涨幅居前;保险、海南、电力板块领跌。
快讯· 2025-04-30 01:29
市场表现 - A股开盘涨跌不一 上证指数跌0 08% 深证成指涨0 14% 创业板指涨0 22% [1] 行业涨幅 - PEEK材料板块涨幅居前 [1] - AI眼镜板块涨幅居前 [1] - 石油加工贸易板块涨幅居前 [1] 行业跌幅 - 保险板块领跌 [1] - 海南板块领跌 [1] - 电力板块领跌 [1]
歌尔股份:AI/AR眼镜有望成为增长驱动-20250328
华泰证券· 2025-03-28 01: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9.26元 [1][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报业绩符合预告,4Q24营收和归母净利有增长,声学等产品营收和盈利改善,但计提资产减值;25年VR/PS5行业出货下滑或拖累收入,AI眼镜/AR头显等产品或成增长驱动 [1] - 2H24各产品线盈利同比修复,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智能硬件产品收入和毛利率有不同表现,下半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拖累利润率 [2] - 25年预计公司智能声学整机收入增长、毛利率改善,智能硬件产品收入受VR和PS5影响或下滑,AI眼镜和XR产品成新驱动,预计收入下滑、毛利率修复、归母净利润增长 [3] - 下调VR全球出货量,预计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给予25年31.13xPE估值,维持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4]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4年公司收入1009.5亿(yoy +2.41%),归母净利润26.7亿(yoy +144.93%),毛利率11.1%(yoy+2.1pp);4Q24营收313.1亿(yoy+27%/qoq+7%),归母净利3.2亿(yoy+63.2%/qoq-71.5%),毛利率10.3% [1] - 2H24精密零组件产品收入87.4亿(yoy-11.2%/hoh+38.6%),毛利率20.8%(yoy+0.4pp/hoh-1.6pp);智能声学整机产品收入135.1亿(yoy -9.5%/hoh+5.6%),毛利率9.1%(yoy+0.7pp/hoh-0.7pp);智能硬件产品收入373.5亿(yoy +27.1%/hoh+88.2%),毛利率9.1%(yoy+0.5pp/hoh-0.1pp) [2] 未来展望 - 25年预计智能声学整机收入同比增长6%,毛利率回到9.9%;全球VR出货量下滑12%至650万台,PS5进入产品周期末尾,拖累智能硬件产品收入,AI眼镜和XR产品成新驱动;预计公司25年收入同比下滑4%至969亿元,毛利率同比修复0.9pp,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至32.9亿元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VR全球出货量,预计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32.9/38.1/42.8亿元(较25/26年前值下调18/13%);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25年PE均值24.2x,给予25年31.13xPE估值,维持29.26元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98,574|100,954|96,871|104,946|126,881| |+/-%|(6.03)|2.41|(4.04)|8.34|20.9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1,088|2,665|3,290|3,811|4,277| |+/-%|(37.80)|144.93|23.44|15.84|12.23|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31|0.76|0.94|1.09|1.23| |ROE (%)|3.45|7.83|8.79|9.22|9.37| |PE (倍)|85.72|35.00|28.35|24.48|21.81| |PB (倍)|3.03|2.81|2.56|2.32|2.09| |EV EBITDA (倍)|18.53|13.34|13.45|11.71|10.21|[6]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给出1Q24 - 4Q24及1Q25、2024A - 2027E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多项财务数据及同比变化 [12] 主要收入部门拆分 |部门|2024|2025E|2026E| |----|----|----|----| |精密零组件|收入87.42亿,同比15.8%,毛利率21.5%|收入15.05亿,同比7.5%,毛利率22.3%|收入16.18亿,同比8.3%,毛利率22.3%| |智能声学整机|收入26.30亿,同比8.7%,毛利率9.5%|收入27.91亿,同比6.2%,毛利率9.9%|收入28.54亿,同比2.3%,毛利率9.9%| |智能硬件|收入57.20亿,同比 -2.6%,毛利率10.1%|收入50.37亿,同比 -11.9%,毛利率10.0%|收入56.47亿,同比12.1%,毛利率10.3%|[13] 可比公司估值表 - 列出立讯精密、光弘科技等A股可比公司2024E、2025E的收盘价、总市值、PE、EPS、EPS增速、YTD股价跌幅等数据,2025E PE均值24.17x [14] 盈利预测相关报表 - 给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在2023 - 2027E的相关数据,以及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指标 [19]
午盘震荡加剧:核聚变逆袭领跑,AI赛道集体跳水
搜狐财经· 2025-03-25 14:25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早盘冲高回落 沪指勉强守住3360点 创业板指跌近0.6% [1] - 超3700只个股下跌 北证50逆势上涨近1% [1] - 成交额较昨日缩水800亿 资金观望情绪浓重 [1] 核聚变行业 - 可控核聚变赛道涨幅霸屏榜首 十余只概念股集体封板 [3] - 国家能源集团成立核聚变创新联合体 上海超导实验室传出磁体材料新进展 [3] - 核心部件企业订单能见度已看到2026年 [3] 传统周期行业 - 煤炭股全线飘红 大有能源封板 受安监升级预期影响 [4] - 电力板块多股涨停 包括江苏新能 受智能电网投资加码刺激 [4] - 军工板块获军民融合基金千亿资金支持 鸿远电子等标的获抢筹 [4] AI科技行业 - AI概念集体下挫 算力租赁板块遭重创 首都在线暴跌16% [5] - 液冷服务器 AI眼镜等细分领域全线下挫 [5] - 高盛下调全球AI服务器出货预期 国内大模型价格战白热化 [5] - 部分AI概念股动态市盈率突破百倍 [5] 资金动向与政策影响 - 北向资金逆势加仓核聚变标的 [6] - 万亿特别国债项目即将落地 基建产业链持续获政策加持 [6] - 季报披露期临近 资金追求业绩确定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