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铝冶炼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分析】全国碳价半年跌逾三成 长期或将稳中有升
新华财经· 2025-06-12 12:12
全国碳市场价格走势 - 全国碳市场价格持续回落,截至6月11日碳排放配额(CEA)收于68 48元/吨,较去年11月历史高点105元/吨累计下降约35% [1] - 价格下行主要受需求趋弱、供给预期增加及市场情绪转弱等因素叠加影响 [1] - 长期看,随着政策收紧、产业升级及国际联动深化,碳价仍有望保持稳中有升态势 [1] 需求端影响因素 - 火电是碳市场最大需求方,1-4月全国总发电量累计同比仅增长0 1%,低于去年同期的6 1% [2] - 4月制造业PMI跌破50%,工业用电增速放缓,叠加气温偏高导致居民取暖用电减少 [2] - 1-4月光伏和风力发电量均保持10%以上快速增长,压缩火电份额,火电发电量累计同比下降4 1% [2] 供给端影响因素 - 新增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基于实际排放量等量分配,行业整体无缺口 [3] - CCER项目重启引入6个自愿减排方法学,增加碳配额替代品供给 [3] - 火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与CCER方法学扩容将长期影响碳配额供需 [3] 长期支撑因素 - 配额总量将随"双碳"目标逐年收紧,稀缺性终将显现 [4]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2026年征收碳关税,促进国内碳价与国际接轨 [4] - 高排放行业技术转型需要更高碳价信号,预计长期价格稳中有升 [4] 碳金融创新 - 证监会提出稳妥推进碳期货研发上市,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5] - 碳期货、期权可帮助控排企业通过套期保值管理碳价波动风险 [5] - 未来需建立机构主导的、具有3-5年远期价格曲线的碳配额期货市场 [6]
把握好变与不变,强化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
中国环境报· 2025-06-08 23:17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1] - 生态环境部已发布工作方案,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碳市场,标志着首次扩围进入操作实施阶段 [1] -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是碳市场扩围和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和重点 [1] 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的共性与差异 - 发电行业与扩围的水泥、钢铁、铝冶炼行业在数据质量管理上有共性要求,如采用"核算报告指南+核查技术指南"的技术规范体系 [2] - 扩围行业与发电行业在核算边界、排放源和信息公开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扩围行业包括工序和企业两个层级,且生产工艺特殊 [2] - 在关键参数实测方面,扩围行业由单位热值含碳量与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计算得出,不同于发电行业直接开展元素碳含量实测 [3] - 水泥和钢铁行业对低位发热量的检测要求更高,需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 [3] 扩围行业间的数据质量管理差异 - 水泥、钢铁行业对固体化石燃料消耗量数据优先采用购销存台账中的数据,铝冶炼行业优先采用生产系统记录的计量数据 [4] - 水泥、钢铁行业仅涉及二氧化碳排放,铝冶炼行业还涉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 [4] - 水泥、钢铁行业均涉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铝冶炼行业仅涉及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4] - 水泥、钢铁行业鼓励开展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自动监测,铝冶炼行业无此要求 [4] 提升数据质量管理水平的建议 - 建议"一行一策"提升能力,结合区域行业特征差异化制定能力提升方案和政策 [5] - 建议分类开展培训教育,面向不同岗位人员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 [6] - 建议企业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构建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组建专业团队 [7] - 建议规范培育碳市场第三方服务市场,完善服务标准规范,加强监管 [8] 行业具体改进方向 - 水泥行业企业应提升盘库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7] - 钢铁行业要强化分燃料、分工序的能源计量能力 [7] - 铝冶炼行业要补齐生产精细计量短板 [7]
冠通期货早盘速递-20250604
冠通期货· 2025-06-04 11:20
热点资讯 - 美方称中方违反日内瓦会谈共识,外交部发言人称美方在无事实依据下抹黑指责中方,出台极端打压措施破坏共识、损害中方权益,中方坚决反对并已交涉,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停止错误做法 [2]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进口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制品关税从25%提高至50%,自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6月4日凌晨00时01分起生效,从英国进口的钢铝关税仍维持25% [2] - 中国5月财新制造业PMI录得48.3,较4月下降2.1个百分点,2024年10月来首次跌至临界点以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从扩张区间降至收缩区间,分别录得2022年12月和2022年10月以来最低 [2] - 经合组织下调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美国2025年增速从此前预测的2.2%降至1.6%,预计2026年为1.5%,2025年全球增长预期降至2.9%,通胀升至3.2%,美国甚至可能接近4%,美联储今年或维持利率不变,贸易壁垒和政策风险将显著影响增长前景 [3] - 2025年5月中国冶金级氧化铝产量环比增加2.66%,同比增加4.06%,截至5月底建成产能为11082万吨左右,实际运行产能环比下滑0.46%,开工率为77.3%,截至5月30日,氧化铝行业平均盈利超400元/吨 [3] 重点关注 - 重点关注尿素、原油、豆粕、PVC [4] 夜盘表现 板块表现 - 非金属建材涨2.65%,贵金属涨30.82%,能源涨2.35%,化工涨12.74%,谷物涨1.51%,农副产品涨2.61%,油脂油料涨11.66%,软商品涨2.38%,有色涨19.98%,煤焦钢矿涨13.29% [4][5] 板块持仓 - 展示近五日商品期货板块持仓变动(手) [6] 大类资产表现 - 上证指数日涨跌幅0.43%、月内涨跌幅0.43%、年内涨跌幅0.30%;上证50日涨跌幅0.32%、月内涨跌幅0.32%、年内涨跌幅0.09%;沪深300日涨跌幅0.31%、月内涨跌幅0.31%、年内涨跌幅 -2.11%;中证500日涨跌幅0.42%、月内涨跌幅0.42%、年内涨跌幅 -0.54%;标普500日涨跌幅0.58%、月内涨跌幅0.99%、年内涨跌幅1.51%;恒生指数日涨跌幅1.53%、月内涨跌幅0.96%、年内涨跌幅17.21%;德国DAX日涨跌幅0.67%、月内涨跌幅0.39%、年内涨跌幅21.01%;日经225日涨跌幅 -0.06%、月内涨跌幅 -1.37%、年内涨跌幅 -6.14%;英国富时100日涨跌幅0.15%、月内涨跌幅0.17%、年内涨跌幅7.51%;10年期国债期货日涨跌幅 -0.03%、月内涨跌幅 -0.04%、年内涨跌幅 -0.22%;5年期国债期货日涨跌幅 -0.04%、月内涨跌幅 -0.06%、年内涨跌幅 -0.54%;2年期国债期货日涨跌幅 -0.04%、月内涨跌幅 -0.04%、年内涨跌幅 -0.60%;CRB商品指数日涨跌幅0.64%、月内涨跌幅2.20%、年内涨跌幅0.03%;WTI原油日涨跌幅1.36%、月内涨跌幅4.35%、年内涨跌幅 -11.89%;伦敦现货金日涨跌幅 -0.83%、月内涨跌幅1.96%、年内涨跌幅27.77%;LME铜日涨跌幅0.23%、月内涨跌幅1.49%、年内涨跌幅9.76%;Wind商品指数日涨跌幅1.35%、月内涨跌幅1.35%、年内涨跌幅16.59%;美元指数日涨跌幅0.60%、月内涨跌幅 -0.16%、年内涨跌幅 -8.48%;CBOE波动率日涨跌幅0.00%、月内涨跌幅 -1.13%、年内涨跌幅5.82% [7] 主要大宗商品走势 - 展示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CRB现货指数、WTI原油、伦敦现货黄金、伦敦现货白银、LME3个月铜、金油比、铜金比、万得全A(除金融、石油石化)、风险溢价、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CBOT大豆、CBOT玉米等走势 [8]
ESG一周丨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工业巨头”加入全国碳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07:00
ESG政策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 [1] - 政策目标为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 [1] 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系统部署23项重点任务 [2] - 已完成2015年至2021年时间序列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初步完成2022年清单编制,正在修订《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2] 可再生能源发展 - 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创历史新高,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六成以上 [3] - 预计2024年全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新增2.8亿千瓦 [3] 全国碳市场扩容 - 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正式加入全国碳市场,10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已完成账户开立 [4] - 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管控二氧化碳排放量50多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比重约40%,纳入三大行业后覆盖规模将达80多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例超六成 [4] ESG基金发展 - 国内市场存续ESG公募基金共计669只,规模合计8242.32亿元 [6] - 纯ESG基金112只规模超480亿元,ESG策略基金227只规模超3800亿元,环境保护类ESG基金数量超230只规模超2200亿元 [6] ESG标准挑战 - 国际ESG标准尚未统一,行业差异大、披露成本高制约ESG体系推进 [7] - 建议构建"通用标准+行业细则"的"1+N"模式,以"通用标准+细分领域标准"适应不同行业需求 [7] 零碳示范项目 - 长江流域首个"零碳岛"投运,国家电投棉船岛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建设18台风力发电机组及配套储能系统 [8] - 结合光伏项目,基本建成自给自足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8]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满两月,专家建言建立严格的减碳责任机制
华夏时报· 2025-05-30 04:16
全国碳市场扩围与绿色转型进展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高耗能高排放工业行业,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60% [2] - 碳市场"双轮驱动"制度框架已搭建完成,未来将促进绿色转型进展 [2] - 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有助于加速低碳转型,推动减量重组和产能结构优化,短期中小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但长期将形成"投资-减排-收益"良性循环 [6] 中国低碳绿色产业发展路径 - 中国走出源头治理、直接激励创新、交易成本低、与增长兼容的低碳绿色技术和产业发展路径,区别于欧盟的需求侧激励模式 [2] - 市场力量在中国低碳绿色产业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双碳"目标引导创新资源进入各类市场 [3] - 民营企业成为主要参与者,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和快速迭代,如光伏发电成本十年下降90% [4]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 - 2024年全球新增新能源装机约5.7亿千瓦,占新增装机的90%,中国贡献超60% [3] - 中国新能源装机3.6亿千瓦,风光发电占比近20%,距离碳中和目标80%以上占比仍有很大空间 [5] - 建议提高可再生能源增长指标,响应COP28提出的2030年可再生能源产能增长两倍目标 [5] 碳市场机制建设与成效 - 2024年全国CCER交易市场上线,首批9个项目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完成登记 [6] - 碳市场配额、交易量和交易额显著提升,碳价一度破百,整体呈稳中有升趋势,2024年履约率达99.98% [7] - 建议探索碳替减交易机制,将高碳企业对配额付费转化为对低碳绿色企业创新活动的直接激励 [7] 电力系统绿色转型挑战 - 中国电力需求2020年7.5万亿千瓦时,2060年预计翻番,需将全球最大供电网络从高比例化石能源改造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支撑 [4] - 能源系统是绿色转型关键,电力系统是重中之重 [4]
千余家扩围企业加入全国碳市场 约40家鄂企“晋级”加速绿色转型
长江商报· 2025-05-27 23:25
行业扩展与市场升级 - 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正式加入全国碳市场,新增10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完成账户开立,标志着中国碳市场进入多行业协同减排2.0时代 [1] - 三大行业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总量的20%以上,纳入后全国碳市场管控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从40%跃升至60%以上 [3] - 管控种类从单一的二氧化碳拓展到四氟化碳、六氟化二碳等工业过程温室气体,管控更精准 [3] 碳市场发展数据 -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21年)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成交额76.61亿元,截至2024年底累计成交量达6.3亿吨,成交额430.33亿元 [2] - 三大行业纳入后,覆盖二氧化碳排放当量新增约30亿吨,加上电力行业覆盖的50多亿吨,中国强制性碳市场总规模达80多亿吨 [4] - 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量4.15亿吨,成交额102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2.9%和41.5%,交易规模稳居试点市场首位 [5] 湖北碳市场建设 - 湖北提出打造全国碳市场中心,发布实施方案聚焦5项重点任务和21条举措,目标到2027年初见成效,2030年建成碳交易核心枢纽和碳金融中心 [6] - 湖北碳市场覆盖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涉及市场主体2万余个,市场履约率连续10年保持100% [5] - 中碳登开发"统一开户"功能,一次注册可完成全国碳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4个账户开立,提升企业便捷性 [4] 配额分配与行业规划 -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2024年配额量等于实际排放量,2025-2026年整体盈亏平衡,2027年后逐步收紧配额推动碳排放强度下降 [3] - 生态环境部采用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配额,计划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行业配额总量 [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4月中国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升至64.4 整体趋势向好
智通财经网· 2025-05-23 06:59
行业景气指数 - 4月铝冶炼产业景气指数为64.4,较3月上升2个点,进入"偏热"区间底部 [1][3] - 先行合成指数为80.7,较3月上升4.7个点,反映市场需求预期改善和政策支持 [1][7] - 构成景气指数的10项指标中,7项处于"正常"区间,"铝冶炼投资总额"为"偏热","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铝材出口总量"为"偏冷" [6] 关键指标变化 - **铝价**:LME铝价指数71.1,较3月下降28.8点,伦铝最低2210美元/吨,沪铝主力合约触及19000元/吨 [8] - **货币供应**:M2指数45.5,较3月增加6.9点,融资环境稳定 [8] - **投资**:铝冶炼投资指数172.5,较3月大幅上升,企业加大基建和技术投入 [8] - **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数-30.1,较3月下降12.3点,下游需求疲软 [8] - **发电量**:指数40.7,较3月下降1.5点,工业生产放缓可能影响能源成本 [9] 生产与效益 - **电解铝**:产量指数22.9,较3月上升1.4点,开工率增长 [9] - **氧化铝**:产量指数52.5,较3月下降4.9点,价格涨势缓解 [9] - **行业效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利润增长37.6%,盈利能力增强 [9] - **出口**:铝材出口总量指数-88,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持续下降 [10] 未来展望 - 行业预计将在"偏热"或"正常"区间运行,经济稳定发展为支撑 [1][11]
创新绿电投资模式,推动电解铝行业脱碳
中国环境报· 2025-05-19 23:21
钢铁、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 钢铁、水泥和铝冶炼三个高碳排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 [1] - 钢铁和水泥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生产制程 铝冶炼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使用 [1] - 铝冶炼脱碳的关键在于电力绿化 包括绿电投资推动绿电开发和使用 [1] 铝冶炼行业脱碳路径 - 电解环节占铝产业链碳排放总量的70% [2] - 全球平均每吨铝阳极氧化过程产生直接碳排放约两吨CO2 其余为电力相关间接碳排放 [2] - 我国电解铝用电以传统煤电为主 行业平均电力相关碳强度约12吨CO2/吨铝 其中75%来自煤电排放 [2] 绿电投资面临的挑战 - 技术挑战:储能配套设施成本高 分布式储能成本仍处于高位 收益模式不清晰 [3] - 资金挑战:绿电项目前期投入巨大 回报周期长 中铝股份内蒙古达茂旗新能源项目投资60多亿元 占中铝2023年净利润的90% [3] - 收益挑战:绿电投资收益不确定性高 受绿电价格和政策变动影响 [3] 社会资本引入与合资模式 - 电解铝厂商可通过合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降低财务杠杆风险 [4] - 神火集团与云南文山城投合资共建云南神火铝业 神火股份出资26.1亿元持股51.78% 文山城投出资10亿元持股19.76% [5] - 挪威海德鲁与麦格里资产管理成立合资企业Hydro Rein 麦格里出资3.32亿美元持股49.9% [5] 电力行业引入社会资本的案例 - 国家电投发行绿电替代光伏类REITs 总规模12.37亿元 支持44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 [6] - 长期购电协议(PPA)可锁定长期电价 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6] - 瑞典艾欧路斯与美国铝业签订15年期PPA 挪威出口信贷担保机构提供2.56亿欧元担保 [7] 电解铝厂商与电力企业合作案例 - 云铝股份与国家电投、华能水电合作 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 [7] - 云铝在25年特许经营期内按固定电价区间采购光伏电力 享有绿证和CCER权益 [7] 电解铝脱碳的未来展望 - 电解铝脱碳取决于绿电供应的可得性与经济性 [8] - 电解铝厂商与电力企业应完善市场化机制 拓展长期购电协议 [8] - 金融机构应加大支持力度 开发绿色类REITs等创新资产证券化路径 [9] - 政府应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完善绿电与绿证交易机制 [10]
铝专题:海外主要铝冶炼企业运营情况梳理-20250516
五矿期货· 2025-05-16 03:18
报告核心观点 - 我国电解铝运行产能接近4500万吨上限,海外电解铝供应成全球供应主要变量,报告梳理海外主要在产铝冶炼企业运营情况并判断供应趋势 [2][4] - 海外现有电解铝供应集中度高,主要分布在能源资源丰富地区,当前能源供应充足、铝市场情况改善,海外电解铝开工率整体抬升,但产能利用率较高,产能抬升带来的产量增长幅度小,现有产能增量或来自欧洲、北美、拉丁美洲、非洲等地,中东和东南亚的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有明确且大规模扩产计划,预计成海外电解铝供应重要增量来源 [2][34] 各公司情况 俄铝(Rusal) - 全球领先铝业公司和全球最大铝冶炼企业之一,铝冶炼产量全球第三,2024年铝产量接近400万吨,约占全球5.5% [5] - 铝冶炼厂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境内,海外也有布局,2024年现有铝厂运行产能4205万吨,产能利用率95%,提升空间有限 [6][7] - 2024年亚洲是最大销售市场,占比42.9%,欧美制裁使其更多将铝锭销往亚洲,中国是主要目的地,2024年来自中国的收益占比达30.7%,2021年仅为6.4% [12] 力拓(Rio Tinto) - 全球领先的矿业和金属公司之一,全球十大铝生产商,涵盖完整产业链 [14] - 电解铝厂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冰岛、新西兰、阿曼等地,大部分使用水电,属低碳铝 [15] - 2025年计划产量与2024年基本持平(权益产量约330万吨),正推进加拿大Arvida AP60项目扩建计划,增加16万吨产能,计划2026年上半年投产,2026年底达运行产能 [16] 阿联酋全球铝业(EGA) - 中东地区最大铝业公司,全球排名前十的电解铝生产商,业务涵盖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精炼和电解铝生产,产品供应多个行业 [17] - 由Dubal和EMAL重组而成,2024年生产电解铝269万吨,生产相对稳定 [18][20] 韦丹塔资源(Vedanta Resources) - 印度子公司Vedanta铝业是印度最大铝生产企业,全球前十的电解铝生产商,业务涵盖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精炼和电解铝冶炼,产品供应印度本土和全球市场 [21] - 2024年总产量241.7万吨,相比2023年增长2.4%,2025年一季度铝产量保持稳定,正推进Balco铝厂扩建项目(新增产能41万吨左右),计划2026年财年投产,远期计划将年产能提升至300万吨 [21] 美国铝业(Alcoa) - 全球领先铝业公司,业务涵盖铝土矿、氧化铝精炼、电解铝生产以及高端铝材制造,在多个领域占据重要市场地位 [22] - 2024年电解铝产量约221.5万吨,2025年一季度产量约56.4万吨,2025年随着冶炼厂开工率提升,计划生产230 - 250万吨电解铝 [24] 海德鲁(Hydro) - 欧洲最大、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铝业集团,以低碳水电铝为核心竞争力,业务覆盖铝全价值链,在可持续铝生产领域领先 [25] 巴林铝业(Alba) - 全球领先铝冶炼企业,中东首家铝冶炼企业,生产高质量铝并出口全球 [29] - 电解铝厂产能160万吨,2024年产量为162.2万吨,高于2023年,2025年一季度产量为39.7万吨,环比略微下滑,当前目标转向改造老产线增加产能 [29] 印度铝工业公司(Hindalco) - 印度综合性铝业公司,是全球成本最低的铝生产商之一,业务包括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精炼、冶炼及半成品加工等 [30] - 2024年生产132.7万吨电解铝,高于2023年的129.7万吨,2024财年宣布100亿美元投资计划,扩大铝和铜冶炼产能,计划将Aditya铝冶炼产能扩大约20万吨 [30] South32 - 全球性矿业和金属企业,业务包括氧化铝、电解铝和锰等 [31] - 电解铝业务位于巴西、南非和莫桑比克,2024年巴西Alumar产量11.8万吨(持股40%),南非Hillside产量72.3万吨,莫桑比克Mozal产量32.6万吨(持股63.7%) [31] 齐力铝业集团(Press Metal) - 一体化铝制品生产商,东南亚最大的综合铝生产企业,产品销往多地 [32] - 铝冶炼厂位于马来西亚砂拉越,有3个生产基地,年产能约108万吨,100%水电驱动,是低碳铝重要提供者 [32]
美国白宫称,阿联酋全球铝业将投资40亿美元于俄克拉荷马州开发原铝冶炼项目。
快讯· 2025-05-15 19:07
投资动态 - 阿联酋全球铝业计划投资40亿美元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开发原铝冶炼项目 [1] 行业布局 - 公司选择俄克拉荷马州作为原铝冶炼项目的新投资地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