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便利店
icon
搜索文档
前7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4.2%——大商场小商店 好逛就是竞争力
人民日报· 2025-09-06 02:26
实体零售转型策略 - 实体店通过打造购物小镇、拓展便利店功能、升级商场体验等方式积极转型 以应对网购挑战 [1] - 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今年前7个月零售额同比增长4.2% 显示实体零售复苏势头 [1] 奥特莱斯模式成效 - 福州砂之船奥特莱斯商业面积达23万平方米 拥有300多个零售品牌 其中60%为福州首店 [2] - 该商场通过折扣促销、消费补贴等方式推动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 客流量与车流量增长超30% [2] - 商场新增网红打卡场景、儿童乐园及多元化餐饮 并计划建设婚庆城堡和空中花园等互动设施 [3] 区域消费促进措施 - 福州市今年开展超1.25万场促消费活动 直接拉动消费超163亿元 [3] - 济南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40.7亿元 同比增长4.4% [5] 便利店业态创新 - 济南便利店品牌宜快宜慢在120多家门店引入本地特产(如把子肉酸奶、葱油酱) 单店平均年营业额超300万元 [4][5] - 便利店聚焦商务区和交通枢纽 覆盖年轻客群 同时布局线上业务以拓宽渠道 [5] - 济南市便利店单店覆盖1.1万人 24小时门店占比近40% [5] 潮流商场定位与运营 - 成都COSMO商场改造为策展型潮流空间 通过非标准化设计和独特品牌入驻吸引青年客群 [7] - 商场年均举办超百场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 满足消费者个性化购物及社交需求 [7] - 品牌以适中价格和设计感产品为主 强调"淘货"体验和惊喜感 [7][8]
大商场小商店 好逛就是竞争力
人民日报· 2025-09-06 01:04
实体零售业转型与增长趋势 - 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前7个月零售额同比增长4.2% [4] - 实体店通过打造开阔购物小镇、拓展便利店功能、升级商场新潮化实现转型 [4] - 福州市开展促消费活动超1.25万场次,直接拉动消费超163亿元 [6] 奥特莱斯模式创新案例 - 砂之船小镇商业面积约23万平方米,含300多个零售品牌且60%为福州首店 [5] - 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客流量与车流量同比增长超30% [6] - 通过折扣促销、场景装饰(婚庆城堡/空中花园)及会员体系吸引近100万会员 [5][6] 便利店业态功能拓展 - 宜快宜慢在济南开设120多家便利店,单店平均年营业额达300余万元 [8] - 便利店引入地方特产(把子肉酸奶/葱油酱/山楂糕)并设特色商品专区 [7] - 济南便利店单店覆盖1.1万人,24小时门店占比近40% [8] 策展型商业体改造成效 - COSMO成都改造为面向青年的非标准化零售空间,年均举办超百场活动 [9][11] - 通过设计师品牌、策展型买手空间和艺术陈列满足个性化需求 [10][11] - 主打适中价格策略吸引青年客群,强化线下"淘货"体验 [11] 区域消费市场表现 - 济南市2023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0.7亿元,同比增长4.4% [8] - 福州市通过政企联动(消费补贴等)有效刺激区域消费增长 [6]
中百超市将开51家硬折扣店;美宜佳合作华为终端
搜狐财经· 2025-09-04 17:07
中百集团硬折扣店扩张 - 中百集团将于9月26日集中开设51家硬折扣店 覆盖武汉13区及黄石市 主打"好品质 真低价"策略 [1] - 推出自有品牌"中百精选"(民生刚需)和"百屿森"(健康特色) 联合本地农户及老字号推出有机蔬菜和非遗豆制品等新品 [1] - 同步新增第二家"小百惠零食折扣店"分店 定位"湖北版穷鬼超市" [1] 零售企业战略合作与数字化 - 华为终端与美宜佳签署战略协议 围绕智慧便利店建设展开合作 探索零售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3] - 电视淘宝联合淘宝直播发布"双11双屏直播计划" 用户可通过手机淘宝一键投屏在OTT大屏观看直播 [16] - 电视淘宝双11将推出远超以往的补贴 优惠权益从"单一电视设备"升级为"覆盖家庭多人" 所有补贴与手淘优惠叠加 [16] 墨茉点心局战略收缩 - 墨茉点心局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暂时关闭邵阳 株洲 常德 衡阳外区门店 仅保留衡阳蒸湘万达店 [5] - 品牌决定聚焦长沙区域 全力投入产品优化与创新及服务体验升级 因长沙门店业绩回归良性增长 [5] - 此前已关闭北京等地区门店 去年推出新品牌并于长沙三店同开 [5] 永辉超市门店升级与新品 - 永辉超市河南第13家胖东来帮扶调改店正式开业 位于周口沈丘市 实现商品结构 购物环境 便民服务到食品安全全方位升级 [6] - 全国调改门店上市烘焙新品"山茶花山泉吐司" 采用进口日清山茶花牌小麦粉和新西兰安佳黄油 低糖低油配方 糖分和油脂含量显著降低 [10] 盒马与百果园产品创新 - 盒马上新"阳光果干"系列新品 配料表仅含水果或水果加果汁 整体销量增长110% [8] - 百果园亮相第十八届亚洲国际果蔬展览会 通过参展面向全球展示供应链及品牌优势 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13] 泡泡玛特盲盒价格动态 - 泡泡玛特迷你版Labubu线上发售一周 潮流平台价格普遍降低10%-30% [20] - 未拆盒端盒(14款产品)成交价从2036元降至1787元(下降12.2%) 单个未拆盒盲盒成交价下降22% [20] - 拆盒产品中隐藏款"爱心"成交价从991元降至679元(下降31.5%) 最畅销"L"款价格下降近30% [20] 其他零售行业动态 - 饿了么调整平台招商入驻标准 禁止商家使用AI等技术过度美化门店环境 违规者需限期整改 情节严重将永久关店 [15] - 宜家宣布12月4日在奥克兰开设新西兰首店 并计划在全国设立29个提货点 提供送货服务 作为2027财年超50亿欧元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19] - 拼多多连续五年支持全球农创客大赛 未来三年通过"千亿扶持"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19]
动荡与机会:双面印尼
36氪· 2025-09-02 08:24
当前社会局势 - 印尼因警车压死摩的司机引发大规模抗议 出现街头纵火打砸等恶性事件 财政部遭洗劫 总统取消外访并实施街头管制 TikTok直播功能被关闭[3] - 雅加达PIK商业核心区线下门店保持正常营业 但人流量减少 超市出现抢购水和干粮现象[4] - 雅加达至深圳经济舱机票价格从平时1500-2000元人民币飙升至7000多元 票源紧张[6] 经济与投资环境 - 印尼人均GDP仅4925美元 全球排名第126位 贫富差距显著[4] - 政府近年推行营商环境优化措施:放宽外资投资比例限制 简化流程 推出"黄金签证"税收优惠和主权基金政策 优先扶持新能源电池及数字医疗产业[11] - 工业品制造业和转口贸易未受明显影响 但直播带货业务暂停 餐饮等大众消费企业受冲击[6] 中国企业投资现状 - 青山控股在印尼投资规模超145亿美元 主导全球31%镍供应链 年产300万吨不锈钢占全球10%市场份额[9] - 腾讯云将于2025年2月在印尼设立第三个数据中心 华为与当地运营商合作部署超10万个基站[9] - 货拉拉海外品牌Lalamove为当地提供配送服务 解决中小微企业物流效率问题 平台司机可灵活安排工作增加收入[10] 产业特征与政策限制 - 政府规定400平米以下便利店禁止外资进入 印多超市和阿尔法两大品牌各拥有2万多家门店[19] - 化肥产业由本土企业主导 2023年进口额达20.3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化肥进口国 进口需官方许可和贸易部配额 该限制将持续至2025年6月30日[19] - 纺织品原料属于配额管控范围 本地生产毛绒玩具价格高且品质差 近期相关进口配额已放开[20] 资源与基础设施 - 镍矿储量全球第一 棕榈油产量世界第一 石油储量丰富 水稻一年四熟但粮食不能自给 每年超10%大米需进口[15] - 医疗资源匮乏 仅三分之一人口享受医保 2023年前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治病的有钱人达200万人次 花费超100亿美元[16]
重庆百货(600729):百年品牌焕新 多措并举见效
新浪财经· 2025-09-01 04:50
核心业务战略调整 - 百货业务采取一店一策调改策略 构建奥莱加购物中心模式以应对招商压力和渠道多样化冲击[1] - 超市业务分为精致生活馆 品质超市和生鲜折扣社区超市三种店型 分别针对高质价比 高性价比和薄利多销社区模式[2] - 电器业务通过世纪通加盟体系开拓下沉市场 实现全品类销售大幅增长 采用店商加电商加零售服务商模式[2] - 汽贸业务通过关停并转优化经营结构 重点发展新能源车代销模式与二手车业务[2] - 便利店定位社区便利加即时服务 满足一日五餐需求 采用轻资产加盟形式并依托超市物流网络[2] 投资收益表现 - 马上消费金融公司投资收益持续增长 2022至2024年分别达5.96亿元 6.62亿元 7.11亿元 同比增长36% 11% 7.4%[3] - 预计2025至2027年投资收益将保持稳定增长 分别达到7.82亿元 8.45亿元 9.12亿元[3]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2025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3.85亿元 170.73亿元 183.07亿元 同比变化-4.40% +4.20% +7.23%[4]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5亿元 15.68亿元 17.38亿元 同比变化+9.92% +8.47% +10.89%[4] - 基于业务多元性和投资收益表现 给予2025年12倍目标估值 对应市值173.41亿元 目标价39.37元[4]
从烟柜到冰柜,便利店的库存正压垮个体老板
虎嗅APP· 2025-08-30 13:32
行业整体表现 - 便利店行业门店数量持续增长 TOP100企业门店数达19.6万家 较2023年净增1.4万家 增幅7.7% [20] - 行业单店单日营收同比下降2.0%至4698元 客单价总体回落 [20] - 2023年限额以上便利店零售额同比增长7.0% 但增长主要来自大型连锁品牌和数字化先行者 [20] 个体经营困境 - 暑期旺季营业额显著下滑 雪糕进货额从近3万元降至不足4000元 降幅近10倍 [7] - 单日营业额常仅数百元 难以覆盖月租金5500元的成本 [11] - 香烟库存压力剧增 个别店铺库存达100万元 超过30元/盒的高档烟动销困难 [8][12] 市场竞争态势 - 零食折扣店渠道加价率仅20% 远低于传统便利店50%的水平 造成价格敏感客户流失 [23] - 线上渠道占比突破30% 即时零售平台对实体便利店形成显著分流效应 [23] - 社区商业密度过高导致客源稀释 出现"三步一小店 五步一大店"的过度竞争局面 [14] 成本结构挑战 - 一线城市便利店年运营成本超35万元 而年营业额仅维持在40万元左右 [19] - 增加热食等品类会推高成本和损耗 但周边餐饮内卷严重导致销售预期不佳 [19] - 经营者面临库存积压和房租攀升的双重压力 利润空间被压缩至极低水平 [12][14]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 会对比折扣店和线上价格后放弃购买 [7] - 购买商品数量减少 停留时间变短 传统"随手购买"消费模式正在消失 [18] - 消费结构转向理性 中高档商品销售受阻 20元以上香烟成为动销分界点 [19][22]
宜宾市翠屏区花未棉副食便利店(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9 09:24
公司基本信息 - 宜宾市翠屏区花未棉副食便利店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李馥蓉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1] - 公司性质为个体工商户 [1]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食品销售和现制现售饮用水 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1] - 一般项目包括预包装食品销售 外卖递送服务 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销售 家用电器销售 租赁服务 农副产品销售 日用品批发与销售 [1]
南宁市武鸣区元气先锋沐阳清饮便利店(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3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9 07:22
公司基本信息 - 南宁市武鸣区元气先锋沐阳清饮便利店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陆雪峰 注册资本3万人民币[1] - 经营主体为个体工商户 经营范围涵盖日用百货销售 食品销售 保健食品销售 食用农产品零售 农副产品销售 健康咨询服务 化妆品零售 直饮水设备销售 家用电器销售 建筑装饰材料销售 劳务服务[1] - 许可经营项目包括现制现售饮用水 酒类经营 食品销售[1] 业务范围 - 一般经营项目包含预包装食品 保健食品 农产品 化妆品 家用电器及建材销售[1] - 服务类业务涉及健康咨询(不含诊疗)和劳务服务(不含派遣)[1] - 特许经营需经批准项目为现制现售饮用水 酒类及食品销售[1]
从烟柜到冰柜,便利店的库存正压垮个体老板
36氪· 2025-08-29 01:44
行业经营现状 - 便利店行业面临旺季不旺现象 暑期营业额不理想 经营者普遍将希望寄托于后续节假日 [1] - 雪糕类产品销量大幅下滑 某店去年夏季进货近3万元 今年不足4000元 同比下降近10倍 [3] - 烟草库存积压严重 某店库存达40多万元 同行库存高达100万元 高价烟动销困难 [3][8] - 休闲食品销售疲软 63元订单被视为"大单" 消费者转向折扣店和网购渠道 [5][6] - 单店日均营业额出现数百元情况 难以覆盖月租金5500元的成本压力 [8] 行业数据表现 - 2024年TOP100便利店企业门店总数达19.6万家 较2023年18.2万家净增1.4万家 增幅7.7% [18] - 2023年便利店单店单日营收4698元 同比下降2.0% 客单价总体回落 [18] - 2023年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万亿元 同比增长3.7% 但线下便利店面临困境 [18] - 2023年1-7月限额以上便利店零售额同比增长7.0% 增长主要来自大型连锁品牌升级店和数字化先行者 [18] - 2025年全球便利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 但个体经营者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18] 竞争环境变化 - 市场竞争加剧 零食折扣店渠道加价率仅20% 传统便利店达50% 价格敏感顾客流失 [20] - 线上渠道占比突破30% 对实体零售形成显著分流效应 [20] - 即时零售平台兴起 迭代便利店的时空便利性 [22] - 店铺密度过高 客源被稀释 出现"三步一小店 五步一大店"现象 [11] 成本与盈利压力 - 单店年经营成本超过35万元(租金/水电/人力) 营业额仅维持在40万元左右 盈利空间狭窄 [16] - 增加热食等品类会带来额外成本和损耗 但周边餐饮店内卷严重 预期销售效果有限 [16] - 经营者采取降价策略 部分商品够本就卖 利润极低 [13] - 创新投入成本高且风险大 多数经营者选择节省成本或关店转让 [22] 历史对比与趋势 - 2006-2013年为行业黄金期 货品流转快 盈利能力强 2013年后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5] - 消费者行为变化明显 购买商品数量减少 停留时间变短 随机性消费减少 [14] - 消费结构深度调整 消费者更趋理性 追求性价比成为主要特征 [20]
消费者去哪了?
虎嗅APP· 2025-08-27 09:36
核心观点 - 传统大卖场因成本高企、供应链低效及组织老化陷入衰退,消费者向多元化、数字化渠道迁移,引发零售行业价值重构 [2][3][4] - 新兴渠道通过极致效率(如折扣店、社区团购)或极致体验(如山姆、Costco)精准分流客群,重塑消费场景与供应链模式 [6][16][18] - 厂商与经销商需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网络,通过数据共享、多品类整合与区域深耕适应渠道裂变 [54][59][69] 渠道霸权失灵原因 - **地段霸权失效**:大卖场租金年增8%-12%,人力成本年增6%-8%,而零食很忙等新业态租金仅3%-5%,人力成本3%-4%,社区团购坪效达传统门店3倍 [6] - **价格霸权瓦解**:京东超市通过产地直采实现15%-20%价格优势,李佳琦直播间单场GMV达5亿元且化妆品价格低至7折,消费者比价效率提升300% [7][30] - **认知霸权逆转**:算法时代下消费模式变为"需求驱动",盒马通过用户数据48小时推出露营火锅套餐,首周销量破10万份 [10][11] 消费场景重构 - **计划性消费转向无限货架**:京东超市等平台SKU达500万,2023年1-9月粮油调味成交额较2019年增70%,华东华南大卖场粮油销售额60%被电商分流 [13][14] - **即时需求分钟级响应**:62%的30岁以下消费者非计划酒水消费依赖30分钟达场景,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4年达7800亿元,酒类渗透率从2023年1%升至2025年3% [16][17] - **体验需求升级为生活方式提案**:山姆会员店年销售额36亿元(区域监测),为同区域大卖场20倍,线上占比超50%且80%订单1小时送达 [18] 替代渠道分流 - **垂直杀手精准切片**:零食专营品牌(如零食很忙)SKU达1500-2000,毛利率15%-18%,致大卖场休闲食品销售额跌25%;叮咚买菜前置仓损耗率仅4%(行业平均15%),2025年Q1 GMV达59.6亿元 [22][23] - **社区团购下沉冲击**:2023年用户数6.78亿,交易规模3228亿元(生鲜占比60%),县域大卖场生鲜销售下滑超30% [25] - **折扣临期业态崛起**:好特卖等自有品牌占比30%-40%,坪效达800-1200元/㎡(传统大卖场2-3倍),2025年临期食品市场规模预计401亿元且复购率50% [27] - **直播电商内容化**:抖音电商品牌自播占比从2023年50%降至2025年30%,货架场景占比升至70%,某美妆品牌通过自播将会员转化率提至35%且复购率高2倍 [29][30] - **即时零售近场化**:7-Eleven即时配送订单单店日均破200单,盒马奥莱坪效1200元/㎡(大卖场1.5倍),2025年非生鲜品类占比达18% [31][32][33] 代际消费逻辑分化 - **Z世代(18-25岁)**:78%购物决策依赖社交平台,62%酒水消费为30分钟达场景,夜间订单占比超40%,愿为社交时效支付5-10元溢价 [36][37] - **新中产(31-45岁)**:年均家庭收入超50万元,23%预算投向山姆/Costco(SKU仅4000+),年均购买精品咖啡20次且客单价30-50元 [38][39] - **银发族(46岁以上)**:65%交易仍在线下,但线上占比三年从18%升至35%,偏好线上下单+线下自提,价格敏感度高 [40][41] 大卖场衰退深层问题 - **成本结构僵化**:2024年TOP100超市闭店率约25%,坪效跌破800元/㎡(盈利需1200元/㎡),库存周转天数60天(盒马28天、山姆35天),生鲜损耗率15%(叮咚4%) [44] - **供应链低效**:生鲜直采率仅20%-30%(叮咚/钱大妈超80%),配送响应时间72小时(电商24小时),无法快速响应动态需求(如露营热) [45][46] - **组织老化**:决策层平均年龄52岁,5级审批流程致创新滞后(社区团长自提需6个月审批,社区团购仅1周),数字化成功率不足30%(山姆75%) [47] 未来转型路径 - **高端化(情绪药房)**:山姆卓越会员续卡率92%,黑钻系列商品GMV年增30%,线上占比超50%且80%订单1小时送达 [49][50] - **社区化(效率+近场)**:大润发Super门店面积缩至1500-3000㎡(传统1/5-1/3),SKU精简至5000-8000,华东同店销售额增5.9% [51] - **折扣化(价格杀手)**:永辉Bravo通过农超对接将生鲜直采率提至70%,损耗率从15%降至6%,坪效达1200元/㎡增40% [52] 厂商与经销商协同 - **厂家赋能**:某饮料巨头建20个区域云仓,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降至18天;宝洁等成立多品类联盟,助经销商SKU从200扩至1500 [56][57] - **经销商转型**:湖北经销商从啤酒批发转型多品类(SKU从100扩至800),覆盖县域200家便利店,营收增40%;浙江经销商同时服务山姆、社区团购与夫妻店 [59][61] - **数据驱动协同**:乳企开放用户复购数据,经销商针对性备货致区域销量增22%;啤酒厂家与经销商约定临期商品回购50%,铺市率从50%提至85%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