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自控:9月1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07:43
公司财务与治理 - 公司于2025年9月12日召开第五届第二十一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关于继续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等文件 [1]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全部来自制造业 占比100.0%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32亿元 [1]
真能改变我们体感的,是美联储的即将开始的大放水?
搜狐财经· 2025-09-14 03:31
核心观点 - 居民经济体感与宏观数据脱节主要源于房地产资产价格下行对消费预期的压制 而美联储大幅降息可能引发资本回流并扭转楼市预期 从而改善体感经济[2][4][6][7][9][11][13] 经济表现与体感差异 - 中国经济保持5%以上GDP增速 在人工智能 机器人 商业航天 新能源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2] - 居民体感却呈现就业压力增大 消费意愿降低的背离现象[2][4] 房地产核心作用 - 房产占中国家庭资产60%以上 此前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推动消费升级[2] - 2022年起楼市下行导致资产性收入预期恶化 居民为应对未来风险增强储蓄意愿[4] - 房地产实际承担社会保障功能的兜底作用[4] 行业就业结构特征 - 高科技行业虽产值和利润较高 但对就业吸纳有限[4] - 多数就业仍集中于餐饮服务 制造业等传统领域[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美联储可能降息3%使利率降至1%水平 较中国现行利率低50%[9] - 降息将导致境外美元资产收益显著下降 推动中资企业外汇结汇规模上升[11] - 外贸企业境外存款年收益约4-5% 投资美股债市可达数十个百分点收益[11] 资本流动影响 - 企业回流资金若集中进入房地产市场 可能改变供需结构:买盘增加而卖盘减少[7][11] - 外资流入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资本回流效应[9][11] 资产价格与消费循环 - 楼市企稳回升可通过财富效应重建消费信心[7][13] - 支出与收入的良性循环:消费增长带动收入提升 进而进一步刺激消费[6][13]
9月起国内经济出现4大趋势,影响民众生活和未来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14 02:34
乡村振兴加速 - 2025年前八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48%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3% [2] - 2025年全国新增农村公路建设里程28万公里 惠及3500个行政村 预计直接带动150万农村人口增收 [2] - 国家投入32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较2024年激增21% 截至8月底已完成年度计划的546% [2] - 新建农村公路采用四级及以上标准 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 设计使用寿命超过15年 [3] - 农村物流成本从2024年人均每吨公里098元降至2025年085元 降幅达133% 带动农民收入增长85% [3] 房地产市场调整 - 2025年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3% 同比下降25% 跌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4]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53% 但7月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增长68% [4] - 百强房企市场集中度攀升至653% 较2024年提升72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背景房企市场份额达437% [4] - 全国已有37个城市松绑或取消限购政策 23个城市下调首付比例 [4] 货币政策宽松 -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释放约12万亿元长期资金 [5] - 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335% 创2020年以来最低纪录 [5] - 2025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85万亿元 同比多增5600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113%创近两年新高 [5] -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计划向制造业提供35万亿元贷款 向科技创新企业提供18万亿元信贷资源 [5] 消费结构分化 - 2025年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其中食品饮料类稳定增长32% [6] - 智能家电消费增长153% 高端服装鞋帽类下滑78% 智能穿戴设备增长285% 新能源汽车增长226% [6] - 高收入群体偏好高品质消费 中低收入群体青睐性价比 65%消费者优先考虑国产品牌较2024年提升12个百分点 [9] - 2025年上半年农村网购规模同比增长183% 显著高于城市的112% 家电数码和健康类商品需求旺盛 [9]
中原观察丨让河南走向世界 让世界链接河南
河南日报· 2025-09-13 23:28
核心观点 - 河南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欧洲的经贸合作 重点推进航空运输、先进制造、金融资本等领域合作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1][2][4] - 河南外贸表现强劲 上半年进出口额达4125.3亿元 同比增长26.2% 高于全国增速23.3个百分点 [2] - 从传统农业省转型为高水平开放平台 通过"空陆数海"多式联运体系连接全球市场 [2] 开放战略部署 - 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建设 打造双循环支点 优化营商环境 [1] - 复制推广郑卢"双枢纽"模式 构建辐射东盟、中东、非洲、拉丁美洲、中亚的生态圈 [2] - 通过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通过开放增添发展活力 实现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要素优势互补 [3] 基础设施与物流 - "米"字形高铁网络全面建成 出海新通道畅通 [2] - 发展临空经济、临港经济、枢纽经济 形成多式联运物流体系 [2] - 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强化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功能 [1][2] 产业与贸易转型 - 从输出劳务、粮食转向输出河南智造和品牌 外贸"新三样"走俏海外 [2] - 拥有航空港、自贸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高水平开放平台 [2] - 豫商呈现"打开世界地图做生意"的全球化经营特征 [4] 国际合作成果 - 与波兰、卢森堡建立先进制造、文化教育、航空运输、金融资本市场等多领域合作 [1] - 通过制度软环境建设提升外商体验 强化法治、规则、效率等理念 [4] - 实现从硬联通、软联通到心联通的多维度开放生态构建 [4]
“神仙竞聘”:北京17.5%的求职者是硕士,全国排名第一|服贸会
中国经营报· 2025-09-13 14:12
北京人才结构与教育水平 - 北京求职者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比17.5%,居全国首位[1] - 北京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64年,显著高于上海的11.81年和天津的11.29年,位列全国第一[1] - 2024年全国研究生教育招生135.7万人,在学研究生409.5万人,毕业生108.4万人[1] 北京产业与创新生态优势 - 北京在先进制造业领域聚集了众多优势企业,人才转型发展优势独特[1] - 北京拥有超过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大量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构建了良好的就业生态[2] - 北京拥有34所“双一流”高校,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科研院所密集,产教融合优势突出[2] 人工智能对人才生态的影响与建议 -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深刻改变人才生态,需多方协同应对技术、教育和就业新生态的挑战[2] - 需推动产教融合,将技能提升和精准匹配作为核心支柱,联通企业、院校和求职者三方[2] -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在构建人才赋能蓝图中发挥生态促进者和核心驱动作用[2]
让民企敢投资有回报,国常会部署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第一财经· 2025-09-13 08:36
政策支持与投资方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措施 聚焦企业关切问题并拓宽投资空间 [3]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 新兴服务业和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 [1][4] - 国家发改委将设定铁路 核电 油气管道等领域民间投资参股最低比例要求 [3] 民间投资现状与趋势 - 前7月扣除房地产开发后民间项目投资增长3.9% 其中住宿餐饮业增长19.6% 基础设施增长8.8% 文体娱乐业增长8.1% 制造业增长5.0% [4] - 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2128个 总投资额10.26万亿元 涵盖交通运输 能源 水利 制造业及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4] - 民间投资呈现向好劲头足和向新动力强两大趋势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广受青睐 [5] 市场环境与准入机制 - 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度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份额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项目支持力度 [7]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 五版清单事项减少 释放放宽准入政策红利 [7] -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破除隐性壁垒 建立"非禁即入"长效机制 [8] 行业发展机遇 - 新基建 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备受民间资本追捧 [4] - 传统行业智能化 高端化转型加速 拓宽民间投资空间 [4] - 完善新兴产业市场准入机制 建立区域试点和场景试点 形成适应新产业的制度规则 [5]
四川出台“数据要素×”方案 聚焦12大领域加“数”前进
四川日报· 2025-09-13 01:28
核心政策框架 - 四川省18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数据要素×"重点工作方案(2025—2026年)》 聚焦12个重点领域部署34项重点工作 旨在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1] 重点领域部署 - 工业制造领域持续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 实施"人工智能+工业制造"行动 培育工业领域垂直行业大模型 [1] - 现代农业领域推进"天府粮仓"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 开展农产品追溯优品登录和产地追溯信息验证 [1] - 商贸流通领域实施消费新场景五年培育计划 发展新零售与电商直播等新型商贸模式 [1] - 交通运输领域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 [1] 公共服务创新 - 文化旅游领域开展文旅行业大模型应用研究 推出智慧伴游/行程定制/智能咨讯/数实融合等新业态 [2] - 医疗健康领域推动电子病历/妇幼健康/慢病管理数据整合 实现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共享调阅 [2] - 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推进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扩围 [2]
我市制定出台稳投资工作方案
镇江日报· 2025-09-12 23:53
核心观点 - 镇江市发布2025年下半年稳投资工作方案 聚焦扩大有效投资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七大重点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推动投资规模与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1][2] 重点任务领域 - 加快省市重大项目建设 明确相关要求并细化工作举措 [1] - 推动房地产投资止跌回稳 作为重点领域支撑投资稳增长 [1] - 强化制造业投资顶梁柱作用 聚焦重点行业构建协同发力格局 [1] - 夯实基础设施项目支撑 发挥"两重""两新"政策拉动作用 [1] - 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 [1] -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以招商引资为动力 [1] - 用足用好一揽子增量政策 突出"稳增长、调结构"双主线 [1] 实施保障机制 - 强化资金支持 对重大项目实行分级保障 [2] - 加强要素保障 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率 [2] - 优化投资环境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并开展"惠企'镇'行"服务 [2] - 完善工作机制 高效办成投资"一件事"营造敢投愿投环境 [2]
豫卢同行 共话未来
河南日报· 2025-09-12 23:34
郑卢空中丝绸之路发展历程 - 2014年开通郑州至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 确立以郑州为亚太物流中心 以卢森堡为欧美物流中心的"双枢纽"战略 [5][6] - 2017年获得国家层面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6] - 2022年提出做大做强中卢货运航线空中丝路 挖掘高新技术 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潜力 [6] - 截至2024年9月 常态化运营8条洲际货运航线 通达24个国家200多个城市 形成"一点连三洲 一线串欧美"网络格局 [7] 货运业务数据表现 - 2024年前8个月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61.6万吨 其中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达39.9万吨 同比增长39.7% 占比64.8% [7] - 卢森堡货航在郑州累计货运量突破9.4万吨 [7] - 郑州机场1小时航空圈辐射全国一半以上经济总量 2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2%人口和95%经济总量 [8] 金融领域合作突破 - 2024年9月12日签署三方战略协议 涉及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 中国银行(欧洲)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 [10][13] - 探索跨境供应链资金融通与收付款流程 洽谈离岸金融服务在智能制造 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合作新模式 [11] - 依托QFLP双试点政策优势 引入跨境基金合作等国际金融资源 支持境内外优质项目落地 [11] - 河南郑卢空铁"双枢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全省首只QFLP基金 [10] 制造业项目落地进展 - 卢森堡SolarCleano光伏清扫机器人研发生产总部基地项目落地 系空中丝绸之路首个国内制造业项目 [16][17] - 项目年均营收约1亿欧元 产品推广至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 [17] - 计划三年内向国内交付500台光伏清洁机器人 2026年一季度首期投产 [17] - 卢森堡FALLPROTEC高空安全防护系统生产及研发基地同步落地 业务覆盖全球65个国家 [17] 合作模式拓展与复制 - 双枢纽模式已复制到郑州至匈牙利布达佩斯 马来西亚吉隆坡 新加坡 沙特利雅得 泰国曼谷等国际航空枢纽 [7] - 通过政策引导 产业规划 资本渠道和市场服务的三方协同模式 构建覆盖政策 资本与市场的铁三角 [13][14] - 形成物流往来 贸易畅通 金融互联互通的全方位合作体系 [15] 人文交流与品牌建设 - 2018-2019年河南文物珍宝展在卢森堡展出 2024年卢森堡文物精品展在河南博物院举办 [7] - 2022年和2024年两地先后举办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 [7] - 联合举办多形式宣讲对接活动 推介郑州航空港开放政策 产业机遇及合作前景 [13]
8月份金融数据显示 广义货币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3:14
信贷增长支撑因素 - 前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其中住户贷款增加7110亿元(短期贷款减少3725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1.08万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22万亿元(短期贷款增加3.82万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7.38万亿元 票据融资增加8778亿元)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227亿元 [2] - 制造业贷款投放显著改善 东部省份银行前8月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新增对公贷款比重达53% 较2024年全年大幅提升33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景气度较高带动融资需求 [2] - 纺织服装 专用设备 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景气度处于高区间 投融资需求旺盛 [2] - 圣诞订单旺季推动义乌企业开拓东南亚及南美洲新兴市场 多元化经营融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3] - 暑期消费旺季叠加"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个人消费贷款需求上升 [3] -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放松非核心区域限购及调整住房信贷政策 上海楼市新政出台一周后成交量显著增长 按揭贷款咨询和签约单量明显增加 [3] 货币供应量表现 - 8月末M2余额331.98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财政政策发力及社融贷款合理增长形成支撑 [4][5] - 8月末M1余额111.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 M1与M2剪刀差收窄至2.8% 为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有利于消费投资活动 [5] -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3.66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前8月社融增量累计26.56万亿元 同比多增4.66万亿元 [4] - 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前8月达10.27万亿元 同比增加4.63万亿元 对社融增长起到支撑作用 [4] 政策导向与结构优化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全覆盖 7月末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2.5% 绿色贷款增长25.5% 普惠小微贷款增长11.5% 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6] - 政策重点转向优化结构 通过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和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增强重点领域支持能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