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5月经济顶住压力平稳增长,政策带动消费增速创年内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06:14
经济整体运行情况 - 5月经济维持平稳运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出口部门维持韧性 [2]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 [2] - 1-5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2%,较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假期消费对服务消费拉动作用明显 [2] 投资与出口表现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较1-4月回落0.3个百分点 [3] - 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7%,降幅较1-4月扩大0.4个百分点 [3]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基建投资同比增长5.6% [3] - 5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长4.8%,进口下降3.4%,1-5月出口增长6%,进口下降4.9% [3] 生产端数据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1-5月同比增长6.3% [4] - 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4]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增长85.9%,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9.5%,机器人减速器产量增长1倍,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5.5% [6]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稳步推进 [6]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智能化产品需求扩大带动生产快速增长 [6] - 以旧换新政策支持汽车、家电、电子消费等大宗品领域焕新置换需求释放 [7]
哈工智能进入退市倒计时 知名投资女将艾迪面临资本残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5 12:34
每经记者|程雅 每经编辑|文多 艾迪曾是资本市场名噪一时的创投家,出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的她,有近20年的企业管理和投融资经 验。如今,艾迪却面临资本残局,因为她实控的两家上市公司已在资本市场"挣扎"。 其中一家是*ST工智(原证券简称哈工智能,SZ000584,前收盘价1.46元,市值11.11亿元),公司已在 6月12日收到了终止上市的决定,股票自6月20日起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另一家是*ST天喻(原证券简 称天喻信息,SZ300205,股价3.97元,市值17.07亿元),该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故事主角此时终于登场。2015年,艾迪旗下联创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创投资)在新三板 挂牌,这家公司成立于2011年,当时已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 2017年初,双良科技以32.4亿元的价格,将持有的友利控股29.9%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无锡哲方哈工智能 机器人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乔徽实际控制)、无锡联创人工智能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艾迪实际 控制)。两家企业签订一致行动协议,乔徽和艾迪成为友利控股的实控人。 新人入主便要经营新业务。2017年,友利控股大手一挥,以9亿元价格购买了从事汽车车身智能化柔 ...
000584,即将步入退市整理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6-15 08:59
退市决定与时间表 - 深交所决定终止*ST工智股票上市 公司股票将于6月20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 预计7月10日为最后交易日期 [2] - 退市整理期首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价格无涨跌幅限制 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 [4] - 公司提醒投资者及证券公司及时了结股票质押式回购等业务 [4] 退市原因与财务问题 - 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触发退市红线 [5] - 2023年审计问题包括股权投资平台处置存疑(初始投资成本6.5亿元 期末余额1.03亿元 全年仅确认投资收益0.69万元)和收入确认方法违规(21.53亿元汽车焊装生产线营收应采用"时点法"而非"时段法") [7] - 2024年财务问题恶化 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3.39亿元 货币资金余额9371.11万元(其中受限资金5209.77万元) 偿债能力较弱 [7] 公司历史与战略转型 - 公司成立于1991年 1995年上市 经历多次更名和实控人变更 [9] - 2016年控股股东变更为无锡哲方与无锡联创(合计32.4亿元受让29.9%股权) [10][11] - 2017年以9亿元现金收购天津福臻(增值率213.22%) 从氨纶制造转型智能制造 [12] - 2021年拟8.4亿元收购军工企业70%股权 2022年计划出售天津福臻 两项交易均失败 [14] 经营业绩与股东情况 - 2021年至2024年持续亏损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8亿元、-7.84亿元、-4.02亿元、-2.15亿元 2025年一季度亏损2849.53万元 [18]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股东人数为3.55万户 [15] 实控人风险与关联公司 - 实控人艾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需支付1.5亿元及利息未履行) 仍担任*ST天喻董事引发质疑 [16] - 艾迪关联的*ST天喻2024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7] - 联创集团因违规担保及信披问题被山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20]
4年亏近20亿元,知名公司将退市!背后“美女大佬”曾错失泡泡玛特
新浪财经· 2025-06-15 00:5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2016年12月31日哈工智能前身友利控股控制权易主 无锡哲方与无锡联创以32.4亿元总价受让1.83亿股(占总股本29.9%)[7] - 无锡哲方实控人乔徽与无锡联创实控人艾迪成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7] - 截至2024年持股比例降至12.42% 持股市值从32亿元缩水至1亿多元[9] 资本运作与业务扩张 - 2017年以9亿元收购天津福臻工业装备100%股权 切入工业机器人领域[10] - 2017-2020年累计投入超15亿元进行并购 包括瑞弗机电(5.66亿元)、哈工易科(1470万元)等[10] - 2019年拟收购德国机器人企业因未完成政府备案终止[10] 财务表现 - 2020年归母净利润暴跌89%至432万元 2021年起连续四年亏损累计达19.9亿元[9] - 2021-2024年分别亏损5.89亿元、7.84亿元、4.02亿元、2.15亿元[9] 实控人背景 - 艾迪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研究生 曾任联创投资集团董事长 现兼任天喻信息董事[5] - 曾获2015年中国创投委优秀股权投资人、2021年投资界50女性投资人等称号[3] - 2024年6月被上海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涉及1.5亿元债务未履行[15][16] 投资案例 - 2016年在《创客中国》节目中提出以6000万元换取泡泡玛特15%股权 最终未达成交易[18][20] - 红杉资本曾给出1亿元创投意向金但未实际投资 王宁后续创立泡泡玛特市值超千亿[20] 退市进程 - 2025年6月12日深交所决定终止哈工智能上市 6月20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12] - 实控人艾迪另一家控股公司*ST天喻同样面临退市风险[13]
4年亏近20亿元,知名公司将退市!背后“美女大佬”曾错失泡泡玛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4 15:47
公司退市与实控人背景 - *ST工智(哈工智能)退市进入倒计时,已连续停牌一个多月 [1] - 公司实控人艾迪被称为"美女投资家",同时控制两家上市公司 [2] - 艾迪拥有丰富投资履历,现任联创投资集团董事长,曾任哈工智能董事长 [4] 投资与收购历程 - 2016年艾迪通过32.4亿元收购哈工智能前身友利控股29.9%股份进入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行业 [5] - 2017-2020年公司进行多笔收购,包括9亿元收购天津福臻、5.66亿元收购浙江瑞弗机电等 [9] - 公司曾尝试收购德国机器人企业但最终失败 [9] 财务表现与市值变化 - 2020-2024年公司累计净亏损达19.9亿元,其中2021年亏损5.89亿元,2022年亏损7.84亿元 [7] - 实控人持股比例从29.9%降至12.42%,持股市值从32.4亿元缩水至1亿多元 [8][5] 实控人法律问题 - 艾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需支付1.5亿元及利息但拒不履行 [12] - 法院执行信息显示其有履行能力但未履行149711497元债务 [13] - 尽管被列为失信人仍担任上市公司董事,违反公司法规定 [14] 关联公司情况 - 艾迪实控的另一家上市公司*ST天喻同样出现亏损并被"*ST" [11] - 联创集团及艾迪曾被证监会山东监管局采取警示函措施 [14] 投资案例 - 艾迪曾作为《创客中国》导师参与泡泡玛特融资谈判,但最终错过该项目 [15]
4年亏近20亿元,知名公司将退市!背后“美女大佬”曾错失泡泡玛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4 15:39
公司概况 - *ST工智(哈工智能)退市进入倒计时,深交所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自2025年6月20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1][11] - 公司实控人之一艾迪同时控制两家上市公司,包括哈工智能和*ST天喻[2][12] - 艾迪拥有丰富投资背景,现任联创投资集团董事长,曾担任哈工智能董事长(2017-2020)[5] 资本运作与经营情况 - 2016年艾迪通过无锡哲方和无锡联创以32.4亿元收购哈工智能29.9%股权(1.83亿股)[7] - 公司2017年起大举并购:9亿元收购天津福臻、5.66亿元收购浙江瑞弗机电、1470万元收购苏州哈工易科49%股权[8] - 2020-2024年累计净亏损达19.9亿元(2020年432万元→2021年-5.89亿元→2022年-7.84亿元→2023年-4.02亿元→2024年-2.15亿元)[9] - 实控人持股比例降至12.42%,持股市值从32.4亿元缩水至1亿多元(公司市值11亿元)[9] 实控人动态 - 艾迪2024年3月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需履行1.5亿元债务及利息但未执行[14][15] - 仍违规担任上市公司董事,违反《公司法》关于失信人不得任董事的规定[17] - 曾错失投资泡泡玛特机会,2016年节目中对王宁报价6000万元占股15%(低于红杉1亿元意向)[19][20] 行业布局 - 公司2016年转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通过收购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7][8] - 并购标的涵盖汽车智能化生产线(天津福臻)、机器人焊机/涂胶机(德国收购未果)等[8]
国产机器人在海外爆火 前5个月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货值增超50%
快讯· 2025-06-13 14:26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 - 今年前5个月工业机器人出口货值同比增长55.4% [1] - 智能化、高端化和定制化比例越来越高 [1] - 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1] - 新兴市场比例越来越高且增量明显 [1]
哈工智能进入退市倒计时 知名投资女将步入残局: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已被“*ST”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11:07
公司概况 - 哈工智能(SZ000584)当前股价1.46元,市值11.11亿元,已收到终止上市决定并于6月2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1] - 天喻信息(SZ300205)当前股价3.97元,市值17.07亿元,同样被实施*ST且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1] - 两家公司实控人艾迪为资深创投家,拥有近20年企业管理和投融资经验 [1] 历史沿革 - 哈工智能前身为1995年上市的蜀都A,主营物业和房地产开发 [3] - 2003年双良科技收购蜀都A 29.99%股权,后转型氨纶产业并更名舒卡股份 [3] - 2009年更名为友利控股,2016年因氨纶行业低迷亏损4亿元 [4] 控制权变更 - 2017年双良科技以32.4亿元出售友利控股29.9%股权给无锡哲方和无锡联创 [4] - 交易后乔徽与艾迪成为实控人,公司更名哈工智能并转型工业机器人领域 [4] 并购扩张 - 2017年以9亿元收购天津福臻(增值率213.22%)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 [5] - 同年以1470万元收购苏州哈工易科49%股权 [5] - 2018年以5.66亿元收购瑞弗机电100%股权 [5] - 2020年归母净利润仅432万元,同比下滑89.07% [5] - 2021年拟以8.4亿元收购江机民科70%股权,后终止 [5][6] 财务表现 - 2017-2020年商誉减值为零,2021年计提2.64亿元导致亏损5.89亿元 [7] - 2022-2024年分别计提商誉减值2.34亿元、2.76亿元、9763万元 [9]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7.84亿元、4.02亿元、2.15亿元 [9] 退市风险 - 2023年因审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被实施*ST [9] - 2024年审计报告再次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触发终止上市情形 [9] 实控人动态 - 艾迪同时控制的天喻信息也面临亏损、*ST及高管离职问题 [10] - 联创集团及艾迪于2024年8月被证监会山东监管局出具警示函 [11]
价格战寒冬中的逆袭者|上市十年首现巨亏后 埃斯顿寻求“A+H”股上市
机器人圈· 2025-06-13 09:42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 传播企业信息和市场行情,交流业内创新成果,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宣传报道国内外机器人技术领域最新技术、 成果和信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 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 以下文章来源于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作者唐 大会接受各项商务合作,欢迎垂询具体合作形式。 张老师:13305713232(微信同号) 谷老师:18355423366(微信同号) 详细会议介绍参看往期文章: (点击蓝字跳转) 报名开启|顶流期刊征+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盛会将至! 展览展示|抢位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高曝光商务合作虚位以待,共赴解锁新机遇 征文通知|投稿2025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年底可见刊 一台台工业机器人在埃斯顿的装配车间里被生产出来,又从这里走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智能工厂的生产线,成为新 一代"智能工人"。 2025年5月底的南京,埃斯顿智能工厂入选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的消息传来之际,这家工业机器人龙头却刚经历了一场 风暴。2024年财报显示,这家上市十年的公司首次巨亏, 亏损8.10亿元,同比暴跌700.14% 。 | | 2024 年 | 2023 年 | | ...
优化生态打造长三角科创共同体
经济日报· 2025-06-12 22:06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进展 - 一季度杭州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2 7% 宁波增长63 2% 苏州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65%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74 9% 芜湖增长114 2% 上海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3 2% [1] - 长三角地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占全国近1/2 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近1/3 "双一流"高校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占全国约1/4 [1] - 已启动实施三批共计72项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 组建两批24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 落地"6G无线网络毫秒级实时智能技术"等重大创新成果 [1] 政策支持体系 - 2020年出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创新共同体 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科技创新共同体 [2] - 2022年出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探索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 并陆续发布行动方案和实施办法 [2] - 上海市聚焦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江苏省推行"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 浙江省实施"双倍增""全链条"措施 安徽省依托合肥科学中心推进两大工程 [3] 体制机制创新方向 - 将出台《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 探索跨省域财税分配与利益共享协商平台 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和技术转让分成原则 [4] - 构建"企业出题—政府选题—市场答题"协同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4] - 推动创新要素"标准互认 资质互认 检测互认 信用互认 数据互通" 落实专业技术职称互认制度 [4] 重点产业布局 - 聚焦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 完善"链主企业+产业基金+研发机构"创新资源融合机制 [4] - 强化上海张江 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作用 支撑G60科创走廊 沪宁合产业创新带 [5] - 支持南京 杭州—宁波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科技中介服务组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