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公布:重要数据降幅收窄!
券商中国· 2025-07-27 05:14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155.8亿元,同比下降4.3%,降幅较5月份收窄4.8个百分点 [3] - 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 [4] - 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3.9元,同比减少1.9元 [4] 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利润由5月份下降2.9%转为增长9.6%,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8个百分点 [6] - 汽车行业利润增长96.8%,电气机械、仪器仪表、金属制品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8.7%、12.3%、6.2% [7][8] -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飞机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8.1%、19.0%、17.8% [8]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40.9%、12.5% [9] - 锂离子电池制造、生物质能发电、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72.8%、24.5%、22.2% [10] 政策影响 - "两新"政策带动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印刷制药日化及日用品生产专用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快速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2.1%、10.5%、9.5% [12]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家用空气调节器制造、家用通风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60.0%、97.2%、21.0%、9.7% [12] - 光电子器件制造、计算机零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29.6%、16.9% [12] - 2024年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2025年支持资金规模进一步增加 [12] - 财政部近期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剩余资金将在10月份下达 [1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撬动约1.1万亿元的销售规模 [14] 运营效率 - 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均营业收入为182.3万元,同比增加5.6万元 [4] -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4天,同比增加0.1天 [4] -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9.8天,同比增加3.9天,但较5月末有所缩短 [4][5]
6月中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
中国新闻网· 2025-07-27 05:05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降幅较5月份收窄4.8个百分点 [1] - 1-6月累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8% [1] - 制造业利润由5月同比下降4.1%转为6月增长1.4% [1] 行业营收与盈利恢复 - 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增速与5月持平 [1] - 装备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7.0%,增速较5月加快0.3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利润由5月下降2.9%转为6月增长9.6%,拉动工业利润增长3.8个百分点 [1] 细分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8个行业中4个实现利润增长,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大增96.8% [1] -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中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飞机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利润分别增长68.1%、19.0%、17.8% [2] - 锂离子电池制造、生物质能发电利润分别增长72.8%、24.5% [2] 消费品政策带动效应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利润分别增长160.0%、97.2% [2] - 光电子器件制造、计算机零部件制造利润分别增长29.6%、16.9% [2]
解锁高质量发展密码!三大区域这样破解制造业融资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7-26 13:24
制造业金融支持现状 -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核心支柱面临长期资金缺口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结构性困境 [1] -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已开展差异化金融创新探索构建多元协同金融生态体系 [3] 长三角产业链金融实践 - 依托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30%以上)构建"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三位一体产业链金融生态圈 [3] - 开发"整车制造供应链贷""芯片产业订单融资"等特色产品精准服务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 [4] - 建立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归集三省一市税务、海关、电力等关键数据提升风险评估精准度 [4] 京津冀政策性金融实践 -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形成"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转化"联动机制 [4] -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设立"先进制造业专项贷款"提供长期低息资金支持"卡脖子"技术攻关 [4] - 创新"政策性银行+商业机构+担保公司"联合融资模式并设立技术创新风险补偿基金(补偿失败研发项目) [5] 珠三角数字金融实践 - 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支撑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推出基于多维度数据的"智造贷"产品 [5] - 在佛山家电、东莞电子等集群建设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通企业生产数据与金融机构信息壁垒 [6] - 通过智能风控模型实现企业精准画像与动态信用评估显著提高融资效率 [6] 金融赋能优化路径 - 政府部门需细化金融支持优先领域目录提高专项贷款贴息比例扩围税收优惠降低融资成本 [8] - 金融机构应开发知识产权证券化、设备抵押等个性化产品运用金融科技改造业务流程 [9] - 构建政银企协同生态打造产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建立联合研发机制 [10] - 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加大绿色信贷、债券、基金创新力度支持制造业低碳转型 [11]
中外对话 | 中外专家:关税摩擦背景下,中国经济“强韧、超预期”
中国新闻网· 2025-07-26 02:52
中国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超出2024年上半年5%的增幅 [1] -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5.3%和5.5% [1] - 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分别达6.6%、11.1%和9.6% [1] - 中国经济展现出相当的韧性,在贸易摩擦和关税政策背景下仍取得超预期增长 [2] 行业增长亮点 -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民航等领域实现较快增长 [4] - 人工智能领域突破显著,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上线45天用户突破1亿 [5] - 高附加值制造、高端产业链、绿色科技、服务业和零售业发展受到重视 [4] 政策支持 - 央行多次下调关键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 [3] - 政府提高赤字率、加大发债规模,重点支持绿色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与消费提振 [3] - 《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实施,"培育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计划深入推进 [4] 未来增长动力 - 通用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新型存储技术等多个未来产业具备快速扩张条件 [6] - 中国与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合作潜力,尤其在绿色科技领域 [6] - 新质生产力已形成系统性增长动能 [4]
铆焊车间里的“状元”路
中国青年报· 2025-07-26 00:31
技能人才发展 - 中铁装备技能人才王安永从焊工学徒成长为技术骨干,历时17年,期间攻克大直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刀盘焊接难题,助力设备创造月掘进1226米的全国纪录 [1] - 王安永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获"青年技术能手""中国中铁技术能手"等称号,并带领班组实现TBM刀箱智能焊接量产,为公司节省20%成本 [1][2] - 00后技能人才孟江华参与完成数十个重难点盾构机刀盘焊接,合格率均在98%以上,2022年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 [2] 智能制造转型 - 中铁装备智能焊接技术在中铁装备关键部件制造中广泛应用,探伤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效率提升约20% [2] - 王安永主动调入智能制造班组,攻克机器人焊接刀盘驱动箱难关,实现从传统焊工到智能焊接领军人物的转变 [2] 行业技能人才现状 - 河南省技能人才达196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85万人,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3] - 中国一拖集团员工张景梅创建"张景梅河洛工匠工作室",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体现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 [3]
从多地外贸“半年报”看中国制造多维度韧性
证券日报· 2025-07-25 15:41
外贸整体表现 - 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 15万亿元 同比增长2 4% [1] - 长三角四省市出口增速分别为上海11 1% 江苏9 4% 浙江9 1% 安徽15 4% [1] - 广州市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5 5%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义乌市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达4058 3亿元 同比增长25 0% [1] 区域协同效应 - 浙江电动汽车出口激增受益于上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支撑 [2] - 江苏船舶出口增长依托长三角航运物流枢纽高效协同 [2] - 区域协同发展构建起抵御风险 激活动能的外贸新生态 [2] 产业链体系优势 - 东莞上半年进出口货值7492 8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东莞制造业体系完备 涵盖传统优势产品和高技术产品 形成强大供应链弹性 [3] - 通过"链主企业+配套网络"模式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 实现从"单链承压"到"生态抗风险"转变 [3] 出口结构优化 - 出口产品从"老三样"(服装 家电)升级为"新三样"(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太阳能电池) [4] - 浙江上半年电动汽车出口激增86 3% [4] - 安徽"新三样"出口增速超60% 成为全球产业链关键一环 [4] 创新驱动发展 - 上海上半年高技术产品出口2396 4亿元 占全市出口总值25 2% [5] - 上海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 9倍 成功打开欧美高端市场 [5] -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等领域研发投入培育国际竞争力创新企业 [5] 市场多元化布局 - 外贸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 [6] - 跨境电商 海外仓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助力直达消费终端 [6] - 多元化布局分散风险 保持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战略主动 [6]
商务部:中国将与阿拉伯国家拓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13:30
中阿经贸合作现状与展望 - 2024年中阿贸易额达40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中国连续多年保持阿拉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1] - 中企在埃及、阿联酋和沙特等国建设多个产业园区,实施金属冶炼、建材制造、棉纺加工、渔业养殖等生产性项目 [1] - 阿拉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和企业积极在华投资石化、新能源和科技等产业,双向投资持续升温 [1] 中阿未来合作重点领域 - 巩固传统能源合作,拓展光伏、风电、绿氢等可再生能源合作,打造立体能源合作格局 [1] - 深化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合作 [1] - 拓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合作 [1]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概况 - 以"创新、绿色、繁荣"为主题,将于8月28日至31日在宁夏银川市举办 [1][2] - 已有42个国家、30个省(区、市)及港澳台500多家机构和企业报名参展 [2] - 西藏、澳门首次搭建形象展 [2]
神开股份:全资子公司增资1500万元参股山东未来机器人 标的公司为深海作业级机器人企业
快讯· 2025-07-25 11:26
公司动态 - 神开股份全资子公司神开能源科技以现金方式向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增资1500万元人民币 其中1448万元作为新增注册资本 剩余部分进入资本公积金 [1] - 本次交易完成后 神开能源科技将持有山东未来机器人10990%的股权 [1] - 山东未来机器人是国内深海作业级机器人及水下重载作业系统领域的优质企业 [1] 业务布局 - 山东未来机器人在3000米级深海油气工程 海上风电 深海采矿等场景拥有成熟商业案例 [1] - 此次增资是神开股份布局深海高端装备领域的战略举措 [1] - 交易将为公司在海洋油气装备研发与工程服务领域注入强大动能 [1]
Neuralink预计“心灵感应”脑机设备将于2029年获批;日本新构型H3运载火箭完成静态点火试验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25 03:11
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Neuralink预计"心灵感应"脑机设备将于2029年获得美国监管部门批准,2030年推出复明设备"盲视"[1] - 公司计划到2031年每年为2万人植入芯片,创造至少10亿美元年收入[1] - 2029年目标完成2000例手术,年收入1亿美元 2030年手术量扩大到1万例,年收入超5亿美元[1] 四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突破 - 首台全链"四川造"土压平衡盾构机川山甲1号在成都下线,标志四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迈出关键一步[2] - 设备由中铁智能装备自主研发,在四川完成研发、设计、生产、组装全流程[2] - 中铁智能装备由中国中铁牵头联合多家企业组建,2023年9月落户成都新津[2] 绿色甲醇产业发展 - 全国首个规模化连续生产的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在吉林洮南投产[3] - 产品主要销往法国达飞集团用于航运,满足国际航运碳减排需求[3] - 预计2023年绿色甲醇需求量突破50万吨,2030年达200万吨以上[3] 日本航天技术进展 - 日本新一代H3运载火箭完成静态点火试验,采用"3-0"新构型降低成本[4] - 火箭全长57米,单次发射成本降至约50亿日元(2.4亿元人民币),为H2A火箭成本一半[4] - 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三菱重工业公司联合开发[4]
全链首台“四川造”高端装备盾构机成功下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15:50
核心观点 - "川山甲1号"盾构机是首台全链"四川造"盾构机,实现四川盾构机首次整装出口欧洲 [1] - 设备专为零下40摄氏度极端低温环境设计,解决永久冻土层施工难题,将成为冻土施工领域"尖兵" [1] - 中铁高新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全面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8亿元,带动就业超千人 [2] 产品技术 - "川山甲1号"开挖直径3.72米,整机长度135米,总重350吨,最大掘进速度80毫米/分钟 [1] - 刀盘采用15.5寸滚刀,小刀间距、大开口设计,配合强劲动力系统,保障高效开挖并防止结泥饼 [1] - 主结构及电、液、流等系统选用耐低温材料和元器件,配置专用加热设备确保极寒条件稳定运行 [1] 公司发展 - 中铁高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由中铁高新工业等三家企业于2023年9月联合组建 [2] - 公司在成都新津区打造西南首个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智能总装产线 [2] - 制造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全面建成后年产盾构机14台、隧道施工设备50台套、钢结构50000吨 [2] 市场战略 - 未来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瞄准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高端装备需求 [2] - 国内重点服务川西、西藏、东北等地区隧道施工,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 - 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老旧管道更新、矿业及铁路公路隧道等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