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

搜索文档
北交所上半年牛股涌现科技企业凭实力出圈
证券时报· 2025-06-27 20:29
北证50指数表现 - 截至6月27日收盘,北证50累计涨38.72%,领跑A股市场各大主要指数,涨幅超过恒生指数(今年以来涨21.06%)[1] - 北证50指数在5月21日一度突破1500点大关,最高涨幅接近45%[2] - 银河证券认为北交所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交投活跃度和市场关注度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1] 个股表现 - 总共有26只个股涨幅超过100%,其中九菱科技、路桥信息、华光源海的累计涨幅超过200%[2] - 路桥信息股价自5月28日至6月16日区间涨幅超过235.05%[2] - 在26只翻倍股中,14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过一半[2] - 6月以来共有38只个股股价刷新历史高点,其中6月27日有7只[2] 市值变化 - 北交所百亿市值个股已增至7只[3] - 锦波生物市值高达401.35亿元,成为北交所"市值一哥"[3] - 今年上市的开发科技、天工股份和星图测控也跻身百亿市值军团[3] 新股发行 - 上半年共有6只新股成功上市,上市首日涨幅均在150%以上[4] - 广信科技上市首日收盘大涨500%,6月27日再度大涨近17.78%[4] - 星图测控目前股价较发行价已大涨13.47倍,市值达到111.89亿元[4] IPO审核 - 6月以来北交所总共受理了65家企业的IPO申请,仅6月27日一天就受理了11家[5] - 受理企业中不少为科技企业,包括赛英电子、科蓝环保、百英生物、钜芯科技等[5] 市场展望 - 专家认为下半年北交所行情依然会保持活跃,适当回调夯实基础后再向上会走得更远[6] - 北交所已成为企业上市的重要选择,未来会成为科技创新企业的聚集地[6] - 北交所公司大都为专精特新优质企业,在成长性、创新性方面独树一帜[6] 投资建议 - 银河证券建议关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新材料、新消费等新兴行业北交所公司的投资机会[8] - 应重点把握企业的战略引领力、高成长性、强竞争优势等[8]
小米正式发布其首款SUV汽车|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7 12:54
小米汽车发布 - 小米正式发布首款SUV汽车YU7,起售价25.35万元,全系续航标准版达835km,提供9种配色包括宝石绿、熔岩橙等 [1] - 小米同步推出AI眼镜,定位下一代个人智能设备,搭载1200万高清镜头,支持视频通话及开放式耳机功能,定价1999元起 [4][5] 啤酒行业动态 - 夏季啤酒消费旺季叠加夜间经济及赛事经济(如"苏超")推动市场增长,头部企业通过精酿啤酒、鲜啤等高端产品升级渠道和产品结构 [2] - 国家发改委指出"苏超"出圈反映群众对多元化体育赛事需求旺盛,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潜力巨大 [4] 政策与消费 - 浙江省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方式,7月1日起直接发放至个人账户,覆盖企业职工及灵活就业参保人员 [3] - 飞天茅台批发价单日跌幅达85元/瓶(原箱)和70元/瓶(散瓶),部分电商零售价跌至1700元/瓶 [10][11] 科技与投资 - 宇树科技CEO称公司成长受益于机器人及AI行业高速发展、浙江营商环境优势及自身技术积累 [12] - 京东集团拟在杭州萧山区投资建设区域中心、物流及零售板块,与当地政府达成战略合作 [7] 企业动态与监管 - 香港41年历史的大班面包西饼因不可抗力停业,其首创的"冰皮月饼"曾风靡市场 [6] - 工信部通报57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要求限期整改 [8] - 富卫集团启动香港IPO,拟全球发售9134.21万股,每股定价38港元 [13] 商业竞争 - 贝索斯及Blue Origin高管借特朗普与马斯克分歧寻求政府合同,近期频繁接触白宫 [9]
心智观察所:马斯克如何被自身思维武器困住
搜狐财经· 2025-06-27 00:21
第一性原理思维的应用 - 埃隆·马斯克通过第一性原理思维将火箭发射成本降至原材料价格的几十倍,原材料成本仅占传统火箭价格的1-2% [3] - 在XAI数据中心项目中,通过分解基本要素(建筑物、电力、冷却、功率平滑),将原需18-24个月的项目缩短至6个月完成 [4] - 第一性原理思维强调从最基本、最客观的要素推导解决方案,适用于火箭制造、AI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3][6] 马斯克的实践风格 - 马斯克在项目执行中亲自参与实操,如睡在数据中心并参与布线工作 [4] - 强调"粉碎自我"的重要性,避免自负影响对现实的客观判断 [6] - 在承认低概率成功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如对SpaceX成功概率预估"不到10%,也许1%" [4][6] Y Combinator与马斯克的关联 - Y Combinator与马斯克在OpenAI的创立上有合作,双方共同倡导"确保人工通用智能造福全人类" [7] - Y Combinator为马斯克提供了思想传播平台,如"How to Build the Future"系列演讲 [7] - 双方在"有用性至上"理念上高度一致,均强调解决根本性问题 [8][9] 行业启示 - 第一性原理思维挑战行业惯例,证明"不可能"往往是思维惯性的产物 [6] - 在技术快速发展的AI时代,回归第一性原理可避免迷失方向 [6] - 马斯克的实践为创业者和工程师提供了改变游戏规则的范例 [3][6]
DeepSeek未上榜!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0:08
全球独角兽榜单概况 - 截至2025年1月1日全球共有1523家独角兽企业总价值超40万亿元[2] - SpaceX以2.6万亿元首次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独角兽企业[3] - OpenAI以2.2万亿元位列第二过去一年价值增长1.46万亿元为增长最多企业[3][5] AI行业表现 - 478家上榜企业与AI相关占比31.38%其中128家为纯AI公司[4] - 榜单前十名中三家新入围企业有两家来自AI领域包括xAI和Anthropic[7] - xAI成立仅两年以8400亿元价值新上榜排名第四[7] - OpenAI价值两年间从1380亿元增长至2.2万亿元[6] 中国企业表现 - 字节跳动以2.2万亿元价值与OpenAI并列第二过去一年增长5840亿元[3][6] - 蚂蚁集团以6350亿元价值排名第五[3] - Shein价值3650亿元但过去一年下降1095亿元[3] - "杭州六小龙"中群核科技(160亿元)宇树科技(125亿元)强脑科技(90亿元)三家企业上榜[8] - 群核科技2021年估值已超20亿美元正冲刺港股IPO[9] - 宇树科技员工超1000人年营收超10亿元[8]
DeepSeek未上榜!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09:27
榜单显示,SpaceX首次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但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的价值增长最多,达1.46万亿元,"杭州六小龙"有 三家企业上榜。 | 排名 | 《2025 全球独角兽榜》 前十名 排名 | 企业 | 价值(亿元 | 价值变化(亿元 | 国家 | 行业 | 成立年份 | | --- | --- | --- | --- | --- | --- | --- | --- | | | 变化 | | 人民币) | 人民币) | | | | | 11 | 1 | SpaceX | 26,000 | 12,410 | 美国 | 航天 | 2002 | | 21 | 1 | OpenAl | 22.000 | 14.600 | 美国 | Al | 2015 | | 21 | -1 | 字节跳动 | 22.000 | 5.840 | 中国 | 社交媒体、 AI | 2012 | | 4 * | 浙 | ×AI | 8.400 | 浙 | 美國 | 社交媒体、 Al | 2023 | | રા | -1 | 蚂蚁集团 | 6.350 | 510 | 中国 | 金融科技 | 2014 | | 6- | ...
最高2.6万亿元!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6-26 08:52
全球独角兽企业总体情况 - 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523家创世界新纪录 较去年增加70家增幅接近5% [1][3] - 独角兽企业总价值达5.6万亿美元 其中359家估值上升 143家估值下降 1073家估值保持稳定 [3] - 独角兽企业分布于52个国家307个城市 较五年前国家数量从24个增至52个 城市数量从100多个增至300多个 [3][4] 国家地区分布格局 - 美国以758家独角兽企业领先全球 占比49.77% 过去一年新增108家 [1][6] - 中国以343家独角兽企业位居第二 占比22.52% 过去一年新增3家 [1][6] - 印度英国等国家独角兽企业数量超过60家 [1] 行业领域分布特征 - 77%独角兽公司销售软件和服务 集中于金融科技软件服务和AI领域 [3] - 23%独角兽公司销售实体产品 集中于半导体新能源生物科技和健康科技领域 [3] - 478家独角兽与AI相关 占总数三分之一 其中128家为纯AI公司总价值近1万亿美元 [4] 中国企业具体表现 - 北京拥有75家独角兽减少3家 上海64家减少1家 深圳37家增加3家 广州24家保持稳定 杭州22家减少2家 [7] - 年度新增36家包括长江存储1600亿元 引望智能1150亿元 超聚变570亿元 懂车帝220亿元 [6] - 卡游价值增长10倍达695亿元 字节跳动价值增长5840亿元达2.2万亿元 小红书价值增长660亿元达1900亿元 [8] - 智谱华章价值220亿元 百川智能价值200亿元 蓝箭航天价值增长90亿元达200亿元 [8] - 年度上市19家为全球最多 极氪汽车地平线机器人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主导 [6][8] 头部企业估值变化 - SpaceX以2.6万亿元价值成为全球第一独角兽 年增长1.2万亿元 [9][10] - OpenAI价值增长1.5万亿元达2.2万亿元 排名升至第二 [10] - 字节跳动价值增长5840亿元达2.2万亿元 排名降至第三 [10] - xAI以8400亿元价值新晋前十 为榜单最年轻公司 [11] - 蚂蚁集团价值增长510亿元达6350亿元 排名降至第五 [11] 市场环境影响因素 - 过去一年仅30多家独角兽上市 远低于2021年130家的高点 [4] - 高利率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抑制IPO意愿 部分独角兽难以迈出上市最后一步 [4] - 年度64家独角兽升级退出 其中34家上市30家被收购 [3]
关于2049年,凯文·凯利的85个预言
腾讯研究院· 2025-06-25 08:46
镜像世界与下一代互联网 - 2049年智能手机将被智能眼镜取代,形成现实与虚拟叠加的"镜像世界"[7] - 镜像世界将成为AI赋能的沉浸式互联网,人机交互方式转向语言/动作/眼神[7] - 为镜像世界提供数据支持的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最富有的企业[8] - 沉浸式体验将井喷式增长,3D内容创作普及化,真实体验因稀缺而增值[8] - 互见性成为数据搜集基本原则,需建立双向透明的信息追踪机制[8] AI技术演进与产业应用 - 专业领域AI(非AGI)是发展重点,人机协作是未来25年核心模式[10] - AI需10年渗透全经济领域,2049年个人AI助理普及率将达GPS导航水平[11] - AIOS操作系统与B2B机器人程序构成新生态,类似智能手机与APP关系[14] - AI研发门槛达10亿美元,领域将由巨头主导但主导地位仅维持7-10年[29][30] - 太空垃圾清理、近地轨道工业(发电站/太空工厂)成为新兴商业领域[39][40] 职场与组织变革 - "人+机器"范式下人类专注低效创新,标准化生产力工作由AI接管[15] - 机器人后市场(维修/零部件)创造高薪蓝领岗位,中层管理者岗位大幅缩减[16][18] - 出现百万级员工超大型企业与年销10亿美元的个人创业者两极分化[25] - 创业门槛降低,项目制初创公司激增,百年企业变得稀有[26][27] 内容产业变革 - AI助理实现书籍内容智能筛选,形成超链接互联的"人类知识总书"[42][43] - 个人电影制作普及,数字虚拟人产业爆发,每人可创建自身数字分身[44][48] - 内容真实性面临挑战,需建立"默认存疑"的验证机制应对深度伪造[49] 医疗健康创新 - 3D药丸机器实现定制化药物生产,人体代谢模拟加速糖尿病研究[64][65] - 中国或建成10亿人基因数据库,推动医疗科研全球领先[66][67] - AI医生处理90%远程问诊,医疗助理填补基层服务缺口[70][71] 前沿科技突破 - 电动车占比达60-70%,中国或出现超越特斯拉的制造商[75] - L4级自动驾驶催生客舱新业态,车内空间升级为核心影音场景[77][78] - 月球基地2029年可能建成,火星科考站实现6-7人轮驻[80][81]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普及,植入式芯片技术趋近人造耳蜗成熟度[83][84] 教育体系转型 - AI推动个性化教育普及,非线性虚拟学习打破名校资源垄断[50][53] - 结果导向型大学出现,实现教育-岗位精准匹配[55] - 核心能力转向好奇心/创造力培养,终身学习成为常态[57][61]
支持深交所深化创业板综合性改革!广东最新印发
证券时报· 2025-06-24 11:47
精准有效帮扶企业 - 以外贸企业为重点 统筹政策 资源 资金帮助企业消化库存 开拓市场 降低成本 [3] - 落实国家支持外贸转内销市场准入政策 对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且未列入准入管理的出口转内销产品 允许企业通过自我符合性承诺声明在国内销售 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3] - 对列入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管理的产品 开辟绿色快速准入通道 [3] 千方百计稳定就业 - 聚焦重点群体就业 加强政策支撑 培训赋能 风险预研 稳定现有岗位 拓展就业空间 [3] - 加快兑现扩岗补助 担保贷款 就业补贴等政策措施 加强对企业用工指导 政策咨询 劳动关系协调等服务 [3] 深挖潜力提振消费 - 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 鼓励发放购房补贴 消费券 加大对首次置业居民 多子女家庭 赡养老人家庭 农业转移人口等购房支持力度 [4] - 落实异地公积金贷款 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政策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同时申请住房贷款 [4] - 推动汽车 家电 家装 电动自行车 手机数码等以旧换新 [4] - 广州市实施"久摇不中"申请人直接领取号牌政策 放宽购车限制性措施 增加购车指标 [4] - 深圳市优化小汽车常规增量指标摇号规则 加强"久摇不中"人群购车需求保障 [4]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 - 加快"两重"项目实施 用好政府专项资金和投资基金 通过投资补助 以奖代补 投资入股等方式撬动民间资本进入创投领域 [5] - 加快盘活国有存量资产 做强地方功能性国企等融资平台 通过设立基金等市场化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5] - 建立投贷联动常态化工作机制 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项目 [5] 打造更多创新发展亮点 - 实施"广东强芯" 核心软件攻关 "璀璨行动"等重大科技工程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6] - 修订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提高创业投资类基金政府出资比例 风险容忍度 让利比例 延长存续期限和绩效评价周期 支持投早 投小 投长期 投硬科技 [6] - 2025年9月底前制定出台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行动规划 分领域出台支持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 核医疗等政策措施 [6] 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 - 支持深交所深化创业板综合性改革 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 优化发行管理流程 深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 [7] - 开展数据产权登记试点 提升广州 深圳数据交易所能级 推进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建设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 [7] - 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支持韶关加快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7] 牢兜住安全发展底线 - 落实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属地责任 健全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和问题机构早期干预机制 [7] - 通过发行专项债等方式补充中小金融机构资本金 支持金融机构通过重组盘活 引入市场化机构转让等方式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7] 政策实施时间节点 - 除需待国家明确部署和已明确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外 涉及需出台政策及建立工作机制的 原则上2025年6月全部出台或建立 [8] - 广东省正在制定"1+N+X"政策体系 包括1份总体工作方案 N份分领域政策措施 X份具体工作举措 [8]
十年冲锋:朝着科技强国目标
科技日报· 2025-06-24 00:54
科技创新战略 - 创新驱动成为国家发展核心战略,科技强国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核心关键词 [2] - 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 [2] -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3] - 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4] 科技发展成就 - 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13] - "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天眼"巡空,"天和"驻空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 [13] - 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高铁技术树起国际标杆,人工智能突飞猛进 [13] - 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动力,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加速更新 [13]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33] -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33] -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发明专利申请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蝉联世界第一 [33] 核心技术攻关 -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自主创新 [7] - 聚焦脑机接口、6G、合成生物学等领域部署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 [9] -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4] - 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支持企业牵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11] 科技体制改革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43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18] - 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18] - 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2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表格大幅精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 [22] - "破四唯""立新标"并举,加快形成以创新价值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22] 国际合作与开放 - 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9个中外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 [27] - 建设7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参与60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 [27] - 北斗系统服务输出到140余个国家和地区 [28] - 嫦娥七号将搭载埃及、巴林、泰国等国载荷飞往月球 [28] - 中国杂交水稻在20多个非洲国家推广种植 [29] - 菌草技术惠及全球100多个国家 [29]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成为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强劲引擎 [29] -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成为国际合作新增长点 [30] - 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制定《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 [30]
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创新答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壮阔实践
新华社· 2025-06-23 15:28
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系统阐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1] - 党的二十大确立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2] - 强调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推进战略目标实现 [2] 重大科技成就 - 天问二号开启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任务,周期约10年 [2] -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 [2] - "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 [2] - 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建造周期较国际同类型缩短1年多 [4] -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获颁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 [6] -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成功研制 [6] 科研投入与基础建设 - 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达2497亿元,占研发投入比例6.91% [6] - 研发投入强度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3] -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子午工程二期等大科学装置陆续建成 [6] 产业技术突破 - 时速400公里全球最快高铁列车刷新"中国速度" [7] - 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引领出口增长 [7] - 机器人产业加快智能化升级 [7] - 异体CAR-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取得新突破 [6] - 南繁育种培育出一批小麦新品系 [6] 创新生态与产学研融合 - 上海"模速空间"聚集大模型企业近400家,形成产业链协同 [8] - 无问芯穹实现多种大模型算法在多芯片上的协同运行 [8] -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 [9] - 安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9] - 广东出台科创护航地方性法规 [9] 国际合作与人才战略 - 中国科学院牵头"全球深渊探索计划"获联合国批准,联合10余国科研人员 [10] -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10] - 实行开放人才政策吸引国际优秀人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