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分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股市必读:至正股份(603991)9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60.5万元,占总成交额6.48%
搜狐财经· 2025-09-07 19:21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9月5日收盘价62.79元 单日上涨1.44% [1] - 换手率2.53% 成交量1.89万手 成交额1.17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净流出760.5万元 占成交额6.48% [1][3] - 游资资金净流入423.82万元 占成交额3.61% [1] - 散户资金净流入336.68万元 占成交额2.87% [1] 重大资本运作进展 - 获得证监会批复同意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注册(证监许可〔2025〕1965号) [1][3] - 拟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方式取得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控制权 同时置出上海至正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获准向ASMPT Hong Kong Holding Limited等11名交易对方发行54,173,962股股份购买资产 [1] - 获准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0亿元 批复有效期12个月 [1]
知名车企突然官宣:准备复工复产
DT新材料· 2025-09-07 16:04
威马汽车重整与复工复产计划 - 威马汽车于9月6日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正式启动重整并准备复工复产,上海与温州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支持 [2] - 公司曾为国内头部造车新势力,估值一度超400亿元,但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停工、欠薪和经销商退网困境,此前申报港股IPO未果 [2] - 重整计划由翔飞汽车作为投资人和新股东接管威马四家公司,初期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计划2025年8月恢复量产能力 [5] - 截至2024年初,威马汽车确认债权总额达260亿元,账面资产约40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6] 威马汽车发展目标与规划 - 制定2025年至2030年"三步走"规划:复兴阶段(2025-2026年)计划2025年9月复产EX5/E5车型,年产销1-2万辆,预计收入10-20亿元,2026年实现10万辆满产运行,预计年收入近百亿元 [2][7] - 发展阶段(2027-2028年)计划年销售25-40万辆高阶辅助驾驶车型,AI赋能全链条并启动IPO筹备工作 [2][8] - 跨越阶段(2029-2030年)目标2030年产量达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 [2][9] - 未来5年计划推出10款以上新产品,覆盖A00级至C级轿车、SUV、MPV等车型,并聚焦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市场,2026年出口占比达30% [9] 翔飞汽车背景与支持措施 - 翔飞汽车为威马四公司的重整投资人和新股东,其控股股东为深圳卓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但2024年年报显示参保人数为0 [5][6] - 公司计划建立14个一级中心的组织架构,招聘超400人,提供优质资产增信并获得本地银行高额初步融资承诺,政府协调增强支持力度 [5] - 供应链团队已完成与215家历史供应商的联络,以解决高风险问题 [5]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概况 - 年会由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于2025年9月11-12日在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举行,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 [10][11][50] - 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支持单位有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机构 [13][14][52] - 会议议程包括开幕式、产业宏观论坛、工程塑料创新大会、具身机器人论坛等专题,并设有欢迎晚宴和项目路演活动 [27][42] 参会企业与人员规模 - 参会名单覆盖多家知名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包括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东华大学、四川大学、巴斯夫、万华化学、金发科技、中兴通讯、比亚迪等 [17][18][19][20] - 终端用户涵盖eVTOL、无人机、人形机器人、汽车主机厂、3C电子、家电等领域需使用工程塑料制造的企业 [52] 会议议程与专题论坛 - 产业宏观论坛议题包括全球化工新材料热点发展趋势、高分子材料研发新模式探索等,由塞锡高、杨向宏等专家主讲 [29][30] - 具身机器人论坛探讨交互人形机器人新材料应用、塑胶创新解决方案等,演讲嘉宾来自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会通新材料等企业 [31][32] - 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聚焦新能源汽车材料机遇、树脂基复材智能化生产等,演讲者包括头部互联网车企材料总监、耐驰仪器等代表 [33][34] - 其他专题论坛覆盖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材料、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等领域 [35][37][39][41]
周四开幕!高分子年会450+名单再更新:中石化/巴斯夫/万华/金发/赢创/会通/道恩/LG化学/东丽/京博/聚隆......
DT新材料· 2025-09-07 16:04
会议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11-12日在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举办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 [2][40] - 会议包含开幕式、产业宏观论坛及6大分论坛 覆盖工程塑料、机器人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 [18][20][24][28][30][32] 核心议题与演讲内容 - 产业宏观论坛将探讨全球化工新材料热点趋势及高分子材料研发新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将分析国内产业政策机遇 [20][21] - 具身机器人论坛聚焦LG化学、金发科技等企业提供的工程塑料创新解决方案 涵盖腿传动灵巧手材料应用挑战 [22][23] - 工程塑料创新大会涉及生物基相容剂、尼龙弹性体分子设计等技术创新 包括耐温抗老化PCT树脂改性技术 [24][25] - AI赋能专场展示盛虹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等机构的AI驱动材料研发案例 涵盖催化剂智能设计与自动化工艺开发 [26][27] - 低空经济论坛讨论聚酰亚胺在航空航天应用 eVTOL飞行器轻量化材料需求成为焦点 [28][29] - 新能源汽车论坛分享岚图汽车选材策略、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应用及高压绝缘材料解决方案 [30][31] - 电磁复合材料论坛聚焦高频PCB板材在通信产品应用 碳纳米管电磁屏蔽性能研究获重点探讨 [32] 参与机构与人员 - 参会企业包括小鹏汽车、巴斯夫、万华化学、金发科技等超过200家产业链企业 涵盖材料供应商、终端制造商及投资机构 [6][7][8][9] - 高校与研究机构参与度高 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校教授参与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担任大会主席 [5][21][23][25] - 终端用户覆盖新能源汽车(蔚来、理想)、机器人(四川具身)、家电(美的、格力)及航空航天领域企业 [9][42]
至正股份: 至正股份关于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批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22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获批 -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9月5日同意公司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取得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股权及控制权[1] - 公司拟置出上海至正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1] - 批复有效期自下发之日起12个月内[2] 股份发行安排 - 向ASMPT Hong Kong Holding Limited发行29,000,000股股份[1] - 向南宁市先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发行11,915,580股股份[1] - 向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行6,718,750股股份[1] - 向深圳市领先半导体发展有限公司、张燕、深圳海纳基石投资有限公司等其余7家机构及个人合计发行6,193,075股股份[1] 配套融资安排 - 获准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0亿元[2] - 需严格按照报送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申请文件执行[2] - 需按规定办理股份发行相关手续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
陶氏化学,塑料回收新突破
DT新材料· 2025-09-05 16:04
聚氨酯回收技术突破 - 陶氏与Gruppo Fiori联合开发新型聚氨酯回收工艺 无需拆卸即可从报废车辆中回收聚氨酯材料 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2] - 普通轿车含约28公斤聚氨酯材料 其中10-15公斤用于座椅制造 传统回收方式需拆解零部件导致成本较高 [2] - 新技术可直接回收废聚氨酯且保证废料纯度达化学解聚要求 生成再生多元醇用于生产新产品 当前产品含20%再生多元醇并计划提高比例 [2][3] 产业链闭环应用 - 废料来源于捷豹路虎二手车聚氨酯座椅泡沫 经陶氏MobilityScience™创新加工后由安道拓整合至新座椅 [3] - 捷豹路虎全面采用该回收材料于汽车座椅 并在预生产车辆中进行大规模测试 [3] - 化学回收采用胺解法工艺 通过烷基醇胺和催化剂分解废旧聚氨酯 再经烷基化反应去除芳香族胺 获得高性能多元醇 回收物用量可达30% [4] 行业会议与论坛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于9月10-12日在合肥举办 聚焦AI 具身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 [17][18] - 设七大专题论坛包括工程塑料创新 机器人材料 AI赋能开发 电磁复材 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等 [24][26][27][29][32][34][35][38] - 会议汇聚350余家企业代表 高校教师及行业专家 展示科研成果并设终端对接专区 [19][24][41]
苏州纳磐:高分子复材在机器人行业的替代与应用
DT新材料· 2025-09-05 16:04
公司融资与技术平台 - 苏州纳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轮近亿元融资 由基石资本和安徽科创投资联合领投 老股东领益智造及创始人追加投资[2] - 公司建立了从合成到改性再到热塑复材及复材制品的全技术链一体化研发体系 具备端对端材料技术平台[2] - 独创端对端一体化成型技术(EEM®) 实现从材料到制品的高效低成本生产[4] 特种工程塑料应用 - 特种工程塑料包括PPS/PPA/PEEK等 自2018年起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国产替代供货[2] - 材料已应用于比亚迪、吉利、T公司、零跑及新势力车企 并与美的、三花、银轮等头部Tier1客户直接合作[2] - 连续玻纤/PPS热塑复合材料技术为电池盒上盖减重并提供防火性能 降低热失控风险 2024年11月与吉利汽车研究院共同荣获铃轩奖[4] 机器人领域材料创新 - 针对机器人关节三大痛点(耐磨需求、工况适应性、结构强度)提供PPS与PEEK碳纤复材解决方案[7] - PPS材料机器人关节组件实验数据显示:能量损耗降低25% 使用寿命延长[9] - PPS材料使机器人整体重量减轻20%-30% 运动速度提高15% 能耗降低18% 续航时间延长25%[9] 行业会议与演讲 - 公司副总经理陈斌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合肥高分子产业年会上发表"纳磐高分子材料对于机器人的应用解决方案"主题报告[11] - 演讲将探讨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机器人行业的替代与应用前景 分享材料选型、性能优化及成本控制见解[11] - 年会设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聚焦终端需求与材料解决方案对接[14] 产业年会概况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 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材料机遇[18][19] - 会议包含工程塑料创新大会、机器人材料论坛、新能源汽车论坛等平行论坛 覆盖航空航天、新能源、通信等多个领域[23][29][35]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支持单位含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机构[20]
中研股份股价涨5.07%,方正富邦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2.5万股浮盈赚取27.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6:22
股价表现 - 9月5日股价上涨5.07%至45.60元/股,成交额2.44亿元,换手率8.00%,总市值55.49亿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营聚醚醚酮(PEEK)研发、生产及销售,纯树脂颗粒收入占比58.95%,复合增强颗粒占比27.38%,纯树脂细粉占比8.73%,纯树脂粗粉占比3.87%,PEEK制品占比1.07% [1]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2日,于2023年9月20日上市 [1] 基金持仓 - 方正富邦信泓混合A(006689)二季度持有12.5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4.12%,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27.51万元 [2] - 基金最新规模1010.88万元,今年以来收益57.56%,近一年收益74.07%,成立以来亏损6.77% [2] 基金经理 - 基金经理李朝昱累计任职4年300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08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6.14%,最差基金回报-27.17% [3]
7人董事会全体请辞!股价单日大涨近20%,杭州高新控制权变更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9-05 02:31
董事会变动 - 公司7人董事会全体辞职 包括董事长胡宝泉、副董事长张国强、董事兼总经理陈亚洲、董事兼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王春江及三位独立董事付淑威、吴波震、许强[3][4][5] - 辞职后董事会成员低于公司章程要求 原董事将继续履职至新董事选举完成 陈亚洲暂代总经理 王春江暂代董事会秘书和财务总监[6][7] - 辞职原因为控制权变更 新控股股东巨融伟业要求原董事在交割日递交辞职报告[8] 控制权变更 - 东杭集团向巨融伟业转让19.03%股份(2410.59万股)已完成过户 转让价格20.5253元/股 总价款4.95亿元[8][10]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巨融伟业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林融升[8][11] - 协议约定董事由受让方提名 原董事及高管离职经济补偿金总额上限50万元[8]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公司主营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电力、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1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7亿元 同比增长28.79% 归母净利润-685.45万元 同比增长21.54%[10] 新股东背景 - 巨融伟业控股股东为新疆巨融能源集团 实控人林融升[11] - 巨融能源主营能源化工 拥有4个LNG工厂 年液化天然气产能300万吨 运营加油加气充电站 拥有300余辆运输槽车 年运输能力100余万吨[11] - 公司称此次变更有利于实现产业资源、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的战略协同[11] 市场表现 - 9月4日公司股价涨停 收盘价21.01元/股 涨幅19.99%[12] - 当日成交额5.11亿元 换手率19.91% 市值126.6亿元 市盈率-118.5 市净率43.57[14]
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7人集体辞职!股价暴涨20%
中国基金报· 2025-09-04 23:03
核心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独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7人集体辞职 原定任期至2027年2月18日 [1][4] - 辞职系控制权变更协议安排 新任控股股东巨融伟业完成19.03%股份过户后要求原董事会改组 [6] - 董事会在新董事选举前继续履职 总经理及财务总监等关键岗位暂由原人员代理 [4][5] 控制权变更细节 - 东杭集团向巨融伟业协议转让2410.59万股(占总股本19.03%) 转让价格20.5253元/股 总价款4.95亿元 [7] - 转让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巨融伟业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林融升 [6] - 原管理层离职经济补偿金总额上限50万元 超出部分由转让方承担 [6] 新股东背景与战略协同 - 巨融伟业母公司新疆巨融能源为绿色清洁能源企业 拥有300万吨LNG年产能及100万吨物流运输能力 [8] - 新股东招聘要求提及"制定市值管理策略"及"半导体产业链经验" 暗示业务转型可能 [8] - 公司称此次变更可实现产业资源、技术研发与供应链战略协同 [8]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7亿元 同比增长28.79% 归母净利润-685.45万元 同比减亏21.54% [7] - 控制权变更完成当日股价涨停20% 收盘价21.01元/股 市值达126.6亿元 [9][11] - 公司总股本1.27亿股 当日成交额5.11亿元 市盈率为负值 [1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线缆用高分子材料 产品应用于电力、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 [7] - 主要原材料为PVC、PE、EVA树脂等石油化工衍生品 [7]
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7人集体辞职!股价暴涨20%
中国基金报· 2025-09-04 14:27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巨融伟业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林融升 涉及19.03%股份转让[7] - 转让价格20.5253元/股 总转让价款约4.95亿元[9] - 协议要求交割日后董事全部由受让方提名 经营管理层由改组后董事会聘任[7] 管理层变动 - 7名董监高集体辞职 包括董事长 副董事长 总经理 财务总监等关键职位[2][6] - 辞职系控制权变更协议安排 原董事需在交割日递交辞职报告[7] - 经济补偿金总额上限不超过50万元 超出部分由转让方承担[7]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7亿元 同比增长28.79%[9] - 归母净利润-685.45万元 同比改善21.54%[9] - 公司主营线缆用高分子材料 产品应用于电力 能源 建筑 交通等领域[9] 新股东背景 - 巨融伟业实控人为林融升 穿透股东为新疆巨融能源集团[10] - 巨融能源是绿色清洁能源供应企业 年度LNG总产能达300万吨[10] - 拥有300余辆运输槽车 年运输能力100余万吨[10] 市场反应与战略协同 - 9月4日股价涨停 收盘价21.01元 涨幅19.99%[11][12] - 市值126.6亿元 当日成交额5.11亿元 换手率19.91%[12] - 新股东招聘要求提及市值管理 半导体产业链经验 预示战略转型方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