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乳业
icon
搜索文档
最新规模创近3月新高!消费ETF嘉实(512600)连续7天获资金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8-06 03:38
截至8月5日,消费ETF嘉实近6月净值上涨7.41%,居可比基金前2。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5日,消费ETF嘉实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 24.50%,最长连涨月数为7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66.83%,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6.01%。截至2025年8月5日,消费ETF嘉实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 7.13%,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从估值层面来看,消费ETF嘉实跟踪的中证主要消费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18.99倍,处于近1年12.3%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87.7%以上的时间, 处于历史低位。 华鑫证券指出,近期白酒板块催化因素增加,配置性价比凸显:(1)政策持续纠偏,释放政策端积极信号;(2)基金白酒持仓2025年2季度仍明显低配, 酒企端分红力度提升,股息率走高;(3)基建项目开工带来一定情绪催化,有望迎来高切低资金流入。目前茅台批价企稳,2季度业绩预期前期充分释放, 叠加短期政策预期催化,板块配置性价比持续显现,建议关注顺周期与高股息龙头。 流动性方面,消费ETF嘉实盘中成交244.98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5日,消费ETF嘉实近1周日均成交1503.98万元。 规模方面,消费 ...
港股开盘 | 恒指低开0.15% 乳业概念走强 中国飞鹤(06186)涨近1%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01:36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低开0.15% 恒生科技指数跌0.31% [1] - 乳业概念走强 中国飞鹤涨近1% [1] - 新能源汽车股走弱 理想汽车跌近2% [1] 港股策略观点 - 近期港股回调主因内外预期修正 但中期流动性宽松逻辑不改 [1] - 配置建议寻找景气改善+低估值板块 尤其强调科技板块配置 [1] - 短期交易围绕中报业绩展开 关注游戏和互联网电商龙头 [1] - 关注港股创新药及非银金融 前向12个月估值分位数略高但盈利兑现度高 [1] - 行业配置采取"1+1+X"均衡配置 挖掘年线上方低位个股 [1] - 恒生指数为全球最好表现之一 4月7日至今上证指数涨近600点 [1] - 资本市场改革纵深提速 "转型牛"得以确立 股指还有新高 [1] 资金行为与行业结构 - 增量流动性驱动行情中领涨行业持续集中 非高切低轮动 [2] - 资金追逐效率更倾向高共识品种 非低位品种"蹲变化" [2] - 7月行情向趋势性品种聚焦 高切低模式效率偏低 [2] - 增量流动性边际放缓 行情需要降温 [2] - 重点关注AI 创新药 资源 恒科及科创板 [2] 板块配置建议 - 港股市场具较低估值和赚钱效应 交易渐趋活跃 [2] - 中长期走势保持乐观 [2] - 关注人工智能 机器人 半导体 工业软件等新质生产力科技板块 [2] - 关注政策支持的创新医药板块 [2] - 关注具消费属性的中医药和医疗板块 [2]
硬碰硬!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加码向印度“开火”
第一财经· 2025-08-05 22:35
美印贸易摩擦升级 - 特朗普威胁大幅提高印度输美商品关税至25%,理由是其购买俄罗斯石油并转售获利[1][2] - 美印已进行五轮贸易谈判未果,印度拒绝在农业和乳业关税优惠上让步[1][5] - 2024年美印货物贸易逆差达458亿美元(总贸易额1288亿美元),特朗普称印度非关税壁垒"繁重"[5][9] 印度能源进口政策 - 印度日均石油消费量550万桶(88%依赖进口),俄油占比从2022年1月的6.8万桶/日飙升至2023年5月峰值215万桶/日,占进口总量近40%[3][4] - 印度国有油企近期因俄方减少折扣而削减采购,2024年上半年日均进口俄油仍达175万桶[4] - 印度辩称进口俄油抑制全球油价上涨,且与俄签订长期合同不会中止[3][4] 印度经济保护主义立场 - 莫迪政府坚持保护农业和乳业,因小农经济占主导,开放进口将冲击5亿农民生计[7] - 2024年大选后执政党席位缩减至240席,更需维护农业选民基础[7] - 莫迪推动"印度制造"战略,呼吁民众优先购买本土产品以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7][8] 地缘贸易博弈 - 印度拉欧盟对比:2024年欧俄货物贸易额675亿欧元(服务贸易172亿欧元),远超印俄水平[2] - 美国对印度25%关税高于越南(20%)、印尼(19%)等新兴经济体,野村预计将拖累印度GDP增速0.2%[9] - 印度19.78%出口依赖美国市场,但称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反制美方行动[2][9]
贝因美回应奶粉涨价质疑
第一财经· 2025-08-05 13:53
母婴产品价格变动 - 媒体报道贝因美、至初、babycare和帮宝适等品牌部分产品价格上浮10-60元 [3] - 公司回应所有产品未涨价并承诺坚守5%利润底线 [1] - 电商旗舰店客服解释价格差异源于不同时期促销政策而非刻意涨价 [5] 行业竞争格局 - 母婴行业渠道分化严重线上线下价格体系混杂 [5] - 国产奶粉行业自2020年下半年起经历四年"价格战"削弱高端溢价能力 [5] - 当前市场处于价格体系修复阶段 [5]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73亿元同比增长9.70% [6] - 归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16.92% [6] - 扣非净利润7930.61万元同比增长334.44% [6] -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 [6] 政策环境影响 -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发布后母婴股集体大涨 [8] - 政策对下沉市场影响显著将转化为母婴产品购买力 [8] - 中国母婴市场经历连续四年下滑后进入深度调整期 [8]
贝因美回应奶粉涨价质疑
第一财经· 2025-08-05 13:42
母婴产品涨价传闻与市场反应 - 近期多位家长反映贝因美等品牌部分母婴产品价格上浮10-60元 但公司官方否认涨价传闻 强调坚守5%利润底线且所有品项未调价 [3][5] - 品牌方解释价格波动源于促销政策差异 实体店未接到涨价通知 行业渠道分化导致线上线下价格体系混乱 [5] - 贝因美抖音官方账号发布声明 称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旨在降低生育成本 公司承诺不借机牟利 [3] 母婴行业竞争格局与价格战影响 - 国产奶粉行业自2020年下半年起陷入四年价格战 严重削弱高端产品溢价能力 当前处于价格体系修复阶段 [5] - 母婴行业渠道分化显著 奶粉纸尿裤等产品在不同销售终端存在价差 消费者因品牌粘性被迫接受价格波动 [5] - 行业与新生儿数量强相关 中国母婴市场经历四年下滑后进入深度调整期 [10] 贝因美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实现营收27.73亿元(同比+9.7%) 净利润1.03亿元(同比+116.92%) 扣非净利润7930.61万元(同比+334.44%) [6] - 毛利率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 反映成本控制与产品结构优化压力 [7] - 截至8月5日收盘股价报7.08元/股(单日-4.19%) 总市值76亿元 [8]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市场影响 - 7月28日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后母婴股集体大涨 政策预计显著提升下沉市场购买力 [10] - 现金补贴直接转化为母婴产品消费需求 奶粉等刚需品类有望受益 [10] - 政策导向明确降低生育成本 与部分企业借机涨价传闻形成反差 [3][10]
贝因美回应奶粉涨价质疑:公司所有产品都没有涨价
新浪财经· 2025-08-05 11:25
公司声明与回应 - 贝因美明确否认产品涨价 所有品项均维持原价[1] - 公司强调坚守5%利润底线 坚持货真价实的育儿支持理念[2] - 官方回应称不同活动期间价格差异属正常营销机制[2] 政策背景与市场影响 -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将于2025年1月1日实施 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至3周岁[2] - 政策公布后乳业板块走强 母婴产品出现10-60元价格上浮现象[2] - 涉及品牌包括贝因美、至初、babycare和帮宝适等[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73亿元 同比增长9.70%[3] - 归母净利润1.0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16.92%[3] 股价表现 - 8月5日收盘价7.08元/股 单日下跌4.19%[4] 公司背景 - 贝因美创始于1992年 总部位于杭州[2] - 业务涵盖婴幼儿食品、亲子用品研发生产及销售[2] - 品牌定位为"育儿专家 亲子顾问"[2]
家长反映部分奶粉涨价,贝因美回应:所有产品未涨价
北京商报· 2025-08-05 10:49
奶粉价格变动传闻 - 部分奶粉产品价格上浮10元至60元不等,涉及贝因美、至初、babycare和帮宝适等品牌 [1][2] - 网店客服承认对售价进行微调,但解释为不同时期促销政策活动差异 [2] - 多地市场监管局表示暂未听说奶粉涨价消息,消费者可投诉疑问或纠纷 [2] 贝因美官方回应 - 公司明确否认产品涨价传闻,强调所有品项均未涨价 [2] - 通过投资者关系平台和抖音官方旗舰店渠道发布声明 [2] - 重申坚守5%利润底线,持续承诺只赚良心钱的经营理念 [2] 行业价格体系现状 - 母婴行业渠道分化严重,价格体系较混杂 [2] - 大部分产品线上价格比线下低出不少 [2] - 乳业分析师指出价格差异主要源于渠道特性而非厂商调价 [2]
贝因美回应奶粉涨价
新浪财经· 2025-08-05 08:12
公司回应 - 贝因美否认产品涨价传闻 公司所有产品均未涨价[2] - 贝因美官方承诺坚守5%利润底线 所有品项维持原价[2] - 公司强调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本质是惠及民生 企业责任是传递温暖[2] 行业现状 - 母婴行业渠道分化严重 价格体系较混杂 线上价格普遍低于线下[3] - 国产奶粉行业自2020年下半年起经历四年价格战 高端溢价能力被严重削弱[3] - 行业竞争激烈呈现内卷态势[3] 公司业绩 - 贝因美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7.73亿元 同比增长9.70%[3] - 归属净利润1.03亿元 同比增长116.92%[3] - 扣非净利润7930.61万元 同比增长334.44%[3] -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12个百分点[3] 政策影响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对一孩二孩三孩家庭每年发放3600元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4] - 政策预计每年惠及超过2000万个婴幼儿家庭[4] - 中金公司预计每年补贴额度约1000亿元 将显著提振低线城市消费意愿[4] - 政策对乳制品 纸尿裤等婴童消费形成实质性利好[4] - 政策公布后母婴概念股表现强劲 多只个股涨停[4] 市场传闻 - 多位家长反映贝因美 至初 babycare和帮宝适等品牌部分产品价格上浮10-60元[2] - 多家品牌电商旗舰店客服表示价格变动源于不同时期促销政策 非刻意涨价[3]
“灭菌乳新国标”施行在即 将给乳业带来哪些影响?
新华网财经· 2025-08-05 07:37
灭菌乳新国标核心内容 - 灭菌乳新国标GB 25190-2010第1号修改单将于2025年9月16日实施 明确禁止使用复原乳 仅允许以生乳为原料 [1] - 新国标由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等联合修订 2025年3月16日由国家卫健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颁布 [1] - 政策目标包括促进奶牛养殖业发展、提升灭菌乳品质、推动奶业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1][3] 政策背景与配套措施 - 2024-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强调完善液态奶标准 落实灭菌乳国家标准 [2] - 《灭菌乳品质提升合规路径指引》发布 包含7大模块17条操作性指引 帮助企业平稳过渡 [2] 复原乳定义与禁用原因 - 复原乳指用奶粉勾兑还原的液态奶 新国标禁止其在灭菌乳中使用 [3] - 禁用原因包括国内生鲜乳产能充足(2024年产量4079.4万吨) 以及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3][4] 奶源质量保障 - 2024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99.96% 质量安全水平稳定 [4] - 新标准要求加工企业仅使用生乳 促进养殖端健康发展和加工端品质提升 [5] 市场影响分析 - 价格影响有限 因当前生鲜乳价格偏低 多数企业已采用生鲜乳生产 [6] - 长期将形成产加销良性循环 提振消费信心(2024年乳制品产量2961.8万吨) [4][6] 其他乳制品政策范围 - 新国标仅针对灭菌乳 酸奶/调制乳仍可使用复原乳 [7] - 复原乳未来将保留在乳饮料类产品中 但需严格执行标识制度 [7] 国际比较与贸易影响 - 欧盟/日本等均要求灭菌乳仅用生鲜乳 巴西允许灾害应急使用 [8] - 新规将减少进口奶粉依赖 遏制低质液态奶进口 同时提升国产乳制品出口竞争力 [9][10]
【环球财经】印度抨击美方威胁提高关税做法“不公正”
新华社· 2025-08-05 06:50
贾伊斯瓦尔还表示,印度的进口旨在确保印度消费者能够负担得起产品,这是当前世界形势下的必然选 择。 据报道,美印双方近期举行多轮贸易谈判,但印度一直拒绝按美国要求的给予美方农业和乳业关税优 惠。根据美国7月31日公布的对69个贸易伙伴关税税率,印度输美商品将被征收25%关税。 (文章来源:新华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由于印度购买大量俄罗斯石油并借此获利,美国将大幅提高对 印度产品征收的进口关税。对此,贾伊斯瓦尔当天在一份声明中称,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积极鼓励印 度与俄罗斯开展贸易,以"加强全球能源市场稳定"。声明说,美方针对印度的行动"不公正、不合理", 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 新华财经新德里8月5日电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4日表示,美国针对印度的做法既不公正也不合 理,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