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martphones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的折叠屏手机,意味着什么?
虎嗅· 2025-05-08 11:24
折叠屏手机行业现状与前景 - 折叠屏手机已成为智能手机可见发展路径中最具创新机会的方向,预计2025年在中国高端市场份额达20% [1] - 主流机型技术指标显著提升:折叠寿命超30万次、IPX8防水等级,华为三折屏产品具备视觉冲击力 [1][4] - 2024-2025年全球市场增速可能放缓,但2026年苹果入局将推动新一轮增长,预计首款折叠iPhone于2026年秋季推出 [1] 折叠屏产品形态与用户需求 - 横向折叠(大折叠)展开后达7-8英寸,显著提升生产力(多任务处理)和娱乐体验(观影/游戏),现有用户更偏好此形态 [4][5] - 纵向折叠(小折叠)主打便携时尚,重量普遍低于230g,支持半折叠状态实现免手持拍摄等场景 [7][8][12] - 折叠屏当前核心用户场景集中于生产力工具、沉浸式娱乐及时尚属性,但尚未形成对直板手机的全面替代 [16][21][26] 技术瓶颈与用户体验痛点 - 耐用性问题突出:屏幕折痕/坏点/黑线故障率高,尽管铰链寿命达20-100万次(三星/OPPO/一加数据) [9][10] - 续航能力较弱:典型折叠机电池容量4400mAh vs 直板机5000mAh,实测续航差距达6小时(11小时 vs 17小时) [11] - 相机配置妥协:受限于内部空间,折叠机常缩减长焦模块,但折叠形态带来新型拍摄玩法 [13] - 软件适配不足:30%以上应用未优化大屏显示,存在界面比例失调等问题 [14] 市场竞争格局与战略意义 - 苹果入局可能改变行业生态,其产品策略转向"追随优化"而非颠覆创新,或影响公司长期创新定位 [30][31][32] - 横向折叠机定位"手机+平板"复合场景,但实际使用中外屏操作占比仍超70%,高频开合带来体验断层 [18][19][20] - 行业共识认为折叠屏将保持细分市场地位,难以复现功能机向智能机的替代效应 [25][26] 产品迭代方向 - 轻薄化进展显著:OPPO Find N5展开厚度仅4.21mm,较早期产品减重30%以上 [12] - 铰链技术持续升级:镁/钛合金材料应用推动折叠寿命从20万次(三星)提升至100万次(一加) [9] - 价格下探趋势明确,2025年主流机型均价预计下降40%,推动渗透率提升 [1][26]
2025年Q1国补政策换机需求释放,国内智能机销量同比增长4%
CINNO Research· 2025-05-07 07:59
2025年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 2025年Q1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4%,主要受国补政策换机需求释放驱动[3] - 报告涵盖销量、品牌、价格段及折叠屏等细分市场走势分析[3] 整体市场趋势 - Q1'22-Q1'25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呈现周期性波动,2025年Q1同比转正[3] - 价格段分布显示中高端机型占比持续提升[3] 折叠屏手机市场 - 中国折叠屏手机销量环比增长显著,反映细分赛道高成长性[3] 品牌竞争格局 - 华为、小米、vivo、OPPO、苹果、荣耀六大品牌销量及价格段趋势被重点追踪[3] - 华为在Q1'23-Q1'25期间销量及价格策略变化被单独分析[3] 智能手机面板价格趋势 - a-Si LCD、LTPS LCD、刚性OLED、柔性OLED四类面板价格在01'23-05'25(E)期间走势被监测[3] - 柔性OLED面板价格波动反映供应链技术升级动态[3]
苹果用户,安卓来“偷心”
雪豹财经社· 2025-05-05 15:57
安卓厂商兼容苹果生态的战略转变 - 核心观点:安卓厂商(vivo、OPPO、小米等)主动兼容苹果生态(iOS/Mac),通过文件互传、通知流转等功能吸引苹果用户,但高端化突破仍依赖华为 [2][5][10] - 具体举措: - vivo X200系列支持与Mac双向互传、与iPhone电话/短信通知流转 [2] - 小米澎湃OS 2.0实现与苹果设备文件互传及Keynote文档查看 [5] - OPPO "0+互联"App支持与iPhone互传文件/视频/图片 [5] 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 - 苹果地位: - 2024年中国市占率15.6%(第三),8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占比60% [7][8] - 但2024Q1-2025Q1出货量连续下滑(同比-6.6%至-9%)[12][13] - 安卓厂商表现: - 小米2025Q1出货量同比+39.9%(18.6%市占率),20%新增用户来自iPhone [13][14] - 华为高端市场市占率从12%(2022)升至29%(2024),蚕食苹果份额(同期苹果从75%降至54%)[19] - OPPO/vivo高端市场无显著增长,主力仍为中低端机型(小米2024年手机均价1138元)[19][22]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市场瓶颈: -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三年停滞(2022-2024年2.71亿~2.86亿台)[15] - 创新尝试(折叠屏/AI手机)规模有限:折叠屏2024年出货仅917万台,AI手机未引发换机潮 [15][18] - 战略反思: - 安卓厂商从"挑战苹果"转向"成为苹果用户第二部手机",降低迁移成本 [9][22] - 互联互通功能暂未显著提升高端市场份额,需解决用户对安卓高端机型认可度问题 [10][19]
iPhone 17系列:史上最激进的变革,能否重塑苹果辉煌?
新浪财经· 2025-05-02 16:04
产品研发进展 - iPhone 17系列已完成至少一款机型的工程验证测试(EVT),标志硬件设计基本定版,后续仅进行细微优化 [1][2] - EVT阶段对原型机进行全方位硬件功能验证,包括芯片性能、接口稳定性等,通过后进入量产准备阶段 [2] 产品线调整 - 取消Plus机型,新增Air机型,形成"iPhone 17 Air、iPhone 17、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四款产品矩阵 [3] - Air机型定位轻薄细分市场,厚度仅5.59mm,成为史上最轻薄iPhone [4] 外观设计创新 - 标准版延续经典设计,后置药丸状双摄模组 [4] - Pro系列采用横向大矩阵设计,摄像头模组集成三摄、LiDAR等组件,颜色与机身一致提升一体性 [5] 硬件性能升级 - 全系搭载3nm制程A19/A19 Pro芯片,基础款内存或升级至12GB(备选8GB),Pro系列标配12GB内存 [6][7] - 芯片工艺升级带来性能与能效比显著提升 [6] 影像系统配置 - Air机型配备单摄但采用超大传感器,通过计算摄影算法优化成像质量 [8] - Pro系列主摄或升级至1亿像素,增强光学变焦能力并优化LiDAR夜景拍摄效果 [10] 市场竞争动态 - 预计9月发布,面临安卓阵营(如三星)在高端市场的激烈竞争 [11] - 需通过产品创新与营销策略调整应对市场压力 [11]
美国工人不会拧螺丝!库克:当机器人手臂技术达到商用标准,苹果才会将生产转移到美国【附智能手机产业链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5-02 02:57
苹果生产转移美国的讨论 - 苹果CEO库克表示将iPhone生产转移到美国取决于机器人手臂技术达到商用标准的规模和精度 [2] - 库克强调不愿雇用大量工人 倾向于通过自动化减少对人工依赖 [2] - 美国工人将担任工厂技术人员而非基础组装工 享受高薪职位 [2]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 - 苹果全球供应链中约95%的iPhone仍在中国组装 核心原因是中国制造业的"技能密度优势" [2] - 中国模具工程师数量远超美国 一个省可填满几个足球场 [2] - iPhone外壳微米级精度要求依赖中国数十年经验积累的熟练技术工人 [2] 美国制造业的挑战 - 若将iPhone生产转移至美国 即便全自动化产线也将使产品单价上涨至少20% [3] - 美国制造业"去基础化"导致产业工人断层 本土职业教育体系无法提供足够中级技术人才 [3] - 美国"高端自动化"与"中端人力缺口"错位 难以摆脱对中国产业生态依赖 [3] 全球智能手机产业链格局 - 中国占据全球智能手机产量44%的核心地位 构建了完整产业生态闭环 [3] - 2024年苹果与三星合计占据36 7%市场份额 中国品牌占据剩余市场半壁江山 [6] - 中国品牌在5G终端 折叠屏等创新领域展现强劲势头 [6]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 中国制造业通过四十年积累形成"技能密度优势" 构建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8] - 东莞 昆山等产业重镇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自动化率突破85% 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产业链数据贯通 [8] - 庞大工程师与技工队伍持续迭代精密制造工艺 形成"技术+人才+市场"复合竞争力 [9]
2025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一季度出货量,vivo领跑
环球网· 2025-05-01 03:27
市场整体表现 - 高库存水平拖累市场出货量 各大品牌优先清理库存 减缓新机投放速度 [3] - 新品发布数量同比骤降26% 影响市场整体活力 [3] - 印度超高端产品(>45000卢比/3860元人民币)市场份额达14% 同比增长15% 为增长最快细分市场 [3] - 印度智能手机批发平均售价(ASP)创历史新高 [3] 品牌竞争格局 - vivo连续三季度领跑印度市场 同比增长9% Y29 5G和T4x等低价机型(<15000卢比/1287元人民币)凭借性价比受认可 [3] - 三星跃居市场第二 多价位段新品策略奏效 S25 Ultra系列推动高端产品占比创新高 [3] - OPPO位列第三 A3和K系列耐用性营销策略受青睐 [4] - 小米因库存压力导致出货量下滑 [4] - realme实现3%温和增长 P系列和14 Pro系列表现突出 [4] - 苹果印度市场同比增长29% 创第一季度出货量纪录 出货额占比达26% [4]
魅族新机撞脸华为三折叠,将搭载紫光展锐5G芯?
观察者网· 2025-04-30 07:55
产品设计与发布 - 魅族Note 16设计灵感源于中华千年藻井 公司高管称华为三折叠设计"心有灵犀"并同步抽送两款产品 [1] - 魅族Note 16系列原定4月22日发布 推迟至5月中旬上市 原因系确保原生搭载Flyme 12系统 [3] 硬件配置参数 - 搭载紫光展锐T765芯片(已更名为T8200) 采用6nm EUV制程工艺 八核架构(2×A76@2.3GHz+6×A55@2.1GHz) 集成Mali G57 MC2 GPU [7][8] - 安兔兔跑分达40万分 性能介于骁龙835与骁龙695G之间 支持LPDDR4X内存及eMMC5.1/UFS3.1闪存 [6][8] - 配备6.68英寸120Hz LCD护眼直屏 1080P分辨率 支持4K@30fps视频编解码 [5][6][8] - 内置6600mAh电池 支持40W充电功率 具备IP65防水等级 [5][6] 市场定位与定价 - 预计起售价1099元(8+128G版本) 定位千元机市场 [6][10] - 支持5G双卡双待 主摄配置5000万像素 [3][6] - 此前同处理器机型魅蓝20售价1399元起 定位"千元价位AI手机" [10]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Q4全球智能手机AP-SoC市场份额:联发科34% 苹果23% 高通21% 紫光展锐14% 三星4% 华为海思3% [9] - 紫光展锐凭借LTE芯片在低端市场(99美元以下)扩大份额 四季度出货量因多家厂商采用实现增长 [9]
Canalys: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仅实现0.2%的增长 出货量达2.969亿台
智通财经· 2025-04-30 03:18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仅增长0.2%,出货量达2.969亿台,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回落[1] - 阶段性换机高峰进入尾声,厂商正寻求更健康的库存水位[1] 主要厂商表现 - 三星以6050万台出货量位居第一,市场份额20%,主要得益于旗舰新品和性价比A系列[1][7] - 苹果出货量5500万台,市场份额19%,同比增长13%,主要受亚太新兴市场和美国市场推动[1][7] - 小米出货量4180万台,市场份额14%,生态产品组合助力其在中国本土和海外新兴市场[1] - vivo和OPPO分别以2290万台和2270万台出货量位列第四、第五,vivo同比增长7%,OPPO同比下降9%[1][7] 区域市场动态 - 印度、拉美和中东等新兴市场出现明显下滑,大众产品换机需求饱和[3] - 欧洲市场再次下跌,受旗舰机高库存和生态设计法案对中低端产品线的扰乱[3] - 中国内地市场因国补政策刺激实现增长,非洲市场受零售渠道和厂商开拓推动[3] - 美国市场同比增长12%,主要由苹果推动,其正加速将iPhone生产转移至印度以应对关税风险[5] 厂商策略与挑战 - 安卓品牌正积极调整库存水平以避免影响新机发布和渠道价格体系[3] - 厂商在中端市场(200-400美元区间)竞争加剧,寻求均价突破[7] - 全球贸易战可能催生更多本地化生产需求,增加厂商投资及成本压力[7] - 苹果在关税政策变动下调整生产布局,印度产iPhone15/16系列加速出货[5] 未来展望 - 厂商暂未调整全年目标,预计第二季度和下半年市场回暖[7] - 东南亚、拉美等区域3月出现复苏迹象,库存水平逐步降低[7] - 厂商需精细化管理产品定价、市场营销,应对硬件成本上涨压力[7]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微涨0.2%,多个区域市场陷入下跌
Canalys· 2025-04-30 02:44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仅增长0.2%,出货量达2.969亿台,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回落 [1] - 三星以6050万台出货量(20%份额)保持第一,苹果5500万台(19%)第二,小米4180万台(14%)第三 [1][8] - vivo和OPPO分别以2290万台和2270万台位列第四、第五,OPPO出货量同比下滑9% [1][8] 区域市场动态 - 印度、拉美和中东等新兴市场出现需求饱和,欧洲市场因旗舰机库存和生态设计法案影响再次下跌 [3] - 中国大陆市场受国补政策刺激增长,非洲市场因零售渠道活跃和厂商开拓保持旺盛需求 [3] - 美国市场同比增长12%,主要由苹果推动,其印度产iPhone加速出货以应对关税政策变动 [5] 厂商策略与挑战 - 安卓品牌积极调整库存水平以避免影响新机发布和渠道价格体系 [3] - vivo和荣耀在海外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荣耀海外出货量创历史新高 [3] - 厂商通过中端产品(200-400美元区间)寻求均价突破,但面临硬件成本上涨和贸易战导致的本地化生产压力 [7] 未来展望 - 厂商未调整全年目标,预计第二季度和下半年市场回暖,东南亚和拉美市场3月已有复苏迹象 [7] - 美国市场未来2-3季度可能因库存修正和消费者信心下滑出现较大波动 [5] - 厂商需精细化管理产品定价和营销,应对中端市场竞争和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7] 数据统计 - 2025Q1三星/苹果/小米/vivo/OPPO出货量同比变化分别为+1%、+13%、+3%、+7%、-9% [8] - 其他品牌合计出货量同比下降6%,市场份额从34%降至32% [8]
国产直屏+骁龙芯,起售价相同,iQOO和红米卷起来了
观察者网· 2025-04-30 02:19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 - 智能手机市场呈现"杠铃形"态势,高端和中低端成为厂商竞争重点,子品牌在性价比层面内卷加剧[1] - iQOO Z10 Turbo Pro与红米Turbo 4 Pro起售价均为1799元,搭载相同骁龙8s Gen4芯片和华星光电直屏,形成直接竞争[1][2] - 两大子品牌都肩负冲量重任,竞争格局反映整个中低端市场现状[4] 产品配置对比 性能配置 - iQOO Z10 Turbo Pro搭载LPDDR5X Ultra存储(9600Mbps),速率高于红米Turbo 4 Pro的8533Mbps LPDDR5X[2] - iQOO配备自研电竞芯片Q1,红米采用6000mm²双环路3D冰封散热系统[2] - 标准版iQOO Z10 Turbo和红米Turbo 4均采用天玑8400系列芯片[2] 屏幕参数 - iQOO Z10 Turbo Pro采用6.78英寸华星C9+直屏,144Hz刷新率/5500nit亮度/4320Hz PWM调光[2][4] - 红米Turbo 4 Pro采用6.83英寸华星M9直屏,120Hz刷新率/3200nit亮度/3840Hz PWM调光[2][4] 续航与充电 - iQOO Z10 Turbo Pro配备7000mAh电池+120W快充,红米Turbo 4 Pro为7550mAh电池+90W快充[3][4] - 红米Turbo 4 Pro支持22.5W反向充电功能[4] 其他配置 - iQOO全系采用塑料中框+塑料后盖,红米Turbo 4 Pro升级为金属中框+玻璃后盖[2] - 红米Turbo 4 Pro提供16GB+1TB顶配版本(2999元),iQOO最高配置为16GB+512GB(2599元)[2] 行业技术趋势 - 国产直屏受厂商青睐,两款机型均采用华星光电OLED直屏[4] - 厂商将旗舰配置下放:iQOO搭载半固态三代硅超薄蓝海电池,红米采用CNC+喷砂工艺金属中框[5] - 竞争促使消费者获得更多高性价比选择,可根据需求偏好选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