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缩量下跌,下周大盘反弹可能性大
长沙晚报· 2025-06-20 13:0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20日集体收跌 沪指跌0 07%收报3359 90点 深证成指跌0 47%收报10005 03点 创业板指跌0 84%收报2009 89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10677亿元 较19日缩量1829亿元 [1] -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 船舶制造 保险 航运港口 电子化学品 酿酒行业 银行板块涨幅居前 采掘行业 文化传媒 贵金属 游戏 互联网服务 电源设备 多元金融板块跌幅居前 [1] - 个股方面 上涨股票1542只 涨停53只 下跌股票3647只 跌停19只 [1] - 20日大盘在银行 保险 白酒等蓝筹股拉升的带动下上午探底回升 沪指最高上攻到3370点附近 下午因量能大幅萎缩尾盘回落 [1] 白酒行业 - 20日消费板块大举反攻 白酒板块37只个股中29只上涨 表现强势 [2] - 新华社 人民网与求是网发表评论指出禁酒令核心是规范公务行为而非一刀切阻绝正常人际交往 消息利好白酒 [2] - 白酒行业估值已接近20年来最低点 反映市场对行业未来不乐观 年轻人不爱白酒 中老年人因养生减少饮用 对反弹持续性不宜抱太大希望 [2] 新能源板块 - 20日固态电池 光伏概念全线上涨 中东局势动荡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 稳定清洁的新能源再度受市场关注 [2] - 湘潭电化主营业务为电池材料业务和污水处理 是国内规模知名的电解二氧化锰生产企业 已和部分固态 半固态电池企业建立联合研发机制 [3] - 湘潭电化2025年一季报每股收益0 08元 归母净利润4732 87万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2 54% [3] 湘股表现 - 20日146只湘股中仅38只上涨 邵阳液压与湘潭电化以超10%领涨 湘潭电化已两连板 [3]
PET铜箔板块表现活跃 八大概念股盘点(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6-20 03:53
PET铜箔行业概况 - PET铜箔采用"三明治"结构,以PET等高分子材料为基材,上下沉积金属制成,属于新材料与生产工艺的双重创新 [1] - 主要技术路线为一步法和两步法,其中化学沉积湿法一步法在生产成本、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良率方面具有优势 [1] -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推动高性能电池材料需求,PET铜箔作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可降低重量并提升能量密度 [1] - 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2000GWh,若复合铜箔渗透率提升至20%,PET复合铜箔市场空间将达268亿元 [1] 行业发展前景 - 券商普遍看好PET铜箔发展,中信证券预计2023下半年至2024上半年行业将进入"稳定增长期" [2] - 国金证券认为复合铜箔是锂电材料中极具潜力的新方向,2025年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 [2] 主要企业动态 - 宝明科技锂电复合铜箔良率约80%,产品已送样认证 [2] - 诺德股份在高分子材料和电镀领域有技术积累,同时研发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 [2] - 英联股份已有3条产线,其中1条正式运行,产品已批量送样电池客户 [2] - 中一科技PET铜箔产线建设中,主营锂电铜箔并为宁德时代子公司供货 [2] - 铜冠铜箔持续研究PET铜箔,主营PCB铜箔和锂电池铜箔 [3] - 德福科技新型镀膜工艺处于单机中试阶段,旨在规模化生产高质量复合铜箔 [3] - 经纬辉开拟投资建设复合铜(铝)箔制造项目 [4] - 光华科技化学品用于PET复合铜箔工艺,单平价值量约1.5元 [4]
诺德股份: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快讯· 2025-06-19 09:03
公司业绩 - 2024年度营业收入52.77亿元,同比增长15.44% [1]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2亿元,同比下降1,387.59%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09亿元,同比增长34.29% [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7.23万元,同比增长60.09%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生产制造 [1]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短期波动幅度较大 [1] - 换手率急剧放大,远超前期正常水平 [1]
密集利好催化,龙蟠科技成市场新宠?
格隆汇· 2025-06-16 09:36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自4月9日低点8.16元启动至当前14.41元 累计涨幅达76.59% 期间获5个涨停板 最高涨幅近100% 突破近一年新高 [1] - 股价表现受业务拓展大单及固态电池概念热度双重催化 [1] 磷酸铁锂业务进展 - 年内接连获得福特电池工厂、楚能新能源、宁德时代及亿纬锂能等磷酸铁锂大额订单 [2] - 近半年订单合同额超270亿元 其中海外磷酸铁锂订单达三个 [2] - 印尼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工厂产能提升 强化全球正极材料市场布局优势 [2] - 3月推出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S526 压实密度2.62g/cm³ 放电容量158mAh/g 采用一次烧结工艺实现性能与成本突破 [2] - 高压实密度产品技术门槛高 目前仅头部企业实现批量出货 行业预计2025年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2] 固态电池领域布局 - 公司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取得显著进展 与固态电池厂商及头部高校展开产学研合作 [3] - 为全球少数掌握全固态电池适配添加剂技术的企业 技术具备稳定性与安全性优势 [3] - 子公司三金锂电专注固态电池前驱体研发 高镍前驱体和富锂锰基前驱体正与客户验证 [3] - 推出D系列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 通过元素掺杂和结构调节解决正极材料开裂与高温分解问题 [3] - 通过上游原材料合作保障供应稳定 积极拓展下游市场与海外布局 推进固态电池商业化 [3] - 固态电池量产时间或提前至2027年 公司作为产业链隐形冠军有望充分受益市场爆发 [4] 品牌营销合作 - 成为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官方战略合作伙伴 开展全方位合作 [1] - 抖音平台苏超联赛话题播放量超42亿次 微博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阅读量超6500万次 [4] - 单场赛事在央视频平台观看人数达239.5万人次 品牌促进作用预计三季度进一步体现 [4] - 公司拥有车用润滑油、冷却液、车用尿素溶液及日化消毒品等C端消费业务 品牌属性强 [4] 行业与市场环境 - 磷酸铁锂市场经历两年多深层次调整 行业格局重塑 头部企业优势持续显现 [2]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技术方向 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 将改变现有市场格局 [4] - 外资机构加大中国资产配置力度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配置意愿明显加强 [5] - 券商一致看好科技领域资产配置 中国资产估值修复信心持续升温 [5]
翔丰华拟将两大募投项目延期,研发中心项目还变更事实地点
巨潮资讯· 2025-06-16 02:46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 - 公司调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从2025年7月1日延至2026年7月 并变更实施地点至上海碳峰科创产业园 [2] - 公司调整"6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从2025年12月延至2026年12月 [3]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调整原因 - 原实施地点建筑承重能力、空间布局、电力供应等不符合高精度、大重量科研设备使用要求 [2] - 原计划楼宇未能满足合同约定的可使用状态 导致建设进度及设备采购受制约 [2]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调整原因 - 原计划建设地块土地供应进度延迟 导致场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按计划启动 [3] - 土地交付延迟影响后续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进度 [3]
东北固收转债分析:电化转债定价:首日转股溢价率32%~37%
东北证券· 2025-06-16 0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化转债发行规模 4.87 亿元,首日转股溢价率预计 32% - 37%,目标价 134 - 139 元,建议积极申购,预计首日打新中签率 0.0033% - 0.0036% [1][3][18][19] - 正股湘潭电化主营电池材料和污水处理业务,本次募资 4.85 亿用于年产 3 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项目,顺应行业趋势,能提升竞争力和优化资本结构 [3][17][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化转债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 转债基本条款分析 - 发行方式为优先配售和网上发行,债项和主体评级 AA,规模 4.87 亿元,初始转股价格 10.1 元,6 月 12 日转债平价 101.39 元,纯债价值 99.52 元 [14] - 下修条款(15/30,80%)较严、赎回条款(15/30,130%)正常、回售条款(30/30,70%)正常,规模偏低流动性差,评级尚可,债底保护性好,机构入库不难 [2][14] 新债上市初期价格分析 - 参考恩捷转债、宙邦转债,考虑市场环境及平价,首日转股溢价率预计在【32%,37%】区间,目标价 134 - 139 元,建议积极申购 [3][18] 转债打新中签率分析 - 假设老股东配售比例 42% - 46%,留给市场规模 2.63 - 2.82 亿元,假定网上有效申购 791 万户,打满中签率 0.0033% - 0.0036% [19] 正股基本面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及所处行业上下游情况 - 主营电池材料和污水处理业务,产品包括 P 型 EMD、锰酸锂正极材料等 [20] - 上游为锰矿石、硫酸等产业,供应制约电解二氧化锰供给,碳酸锂价格影响锰酸锂价格;下游为一次及二次电池产业,需求影响电解二氧化锰行业发展,锰酸锂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20][2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为 21 亿、21.63 亿、19.12 亿、4.18 亿元,同比增长 12.22%、3.01%、 - 11.60%、16.15%,波动受价格、销售等因素影响 [24]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6.48%、21.56%、27.49%、24.85%,净利率分别为 19.21%、15.73%、15.95%、11.33%,受原材料等因素影响 [28]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期间费用合计分别为 2.18 亿、1.62 亿、1.64 亿、0.41 亿元,研发费用逐步上升 [29]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应收款项分别为 4.33 亿、3.74 亿、4.21 亿、4.15 亿元,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平稳 [32][35]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4 亿、3.52 亿、3.15 亿、0.4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5.76%、 - 10.63%、 - 10.59%、 - 2.54%,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 [38] 公司股权结构和主要控股子公司情况 - 股权结构集中,前两大股东持股 42.23%,前十大股东持股 46.13%,直接控股股东为电化集团,间接控股股东为振湘国投和产投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湘潭市国资委 [43] - 有 10 家重要控股子公司,3 家参股公司 [43] 公司业务特点和优势 - 产能规模居行业前列,产品类型全,型号可灵活转换,能满足差异化需求 [45] - 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有多项技术储备和荣誉,推动锰酸锂关键性能突破 [45][47] - 重视产业链布局,向上游拓展资源,向下游纵深发展,发挥协同效应 [47] - 拥有管理、技术、营销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强,能应对风险 [47] - 污水处理业务有特许经营权,业务稳定 [47] 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安排 - 募资不超 4.87 亿,4.85 亿用于年产 3 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项目,实施主体为湘潭立劲,建设期 24 个月,基于谨慎性不进行效益测算 [48]
韩企63亿电池材料工厂暂停建设!
起点锂电· 2025-06-13 10:15
EcoPro BM加拿大电池材料工厂项目暂停 - 韩国电池材料制造商EcoPro BM宣布暂停投资12亿加元(约63亿元人民币)的加拿大魁北克电池材料工厂建设项目 [1] - 暂停原因包括电动汽车行业不确定性增加和美国关税政策挑战 [1] - 该工厂为EcoPro BM与SK On、福特三方合资项目,原计划2026年上半年量产,年产能45,000吨镍钴锰正极材料,可供应约22.5万辆电动汽车 [1] 项目进展与问题 - 2024年4月因施工承包商问题首次暂停施工,一个月后恢复 [1] - 2024年8月因"工厂重新设计"再度停工 [1] - 2024年11月投资方福特撤资,项目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2] 行业背景与市场变化 - 福特推迟加拿大奥克维尔工厂电动SUV投产时间从2025年至2027年,原因是电动汽车需求增速低于预期 [2] - 福特将原计划生产电动汽车的加拿大工厂转为生产汽油动力F系列皮卡 [3] - EcoPro BM仍对电动汽车行业未来保持信心,承诺继续推进工厂建设 [3] 公司背景 - EcoPro BM成立于2016年5月,是韩国EcoPro子公司,专业生产NCA和NCM等锂电正极材料 [1]
突发!63亿电池材料工厂暂停建设!
鑫椤锂电· 2025-06-13 08:04
EcoPro BM加拿大电池材料工厂项目暂停 - 韩国电池材料制造商EcoPro BM宣布暂停投资12亿加元(约63亿元人民币)的加拿大魁北克省电池材料工厂建设项目 [1] - 暂停原因包括电动汽车行业不确定性、美国关税政策挑战以及关键决策受阻 [1] - 该工厂为EcoPro BM与SK On、福特三方合资项目,原计划2026年上半年量产,年产能45,000吨镍钴锰正极材料,可供应约22.5万辆福特电动汽车 [1] 项目进展与挑战 - 2024年4月因施工承包商问题首次停工,5月恢复施工 [1] - 2024年8月因"工厂重新设计"再度停工 [1] - 2024年11月福特撤资,项目不确定性加剧 [2] 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 - 福特推迟加拿大奥克维尔工厂电动SUV投产时间从2025至2027年,因电动汽车需求增速低于预期 [2] - 福特将原计划生产电动汽车的加拿大工厂转为生产汽油动力F系列皮卡 [2] - EcoPro BM仍对电动汽车行业前景保持信心,承诺继续推进工厂建设 [2] 公司背景 - EcoPro BM成立于2016年5月,为韩国EcoPro子公司,专业生产NCA和NCM锂电正极材料 [1]
突发!63亿电池材料工厂暂停建设!
鑫椤锂电· 2025-06-13 08:03
EcoPro BM加拿大电池材料工厂项目暂停 - 韩国电池材料制造商EcoPro BM宣布暂停投资12亿加元(约63亿元人民币)的加拿大魁北克电池材料工厂建设项目 原计划2026年上半年量产 [1] - 该项目为EcoPro BM与SK On、福特三方合资 设计年产能45,000吨镍钴锰正极材料 可供应约22.5万辆福特电动汽车 [1] - 暂停原因包括电动汽车行业不确定性增加 美国关税政策挑战 以及施工承包商选择和工厂重新设计等问题 [1][2] 福特撤资与电动汽车市场变化 - 福特作为投资方和潜在客户于2023年11月撤资 增加项目不确定性 [2] - 福特推迟加拿大奥克维尔工厂电动SUV投产时间从2025至2027年 因电动汽车需求增速低于预期 [2] - 福特将原计划生产电动汽车的加拿大工厂转为生产F系列汽油动力皮卡 [2] 行业动态与活动信息 - 2025年7月8-9日将在中国上海举办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3][4]
40+企业竞逐硅碳负极大风口
DT新材料· 2025-06-12 16:17
行业趋势 - 硅基负极作为突破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瓶颈的关键材料,正从潜力材料向规模化应用转型,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新能源汽车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持续增长,驱动硅基负极技术快速发展 [3] 公司进展 贝特瑞新材料 - 开发至超高容量第六代硅基负极产品,攻克界面不稳定、首次效率低等技术难题 [5] - 发布"贝安"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材料 [5] 杉杉股份 - 新型硅碳材料已量产出货,宁波4万吨一体化硅基负极产能基地一期已投产 [6] - 申请两项硅碳材料相关专利,涉及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应用 [7] 璞泰来新能源 - CVD沉积硅碳负极取得量产订单并小批量出货 [8] - 规划到2025年底实现2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2026年底达35万吨 [8] 翔丰华科技 - 硅碳负极材料通过客户测试(457.6mAh/g,首效95.4%),具备产业化条件 [9] - 四川遂宁6万吨基地投产后产能居行业前三 [9] 中科电气 - 硅碳负极中试产线建设完成,产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阶段 [10] - 在硬碳负极方向已进入行业头部客户量产导入阶段 [10] 上海洗霸 - 硅碳沉积均孔碳基材料实现年吨级产线,产品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11] - 与宁德时代、宝马等行业头部企业合作,进入多家供应链体系 [11] 索理德新材料 - 全球首创"包覆自修复"技术解决硅膨胀问题,硅碳/硅氧产品批量出货 [12] - 年产1万吨硅碳负极材料用多孔炭项目一期公示,达产后年产1000吨 [12] 道氏技术 - 硅碳负极已形成产能规模并在多家电芯客户实现销售 [13] - 布局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等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部分产品已批量测试或出货 [13] 天目先导 - 实际产能达45000吨/年,其中硅基负极材料12000吨/年 [15] - 核心技术来源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团队 [14] 壹金新能源 - 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将用于扩大硅碳负极产能建设 [16] - 拥有江西宜春和山西太原两大生产基地,计划新增万吨年产能 [16] 硅宝科技 - 硅碳负极业务完成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销售的关键跨越 [17] - 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实施顺利,建成3000吨/年生产线 [17] 石大胜华 - 2025年1月底具备5000吨硅基负极产能,产品已实现百公斤订单出货 [18] - 硅基负极项目规划3万吨/年,适配固态电池技术 [18] 国轩高科 - 紫宸1.2万吨硅基负极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2026年规模化投产 [20] - 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300Wh/kg以上 [20] 华宜清创新材料 - 一期规划年产能3000吨,突破硅基材料高膨胀率等技术瓶颈 [21] - 完成A轮融资,聚焦硅碳负极材料研发与生产 [21] 长虹新材料 - 开发"原料选型+化学研磨"等核心技术,拥有千吨级硅碳负极产线 [22] - 重点布局1200到2000mAh/g容量规格的纳米硅碳产品 [22] 埃普诺新能源 - EPNSC-X系列硅碳负极材料已具备生产能力 [24] - 内江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一期年产12万吨,达产后年产值约145亿元 [24] 昱瓴新能源 - 硅碳/硅氧规划产能3万吨,独创"材料特性处理"技术 [26] - 产品比容量达2700~2900mAh/g,解决固态电池适配负极难题 [26] 硅源新能 - 具备气固多相悬浮反应器研发设计能力,产业化进度领先 [27] - 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用于硅基负极材料研发与量产 [27] 格源新材料 - 具备百吨级硅碳负极和多孔碳产能,建设500吨硅碳负极产线 [28] - 投资1亿元建设年产300吨纳米硅碳负极材料产线 [29] 江铜硅瀛新能源 - 二期建设2万吨新型硅基负极材料 [31] - 计划2025年建成江西省首条千吨级硅碳负极生产线 [31] 邦德锐新材料 - 总投资60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纳米硅碳负极材料及20万吨配套导电剂项目 [33] 碳一新能源 - 与准格尔旗政府签订年产3万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投资框架协议 [35] 衢发瑞新能源 - 项目一期拟投资25亿元,形成年产2.5万吨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能力 [37] 镭纳新材料 - 投资120亿元建设高纯纳米粉体和硅碳负极材料生产基地 [38] 匠芯新材料 - 计划投资10亿元推动新型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 [39] - 一期项目投资1.2亿元,预计25年11月投产 [40] 中宁硅业 - 硅碳负极材料及高纯硅烷系列产品项目开工,建成后年产4万吨硅碳负极材料 [42] 国佳新材料 - 硅基负极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建成后可年产10万吨硅碳负极材料 [43] 致德新能源 - 国内首个预锂化硅氧负极量产企业,年产1000吨硅碳一体化负极材料项目获公示 [44] 华智新材 - 新能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6亿元,建设4条硅基负极生产线 [45] 矽立科新能源 - 签署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42亿元 [48] 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 - 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中试线项目完成带料试车,产出第一批产品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