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又发力了!商业航天、卫星通信持续上涨,卫星ETF(159206)成分股光库科技、中兴通讯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8-18 04:05
卫星ETF市场表现 - 卫星ETF(159206)8月18日午间收盘上涨1 81% 成分股光库科技涨幅达14 06% 中兴通讯涨停 国盾量子 光迅科技 广和通等涨幅介于3 01%-5 00% [1] - 成分股成交额方面 中兴通讯以110 97亿元居首 光库科技 光迅科技 国盾量子分别成交32 45亿 20 65亿 9 22亿元 [2] 卫星互联网行业动态 - 星网组网加速 2025年8月17日长征六号改火箭成功发射低轨09组卫星 02-09组卫星在2月11日至8月17日期间完成8次密集发射 [2] - 商业航天进展:朱雀二号E发射失利未影响整体节奏 垣信卫星招标结果显示蓝箭航空 天兵科技 中科宇航中标2025年发射服务包件二 要求2026年3月完成交付 [4] - 行业展望:2025-2026年千帆星座 GW星座等进入发射加速期 地面段发射工位技术演进及商业航天IPO融资推动产业链发展 [4] 成分股业务进展 - 光库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营收5 97亿元 同比增41 58% 归母净利润5186 97万元 同比增70 96%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47 81万元 [3] - 中兴通讯获SAIL奖的分布式OCS全光互连芯片方案支持大模型算力需求 同时布局6G与卫星通信端到端设备技术 [3] 卫星通信技术定位 - 卫星通信是6G 无人驾驶 低空经济 物联网的技术基础 卫星ETF(159206)64%权重聚焦卫星制造 跟踪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 [5]
Scale up带来增量,液冷渗透加速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 - 光模块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中际旭创、新易盛等核心供应商积极追加上游物料订单,Marvell 的 DSP260 预定情况乐观,光芯片供给紧张导致上游提价,推动 2026 年市场前景向好[1][2] - 液冷技术在 AI 产业链中备受关注,GB200、CB300 及 NL72 机柜落地催化液冷需求,英维克等系统集成商受益较大,CDU 关键零部件在芯片系统中成本占比高,液冷板数量增加带来快接头放量机会[3][21] - 国内厂商在 switch 方案和自研 FPGA 芯片方面取得进展,逐步向以太网和 PCIe 国产替代方向发展,华为展示了 AI Cloud 集群 384 落地,腾讯、阿里和字节跳动等推出针对 Sky 网络协议的解决方案[1][6][7] - 盛科在以太坊交换芯片领域覆盖 25.6T 整体交换容量,2025 年中正式量产,下一代 51.2T 芯片加速研发,匹配当前最高需求,并快速布局 SCLAP 技术[3][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skill up 趋势下,GPU 互联带宽需求大幅提升,英伟达 NVLink 和博通以太网方案竞争激烈,单卡带宽分别达到 7.2T 和 6.4T,导致光纤布线密度显著增加,单卡光纤需求量提升约 8 倍,市场容量与 GPU 出货量紧密挂钩[1][4][5] - 国内厂商在 Pcie 技术上取得显著进展,博通和 Extra Lab 的 Pcie 7.0 产品预计在 2025 下半年至 2026 上半年量产,单通道速率提升至 128GT,调制方式引入 PAM-4,传输效率翻倍,万通发展收购数图科技后,其 Pcie 产品性能达到较高水平,预计 2025 年量产 Pcie 5.0 产品[1][8][9][10] - AMD、亚马逊、谷歌、Meta 和微软等成立 UA Link 联盟,开发基于以太网的新芯片间互联技术,国产 GPU 公司也在研发基于以太网修改后的互联协议,并成立 UC 联盟进行相关研发[3][11] - 三大运营商上半年利润增长超 5%,AI 发展显著拉动 IDC 业务和 AI 相关收入,云业务增速预计将进一步兑现,高分红和高股息投资机会仍然具有吸引力[3][14][15] 其他重要内容 - 国网密集发射卫星,计划 7 月至 8 月发射约 50 颗卫星,卫星数量翻倍至 100 颗左右,提升市场对发射进度的预期,国网卫星的重量比其他卫星重一倍,组网效果和通信性能在带宽、利用率以及时延方面天然优于星链或原信等其他系统[3][16][17] - 辰商科技在军队招标中表现逐渐修复,新广第一代卫星中约 60%使用辰商芯片,国网付款节奏非常快,优于传统制造业,对公司业绩改善具有及时性作用[18] - 国光电子在华为试验卫星项目中表现未受发射失败影响,未来若入局卫星通信领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改善[19][20] - 液冷技术预计将像 2023 年的光模块一样受到关注,国内液冷供应商份额虽然不高,但能够切入市场,GB300 相比 GB200 最大的变化包括液冷板数量增加,每块液冷板需要一对快接头,带来相关标的快速放量机会[21]
ST华通:全资子公司参与投资私募基金 主要投资商业航天、卫星通信等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1:01
公司投资动态 - ST华通全资子公司无锡七酷投资有限公司参与投资无锡苍穹一号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认缴出资1400万元 占出资总额的45 16% [1] - 合伙企业主要投资方向为商业航天和卫星通信技术产业相关领域 [1] 行业布局 - 此次投资显示公司正通过基金形式布局商业航天及卫星通信技术产业赛道 [1]
久之洋(300516.SZ):围绕通信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与规划
格隆汇· 2025-08-15 07:29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结合自身技术积累,围绕通信在航天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与规划,目前聚焦于星间、星地之间通信载荷的核心部、组件的开发和研制 [1] - 公司产品已在卫星通信、遥感遥测等领域实现应用 [1] - 自主研发的星载光纤放大器(EDFA)、星载短波红外相机等核心模块已应用于卫星互联网行业 [1] 行业应用与发展 - 公司产品助力低轨道星间激光通信产业快速发展 [1]
久之洋:公司产品已在卫星通信、遥感遥测等领域实现应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1:03
公司技术布局 - 公司聚焦星间和星地通信载荷核心部组件的开发与研制 [2] - 自主研发产品包括星载光纤放大器(EDFA)和星载短波红外相机等核心模块 [2] 技术应用领域 - 产品已在卫星通信和遥感遥测领域实现实际应用 [2] - 核心技术模块应用于卫星互联网行业 [2] - 助力低轨道星间激光通信产业快速发展 [2] 技术发展路径 - 结合自身技术积累开展通信在航天领域的研究与规划 [2]
第4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吉利加速布局“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
中国青年报· 2025-08-13 08:04
公司业务进展 - 吉利旗下时空道宇自主设计研发的捷龙三号火箭以"一箭11星"方式成功发射吉利星座第4轨卫星 包含一颗"千里浩瀚号"卫星[2] - 公司战略投资时空道宇 成为全球第二家中国首家"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汽车企业 业务覆盖研发制造测控到应用全产业链[3] - 预计两个月内在轨卫星数量将增至64颗 完成一期组网实现全球无缝覆盖 除南北极外任意位置均可提供卫星网络信号[4] 技术应用场景 - 星座系统聚焦智能网联海洋渔业工程机械低空出行应急通信能源交通等场景 开展卫星物联网试验和生态环境监测[2] - 卫星通信技术已搭载于吉利银河星耀8吉利银河E8领克900极氪001等车型 在无公网区域实现远程信息同步和车辆数据上传[2] - 星基高精定位技术实现规模化服务全球首次上车 将加速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4] 市场拓展成果 - 重点布局中东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与阿曼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摩洛哥等20多个国家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3] - 构建政企合作多边协同的市场拓展体系 推动"空天地一体化"通信体系在通信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加速落地[3] - 亚冬会期间通过低轨卫星和星睿智算中心实现车辆精准调度智慧能量管理智慧运动控制三大新体验[3]
Iridium Communications (IRDM)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12 17:27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公司**:Iridium Communications Inc(卫星通信与物联网服务提供商)[5] - **核心业务**: - 全球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网络,覆盖100%地球表面,提供语音、数据、物联网(IoT)服务[5][6] - 主要市场:陆地、海事、航空、IoT(占收入近20%为美国政府业务)[6] - 第二代网络(2019-2020年部署),支持更高速度的IoT服务(如Certus品牌)[6][37]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增长驱动因素** - **标准化IoT服务(3GPP Release 19)**: - 2026年推出基于5G标准的服务,兼容消费设备(手机、手表等),无需专用硬件,成本接近零增量[12][15][17] - 潜在市场:现有200万IoT设备,未来或扩展至数亿设备(如农业、无人机、汽车行业)[28][29] - **直接到设备(D2D)通信**: - 与Starlink等互补,提供窄带服务(短信、SOS定位),覆盖全球(包括海洋和偏远地区)[25][26][33] - **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技术**: - 抗干扰/防欺骗的替代GPS方案,芯片成本仅数美元,2030年服务收入目标1亿美元[46][49][62] - 应用场景:海事、航空、关键基础设施(如5G基站、数据中心)[48][51] **2. 财务与运营亮点** - **财务表现**: - 当前服务收入年化约7亿美元,目标2028年达10亿美元[69][71] - 高现金流(无需补贴用户),持续股东回报(股息、股票回购)[6][73] - **政府业务**: - 长期合同(固定价格)占收入<20%,2027年需续约,但替换成本高(15万嵌入式设备)[77][78] **3. 竞争差异化** - **频谱优势**:L波段(1.6-2 GHz)适合移动设备,与Ku/K波段宽带服务互补[8][10] - **网络可靠性**:低延迟(秒级)、全球覆盖,优于高轨卫星[24][41] - **成本结构**:卫星寿命20年+,资本效率高于需5年重建的竞品[32][74] --- **其他重要细节** - **技术演进**: - 软件定义网络支持灵活升级(如Certus提速至100 kbps)[37][42] - PNT技术通过卫星分页通道实现,信号强度为GPS的1000倍[46] - **潜在风险**: - D2D市场预期需谨慎(CEO认为需求或被高估)[31][33] - 政府合同续约谈判(2027年到期)[77] --- **数据引用** - 网络覆盖:100%地球表面[5] - IoT设备:约200万台[28] - 政府业务占比:<20%收入[6] - PNT收入目标:2030年1亿美元[62] - 服务收入目标:2028年10亿美元[71] (注:部分问答未明确数据,如D2D设备增量规模,原文未量化)
千亿级赛道扩容 卫星通信应用普及提速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消费级硬件卫星通信技术突破 - 华为Mate 60 Pro/Pro+支持直连天通卫星和北斗卫星 提供卫星电话、短报文及导航功能 [2] - 中国电信2023年9月8日发布"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适配华为两款新机 [2] - 中国移动与中兴通讯、是德科技完成国内首次运营商NR-NTN低轨卫星实验室模拟验证 支持手机卫星宽带业务 [2] 产业链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进程 - 高通骁龙8 Gen 2移动平台支持手机厂商开发卫星通信智能手机 预计2023年下半年发布 [3] - 联发科展示3GPP 5G非地面网络技术 摩托罗拉defy2和CATS75成为首批采用其卫星通信技术的机型 [3] - 极氪001 FR于2023年9月1日发布 成为全球最快量产卫星互联网乘用车 提供双向卫星消息与通话服务 [3] 卫星通信产业生态与市场扩容 - 截至2023年7月底 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已有8家移动运营商推出商用卫星通信服务 过去4个月数量增加一倍以上 [2] - 卫星通信产业链涵盖上游卫星制造发射、中游地面设备及终端、下游应用 其中手机卫星通信聚焦基带芯片、手机厂商和卫星厂商三大核心环节 [4] - 我国推进低轨通信卫星星座计划 航天科技集团"鸿雁"与航天科工集团"虹云"星座计划启动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公司2021年成立统筹发展 GW星座为国内最大低轨通信星座 [5][6] 上市公司产业布局与技术储备 - 通宇通讯与华为在微波天线、基站天线等领域合作 计划通过卫星地面终端通信技术研发增强相控阵技术能力 [7] - 亚光科技微波类射频芯片(如低噪放)可用于卫星 在低轨卫星领域供应多个型号微波电路及组件 [7] - 中国卫通依托高通量卫星资源为航空、航海等行业提供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 目前智能手机需通过终端连接其高轨通信卫星 [8] - 中京电子低轨卫星通信用PCB产品处于样品验证与在研阶段 [9]
卫星通信技术消费级应用前景广阔 多家上市公司已深度布局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行业意义与市场前景 - 华为Mate 60 Pro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消费级智能手机 标志着卫星通信技术在消费级终端市场迈出实质性一步 [1][2] - 2022年全球卫星产业规模达2811亿美元 中国在轨卫星数量全球排名第二 [2] - 卫星通信未来应用场景包括海上通信与定位、农业监测、物联网设备全球数据传输、远程教育及医疗卫生等领域 [2] 产业链发展与企业布局 - 中国电信天通卫星业务2020年正式商用 截至2022年用户规模突破11万户 [2] - 震有科技作为中国电信上游供应商 提供卫星核心网系统 是国内首个卫星核心网建设并成功商用的供应商 [3] - 华力创通已推出多款卫星通信导航基带芯片 近期签订2.1亿元芯片订单 助力卫星应用产业化进程 [3] - 信维通信为华为提供天线、无线充电等泛射频产品 合作覆盖手机、平板等多类终端设备 [3] 技术突破与产业挑战 - 智能手机卫星通话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有望加速卫星通信普及进程 [2] - 卫星通信产业链仍需解决技术限制、频谱资源、高成本及合规问题等挑战 [3]
盟升转债盘中下跌2.19%报230.964元/张,成交额4885.45万元,转股溢价率14.26%
金融界· 2025-08-12 03:06
市场表现 - 盟升转债8月12日盘中下跌2.19%至230.964元/张 成交额达4885.45万元 转股溢价率为14.26% [1] - 可转换债券具备债权与股权双重特征 持有人可选择转股或持有至到期 [1] 债券条款 - 债券信用评级为"A"级 期限6年 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20%至第六年2.50%) [1] - 转股起始日为2024年3月18日 转股价设定为20.94元/股 [1] 公司业务 - 盟升电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主营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电子对抗及数据链终端产品 [1]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111.3万元 同比增长48.01% [2] - 归属净利润亏损0.15亿元 同比收窄30.88% 扣非净利润亏损0.195亿元 同比收窄26.22% [2]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十大股东持股合计49.52% 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合计49.54% [2] - 股东总户数6998户 人均流通股2.399万股 人均持股金额89.02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