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筑业
icon
搜索文档
“反内卷”下的价格分化
信达证券· 2025-08-01 05:41
制造业PMI走弱因素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6月下降0.4个百分点,打破二季度连涨趋势[5] - 生产指数下降0.5个百分点至50.5%,新订单指数回落至49.4%跌破荣枯线[5] - 极端天气(暴雨洪涝)和海外订单回流效应消退是两大主因,合计拖累PMI约0.4个百分点[5][6] 制造业价格端分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升3.1个百分点至51.5%,出厂价格指数上升2.1个百分点至48.3%[10]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升7个百分点至52%,但出厂价格仅回升至49%[11] - 四大行业中仅基础原材料行业PMI上涨,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回落,消费品行业跌破荣枯线[11][14] 非制造业价格背离 - 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飙升6.2个百分点至54.5%,销售价格仅微升0.9个百分点至49.2%[16] - 服务业价格指标双双回落,与建筑业形成鲜明对比[19] - 建筑业受极端天气影响景气度下滑2.2个百分点至50.6%,创1月以来最大降幅[16] 政策与风险 - "反内卷"政策预期推动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阶梯式传导至中下游[11] - 风险包括消费者信心修复偏慢及政策落地不及预期[22]
美国对部分铜产品加征50%关税扰乱市场预期 专家发出警告
央视网· 2025-08-01 05:37
关税政策内容 - 美国自8月1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及铜密集型衍生产品征收50%关税 [1][3] - 关税不适用于铜矿石、精炼铜与铜废料 [3] - 要求美国生产的高品质铜废料与原铜产品中25%须在国内销售 且比例将逐步提高 [3] 行业影响分析 - 高关税扰乱市场预期 影响美国铜密集型行业的稳定发展 [1] - 新关税推高建筑、汽车及电子产品等依赖铜材的行业成本 [3] - 铜是继铁和铝之后第三大消费金属 高关税提高使用铜的各种产品价格 最终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9] 贸易格局变化 - 美国约50%的铜依赖进口 主要来源为智利、加拿大等国 [3][5] - 智利可通过市场多元化策略减轻长期损害 因铜是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革命的关键原材料 [5] - 加拿大铜精矿、阴极铜、阳极铜和铜废料获得关税豁免 但铜丝、电缆等制造商受新关税影响 [7] 经济效应评估 - 关税政策可能抑制美国经济的整体增长 [9] - 美国无法自己弥补产能缺口 不得不依赖进口 [5] - 加拿大若无法将贸易转向其他市场 可能因减产影响上游矿业原材料需求 [7]
固定收益点评报告:极端天气与反内卷致量价反向波动
华鑫证券· 2025-08-01 04: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 月 PMI 受极端天气影响有季节性因素,但内需仍偏弱、抢出口后外需回落、反内卷对中小型企业短期造成成本压力;近期权益市场主要为风险偏好驱动,缺乏基本面和估值支撑,关注股债性价比何时重回偏向债券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部分地区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7 月制造业 PMI 为 49.3,环比下降 0.4,连续 4 个月低于枯荣线且为 4 个月以来最低;非制造业 PMI 为 50.1,环比下跌 0.4;综合 PMI 产出指数为 50.2,环比下降 0.5 个百分点;7 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EPMI 为 46.8,比上月回落 1.1 个百分点,服务业健康医疗服务业、新材料产业表现最好 [1] 制造业 - 极端天气与反内卷共同作用下,供需两端边际回调,生产指数扩张幅度下降 0.5 至 50.5,新订单指数大幅下降 0.8 重回荣枯线以下(49.4),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 0.6 至 47.1,内需下滑或受 618 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进口指标保持 47.8,原材料库存下降 0.3,采购量下降 0.7 重回荣枯线以下(49.5)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产需两端较为活跃;化工、非金属矿物等行业市场供需偏弱 [2] - 企业盈利持续承压,反内卷带动煤炭等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回升 3.1 至荣枯线之上(51.5),出厂价格指数提升 2.1 至 48.3,石油、钢铁冶炼的原料和出厂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2] - 小型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大,7 月 PMI 分别变动 -0.9、0.9、 -0.9 至 50.3、49.5、46.4;政策支持对龙头企业托底作用显著 [2]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 PMI 分别为 50.3 和 50.6,分别边际回调 0.3 和 1.1;消费品行业 PMI 为 49.5,比上月下降 0.9 个百分点;基础原材料行业 PMI 为 48.0,比上月上升 0.2 个百分点 [3][5] - 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 52.6,比上月上升 0.6 个百分点,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 55.0 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5] 非制造业 - 7 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0.6,环比下降 2.2,受极端天气影响,雅江项目对基建或有持续性托举作用 [6]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0,连续两个月环比微降,暑期假日效应带动下,与居民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部分行业较为活跃 [6] 投资建议 关注股债性价比何时重回偏向债券,同时注意 7 月 PMI 受极端天气影响的季节性因素以及内需偏弱、外需回落、反内卷对中小型企业成本压力等情况 [7]
7月PMI ,淡季偏淡
搜狐财经· 2025-08-01 03:35
7月31日, 统计局发布7月PMI。制造业PMI 49.3%,预期49.7%,前值49.7%。非制造业PMI 50.1%,前值50.5%。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造业生产和新订单均回落。7月制造业新订单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49.4%,生产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5%,分别拖累制造业PMI下滑0.24、0.13 个百分点,是7月制造业PMI下滑的主要拖累因素。对比往年同期降幅,2016-2024年(剔除2020/2022)新订单和生产的平均降幅分别为0.14、0.37个百分 点。由于PMI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已剔除季节性,今年7月相对更弱的表现,指向制造业放缓可能受到常规季节性因素之外的影响,一方面是6月对美出口修 复带来的环比高基数,另一方面是部分地区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的规模可能超出往年同期。 第二,外需也回落。7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回落0.4个百分点至47.1%(6月反弹0.2个百分点),略低于上半年平均值47.3。结合韩国出口旬度数据来看,7 月前20天出口同比-2.2%,这说明6月抢出口可能未在7月延续。7月9日是对等关税截止时点,尽管后来推迟到8月1日,但企业可能已经尽量安排在7月9日 之前出口。 ...
兼评国家生育补贴和7月PMI数据:PMI供需均放缓,“反内卷”提振价格
开源证券· 2025-08-01 02:42
国家生育补贴 - 国家生育补贴单个新生儿三年合计 1.08 万元,高于 85 省市中位数 0.66 万元和均值 0.87 万元[3][14] - 2025 年央地财政生育补贴预算约 1000 亿元,有望促进新生 33 万人口[4][16] - 1000 亿元生育补贴 2025 年拉动 GDP 926 亿元、杠杆约 0.9 倍、拉动 GDP 增速 0.07%;2025 - 2029 年均拉动 GDP 1547 亿元、杠杆约 1.4 倍、拉动 GDP 增速 0.10%[4][19] 制造业 - 7 月制造业 PMI 为 49.3%,环比下滑 0.4 个百分点,生产和需求分项均下滑[22] - “反内卷”提振大宗商品价格,预计 7 月 PPI 环比 0.2%左右,同比 - 3.0%左右[5][29] - 7 月大型、中型、小型企业 PMI 分别较前值变动 - 0.9、+ 0.9、- 0.9 个百分点[5][29] 非制造业 - 7 月建筑业 PMI 下滑 2.2 个百分点至 50.6%,基建投资或延续放缓[35] - 7 月服务业 PMI 为 50.0%,较前值微降 0.1 个百分点,相对平稳[42] 风险提示 - 政策变化超预期;美国经济超预期衰退[7][45]
电建铁路公司入列红色警示两个月:因施工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
齐鲁晚报· 2025-08-01 02:24
公司警示信息 - 电建铁路公司被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列入红色警示两个月 警示事由为施工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按期整改或被责令停工拒不停工 [1][3] - 警示类型为红色警示 锁定主体为企业(建筑业) 警示开始日期为2025年7月30日 警示结束日期为2025年9月29日 [3] 公司背景与业务 - 电建铁路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是中国电建轨道交通业务发展的核心平台 [5] - 公司下辖42个二级成员单位 员工近900人 截至2024年底资产总额达303.83亿元 [5] - 主营业务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水资源与环境治理、城市综合开发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等 在国内35个城市及印尼、老挝、新加坡、塞尔维亚等国家开展业务 项目总合同额约4700亿元 [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1年 注册资本600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张海库 由中国电建(601669.SH)全资持股 [7]
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8-01 01:47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低于临界点[2] - 生产指数为50.5% 虽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2] - 新订单指数为49.4% 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反映市场需求偏弱[2] 分行业PMI表现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3%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6% 均持续高于临界点[2]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5%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2]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景气度有所改善[2] 价格指数变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 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3]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3% 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3]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3]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为50.3% 生产指数52.1% 新订单指数50.7% 均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3] - 中型企业PMI为49.5%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3] - 小型企业PMI为46.4%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3]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5]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0.6% 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5]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 较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5] 行业景气分化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5] - 租赁及商务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位于扩张区间[5] - 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5] 市场预期与政策影响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4]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保持55%左右[5] - 城市更新、"两重""两新"和消费补贴等政策有望推动投资与消费活动稳步趋升[5]
7月份制造业PMI回落,新动能持续增长——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00:53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降至49 3% 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和极端天气影响 [1]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 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释放受阻 [1] - 生产指数为50 5% 虽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 但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1] 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 3%和50 6% 持续高于临界点 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扩张 [1]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 5% 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1]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 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景气度有所改善 [1] 价格指数变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 较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2]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2]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2] 不同规模企业表现 - 大型企业PMI为50 3% 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 1%和50 7% 连续3个月扩张 [2] - 中型企业PMI为49 5% 较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 [2] - 小型企业PMI为46 4% 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2] 非制造业表现 - 7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 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仍高于临界点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 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 施工有所放缓 [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较上月略降0 1个百分点 [4] 服务业细分行业表现 -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邮政 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4] - 租赁及商务服务 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 [4] - 房地产 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景气度偏弱 [4] 企业预期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6% 较上月上升0 6个百分点 [3]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 8% 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在55%左右 [4]
7月份制造业PMI回落、新动能持续增长 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7-31 23:17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产 淡季,部分地区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3%,比上月下降 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和50.2%,比上月下降0.4个和0.5 个百分点,均持续高于临界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我国经济总体产出 保持扩张。 7月份,我国多地遭遇高温热浪、暴雨洪涝以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给户外施工作业、居民日常生活等带 来阻碍,进而影响到市场需求释放。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4%,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为 50.5%,虽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认为, 虽然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新动能持续增长。7月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3%和50.6%,均持续高于临界点, 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扩张;消费品行业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PMI为 4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景气度有所改善。 ...
21评论丨短期扰动不改经济向好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2:57
制造业PMI回落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时隔两月再次回落至临界点以下[1]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处于扩张区间[1] - 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主要受化学原料、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需求偏弱影响[1]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连续多月位于扩张区间[2] - 建筑业景气度回落,主要受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2]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荣枯线上,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60%[2] 新动能持续增长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均保持在较好的扩张水平[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3] - 新能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较高[3] 经济总体表现 - 三项PMI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反映出在季节性因素和极端天气扰动下,经济增长预期短期有所减弱[1] -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健,内需持续恢复、新动能加快成长,经济增长动能趋稳向好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3] - 今年实现5%左右预期增长目标的难度不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