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设计

搜索文档
买来的“特供”芯片一定不安全
观察者网· 2025-08-14 03:20
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及芯片后门安全事件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公司 要求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证明材料[1] - 英伟达首席安全官公开声明旗下所有GPU芯片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后门、终止开关或监控软件[1] 芯片后门分类及案例 - 国家安全部将后门分为三类:恶意自带、后期破解、暗中植入[2] - 恶意自带案例:某品牌智能手机芯片级后门可在用户不知情时开启摄像头并上传影像数据[2] - 后期破解案例:2024年某跨国企业服务器维护端口遭黑客利用长期窃取用户数据[2] - 暗中植入案例:2025年初某国产智能电视品牌因第三方组件被篡改导致数百万台设备面临数据泄露风险[2] - 非故意留存技术后门案例:"幽灵"和"熔断"漏洞可被西方情报部门利用作为国家级攻击工具[2] 西方IC设计公司漏洞案例 - 英特尔近10年CPU存在高危漏洞 管理引擎(ME)拥有最高权限可远程控制计算机[4] - AMD存在类似Intel ME的PSP 具有高权限可执行不受用户控制的任务[4] - 2023年英特尔CPU存在Downfall漏洞 影响第6代至第11代酷睿及第1代至第4代至强处理器[4] - 2024年英特尔CPU先后曝出GhostRace、NativeBHI、Indirector等漏洞[5] - ARM处理器指针身份验证代码(PAC)存在硬件设计缺陷 影响所有基于ARM v8的设备[5] - 英伟达GPU存在GPUHammer漏洞 可使大模型准确率从80%降至0.02%[6] - 英伟达Triton推理服务器存在高危漏洞链 可实现远程代码执行和数据篡改[6] 芯片安全与自主研发 - 自主研发芯片可第一时间修复漏洞 基于国外技术授权设计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9] - 购买国外芯片完全处于技术黑箱 漏洞修复取决于外商态度 如英特尔对高危漏洞十年未修补[9] - ARM指令集PacMan漏洞导致基于ARM v8设计的CPU全军覆没 必须升级至ARM v9才能解决[9] 特供版芯片安全风险 - 美国议员要求英伟达在芯片植入追踪系统 以"防走私"为名行科技霸权和情报监控之实[10] - H20中国特供版芯片安全风险高于H100 只面向中国市场和研究人员 一旦后门启动仅影响中国用户[11] - 特供版芯片存在性能阉割和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类似中国特供车型的安全隐患模式[11] 市场影响与订单数据 - 英伟达H20芯片截至明年4月订单量达180亿美元 显示其在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11]
心智观察所:买来的“特供”芯片一定不安全
观察者网· 2025-08-14 03:08
英伟达芯片安全争议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公司,针对H20算力芯片被曝存在"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要求提交证明材料 [1] - 英伟达首席安全官大卫·雷伯声明旗下所有GPU芯片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后门、终止开关或监控软件 [1] - 有观点认为任何芯片都存在后门,差别在于后门掌握在谁的手中 [2] 芯片后门分类 - 国家安全部将后门分为三类:"恶意自带"、"后期破解"和"暗中植入" [3] - "恶意自带"指境外厂商在芯片或设备设计制造阶段植入后门,可远程操控设备 [3] - "后期破解"指厂商为方便维修设置远程访问接口,因管理不善或被第三方破解导致后门沦为窃密工具 [3] - "暗中植入"指不法分子通过污染开源代码库、篡改软件更新包或在供应链环节植入恶意代码 [3] 西方IC设计公司漏洞历史 - 英特尔近10年的CPU存在高危漏洞,主要存在于英特尔管理引擎(ME)中 [5] - AMD存在类似于Intel ME的AMD PSP,具有高权限且不受用户控制 [6] - 英特尔CPU被曝存在Downfall漏洞,影响第6代至第11代酷睿及第1代至第4代至强 [6] - ARM处理器中指针身份验证代码(PAC)存在硬件设计缺陷,影响所有基于ARM v8的设备 [7] - 英伟达GPU被发现存在GPUHammer漏洞,可使大模型准确率从80%降至0.02% [8] 芯片安全现状 - 自主研发的芯片未必无懈可击,但买来的芯片一定不安全 [9] - 信息安全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没有绝对安全 [10] - 基于国外技术授权设计的芯片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窘境 [11] - 从国外购买的芯片完全是技术黑箱,是否修复补丁完全看外商心情 [12] 中国市场影响 - H20芯片的订单量已达180亿美元,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13] - H20这类中国特供版芯片的安全风险比H100更大,因只在中国出售且受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用户 [13]
南芯科技(688484):消费产品拓展兑现 复制工规车规拓能力边界
新浪财经· 2025-08-14 00:35
公司业务与战略 - 收入规模位居国内模拟芯片设计公司前列 以消费类产品为稳定盈利基石并加强工艺及研发投入[1] - 具备产品复制能力 上市后单一电荷泵产品占比逐年降低 实现手机端到端全链路电源管理解决方案[1] - 管理层具备较强产业洞察力 战略布局贯穿产业机遇并深入参与研发销售与供应链管理[1] - 以车载充电类产品为先锋 拓展至电源管理和智能驱动产品 覆盖车载充电 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 车身控制及三电应用[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在移动设备电源管理领域不断丰富端到端全链路产品矩阵[2] - 推动GaN合封方案向更多客户导入 顺应电源适配器小型化 集成化 通用化趋势[2] - 通用类芯片产品实现较快成长 在储能 光伏 通信等领域推出多款充电芯片[2] - 布局机器人 AI power等新兴应用领域 积极拓展工业应用市场[2] - 产品覆盖智能座舱DC-DC芯片 LDO 智能负载开关 ADAS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 车身控制驱动芯片等[2]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34.05亿元 42.69亿元 53.41亿元[3]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3.10亿元 4.83亿元 6.53亿元[3]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是电源及电池领域可提供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的稀缺性标的[3] - 在电荷泵技术领域架构完善且研发更为前沿[3] - 通过收购实现嵌入式领域协同效应 产品矩阵不断丰富[3]
衢州发展30亿并购先导电科,万通发展8.54亿入局芯片,房企科技转型加速
金融界· 2025-08-14 00:32
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中小上市房企将战略重心转向科技产业通过并购实现业务重构寻求突破[1] 跨界并购案例 - 衢州发展拟发行股份收购先导电科95.4559%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0亿元 先导电科专注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计算机消费电子等终端市场[3] - 万通发展投资8.54亿元取得数渡科技62.98%股权 数渡科技核心产品为PCIe高速交换芯片属于高端芯片设计领域[3] - 衢州发展已形成地产加高科技投资双主业模式 通过房地产开发现金流支撑高科技产业长周期培育[3] - 万通发展通过芯片设计资产注入推进向数字科技业务战略转型开拓新增长点[3] 转型驱动因素 - 房地产市场调整显著影响中小房企盈利能力 通过并购进入新兴领域寻找可持续发展路径[4] - 科技概念在资本市场保持较高热度 房企希望通过跨界并购提升市场关注度和估值水平[4] - 中小房企在土地储备融资渠道市场影响力等方面与头部企业存在明显差距[4] - 通过跨界并购进入成长性较好新兴产业有助于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增强抗周期能力[4] - 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特征 经营性现金流为并购提供基础支撑 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如发行可转债定向增发等方式提供资金保障[4] - 华丽家族通过逆向增资方式以不超过3亿元投资海和药物参与配股融资 海和药物专注肿瘤创新药研发已有3款产品商业化[4] 未来趋势 - 中小房企跨界并购趋势预计持续延续 部分企业可能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甚至逐步退出传统地产板块向科技等成长型产业倾斜资源配置[5] - 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推动行业资源向更具创新潜力领域集中[5] - 跨界并购对企业整合能力资源匹配度和持续投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成功转型需要相应管理和技术储备[5]
600246大动作,跨界芯片领域!连续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00:16
投资交易概况 - 万通发展拟投资8.54亿元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方式取得数渡科技62.9801%股权 交易完成后数渡科技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 - 公司于8月10日晚披露筹划投资提示性公告 上交所于8月11日晚就交易合理性、标的估值及内幕交易等情况发出问询函 [2]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数渡科技主营高速互连芯片设计与研发 核心产品为PCIe高速交换芯片 已研发出支持PCIe5.0协议的交换芯片 [4] - 公司已完成芯片性能测试、自组网功能验证及与主流CPU/GPU兼容性验证 与多家客户签订框架协议 产品处于客户导入阶段 预计2025年四季度实现批量供货 [4] - 财务数据显示持续亏损:2023年营收1581.04万元/净亏6256.75万元 2024年营收3237.55万元/净亏1.38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28.33万元/净亏3598.27万元 [4][5] - 截至2025年6月末净资产6460.09万元 采用收益法评估后股东权益价值达12.72亿元 评估增值12.07亿元 增值率1869.01% [6] 万通发展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房地产销售与租赁 2022年以来持续大额亏损: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3.30亿元、-4.98亿元 [11][12] - 2025年半年度预计亏损2200万元至3300万元 近年来持续谋求跨界转型 尝试过文旅、新能源、金融服务及通信等领域 [2][11] 市场反应与监管关注 - 公司股价在8月10日公告前已提前涨停 公告后连续三个涨停 截至8月13日市值达191.9亿元 [8][10] - 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交易估值合理性 需披露评估方法参数依据 对比历史融资及同类资产收购定价情况 [6] - 交易所关注内幕信息管理 要求披露交易具体过程及时间节点 公司自查后称不存在内幕信息提前泄露情形 [11]
600246大动作,跨界芯片领域!连续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00:08
万通发展收购数渡科技交易概况 - 公司拟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方式投资8.54亿元,取得数渡科技62.9801%股权,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 [2]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高速互连芯片设计与ASIC芯片定制服务,核心产品为PCIe5.0高速交换芯片,已通过性能测试并进入客户导入阶段,预计2025年四季度批量供货 [4] - 交易公告前公司股价提前涨停,公告后连续三日涨停,市值达191.9亿元 [9] 标的公司财务与估值分析 - 财务表现:2023-2025H1营业收入分别为1581.04万元、3237.55万元、1628.33万元,同期净利润亏损6256.75万元、1.38亿元、3598.27万元 [4] - 资产状况:截至2025年6月末净资产6460万元,收益法评估股东权益价值12.72亿元,评估增值12.07亿元,增值率1869.01% [6] - 亏损原因:主要因PCIe5.0芯片未规模化收入及高强度研发投入 [6] 监管问询与公司回应 - 上交所要求说明交易合理性、估值依据及内幕交易情况,特别关注18倍评估溢价率及历史融资估值差异 [7] - 公司回复称不存在内幕信息泄露,并解释标的公司估值基于未来收益预期 [11] 万通发展经营背景 - 主营业务为房地产销售与租赁,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分别为-2.63亿元、-3.3亿元、-4.98亿元,2025H1预亏2200-3300万元 [12] - 近年频繁跨界转型,涉及文旅、新能源、金融服务、通信等领域,2025年1月曾终止AI产业链收购 [2]
押注科技巨头:桥水二季度大举增持英伟达,加仓谷歌、微软、Meta
华尔街见闻· 2025-08-13 22:29
桥水基金二季度持仓变动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桥水在第二季度大举增持英伟达439万股 持股总数达到723万股 较一季度末增长154% [1] - 桥水加仓了原本已是重仓股的三大科技巨头 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微软和Meta [1] - 桥水清仓了阿里巴巴等中概股以及美国能源巨头雪佛龙 [1] 桥水基金新增持仓 - 桥水新进芯片设计公司Arm 474万股 占其总持仓的031% [1] - 新进财务软件公司Intuit 59万股 能源股EQT 787万股 网约车公司Lyft 2479万股 美妆零售商Ulta Beauty 58万股 [1] - 新增持仓在总持仓中占比较小 Intuit和EQT各占019% Lyft占016% Ulta Beauty占011% [1]
部分中小房企并购科技资产谋转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3 16:45
行业趋势 - 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 部分中小上市房企通过并购科技产业实现新业务布局 [1] - 跨界并购有望为中小房企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增强抗周期能力 但对整合能力、资源匹配度和持续投入要求更高 [1] - 业内预计中小房企跨界并购趋势将延续 部分企业可能优化业务结构甚至逐步退出传统地产板块 向科技等成长型产业倾斜 [4] 公司案例 衢州信安发展 - 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先导电科95.4559%股份 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0亿元 发行价3.46元/股 [2] - 先导电科主营业务为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的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 [2] - 公司前身为新湖中宝 已形成"地产+高科技投资"双主业模式 以地产现金流支撑高科技产业培育 [2] 北京万通新发展 - 拟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方式投资8.54亿元取得数渡科技62.98%股权 [3] - 数渡科技核心产品为PCIe高速交换芯片 [3] - 公司主营高档住宅物业开发与经营 此次交易旨在落实向数字科技业务转型战略 [3] 驱动因素 - 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中小房企盈利能力下降 并购可快速进入新领域寻找发展路径 [4] - 科技概念在资本市场具备热度 跨界并购有助于提升估值水平 [4] - 中小房企与头部房企在土地储备、融资渠道等方面差距明显 跨界并购有助于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4] - 资金来源包括经营性现金流和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如可转债、定向增发等 [4]
杰理科技:无惧业绩波动,缩回来的拳头再打出去更加有力
半导体芯闻· 2025-08-13 10: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收入基本稳定 净利润3亿元同比下滑23% [1] - 2014年净利润0.31亿元增长至2024年7.91亿元 十年增长超25倍 [4] - 2022年净利润3.36亿元 2024年实现翻倍增长至7.91亿元 [4] - 2024年芯片销量达2014年的12倍以上 [17] 行业环境分析 - 2025年2月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税率达145% 5月通过经贸会谈降至30% [5] - 2025年1月实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 按销售价格15%给予补贴 [5] - 消费电子厂商信心逐步恢复 形成良性循环 [5][6] 技术实力与产品 - 从单一音频芯片发展为集成射频/视频/信息处理的SoC产品线 [9] - 产品线覆盖多技术模块交叉复用 形成平台型芯片设计体系 [9] - 新产品获得VIVO/小米等一线手机品牌旗舰耳机采用 [12] 市场竞争地位 - 蓝牙音频芯片市占率持续断层领先 2024年获国家级单项冠军 [13] - 同行业公司在收入突破20亿元后均出现波动并强力回升 [7] - 2025年上半年虽收入下滑但销量预计保持增长 [17] 发展前景 - 平台型芯片设计模式可借消费电子"爆品"实现业绩爆发 [12] - 作为行业龙头具备克服短期困难能力 业绩回升值得期待 [18]
上海芯片上市公司,终止收购!
是说芯语· 2025-08-13 02:58
新相微终止收购爱协生 - 新相微于2025年8月8日终止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爱协生100%股权的交易 因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 [4] - 爱协生2023年营收7.82亿元 2024年营收12.67亿元 远高于新相微同期4.8亿元和5.07亿元的营收规模 [8] - 此次交易被市场称为"蛇吞象"式收购 双方业务在显示驱动芯片领域高度重合 整合被视为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 [8] 新相微经营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5.61%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9.41%至842.31万元 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亏损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5亿元同比增长49.95% 归母净利润218.5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新市场拓展 [9] 爱协生资本化历程 - 爱协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已完成A轮和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深创投等机构 [12] - 公司2022年9月启动上市辅导 但2023年10月后IPO进程停滞 此前2024年11月英唐智控收购计划也因交易方案分歧终止 [12][13] 半导体行业并购趋势 -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政策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重组 2024年半导体行业首次公布并购事件31起 [15] - 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领域有11起并购案终止 包括光智科技收购先导电科和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等案例 [15][16] - 半导体并购面临技术迭代快 研发投入要求高 以及估值 支付方式等复杂利益博弈的挑战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