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

搜索文档
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5-04-28 22:40
公司业务转型与战略聚焦 - 公司自2022年起转型布局光伏新能源领域,专注于异质结(HJT)电池、组件、钙钛矿、EPC总包及电站运维业务,同时剥离部分橡塑业务子公司股权以优化资产配置 [4][5] - 光伏新能源业务已成为核心战略方向,公司在山东枣庄和安徽泗县投建HJT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 [5] - 通过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整合,公司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HJT电池组件制造商和清洁能源服务商 [4][6] 光伏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光伏产品包括高效HJT太阳能电池组件,主打大功率型号(如740W+),并加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740W+俱乐部 [6][7] - 已获得30多项专利,产品通过德国莱茵TUV、欧盟CE、中国CQC等权威认证 [6] - 与光势能新能源、华晟新能源等10余家行业企业合作探索技术及市场方向 [6] - 研发聚焦降本增效技术路线,包括硅片薄片化、银包铜浆料应用、钙钛矿叠层等9项关键技术 [9] 高分子材料业务现状 - 低碳环保高分子材料业务包括EVA/TPR改性材料及制品、改性工程塑料,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 [13][14]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直销为主,需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技术支持服务 [15] - 改性工程塑料原材料采购采取备货与订单结合模式,其他材料按订单采购 [15] 经营与生产模式 - 光伏业务采用"以销定采"采购模式,与供应商签署中长期协议保障电池片供应,常规材料通过招投标控制成本 [10] - 生产端实行"以销定产",在山东、安徽基地设组件车间,按订单排产并动态调整安全库存 [11] - 销售以直销为主,通过展会、技术服务等获取国内外电站客户订单 [12] 行业地位与荣誉 - 公司获评"2023中国品牌500强"、"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光伏组件企业"等称号 [6] - 担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员、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副会长等行业职务 [6] 研发与技术布局 - 设立独立研发中心,采用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体系,覆盖概念到产业化全阶段 [9] - 高分子材料研发基于客户需求定制配方,通过试样测试后投产 [16] 财务与股东结构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审计意见 [1][2] - 报告期未盈利且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转增股本 [3] - 普通股股东结构未披露重大变动,无优先股及表决权差异安排 [17][18]
至正股份(603991) - 至正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4-28 07:49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3月三类产品合计产量4840.55吨,销量5105.24吨,营收5108.93万元[1] 产品数据 - 2025年1 - 3月光通信材料产量1868.59吨,销量2269.58吨,营收1403.84万元[1] - 2025年1 - 3月电气装备材料产量975.24吨,销量819.74吨,营收1648.88万元[1] - 2025年1 - 3月电网绝缘材料产量1996.71吨,销量2015.91吨,营收2056.21万元[1] 价格数据 - 2025年1 - 3月光通信材料均价6185.45元/吨,同比降38.01%,环比升6.71%[4] - 2025年1 - 3月电气装备材料均价20114.62元/吨,同比降27.18%,环比升120.35%[4] - 2025年1 - 3月电网绝缘材料均价10199.93元/吨,同比降2.33%,环比升2.22%[4] 采购数据 - 2025年1 - 3月EVA树脂采购均价9954.43元/吨,同比降7.14%,环比升10.01%[5] - 2025年1 - 3月PE树脂采购均价9027.13元/吨,同比升8.04%,环比降5.01%[5] - 2025年1 - 3月POE弹性体采购均价20655.43元/吨,同比降2.76%,环比升16.94%[5]
营收增五成、净利六连亏:至正股份增产不增收,深陷“越卖越亏”怪圈
深圳商报· 2025-04-16 01:58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52.2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053.38万元,较2023年亏损4442万元有所收窄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58.68万元 [1] - 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737.39万元 [1] - 连续6年亏损(2019-2024) [1] 业务分析 -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线缆用高分子材料和半导体设备两大板块的双位数增长 [2] - 线缆用高分子材料贡献超六成营收,但产品价格同比跌幅超三成,导致毛利率压缩 [2] - 半导体设备业务保持增长但未形成规模效应,无法弥补传统业务利润缺口 [2] - 产品结构以中低端为主,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端领域渗透率不足 [3] 成本与费用 -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因市场竞争加剧而上升 [3] - 财务费用因融资规模扩大同比激增,债务压力加大 [3]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但高端材料突破速度滞后于市场预期 [3] 战略调整 - 收缩低效产能,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 [4] - 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方式收购AAMI 99.97%股权,同时置出至正新材料100%股权 [6] - 核心产品环保型低烟无卤聚烯烃电缆高分子材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产品种类单一 [3] 公司治理风险 - 2020年发生1670.37万元违规担保事件,涉及原实控人侯海良及多名高管 [5] - 违规担保未经内部审批及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 [5] - 侯海良、李现春、章玮琴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5][6] - 实控人王强被媒体称为"炒壳玩家",曾低位收购多家低市值公司 [6] 市场与行业 - 新能源、5G等新兴领域对特种材料需求升温,公司需抓住产业升级窗口期 [4] - 传统高分子材料业务面临低毛利困局,半导体设备业务技术壁垒尚未建立 [3]
至正股份(603991) - 至正股份2024年第四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4-15 13:25
产品售价 - 光通信线缆等材料2024年10 - 12月平均售价5796.76元/吨,同比降46.72%,环比降13.41%[1] - 电气装备线材料2024年10 - 12月平均售价9128.44元/吨,同比降66.14%,环比降49.38%[1] - 电网系统电缆材料2024年10 - 12月平均售价9978.75元/吨,同比降6.99%,环比升3.78%[1] 产品产销营收 - 光通信线缆等材料2024年10 - 12月产量3216.61吨,销量3304.24吨,营收1915.39万元[2] - 电气装备线材料2024年10 - 12月产量1179.23吨,销量1612.05吨,营收1471.55万元[2] - 电网系统电缆材料2024年10 - 12月产量6349.46吨,销量6679.01吨,营收6664.81万元[2] 原材料采购价 - 树脂EVA 2024年10 - 12月平均采购价9048.29元/吨,同比降17.00%,环比升1.66%[3] - PE树脂2024年10 - 12月平均采购价9502.91元/吨,同比升10.33%,环比升4.76%[3] - POE聚烯烃弹性体2024年10 - 12月平均采购价17663.38元/吨,同比降14.24%,环比升0.80%[3] - 阻燃剂2024年10 - 12月平均采购价1577.69元/吨,同比降50.74%,环比降32.53%[3]
时代新材营收首破200亿净利增15% 研发费用三连增四大业务收入创新高
长江商报· 2025-04-07 01:0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签订风电叶片销售合同金额达19.8亿元,其中海上风电项目2.1亿元、陆上风电项目17.7亿元,约为2024年同期风电叶片销售收入的1.5倍 [2][3][4]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00.55亿元,同比增长14.35%,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15.20%,四大业务板块销售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4] - 公司营收净利连续三年增长,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0.35亿元、175.38亿元、200.5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7亿元、3.86亿元、4.45亿元 [5] - 公司正在推进不超过13亿元的定增募资,实际控制人下属企业中车金控拟认购不超过6.61亿元 [1][10] 业务表现 - 风电叶片板块2024年收入增幅达22.37%,轨道交通板块收入增幅达25.60%,新材德国(博戈)实现扭亏为盈 [4] - 公司在全球轨道交通悬挂部件产品领域规模第一,风电叶片规模国内第二,汽车减振细分领域全球第三 [8] - 公司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2023年达7.9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1.90亿元同比由负转正增长162.70% [5] 研发实力 - 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加,2021-2023年分别为6.22亿元、6.78亿元、8.3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6.85亿元同比增长12.11% [9][10] - 公司围绕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形成五大核心技术和七大核心能力,在全球多个国家拥有研发和生产基地 [8][9] 行业地位 - 公司是轨道交通减振全套方案提供者和减振产品研发制造品类最齐全的企业之一 [8] - 公司是国内拥有最强独立自主研发能力的叶片制造商之一,全球少数具备聚氨酯叶片批量制造能力的企业 [8] - 公司在风电联轴器及减振产品领域持续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8]
中研股份:中研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结果公告
2023-09-14 11:07
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结果公告 保荐人(主承销商):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特别提示 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研股份"、"发行人" 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并在科创板上市(以下简称"本 次发行")的申请已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已经中国证 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同意注册(证监许可〔2023〕1531 号)。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证券"或"保荐人(主承销商)"或"主 承销商")担任本次发行的保荐人(主承销商)。发行人股票简称为"中研股份", 股票代码为"688716"。 本次发行采用向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定向配售(以下简称"战略配售")、 网下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询价配售(以下简称"网下发行")与网上向持有上海 市场非限售 A 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凭证市值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以下 简称"网上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综合评估公司合理投资价值、可比公司二级市场估值水平、 所属行业二级市场估值水平等方面,充分考虑网下投资者有效申购倍数、市场情 况、募集资金需 ...
中研股份:中研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上发行申购情况及中签率公告
2023-09-11 11:08
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网上发行申购情况及中签率公告 保荐人(主承销商):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研股份"、"发行人" 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以下简称"本次发行")的 申请已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已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 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同意注册(证监许可〔2023〕1531 号)。 本次发行采用向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定向配售(以下简称"战略配售")、 网下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询价配售(以下简称"网下发行")与网上向持有上海 市场非限售 A 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凭证市值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定价发行(以下 简称"网上发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证券"或"保荐人(主承销商)" 或"主承销商")担任本次发行的保荐人(主承销商)。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协商 确定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为 3,042.00 万股。初始战略配售数量为 152.10 万股,占 本次发行总数量的 5.00%,参与战略配售的投资者承诺的认购资金已于规定时间 内全部汇至主承销商指定的银行账户。 ...
中研股份:中研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上路演公告
2023-09-06 11:08
上市进展 - 公司2023年6月15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证监会同意注册[1] 发行情况 - 拟公开发行新股304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00%[2] - 初始战略配售152.10万股,占发行数量5.00%[2] - 网下初始发行2022.95万股,占扣除战略配售后70.00%[2] - 网上初始发行866.95万股,占扣除战略配售后30.00%[2] 路演信息 - 网上路演时间为2023年9月8日14:00 - 17:00[2] - 网址为上证路演中心和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2] - 参加人员为发行人管理层和保荐人相关人员[3] 其他 - 招股意向书等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查询[3]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
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_8-4-1 关于本次申报招股说明书修改的说明
2023-08-15 23:46
关于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说明书内容修订情况的说明 在"七、发行人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后主要财务信息及经营状况示"更新了 "(二)审计截止日后主要财务信息"中"2022 年 1-6 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 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二、"第六节 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章节 在"十八、审计报告截止日后主要财务信息及经营状况"更新了"(一)2、 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中"2022 年 1-6 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以及"(一)4、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项目和金额"中 2022 年 1-6 月 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以下无正文) 上海证券交易所: 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发行人")首 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于 2023 年 6 月 15 日经贵所上市委员会 审核通过,并于 2023 年 7 月注册生效。现对《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注册稿)》进行了部分修订,相关修 订部分已采用楷体加粗字体。本次申报的招股说明书与前次申报的招股说明书差 异情况的说明如下: 一、 "第二节 概览"章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