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标国际巨头!历时24年造“分子桥” 中科院博士创立的能之光彰显深厚实力
每日经济新闻·2025-08-13 09:37

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 - 2001年由中科院博士张发饶从日本归国创立 专注于高分子材料研发与产业化[1][2] - 初始位于宁波经开区科创园500平方米起步空间 现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0] - 实控人张发饶持股51.13% 兼具科学家与企业管理者双重角色[2] 核心产品与营收结构 - 相容剂产品2022-2024年分别贡献营收5.35亿元、5.43亿元和5.75亿元 占比始终超95%[3] - 同期相容剂毛利率从12.19%提升至16.91%[3] - 功能高分子材料收入占比从3.02%升至4.63% 主要产品粘合树脂应用于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3]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归母净利润从2186万元跃升至5594万元(报告期内)[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94亿元(同比微增0.06%) 净利润2952.75万元(同比增长10.81%)[4] 技术实力与研发体系 - 掌握超临界技术、接枝改性技术等核心技术 拥有57项发明专利(51项为自主研发)[5][10][11] - 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研发团队含14名硕博人才及2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 - 2019-2022年获"浙江制造精品"、"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多项认证[10] 市场拓展与客户生态 - 报告期内年新增客户528家、477家、439家 净新增客户46家、56家、73家[5] - 新增客户平均贡献销售收入5.62万元、9.41万元、6.71万元[5] - 客户包括金发科技、万马股份等国内企业 以及LG、巴斯夫等国际巨头[8] 生产体系与运营效率 - 配备全自动失重称喂料系统、数字化控制设备等先进生产设施[6] - 销售费用率(1.57%-1.97%)和管理费用率(3.15%-3.43%)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7] -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实现全流程质量管控[7] 行业机遇与市场空间 - 中国热熔胶市场规模从2017年172.28亿元增至2022年253.20亿元(年均增速8.01%)[3] - 改性塑料市场2023年达2939亿元 2024年预计3107亿元[11] - 光伏组件2024年产量588GW(同比增长13.5%)带动上游材料需求[11] 募资计划与战略方向 - 募资1.07亿元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及研发中心建设[12] - 重点扩产低VOC系列、粘合树脂和功能母料 瞄准陶氏、三井等国际品牌主导的高端市场[12] - 目标实现高端材料进口替代 把握环境友好型材料趋势[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