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银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2.3万亿元!A股两融余额再创新高,超越2015年牛市峰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1:36
两融余额创历史新高 - 2025年9月1日A股两融余额达22969.91亿元,首次突破2015年峰值 [1] - 截至2025年9月9日,两融余额进一步攀升至23197.18亿元,融资余额达23034.95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1] 两融标的数量与结构变化 - 两融标的数量从2015年6月18日的912只大幅增加至2025年9月9日的4239只 [5] - 创业板两融余额从2015年6月18日的1038.30亿元增长至2025年9月9日的4845.23亿元,增幅达367% [14][17] - 沪深300两融余额从2015年6月18日的13006.58亿元下降至2025年9月9日的7830.5亿元,降幅39.8% [16][17] 杠杆率与市值占比 - 2025年9月9日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为2.5%,远低于2015年6月18日4.27%的水平 [5][6] - 2025年8月25日至9月2日融资买入金额持续超3000亿元,占A股成交额比重约11% [7][8] - 2015年6月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重多在12%以上,峰值达13.03% [8][9] 投资者结构与负债变化 - 2025年两融个人投资者数量超760万名,机构投资者超5万名 [9] - 2015年6月个人投资者数量约380万名,机构投资者超6800家 [10] - 2025年9月9日两融投资者人均负债128.4万元,低于2015年6月18日的163.91万元 [12] 行业杠杆特征分化 - 2025年两融余额占比前十大行业均值为2.72%,计算机、社会服务、传媒位列前三 [18] - 2015年两融余额占比前十大行业均值为6.51%,综合、社会服务、轻工制造领先 [21] - 银行、轻工制造、食品饮料等行业当前两融余额占比较2015年高点下降超70% [22] 资金流向与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两融余额较2015年增长275.32%,计算机、电力设备、通信增幅均超68% [23] - 金融地产等传统产业两融余额显著下滑,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降幅分别达54.8%、29.5%、61.2% [23] - 杠杆资金从金融地产转向科创成长属性行业,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等 [24][30] 板块热度与业绩支撑 - 2025年"AI+"龙头股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上半年平均业绩增速达207%,寒武纪扭亏为盈 [29] - 2015年"互联网+"龙头除东方财富外业绩平淡,平均增速50.6%,生意宝增速为负 [29] - 部分科技概念股估值高企,如淳中科技动态市盈率超千倍 [29] 市场资金结构差异 - 当前两融成为唯一合法加杠杆途径,场外配资受控,资金结构多元化 [30] - 公募、私募、北向资金等多路资金进场,形成"内资+外资"双轮驱动 [30] - 资金推动逻辑更注重长期可持续性,而非短期快速加杠杆 [31]
融资融券周报:主要指数全部震荡调整,两融余额继续上升-20250910
渤海证券· 2025-09-10 10:47
根据提供的融资融券周报内容,该报告主要描述了两融市场概况、行业及标的券的融资融券特征,并未涉及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构建、测试及评价。报告内容聚焦于市场数据统计、排名及风险提示,未包含模型或因子相关的构建思路、具体过程、公式、评价或测试结果。因此,本总结中无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相关内容可提取。
【盘中播报】54只A股封板 通信行业涨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06:40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涨0.26% 个股方面2382只上涨其中涨停54只 2848只下跌其中跌停5只[1] - A股成交量1013.91亿股 成交金额16316.30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减少6.89%[1] 行业涨幅排名 - 通信行业涨幅3.42%居首 成交额1228.20亿元 较上日增长43.45% 元道通信以20.01%涨幅领涨[1] - 电子行业涨幅2.70% 成交额2660.86亿元 较上日增长6.48% 思泉新材以19.33%涨幅领涨[1] - 传媒行业涨幅1.67% 成交额571.93亿元 较上日增长15.06% 幸福蓝海以15.42%涨幅领涨[1] 行业跌幅排名 - 电力设备行业跌幅1.29% 成交额2193.34亿元 较上日减少12.65% 上能电气以8.98%跌幅领跌[2] - 综合行业跌幅1.17% 成交额48.00亿元 较上日减少4.46% 东阳光以2.50%跌幅领跌[2] - 基础化工行业跌幅1.06% 成交额746.27亿元 较上日减少20.65% 奇德新材以8.20%跌幅领跌[2] 成交额变化显著行业 - 石油石化行业成交额96.24亿元 较上日大幅增长39.96% 尽管行业整体下跌0.29%[1] - 非银金融行业成交额356.92亿元 较上日大幅减少27.72% 行业下跌0.19%[1] - 家用电器行业成交额228.97亿元 较上日大幅减少28.39% 行业下跌0.43%[1]
牛市中的主线轮动和切换
2025-09-09 14:5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半导体、光伏、锂电池、医疗研发外包 CRO、煤炭、国防军工(如造船业)、银行业、金融板块(非银金融和银行)、机器人、AI、TMT、医药、新能源、创新药[1][2][5][6][7][12][14] - 公司:未提及具体上市公司名称 核心观点和论据 方法论框架 - 主线轮动和切换基于两种方法论:自上而下(宏观经济场景划分)和自下而上(板块属性及财务数据)[2] - 自上而下:经济上行周期利好大盘成长和大盘价值 经济下行周期初期大盘价值具防守属性 盈利下行周期尾声小盘成长或主题成长表现较好[1][2][4] - 自下而上:关注ROE加速上行行业的成长机会(如半导体、光伏、锂电池、煤炭) ROE走平阶段视为价值阶段[1][2][4][5] 历史主线行情经验 - A股领涨板块多为景气上行行业:2019-2021年半导体、光伏、锂电池、CRO 2022-2023年煤炭行业(ROE持续向上) 2006-2007年造船业 2003-2008年银行业(财务数据向好)[1][2][5] - 主线行情需行业处于景气上升阶段 若财务数据未改善但短期行情变化则多为主题性行情[1][5] 历史风格切换案例 - 2000年:科技股(1999年5月-2000年3月)切换至材料股(水泥、钢铁) 与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时间一致[1][6] - 2007年:可选消费品(纺织服装、家电、汽车)切换至资源品(煤炭、石油、有色金属) 受印花税上调(530事件)及经济过热影响[1][6][9] - 2014年底:金融板块(非银金融和银行)大涨后切换回科技成长板块 受央行降息及经济预期变化驱动[1][6][9] 2025年市场风格切换 - 2025年1-2月:成长股(机器人、AI)主导[1][7] - 2025年3-6月:金融股(银行)表现较好[1][7] - 2025年7月起:大盘价值股(防守属性)突出 标志主线转向价值类股票[1][7][8] 当前市场驱动因素 - 盈利周期及其预期变化是主线切换主因(如经济周期变化或预期变化)[3][9][10] - 事件性催化剂加速切换:降息、印花税调整、政策变化等[3][9] - 当前处于盈利下行周期尾声(阶段一) 逻辑偏向红利或主题投资 非顺周期投资[3][10][11] 当前市场环境判断 - 盈利下行周期尾声(阶段一) 类似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及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10][11] - 小盘股表现优异且收益率高 过去三年平均ROE越低当前收益率越高 类似2000年和2015年行情[11] - 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两融余额超2015年历史最高点[3][11][13] - 短期内系统性风格切换可能性低 偏成长或科技风格主线不变 PPI转正前四季度保持偏成长、偏科技方向[3][12] 投资策略与关注指标 - 关注行业财务数据(如ROE)及产业周期判断景气上行阶段[1][2][4][5] - 关注小盘股估值:市盈率相对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40%分位数 市净率相对估值约60%分位数[13] - 关注PPI是否转正(影响市场风格)及产业逻辑(如AI、新能源、创新药)[12][13][14] 其他重要内容 - 国防军工(如造船业)在06-07年因财务数据向好成为主线行情[5] - 银行业在2003-2007年间因成长属性成为主线板块[4][5] - 主题性行情需与系统性切换区分 需综合宏观环境及行业发展判断[1][5]
业绩专题:上半年A股盈利增速放缓,后续有望温和回升
东莞证券· 2025-09-08 02:5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44%,较一季度下降1.22个百分点,盈利增速放缓但后续有望温和回升 [2][9] - 全A营收同比增速转正至0.03%,毛利率小幅回升至17.84%,费用增速下降且ROE持平一季度 [2][15][22][33] - 行业表现分化:TMT、金融、部分中游行业(如机械设备、电力设备)业绩亮眼,而上游原材料、房地产及部分消费板块承压 [2][41][44][45][46][48][49] - 政策加码预期增强,下半年经济企稳动力有望推动A股盈利温和回升 [2][58] 整体盈利表现 - 全部A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2.44%,增速较一季度减少1.22个百分点 [2][9] - 非金融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1.03%,增幅较一季度减少3.48个百分点 [9] - 创业板、科创板、北证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8.96%、-14.32%、-11.44%,主板增速为2.35% [2][10] 营收与毛利率 - 全部A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03%,结束一年负增,非金融企业营收降幅收窄至-0.18% [2][15] - 全A毛利率为17.84%,环比扩大0.02个百分点,科创板毛利率保持28.98%高位 [2][22][24] - 电子、计算机、农林牧渔营收增速领先(19.10%、11.40%、9.05%),石油石化、煤炭营收降幅较大(-8.37%、-19.45%) [19] 费用与盈利能力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增速分别为-2.29%、1.37%、-15.38%,费用率环比下降 [2][30] - 全A净资产收益率ROE(TTM)为7.73%,持平一季度;销售净利率微升至7.87%,总资产周转率提高至0.08次 [2][33][34] 行业分析:上游 - 有色金属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59%、35.94%,工业金属与金银价格上涨形成支撑 [41][58] - 石油石化、煤炭净利润同比降幅扩大至-14.50%、-32.29%,受油价与煤价下行影响 [41][58] - 农林牧渔营收增长8.95%,净利润达273.51亿元,需求回暖 [42][58] 行业分析:中游 - 机械设备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26%、18.08%,工程机械与高端制造表现突出 [44][58] - 电力设备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69%、5.47%,出海与电网投资支撑景气度 [45][58] - 轻工制造营收增速转正但净利润下降23.14%,基础化工业绩承压(净利润增速3.81%) [43][44][58] 行业分析:下游与消费 - 家用电器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32%、12.81%,展现韧性 [46][58] - 汽车营收增长7.28%但净利润增速降至0.68%,价格竞争影响盈利 [47][58] - 房地产营收降幅扩大至-11.92%,净利润同比改善但仍承压 [46][58] - 食品饮料、美容护理等消费板块业绩普遍放缓 [47][58] 行业分析:TMT与金融 - 电子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11%、28.44%,AI创新与国产替代驱动高景气 [48][58] - 计算机净利润增速高位回落至42.55%,通信板块稳健增长(净利润增速7.69%) [48][58] - 银行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至0.77%,非银金融净利润增长18.36% [49][58] 其他板块与展望 - 交通运输、国防军工业绩改善,环保与公用事业承压 [50][58] - TMT与金融板块对全A利润贡献提升,政策加码预期下内需有望复苏 [55][57][58] - 全年GDP增速5%目标支撑企业盈利温和回升,关注有色、机械、TMT及金融等业绩改善行业 [2][58]
14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9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01:28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14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1] - 电力设备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当日净买入58.5亿元 [1] - 电子 有色金属 通信 非银金融 商贸零售等行业净买入金额均超3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583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1] - 109股净买入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 [1] - 19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1] 重点个股融资净买入金额 - 先导智能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16.43亿元 [1] - 寒武纪 宁德时代 紫金矿业 亿纬锂能 阳光电源 新易盛 胜宏科技等股净买入金额均超6亿元 [1]
银河证券:后续A股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走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00:22
融资资金流向变化 - 前期融资净买入规模靠前的电子、计算机、通信等行业在9月2日市场震荡行情以来融资资金出现转向 [1] - 电力设备、非银金融、汽车、交通运输、医药生物等行业融资余额维持净流入态势 [1] A股市场走势展望 - A股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的走势 [1] - 需关注短期波动风险并重点观察市场量能的边际变化 [1] 市场环境支撑因素 - 美国8月非农数据疲软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 [1] - "十五五"规划布局下政策预期进一步提升 [1] 资本市场改革进展 - 证监会9月5日修订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1] - 公募基金行业第三阶段费率改革落地意味着费率改革顺利收官 [1] -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为A股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并提振市场信心 [1] - 改革有助于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1]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短期调整接近尾声,上行逻辑仍未改变,资金聚焦高低切
券商中国· 2025-09-07 14:43
市场流动性特征 - ETF资金流向明显分化 宽基减而行业/主题增 A股减而港股增 机构配置型资金呈现高切低特征 强趋势板块主要由主动选股型资金驱动[2] - 市场步入2021年以来主动型公募产品最后一轮密集申赎换手阶段 机构重仓核心资产上涨有望逐步消化赎回压力 机构票或成下一轮产业趋势及经济回暖配置重心[2] - 海外高债务资金利率与央行被动降息压力共存 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压力减缓 反内卷趋势下份额优势转向定价权 利润率长期回升成重要基本面线索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2] 资产配置策略 - 建议超配AH股与美股 标配债券与黄金 A股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及流动性稳定 估值水平不高且权重股处于低位 未显示过热[3]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上升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提供空间 增量经济支持举措有望出台 中国股市上升动力可持续[3] - 美股受经济韧性、企业盈利及风险偏好支持 流动性预期边际改善[3] 市场趋势与资金流向 - A股获利盘兑现压力下波幅增大 抛压情绪快速释放 核心上行驱动力未变 处于机构与个人共振流入阶段[4] - 融资交易型资金寻觅低位主题方向 配置型外资及新发偏股型基金持续入市 中长期增量资金仍有流入动力[4] - 市场或进入波动率放大阶段 结构重要性提升 TMT为中长期主线 短期可博弈低拥挤度板块[4] 产业主线与配置方向 - 上行趋势中调整接近尾声 转为低斜率上行更持续 增量资金节奏更健康[5] - 拥抱低渗透率赛道 围绕AI算力、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展开[5] - 聚焦高质量策略 关注300质量成长、500质量成长 中报业绩上修与创新高领域集中在TMT、中高端制造和医药[5] 板块轮动与景气逻辑 - 慢牛行情进入整理期 因交易过热及资金集中于TMT 利好兑现致风险偏好下降[6] - 指数回调温和且整理期较长 呈现震荡修复趋势 出现高低切换[6] - 红利板块作为底仓保留 AI算力主线逻辑未证伪 关注涨幅落后但景气逻辑仍在赛道[6] 行业机会与轮动主线 - A股延续震荡上行 关注短期波动风险及量能边际变化[7] - 成长板块上半年展现高景气度 产业趋势积蓄向上形成轮动主线 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具补涨潜力[7] - 低位消费细分领域在政策支持下可能轮动走强 中长期关注反内卷概念、红利资产及科技自立方向[7] 结构性机会与催化因素 - 市场波动率高 需新催化开启趋势性上涨 横盘震荡概率较大 关注电力设备与有色金属机会[8] - 四季度全球顺周期交易为市场催化 黄金价格抢跑实际利率 长期通胀预期上行形成新驱动[8] - 黄金股估值处于历史类似阶段偏低位置 比金价更具备弹性[8] 港股配置价值与资金偏好 - A股宽幅震荡概率上升 景气板块内部切换 港股因美国降息预期及美元走弱配置性价比抬升[9] - 增量资金未形成一致性强趋势 A股盈利预期上修仍需催化[9] - 资金优先选择涨幅落后、有景气支撑或政策催化板块 AI为中期主线 短期关注新能源等新方向[9] 行业分化与配置思路 - 行业分化下结构重于全局 配置核心思路为科技为先的双轮驱动 行业间分化远大于历史经验值[10] - 成长板块在市场风险偏好高位易跑出超额收益 可关注游戏、传媒、互联网、华为产业链等低位品种进行高低切[10] 市场波动与风格轮动 - 换手率高点引发阶段性回调但不改长期趋势 为后续上涨积蓄动能[11] - TMT拥挤度8月底升至40%以上 接近年初高点 创业板算力板块成交量近年初峰值[11] - 流动性供需格局良好 风格有望出现轮动 四季度进入政策预期发酵阶段 增量资金在四季度加速入市[11]
开源证券晨会纪要-20250907
开源证券· 2025-09-07 14:43
核心观点 - 央行或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财政部与央行举行会议深入研讨金融市场运行和政府债券发行管理等议题[4][5] - 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显著降温 新增就业2.2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人 失业率升至4.3% 劳动力市场快速走弱[9][10] - 坚定牛市思维 市场结构呈现双轮驱动格局 科技成长与PPI修复扩散行情并存 行业分化加剧背景下配置思路转向结构重于全局[15][18][19] - AI算力投资浪潮持续 全球算力巨头NVIDIA和博通AI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6%和63% 国内外大模型厂商资本开支维持高位[67][68][71] - 反内卷政策在多行业推进 28省水泥协会联合治理低价竞争 建材、煤炭等行业供需格局优化[26][31] 宏观经济 - 国内政策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 提出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到2035年基本建成[4] - 财政贴息政策正式实施 商务部预告9月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5] - 上海深圳放松楼市限购 特定区域取消购房套数限制 房贷利率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房[5] - 美欧贸易协定落实 日央行副行长表态强化加息预期 美国削减对外援助[7] - 美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压力边际回落 7月职位空缺数降至718.7万人 每个求职者对应0.97个工作岗位跌破1.0[12] 行业配置策略 - 业绩视角显示结构性复苏突出 2025年中报呈现扩张型和反转型盈利高增长特征[17] - 流动性层面非宽基ETF6-8月净流入2279亿元 主题型、行业型、策略型ETF获显著资金流入[18] - 推荐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方向 包括AI硬件、半导体、机器人、游戏等板块[19] - 顺周期品种关注有色金属、化工、钢铁、建材等PPI边际改善受益行业[19] - 反内卷范围超越传统周期品 光伏、锂电、工程机械、医疗等制造与成长方向具备潜力[19] 科技与AI算力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73亿美元增至2028年261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8.5%[20] - 热管和均温板渗透率提升 iPhone17Pro系列有望采用铜质均热板技术 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分别达37.76亿和11.97亿美元[21][23] - NVIDIA2026财年Q2收入4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 数据中心收入411亿美元同比增长56%[67] - 博通2025财年Q3收入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22% AI半导体收入52亿美元同比增长63% Q4指引174亿美元[71][72] - 美团发布LongCat-Flash-Chat模型并开源 总参数量560B 采用混合专家架构[74] 传统行业反内卷 - 28省水泥协会联合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完善错峰生产、产能置换、价格监测等制度[26] -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目标要求2025年底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 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30%[26] - 动力煤价格回落至679元/吨 但开工率维持79.5%低位 港口库存下降1.48% 非电煤需求有望接棒[31] - 炼焦煤从1230元底部反弹至1540元/吨 期货涨幅达61.2% 供给存在收紧预期[31] - 对欧盟进口猪肉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保证金率15.6%-62.4% 欧盟占我国猪肉进口量52%[46][48] 细分行业动态 - 建材板块近一年上涨44.25% 跑赢沪深300指数6.21个百分点[27] - 消费建材推荐三棵树、东方雨虹、伟星新材等 玻纤板块推荐中国巨石[26] - 生猪均价13.79元/公斤 150kg肥猪较标猪溢价0.38元/公斤 需求边际向好[49] - 食品饮料板块白酒基本面底部渐近 部分企业开瓶率向好 新消费标的业绩增速快[56] - 医药CXO行业迎来明确拐点 2025年下半年有望实现签单及报表端双复苏[60] 低空经济与创新领域 - 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芜湖开幕 展出3万平方米前沿成果 芜湖发布低空智联系统[83] - 四创电子展示"低空雪亮"安全监管系统 覆盖5平方公里区域实现无人机统一管控[83] - 浙江成立首只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目标规模30亿元 首期到位10亿元[83] - 欧盟通过54亿欧元聚变投资提案 重点支持ITER项目(40亿欧元)和聚变研究(14亿欧元)[79] - 杭氧股份布局可控核聚变领域 提供氮制冷系统、氦制冷系统等整体解决方案[80] REITs市场表现 - 保障房REITs单周上涨0.49% 消费类REITs上涨1.21% 中证REITs指数同比上涨7.91%[35][37] - REITs市场成交量6.19亿份同比增长130.11% 成交额27.8亿元同比增长156.22%[35] - 华夏凯德商业REIT启动询价 区间4.756-5.932元/份 最高分派率5.44%[36] - 临港创新智造产业园私募REIT获受理 拟发行金额8.1亿元[36] - 12只REITs基金等待上市 发行市场保持活跃[38]
非银金融行业点评报告:公募基金降费第三阶段终落实,预计每年让利300亿,三轮降费合计每年让利500亿
东吴证券· 2025-09-07 08:34
投资评级 - 非银金融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降费第三阶段政策落地 预计每年让利300亿元 三轮降费合计每年让利500亿元[1][4] - 调降认购费、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率水平 股混基认购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下调至0.8% 债基由0.6%下调至0.3%[4] - 销售服务费方面 股混基费率上限由0.6%/年调降至0.4%/年 指数基金和债基由0.4%/年调降至0.2%/年 货基由0.25%/年调降至0.15%/年[4] - 持有超过一年的股混债基金不再收取销售服务费 货币基金销售服务费下降预计超过90亿元[4] - 第三阶段费率改革整体降费约300亿元 降幅约34%[4] - 优化赎回费安排 全部归基金资产 引导销售机构由重流量转为重保有[4] - 差异化尾佣比例安排 个人投资者销售维持尾佣不超过50% 机构投资者销售中权益类基金尾佣不超过30% 债基货基尾佣由30%调降至15%[4] - 证监会同意运行FISP平台 助力壮大直销渠道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4] - 三轮降费具体构成:第一阶段主动权益类管理费率托管费率让利约140亿元 第二阶段券商交易佣金费率让利约68亿元 第三阶段销售费用让利约300亿元[4] - 对券商整体影响有限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占经纪收入比在10%以内 占营业收入比仅2% 其中光大证券(6.4%)、中金公司(4.7%)、中信建投(3.9%)、国金证券(3.9%)代销收入占营收比较高[4] 行业表现 - 非银金融板块相对沪深300指数呈现超额收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