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行情
icon
搜索文档
金价,彻底沸了!
长江日报· 2025-09-23 22:46
随着国际黄金价格走高,国内金饰价格也随之上涨。昨天(9月23日),部分品牌的足金首饰价格已达到1100元/克。适逢传 统消费旺季,金价居高不下的黄金消费市场有什么新变化? 福建厦门:部分消费者换购新金 大克重婚庆金饰走俏 厦门一家珠宝首饰门店店长介绍,每年九月十月,是传统婚庆旺季,也是婚庆金饰购买的高峰期,前两年很多消费者倾向 于小克重"三金",但今年一些消费者对金价上涨已经有了心理预期,精品大克重婚庆金饰反而走俏,并且很多消费者往往 是带着家中的旧金前来换购的。 福建厦门某珠宝首饰门店店长 王凤钦:比如35克-50克的金饰,现在是断货状态,以旧换新现在免上浮、免损耗,只有补工 费。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攒金豆,很多黄金品牌也推出联名产品抢占专柜。不过,这些联名款黄金往往都是一口价商品,IP的 溢价也较高,因此这些联名款往往以小克重手串、吊坠为主。 福建厦门某珠宝首饰门店店长 王凤钦:价格在1000多元到3000元的产品比较热销。 此外,还有一些1克重的金钞、金饼,兼具投资和观赏属性,正成为年轻人赠送礼品的新选择。 美联储宽松政策推高金价 市场押注年内再降息 今年年内国际现货金价已上涨超40%。推动黄金走强的原 ...
9月19日每日研选 | 美联储降息周期下 科技板块或将迎风飞舞
搜狐财经· 2025-09-19 00:49
德邦证券:"金融+科技"的趋势有望延续 权益方面,当前市场处于新一轮美元降息周期的初期,流动性的释放刚刚开始。从权益市场角度,"金 融+科技"的趋势有望延续,建议围绕强产业趋势板块(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及受益于美元走弱的 有色金属进行重点布局,同时把握政策加码预期(大消费、地产等)轮动节奏。债市方面,短期交易层 面的压力释放之后,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商品方面,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因全球流动性的宽松,涨 价或将更流畅,值得长期布局。 中银国际证券:科技无需悲观,AI行情配置重视"高低切" 当前AI产业趋势正在形成,成为市场行情的重要主线。海外算力景气度持续验证,国产算力正在形成 从产业突破到业绩初步兑现的产业闭环。短期调整无碍长期上行趋势,反而贡献产业链内部"高低切"配 置机会,国产算力、AI端侧、AI应用等仍具备较高配置性价比。 华金证券:美联储降息后,科技和部分核心资产或相对占优 科技成长方向,过往18次美联储降息后T+30交易日内,电子、医药生物、通信板块分别10次、9次、9 次涨幅排名前十。核心资产方向,18次美联储降息后T+5交易日内,医药生物、社会服务、食品饮料、 家用电器板块分别9次、9次、9次 ...
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07:27
【导读】昨日股票ETF市场净流入28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昨日(9月16日),三大指数纷纷走出浅浅的"V"字反转,以微涨收盘。伴随着市场在高位缩 量震荡,最近几日股票ETF市场资金流向变化较大。 继前一日净流出46亿元后,昨日股票ETF市场(含跨境ETF,下同)转为净流入,净流入资 金约28亿元。 其中,行业主题ETF与港股市场ETF净流入居前,宽基ETF净流出较多。 机器人ETF大爆发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全市场1206只股票ETF总规模达4.37万亿元。 从市场表现看,汽车零部件涨幅居前,华夏、易方达、平安基金旗下汽车零部件ETF分别涨 5.26%、4.6%和4.46%。 机器人板块大爆发,相关ETF全线上涨。其中,机器人ETF鹏华、机器人ETF易方达和景顺长 城基金机器人50ETF表现突出,分别上涨5.05%、4.44%和4.39%。此外,万家机器人产业 ETF、汇添富机器人ETF基金、银华机器人ETF基金以及华夏、天弘、南方、嘉实、招商、国 泰旗下机器人主题ETF均涨超3%。 | 排行 | 训 清简称 | 0. 7. 20 | 当日涨跌幅 | 基金管理人 | | --- | -- ...
港股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50ETF年内涨超110%,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通创新药ETF 、恒生科技ETF强势吸金
格隆汇· 2025-09-10 08:1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年内上涨超过30%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超过32% [1] - 港股领涨全球市场 资金投资港股和海外市场热情显著提升 [2] - 港股通资金净流入达10389.94亿元 其中超千亿资金买入阿里巴巴 570亿资金买入美团 490亿资金买入建设银行 超200亿资金分别买入招商银行、腾讯控股、理想汽车和中国人寿 [2] 个股表现与事件 - 阿里巴巴股价创阶段新高 旗下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的"高德扫街榜" [3] - 高德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 通过发放超10亿元补贴措施 目标为线下餐饮及服务业每日增加1000万客流 [3] ETF资金流向 - 年内1892亿元资金涌入跟踪港股的"T+0"ETF [4] - 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吸金463亿元 超200亿资金流入港股通科技30ETF [4] - 超百亿资金净流入港股通非银ETF、香港证券ETF、港股通创新药ETF、港股科技50ETF、恒生科技ETF和恒生科技指数ETF [4] ETF业绩表现 - 港A股强势上涨 ETF表现突出 市场出现多只翻倍ETF [5] - 10只ETF涨幅超100% 主要聚焦港股创新药、恒生创新药、港股通医疗和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6] -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港股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50ETF和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涨超110% [6] - 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ETF、港股通医疗ETF富国、恒生医药ETF和恒生生物科技ETF年内涨超100% [6] 机构观点 - 港股估值修复至近年高位 短期进一步扩张空间有限 恒生指数26000点存在较强阻力 24000-24500点具备再吸纳价值 [7] - 中国经济呈现温和修复态势 内需逐步筑底 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民营企业活力增强 [7] - 美国就业市场走弱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 利率期货显示年底前预计降息三次 南向资金持续积极流入 [7] - 盈利层面结构分化显著 除信息科技、材料及金融板块盈利预期上修外 多数行业遭遇下修 [7] - 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高的科技龙头、受益产业升级的半导体及AI算力板块 以及对利率敏感的有色金属方向 [7] - 港股行情中流动性改善和基本面预期回升共同支撑市场 新经济板块在MSCI中国指数中权重达70% [8] - 国内政策力度高于去年 经济和政策稳定性更强 推动企业家扩张意愿 互联网板块业绩下修幅度放缓 AI行情出现新催化 [8] 特定ETF产品 - A50ETF(159601)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 近五日下跌1.20% [10] - 最新份额为27.7亿份 减少13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89.5万元 [10]
于震荡中寻转机!万亿南向过香江,港股ETF“铁三角”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05 07:58
南向资金流入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港股超万亿港元达10,064.35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 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8,078.69亿港元 [2][3][4] - 南向资金在横盘震荡期间持续买入 近3月流入3,515.89亿港元 近6月流入7,183.23亿港元 [3][4] - 资金行业分布集中于金融、医药、科技 形成港股市场"铁三角" [4] 港股科技板块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近一年收益达88.18% 最大涨幅10.38% 表现优于恒生科技指数的60.18% [5][6] - 该指数聚焦科技创新领域 剔除汽车、家电、医药行业 涵盖六个恒生二级科技行业 [5] - 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规模超35亿元 为跟踪该指数规模最大产品 嘉实同类产品管理费仅0.3% [6] 港股创新药板块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年内涨幅超100% 包揽场内翻倍基前列 如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涨108.65% [6] - 港股生物医药公司中期业绩亮眼 近70家营收同比增长 近40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约10家扭亏为盈 [7]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后去除医药外包服务公司 纯度提升 汇添富和工银相关ETF规模领先 [7] 港股非银金融板块 - 港股通非银指数年内涨幅超40% 42家券商中37家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十大头部券商营收均超百亿元 [8] - 港股通非银ETF规模接近200亿元 年内规模增长超24倍 为广发基金独家跟踪产品 [8][10]
8月份95%股基上涨 富国互联科技股票大涨41%
中国经济网· 2025-09-01 23:14
A股市场表现 - 8月份A股市场强劲上涨 沪指上涨7.97% 深成指上涨15.32% 创业板指大涨24.13% [1] - 1030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979只实现上涨 占比95% 仅48只下跌 3只收平 [1] 领先股票型基金 - 富国互联科技股票型A/C以41.91%和41.84%领涨 为8月唯一涨幅超4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 [1] - 广发先进制造股票发起式A/C 国联安科技动力股票 长信创新驱动股票等超10只基金涨幅超过35% [2] - 富国互联科技由9年老将许炎管理 现任富国基金权益投资部权益投资总监助理 [1] 重仓股配置与表现 - 富国互联科技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际旭创 腾讯控股 沪电股份等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8月分别上涨63.1%和88.26% [2] - 富国新兴产业重仓寒武纪 兆易创新 豪威集团等 寒武纪实现一个月股价翻倍 [2] - 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重仓新易盛 沪电股份 中际旭创等 与富国互联科技配置高度重叠 [3] 基金经理背景 - 富国新兴产业由孙权管理 2015年加入富国基金 2022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 [3] - 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由吴昊管理 拥有9年管理经验 2023年11月加入海富通基金 [3]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 - 申万菱信医药先锋股票C/A以-9.52%和-9.48%成为8月表现最差普通股基 [4] - 金鹰医疗健康股票C/A 东吴医疗服务股票C/A分别下跌8.18% 8.15% 5.87% 5.85% [4] - 跌幅超过5%的6只基金全部为医药主题基金 跌幅超过2%的20只基金中绝大多数为医药主题 [3] 基金规模数据 - 富国新兴产业股票A/B规模31.37亿元 C类规模36.54亿元 [5]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类规模32.40亿元 C类规模48.74亿元 [5]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类规模12.60亿元 C类规模93.30亿元 [7]
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25/08/11-25/08/16):反证牛市:回应三个市场担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6 14:50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市场的三个主要担忧(25H2宏观组合不利、牛市主线未确立、中美关税反复)均不构成重大下行风险,牛市氛围有望延续[4][5][6][7][8] - 26年中游制造供需格局改善预期是牛市核心逻辑,短期经济回落不会改变这一趋势[4][5] - 25Q4行情可能呈现"少数景气方向做动量+26年拐点方向高切低+轮涨补涨普遍轮动"特征[7][8] - 港股短期性价比提升,南下资金净买入创新高[10][11][12] 市场担忧回应 25H2宏观组合 - 25H2经济增长回落+政策调结构是市场一致预期,但26年供需格局改善只需供给回落+需求非大幅回落[4][5] - 反内卷政策抑制资本开支,提升26年供需改善持续性和可见度[4][5] - 需求侧关键验证期在26年中而非25年内[4][5] 牛市主线未确立 - 医药和海外算力仍有演绎纵深,但非最贴近牛市核心叙事的结构[5][6] - 潜在牛市主线方向:国内科技突破(AI/机器人)和制造业反内卷(并购退出产能→集中度提升→联合挺价)[6] - 主线确认滞后不影响25Q4行情,周期和中游制造可能发酵政策布局期行情[7][8] 中美关税影响 - 单纯的关税反复对A股冲击将逐步钝化[8] - 只要不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稳定和中国制造竞争优势,就不会动摇牛市核心叙事[8] 投资建议 短期配置方向 - 牛市同步资产:券商、保险、军工、稀土[8][9] - 稀缺高景气资产:医药和海外算力[8][9] - 反内卷终局结构:光伏、化工、电气机械关键零部件[8][9] 港股机会 - 港股通南下净买入创新高,反映性价比优势[10][11][12] - 长期乐观叙事增加但尚未充分定价,存在配置机会[10]
相聚资本:行情告一段落了吗?
新浪基金· 2025-08-01 08:06
市场行情表现 - 年初以来Deepseek引领AI行情 新消费 创新药 算力等多点开花带动指数上涨 [1] - 7月上证指数上涨3.73% 创业板指上涨8.14% [1] - 7月31日至8月1日沪指两日下跌1.54% 创业板指三连阴累计下跌3.49% [1] 行情趋势判断 - 中长期战略方向确立向好 明年后年机会持续改善 [2] - 上涨后出现调整属正常现象 属于健康市场状态下的获利了结行为 [2] - 行情表现为"曲折中向上"特征 调整幅度与时间点无法预知但无需担忧 [2] 板块估值与基本面 - 宽基指数涨幅未出现急涨 投资者情绪保持克制 [3] - 多数上涨板块基本面成分高于情绪 估值合理且业绩弹性充足 [3] - 情绪过载后股价可能出现三种走势:基本面强劲快速调整结束/基本面降速进入盘整/基本面恶化持续下跌 [3] 投资策略与方法 - 调整期间需重新审视持仓结构 把握投资节奏感 [4] - 港股近期弱势源于行业结构差异 新消费/创新药/互联网板块集中而制造业表现更好 [4] - 投资结果取决于认知能力与投资方法匹配 需持续迭代方法并避免将阶段性回报误判为永久有效 [4] 投资认知成长 - 投资错误是成长必经过程 通过改正错误实现认知升华 [5] - 不应害怕市场变化 每次调整后都是投资能力的提升机会 [5]
腾讯控股大涨超4%,股价创4年来新高,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强势上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5:28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持续走高 恒生科技指数午后一度涨超2 5% [1] - 科网股普涨 手游股涨幅居前 中资券商股大涨 保险股活跃 稳定币概念走高 [1] - 雅江水电站相关板块集体回调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午后强势上扬 持仓股中蔚来、金蝶国际、百度集团、快手、腾讯控股等涨幅居前 腾讯控股涨超4% 股价创4年来新高 [1] 行业景气与估值 - 恒科或迎来景气和估值改善双击 近期压制科技类企业盈利前景的负面因素有所改善 [1] - "外卖大战"对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利润压力或提前缓解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主要外卖平台公司要求理性竞争 此前市场预期竞争或持续至25年底至26年 [1] - AI行情出现新催化 美方批准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 有望提升国内企业资本开支速度 叠加Kimi K2开源等重要事件 [1] - 港股中观景气数据库显示互联网方向如电商、游戏、本地生活等细分板块景气有筑底态势 汽车板块处于景气爬坡阶段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最新估值(PETTM)仅21 14倍 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17 14%的估值分位点 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发布以来82%以上的时间 [2] - 指数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 高弹性、高成长等特性使其具备更大向上动能 [2]
港股科技指数投资价值如何?四轮涨跌隐藏了哪些特点?|今晚直播预告
银行螺丝钉· 2025-07-22 05:38
港股科技股表现分析 - 港股科技指数在最近1年多经历了4轮上涨行情,具体特点将在直播中详细分析 [1][8] - 2024年至2025年1季度港股科技盈利同步大幅增长,2024年一季度港股医药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6] - 港股科技、医药等领域出现"盈利上涨+估值提升"的双击行情 [6] 港股市场阶段性表现 - 2024年春节后港股互联网公司因AI行情大幅上涨,随后消费板块(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接力 [3] - 港股红利指数(港股红利、沪港深红利低波动)上涨,7月份港股医药指数大幅走强 [3] - 2021-2022年港股恒生指数从33484点跌至14597点,最大跌幅56%(同期A股中证全指跌30%) [5] 港股市场波动原因 - 2021-2022年港股低迷主因:美联储加息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中概股退市传言及反垄断政策引发恐慌、上市公司盈利下降 [5] - 2023年后好转驱动因素:科技及医药业绩复苏拐点出现,盈利与估值同步修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