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茶饮
icon
搜索文档
“新茶饮”竞争延向海外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6-03 01:31
5月30日,霸王茶姬公布赴美上市后的首份财报,一季度公司商品交易总额增长38%,营收增长35%, 均取得良好表现,但与上市之前三位数增长相比已有所下降。经历了近几年狂飙突进的"跑马圈地"发展 后,新茶饮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海外业务拓展成为新的增长点。 上市首季营收增长35% 登陆纳斯达克的霸王茶姬,公布了上市茶饮企业中首份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截至3月31日,公司全球门店数达到6681家,季度商品交易总额达82.3亿元,同比增长 38%;营收33.9亿元,同比增长35.4%;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13.8%;小程序注册会员用户数突破 1.9亿,季度活跃用户数达4490万。 尽管一季度是新茶饮行业淡季,但霸王茶姬还是保持了利润增长。一季度公司净利润达6.77亿元,同比 增长13.8%;净利润率为20%,与2024年全年净利润率20.3%基本持平,持续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 市场趋于饱和 今年以来新茶饮扎堆IPO,除了霸王茶姬赴美上市,2月和3月,古茗和蜜雪冰城相继登陆港交所,都颇 受资本市场追捧。 财报数据显示,蜜雪冰城2024年营收248.29亿元,同比增长22.3%;净利润44.54亿元,同比增长 39 ...
上市首秀后,霸王茶姬能睡个好觉了
虎嗅APP· 2025-06-01 08:55
核心观点 - 霸王茶姬在上市后首份季度财报中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GMV、净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海外市场拓展初见成效 [1] - 公司通过标准化供应链、简化产品线和借鉴咖啡文化实现高效运营,在行业同质化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4][6] - 海外战略聚焦东南亚市场,采取"先组织后业务"的稳健扩张模式,单店GMV表现亮眼但整体仍处投入期 [8][9][11] - 产品研发围绕茶饮本质进行创新,通过轻因系列和消费者互动机制响应细分需求,强化品牌粘性 [13][14][15] - 在国内茶饮市场饱和背景下,公司以全球化布局和茶文化深耕构建长期竞争力 [17] 财务表现 - 2025Q1 GMV达82.3亿元(同比+38%),净收入33.9亿元(同比+35.4%),净利润6.77亿元(同比+13.8%)[3] - 2022-2024年营收从4.92亿元增至124亿元,净利润从亏损4800万元提升至2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3] - 净利润率维持在20%水平,闭店率仅1.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海外门店GMV贡献1.78亿元,新加坡单店季度GMV达180万元超越国内均值 [8][9] 商业模式 - 门店策略坚持高线城市核心商圈"第三空间"定位,价格锚定15-20元中端市场 [4] - 产品线仅保留原叶鲜奶茶等基础品类,原料标准化程度高,库存周转天数行业领先 [6] - 单店运营高度标准化,新员工8秒可完成出杯,产品差异率低于0.2% [6] - 供应链采用可常温储运材料,显著降低物流仓储成本 [6] 海外扩张 - 海外门店总数达169家,马来西亚(157家)、新加坡(10家)、泰国(2家)为现阶段主力市场 [9] - 采取"先建组织后开店"策略,2018年设立海外事业部,2019年才开设首店 [9] - 印尼旗舰店开业三日销量达1.1万杯,北美首店选址洛杉矶社区而非地标商圈 [12] - 海外业务当前亏损但被视作战略投入,公司强调"质量优先于速度"的发展原则 [11] 产品创新 - 推出轻因系列产品,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将咖啡因含量降低50%以上 [14] - 季度研发投入新增5360万元,重点开发茶饮基础技术而非追逐流行元素 [13] - 建立CHAGEE TOWN用户权益体系,计划在百城开展茶话会收集消费者反馈 [15] - 季节限定单品"醒时春山"通过社交网络形成自发传播 [14] 行业对比 - 2024年多数茶饮品牌门店增速放缓,行业出现"上市融资续命"现象 [3] - 主流企业采取价格下沉策略,产品迭代频率显著高于霸王茶姬 [4] - 海外扩张普遍面临成本结构失衡和知识产权保护难题 [8] - 新加坡等市场对餐饮类出海企业政策支持力度低于制造业 [8]
新茶饮,4月开店1857家
格隆汇· 2025-05-30 10:39
行业开店动态 - 4月26家新茶饮品牌新开门店1857间,环比增长25.05%,但同比减少34.22% [2] - 现存门店总数达112252间,较上月净增1569家 [2] - 蜜雪冰城以784家新店居首,沪上阿姨(190家)、爷爷不泡茶(122家)分列二三位 [4][5] - 仅17个品牌4月开店量高于3月,其中爷爷不泡茶、快乐番薯、茉莉奶白同比增幅达197.56%、94.12%、49.15% [5] - 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同比减少90%左右,显示头部品牌扩张策略转向保守 [5] 品牌存量竞争格局 - 古茗以9702家门店稳居行业第二,茶百道门店8049家但存量下滑趋势显著 [6] - 沪上阿姨4月新开190家但总门店数减少7家,反映闭店调整 [6] - 霸王茶姬4月开店87家恢复年前速度,益禾堂门店量5948家止跌回升 [9] 产品上新趋势 - 26个品牌4月共上新近90款SKU,环比增长45%,悸动烧仙草以9款新品居首 [13] - 水果类占主导:杨梅(9个品牌)、柠檬(4个品牌)为核心元素,龙井茶成为4月最热门茶基底(4个品牌采用) [13] - 乐乐茶、沪上阿姨均上新6款,茶百道推7款涵盖抹茶、鲜果茶等品类 [12][13] 营销策略变化 - 联名活动降温:26个品牌中仅9个推出10次联名,较3月减少1次,以二次元IP为主(如崩坏·星穹铁道、狐妖小红娘) [13] - 传统IP与非遗文化受关注:茶颜悦色联名新华书店,茶话弄合作汪氏皮影,侧重国风美学与地方文化融合 [14] - 行业呈现"克制"态势,SKU精简、联名减少、茶底回归传统,反映竞争转向内功修炼 [14]
西湖区:聚焦“六六行动”彰显首善风采
杭州日报· 2025-05-29 02:52
科技创新 - 西湖区五大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全省第二、科技人才指数全省第三,第三次夺得省科技创新鼎 [8][9] - 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将建设西湖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环老和山创新生态圈建设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环小和山创新生态圈探索外籍人才五年免费签证试点,环云栖创新生态圈打造国际太空计算产业策源地,环之江创新生态圈打造科艺融合样板圈 [9] - 采用"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创新模式,推动实验室成果向产业端转化,形成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科创生态体系 [9] 数实融合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710亿元,位居全市第三,入选省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财政专项激励及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领域核心区 [10] - 推进数字经济二次攀登,发挥阿里云、蚂蚁系等头雁作用,深化通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构建"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及无人交通应用场景 [10] - 空天信息产业产值超53亿元,加快推进3D打印卫星项目,组建10亿元规模产业基金,落地全国首家商业卫星"线下超市" [10][11] - 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支持建设机器人测试小镇及中试平台,紫金港科技城打造"中国云谷"产业地标,云栖小镇争创国家级先进技术产品转化应用试点 [11] 文创产业 - 西湖区3家企业入选"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 [12] - 推进"两镇六街区"建设,包括曙光路"阅见西湖"文化空间、五里塘历史街区东巢·碾米厂艺术中心、转塘"BAC·艺术社区"等 [13] - 艺创小镇启动凤凰创意国际区块改造,龙坞茶镇推进杭州茶叶博览会会议会展中心建设,文三数字生活街区依托未来科技体验中心等项目引流 [13] - 激活消费潜能,利用《黑神话:悟空》、M511等IP推出新少年之家、"种地星球"项目,落地戴敦邦艺术馆、水浒主题游线等文化项目 [13][14] 城乡发展 - 推动浙工大之江校区土地盘活、地铁四期工程建设,新开工改造道路20条,完成10个未来社区建设,打造蒋村街道全域未来社区 [15] - 建成市级数字乡村样本村1个,建设青年入乡实践站点7个,培育乡村振兴"头雁"及农创客 [15] - 杭州西湖茶食茶饮创新发展研究院落地龙坞茶镇,建设"一绿一红"省级共富带,推动西湖龙井技艺传承及九曲红梅科技小院发展 [15] 资源配置 - 迭代西湖企服AI数智平台,推进AI赋能增值化改革省级试点,"西湖链链看"品牌促成合作项目36个,落地金额3.6亿元 [16] - 举行跨境电商专场,打造"出海线上服务专区",深化企呼我应服务改革,优化政务"碰一碰"办事专区 [16][17] 民生事业 - 全年计划提供就业岗位8.5万个,新增就业3.5万人,升级新建青年就业创业综合体6个,打造"青年留杭第一区" [18] - 推进15分钟学生校外发展圈与社区教育学习圈建设,建成启用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提升改造老年食堂(助餐点) [18] - 提升改造农贸市场3家,建设16家特色阅读空间,全年策划文化活动超千场 [18]
茶百道全球首家手作门店开业,营造“日茶夜酒”消费模式
贝壳财经· 2025-05-28 14:16
门店开业与产品创新 - 茶百道在成都宽窄巷子开设全球首家手作门店"茶百道·探川觅饮",融合户外院落、双层客座区及传统艺术元素,打造具有成都文化特色的茶饮空间 [1] - 门店采用"日茶夜酒"模式,白天提供手作鲜奶茶/鲜果茶,夜间切换为特调茶酒饮品及甜品,迎合年轻消费者"早C晚A"趋势 [1] - 推出四川特色手作饮品如"三大炮糯糯"、"飘雪"(川韵·九窨茉莉)、"墨染清风"(川藏·茯砖黑茶),强调川茶川味的地域文化属性 [1] 文创合作与品牌联动 - 与成都文旅合作推出宽窄巷子联名限定文创产品,包括"探川寻趣"系列及"上房揭瓦"系列周边(城市徽章、冰箱贴、双层玻璃杯),强化文化体验 [2] - 成都文旅指出宽窄巷子作为全国文旅地标的窗口效应,有助于茶百道通过旗舰店首发扩大品牌影响力,并强化与发源地成都的情感联结 [2]
古茗推出1元冰杯,加入新茶饮反卷便利店大战
新浪财经· 2025-05-28 06:45
新茶饮品牌冰杯产品策略 - 古茗近期推出两款夏季限时饮品"一杯冰水"(1元)和"鲜活柠檬水"(折扣价2.5元),主打高性价比策略[1] - 冰水产品为中杯500ml规格,可选择纯冰块或冰水混合形态[7] - 公司表示产品定价策略注重性价比而非绝对低价,全国上新时间存在区域差异[1] 冰杯市场产品形态 - 当前冰杯分为纯净水冰杯和带味冰杯(咖啡/水果/茶饮)两大类[7] - 便利店渠道已出现冰球、方冰等细分形态,并增加口味创新[7] - 蜜雪冰城去年推出1元"雪王冰杯",曾因需求过大导致部分门店临时断货[7] 冰杯消费趋势 - 2024年大暑前后冰杯外卖量同比增长350%[7] - 即时零售渠道冰品冰饮销售规模预计2026年突破630亿元,较当前增长超4倍[8] - 冰品冰饮正成为即时零售标志性品类,行业增长潜力显著[8]
市值超越"白酒巨头"!5元奶茶凭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5-27 11:38
蜜雪集团市值表现 - 公司股价飙升至579港元创历史新高 总市值突破2198亿港元 反超泸州老窖且两倍于洋河股份 [1][4] - 自3月3日上市后累计涨幅超160% 远超恒生指数同期表现 [2] - 市盈率达45倍 显著高于茅台(21 8倍)和五粮液(15倍)等白酒龙头 [4] 行业估值对比 - 新茶饮同行估值普遍较高 古茗市盈率42 7倍 沪上阿姨37 2倍 茶百道30 3倍 [4] - 公司市值已超越青岛啤酒(855亿元)和百威亚太(1066亿港元)等啤酒巨头 [4] 短期股价驱动因素 - 京东等平台外卖补贴战推动销量 某双杯饮品补贴后售价低至1 68元 门店5月销量近乎翻倍 [6] - 外卖补贴缓解单店经营放缓困境 2024年前三季度单店日均零售额增速降至1 37% [8][9] 长期价值支撑 - 全球门店达46479家 超越星巴克成为最大连锁品牌 [10] - 实控人张红超兄弟持股82% 流通盘偏小易引发股价波动 [10] - 供应链优势构建护城河 资本给予溢价 [10] 运营数据 - 2023-2024年单店日均订单量增速从5 86%放缓至4 77% [8][9] - 外卖渗透率增速放缓 从2022年25 4%提升至2024年28% [8]
行业轮动加快,6月A股机会何在丨南财号联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1:01
大消费板块表现 - 5月27日A股大消费板块持续活跃 乳业、培育钻石、啤酒、白酒及谷子经济概念领涨 [1] - 泡泡玛特港股盘中涨超6%至231.6港元 总市值突破31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1] - 蜜雪集团港股涨超8%至571港元 总市值破2100亿港元 茶百道、古茗、奈雪的茶跟涨 [1] 银行高端客户服务 - 兴业银行私人银行推出客户子女名企实习计划 合作企业包括摩根大通、中金资本等 [1] - 参与条件为非私行客户新增资金需达1000万元以上 存量客户新增500万元以上且资金需锁定 [1] 社交媒体功能澄清 - 腾讯客服明确回应微信朋友圈无访客记录功能 辟谣社交平台流传的相关教程 [1] 行业薪酬数据 - 2024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连续9年居首 近5年涨幅达34.6% [1] - 金融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列最挣钱行业第二、三位 [1] A股6月投资机会 - 科技成长板块当前拥挤度回落至低位 TMT成交占比降至23% 低于历史调整到位水平 [2] - 近十年日历效应显示6月科技板块胜率较高 性价比优势凸显 [2] 功能饮料市场变革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年0.1亿元增至2023年4.5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 [2] - 褪黑素气泡水、人参电解质水替代咖啡因成为职场新宠 便利店货架出现薏米水等养生饮品 [2] 教培行业现象 - 考研考编培训市场爆发 机构通过包装"名师"吸引学员 师资力量成为竞争关键 [3] - 部分培训机构采用MCN模式批量制造年轻讲师 行业透明度存疑 [3] 扫地机器人市场 - 2025年前4月国内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额同比增67% 线下销量增速达94% [3] - 石头科技一季度营收增长86.2% 科沃斯增长11.1% 市场呈现量价齐升趋势 [3]
蜜雪集团市值超越泸州老窖,5元奶茶如何跑出2000亿港元市值?
第一财经· 2025-05-27 10:40
股价表现与市值 - 5月27日股价飙升至579港元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2198亿港元 [1][3] - 上市至今累计涨幅超160%,远超恒生指数同期表现 [2] - 市值反超泸州老窖(1754亿元)和洋河股份(1000亿元),两倍于洋河 [1][4] - 市盈率达45倍,显著高于茅台(21.8倍)和五粮液(15倍) [4] 行业对比与估值 - 新茶饮同行估值对比:古茗市值683亿港元(PE 42.7倍)、沪上阿姨132亿港元(PE 37.2倍)、茶百道155亿港元(PE 30.3倍) [4] - 啤酒行业对比:青岛啤酒市值855亿元,百威亚太1066亿港元 [4] - 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为新茶饮中的"茅台" [4] 短期催化因素 - 京东等平台外卖补贴战推动同店销售,部分饮品补贴后价格低至1.68元/双杯 [5] - 补贴门店月销量5月几乎翻倍 [5] - 外卖引流缓解单店经营放缓压力,2024年前三季度单店日均零售额增速降至1.37% [7] 长期驱动因素 - 全球门店达46479家,超越星巴克成为最大连锁品牌 [9] - 实际控制人张红超、张红甫合计持股82%,流通盘仅约17%导致股价易波动 [8][9] - 供应链优势构建护城河,2025年一季度末前十大股东中机构持股占比不足0.3% [9] 运营数据 - 2023-2024年前三季度单店日均订单量增速从5.86%放缓至4.77% [7] - 单店日均零售额2023年为4127.8元,2024年微增至4184.4元 [7] - 外卖渗透率从2022年25.4%提升至2024年28%,增速放缓 [7]
港股收评:恒指午后走强收涨0.43% 大消费板块涨势亮眼
快讯· 2025-05-27 08:15
港股收评:恒指午后走强收涨0.43% 大消费板块涨势亮眼 金十数据5月27日讯,恒指今早一度跌逾百点,午后收复失地,升穿早间高点,最高见23419.55点。截 至收盘,恒指收涨0.43%,报23381.99点,科指收涨0.48%,报5182.60点,恒指大市成交额达2032.68亿 港元(上一交易日为2235.2亿港元)。盘面上,大消费板块领涨大盘,新茶饮、IP经济等多个方向均有 表现,汽车股午后跌幅收窄,有色金属板块全天疲软。个股方面,美团早间开跌近5%后收复失地,收 涨2.09%。泡泡玛特(09992.HK)盘中新高,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收涨5.42%。蜜雪集团(02097.HK)收涨 9.97%,再创新高。比亚迪股份(01211.HK)收跌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