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业
icon
搜索文档
A股晚间热点 | 国常会部署!加快绿色科技创新
智通财经网· 2025-05-23 14:23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1] - 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实施,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1] - 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产品推广,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1] - 加强共性技术攻关,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优化政策,健全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1] 境外上市资金管理 - 央行和外管局拟统一本外币管理政策,境外上市募集资金可自主选择外币或人民币调回 [2] - 以人民币调回的资金可使用境内企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外币调回资金可自主结汇使用 [2] 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 中国鼓励外资金融机构来华投资兴业,参与资本市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 [3] - 花旗集团和凯雷投资集团被邀请深化对华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3] 国家级经开区建设 - 商务部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和5G网络,承接"东数西算"工程重点项目 [4] - 中央预算内投资将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信息基础设施项目 [4] 半导体产业合作 - 中国外交部表示愿与荷兰保持半导体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 [6] 资管产品信息披露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拟规范资管产品信息披露行为,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 [7] - 资产管理产品可不披露业绩比较基准 [7] 浮动费率基金 -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获批,预计5月底发行,6月底前完成募集 [8] - 投资者可通过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平台认购,更多同类产品正在筹备中 [9] 算力建设布局 - 工信部强调加快智能算力建设,构建"云边端"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 [17] -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算力需求持续增长,相关板块仍具投资价值 [17] 核电发展 - 我国西部地区将新增两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预计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 [18] 公司动态 - 韦尔股份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 - 中国通号中标约37.89亿元轨道交通项目 [20] - 中金黄金控股股东计划注入内蒙金陶等四家企业 [20] - 恒顺醋业控股股东拟增持5000万元至1亿元股份 [20] - 兴发集团监事增持15000股 [20] - 汇得科技60万吨聚氨酯新材料项目尚在行政审批阶段 [20] - 金花股份董事长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 [20] - 金通灵及子公司部分债务及担保逾期 [20] - 远翔新材股东拟减持不超过6%股份 [20] - 陕天然气省内管道运输价格下调3.86分/立方米,预计减少2025年净利润2.23亿元 [20]
日美欧超长期利率加速上升,有两大原因
36氪· 2025-05-22 04:03
全球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1%,创1年半新高,5月累计涨幅超0.4% [2][3]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5%,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1% [5] - 日本新发行的30年期和4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历史新高 [5] 通胀担忧导致降息预期降温 - 美国4月就业数据超预期,市场预计美联储年内可能仅降息1次 [6] - 英国4月CPI同比上升3.5%,创1年3个月新高,英格兰银行降息步伐可能放缓 [8] - 欧洲央行对降息持谨慎态度,部分官员主张维持当前利率水平 [8] 财政不稳定推高利率 - 美国共和党推动大规模减税永久化,可能导致10年内财政恶化3-5万亿美元 [10] - 日本参议院选举前出现消费税减税等财政扩张论调,20年期国债招标低迷 [10] - 欧洲增加国防费用讨论持续,财政恶化担忧导致利率上升 [10] 市场影响 - 美国30年期住房贷款利率升至6.92%,住房贷款申请指数下降5% [11] - 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可能影响其经营状况 [11] - 海外投资者对美国国债安全资产地位产生疑虑,资金配置可能减少 [10]
日美欧超长期利率加速上升,有两大原因
日经中文网· 2025-05-22 03:32
全球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至5.1%,创1年半以来最高水平,5月累计涨幅超过0.4% [1][3]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5.5%,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1%左右 [1][3] - 日本新发行的30年期和4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创历史新高 [1][3] 利率上升的驱动因素 - 通胀重燃隐忧导致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亚特兰大联储总裁预计全年仅降息一次 [4] - 英国4月CPI同比上升3.5%,创1年3个月新高,英格兰银行内部对降息存在分歧 [5] - 欧洲央行执行委员施纳贝尔主张维持当前利率水平 [5] 财政恶化加剧市场担忧 - 美国共和党推动大规模减税永久化,可能导致10年内财政恶化3-5万亿美元 [6] - 日本参议院选举前出现消费税减税等财政扩张论调,20年国债招标表现低迷 [6] - 欧洲增加国防费用讨论持续,加剧财政恶化担忧 [6] 市场连锁反应 - 美国30年期住房贷款利率升至6.92%,住房贷款申请指数下降5% [8] - 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可能影响其经营稳定性 [8] - 海外投资者对美国国债安全资产地位产生疑虑,资金配置意愿下降 [6][7]
科创债“扩容”热潮涌动 机构企业抢滩发行总额超百亿
证券时报· 2025-05-08 17:57
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新增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1] - 截至5月8日,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合计210亿元,14家企业注册申报规模合计180亿元,24家股权投资机构预计发行规模近100亿元[1] - 上交所"三开门"服务热线咨询火爆,市场机构表示新政策提高了科创债融资吸引力[1] 发行计划 - 国家开发银行计划发行不超过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工商银行基本发行规模100亿元(可超额发行100亿元),兴业银行拟发行100亿元[2] - 平安证券拟发行不超过10亿元,国联民生证券10亿元,银河证券20亿元,中信证券20亿元,中信建投10亿元,招商证券50亿元,国泰海通20亿元,华泰证券7亿元,东方证券10亿元,华福证券5亿元,申万宏源证券10亿元,长城证券5亿元[2] - 元禾控股、鲁信创投等14家股权投资机构预计发行60亿元,君联资本、启明创投等10家机构进入注册通道[2] 资金用途 - 国家开发银行募集资金主要投放于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型企业[4] - 国泰海通70%募集资金将通过股权、债券、基金投资等形式专项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4] - 招商证券拟使用25亿元额度用于科技创新类债券、ETF及其他公募基金的做市及风险对冲服务业务[4] - 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将精准用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科技创新领域的基金出资和股权投资[4] 市场影响 - 2024年科创债券发行规模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59%,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累计发行2.5万亿元,存量余额1.8万亿元[5] - 5年期AAA级科创公司债2024年月均发行利率在多数月份低于普通公司债发行利率[5] - 上交所科创债发行期限以3~10年中长期为主,占国内各债券市场科创类债券发行总规模约60%[5] 行业意义 - 金融机构纳入发行主体范围将推动科创债市场扩容,增强贷、债、股资金联动性,拓宽产品边界[3] - 为券商等金融机构提供新的融资途径,有助于筹集资金支持科创领域业务[6] - 券商可依托投行业务优势设计股债联动、并购融资等创新工具,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6]
美债最大债主连夜撤退,特朗普希望中国接盘?
搜狐财经· 2025-05-03 02:27
美债市场动态 - 日本正以每分钟1400万美元的速度清仓美债 当前持有量为1 07万亿美元 [5]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导致华尔街算法交易系统集体宕机 [7] - 近期十年期美债拍卖出现23%流拍份额 创历史性转折点 [10] 主要国家资产配置调整 - 中国美债持仓量降至7590亿美元 创15年新低 同时黄金储备大幅增加 [7] - 日本养老基金抛售美债规模达10亿美元/次 资金转向支持本土经济 [5] - 全球资金流向显示:美国股票净流出8亿美元 黄金净流入33亿美元 [5] 金融衍生工具与市场反应 - 某对冲基金使用60倍杠杆做空美债爆仓 波及半个亚洲市场 [7] - 美国财政部拟推出百年期"僵尸债券" 参考英国战争债模式 [12] - 日经指数因日本抛售美债操作出现单日"深V过山车"行情 [12] 宏观经济数据对比 - 美国CPI通胀率维持在3 8%高位 美联储面临降息压力 [14] - 中国公布1 4万亿斤粮食战略储备 相当于全国两年消费量 [14] - 国际黄金价格持续创历史新高 央行增持成为主要推动力 [12] 跨境资本流动特征 - 日本财务省抛售美债所得美元被用于干预日元汇率 [12] - 中国将美债收益投向非洲光伏电站建设 [16] - 华尔街机构建议"逢高卖美股 逢低买黄金"的操作策略 [2]
霍华德·马克斯最新谈关税:这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最大的一次环境转变……
聪明投资者· 2025-04-06 14:44
全球经济环境转变 - 当前全球经济秩序正经历深刻重构 是霍华德·马克斯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大环境转变[1][9] - 贸易摩擦和关税升级导致全球贸易体系出现严重限制 美国正朝孤立主义方向迈进[9] - 过去80年全球经济繁荣的重要驱动力是国际贸易增长 而当前环境对经济结构 公司盈利和投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9][16] 投资环境不确定性 - 未来6个月的经济规则完全不可预测 对未来的可知性比历史任何时刻都低[3][9][30] - 市场价格下跌并不自动等于投资机会 需要判断跌幅是否过头 刚刚好或不足[8][27] - 宏观预测的可靠性大幅降低 预测正确的可能性低于历史任何时刻[3][36] 信贷与股票市场比较 - 高收益债券收益率从7.2%上升至接近8% 债券价格下跌带来更高预期回报[5][6] - 标普500指数下跌15%-17% 但当前市盈率19倍高于历史平均16倍 预期年化回报可能仅为1%-7%而非历史平均10%[6][21][22] - 信贷资产具有契约保障 47年历史中非投资级信贷发行人约99%履行承诺 回报路径更可预期[3][25] 通胀趋势变化 - 关税措施可能导致持续通胀时代 切断全球供应链将逆转过去几十年全球化带来的去通胀趋势[15][17] - 历史数据显示美国耐用品实际价格在25年间下降约40% 主要受益于全球化抑制通胀[11][12] - 关税本质是成本上升 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可能导致物价普遍上涨[14][18][19] 投资策略调整 - 当前不是行动而是观察评估的时刻 需要冷静比较风险与价格匹配程度[3][27] - 不应因价格下跌就逃离市场 需重新评估资产是否值得购买[42][44] - 美国投资优势减弱 法治基石 结果可预测性和财政状况都在恶化[46][47][48] 财政风险警示 - 美国长期存在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 行为类似无额度限制的信用卡消费[49][50] - 若美元吸引力下降或他国不愿持有美债 财政状况将异常复杂[52] - 贸易政策可能改变"无限刷卡"局面 引发真正的系统性风险[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