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

搜索文档
营收净利双降,百润股份RIO增长光环褪色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3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89亿元同比下滑8.56% 归母净利润3.89亿元同比下降3.32% 扣非归母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滑9.04% [1] - 酒类产品营收12.97亿元同比下滑9.35% 占总营收88% 香料香精板块营收1.69亿元同比下滑3.91% 占总营收12%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70.51% 较上年小幅增长0.15% 销售费用3.01亿元 费用率达20.21% [14] 区域市场表现 - 华北市场营收2.31亿元同比下降21.43% 华西市场营收2.19亿元同比下降23.05% [2] - 预调鸡尾酒经销商总数达2268个 较去年年末净增约10% 华北地区经销商560个环比增16% [1][2] 主力产品挑战 - 预调鸡尾酒面临啤酒高端化分流 五粮液/珍酒等白酒品牌进军精酿啤酒市场 [3] - 多元化低度酒饮爆发 梅酒/果酒/茶酒/无醇啤酒以低糖健康概念分流市场份额 [4] - 即饮场景占比低 酒吧渠道因自调酒毛利高而缺乏进货动力 [5][7] 渠道结构分析 - 线下渠道占比超89% 营收同比下降9.63% 线上渠道占比约11% 营收同比小幅下降0.57% [4] - 线上渠道占比低源于冲动购买特性与电商目的性采购模式错位 [4] - 产品缺乏主流佐餐饮酒场景适配性 视觉呈现较弱影响拍照打卡需求 [7] 产品创新尝试 - 推出0糖鸡尾酒及果冻酒新品 以0糖/真实果汁/果冻口感为卖点 [4] - 果冻酒面临消费动机模糊挑战 对业绩贡献存在不确定性 [4] 新业务发展 - 烈酒业务转入运营阶段 百利得单一调和威士忌与崃州单一麦芽威士忌系列已发布 [9] - 崃州蒸馏厂完成50万支陈酿桶灌注 计划4-5年内实现100万桶原酒储备 [9] - 威士忌业务需长期陈酿与高成本仓储 现金回流缓慢且需重构专业分销网络 [12] - 威士忌品类具文化底蕴优势 但定价策略与市场接受度仍需观察 [9][12] 盈利修复措施 - 2025年第一季度通过压缩33.53%销售费用 驱动净利润同比增长7.03% [14] - 降本调整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未能根本解决业务颓势 [14]
百润股份(002568):Q2收入承压,期待威士忌业务表现
华泰证券· 2025-08-27 05: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37.23元人民币[1][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4.9亿元 同比下滑8.6% 归母净利润3.9亿元 同比下降3.3%[1]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7.5亿元 同比下降9.0% 归母净利润2.1亿元 同比下降10.9%[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70.3% 同比微增0.3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毛利率71.0%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3]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20.2% 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 主要因广告宣传费用和仓储费用大幅收缩[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率26.1% 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3] 业务板块表现 - 预调鸡尾酒业务营收13.0亿元 同比下降9.4% 销量同比下滑12.7% 箱价同比上升3.8%[2] - 食用香精业务营收1.7亿元 同比下降3.9%[2] - 微醺产品表现相对较好 强爽和清爽大单品销售承压[1][2] - 线下渠道营收13.1亿元 同比下降9.6% 数字零售渠道营收1.5亿元 微降0.6%[2] - 华南市场营收4.8亿元 同比增长3.1% 表现最佳 华东市场营收5.3亿元 下降4.7%[2] 产品与渠道发展 - 5月底推出预调酒新品轻享 6月推出果冻酒产品[1][2] - 崃州单一麦芽威士忌6月官宣铺货 聚焦华南市场 当前主要布局非现饮渠道[1][2] - 经销商数量增至2268家 较2024年末净增200家 公司加速开拓经销商网络[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31.2/33.7/37.1亿元 较前次预测下调9%/13%/15%[4]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73/0.80/0.90元 较前次预测下调3%/2%/5%[4] - 给予2025年51倍PE估值 基于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估值水平[4] - 当前股价28.81元人民币 市值302.32亿元[7] 增长前景 - 期待消费复苏带动预调酒业务恢复 威士忌业务铺货进展顺利[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同比增长2.5%/7.9%/10.0%[4][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4%/9.01%/13.19%[10]
莫迪还没踏上访华飞机,印度先对美国征税150%,中国已召回工程师
搜狐财经· 2025-08-11 16:24
美印贸易摩擦升级 - 美国自2025年4月起对印度汽车、钢铁和铝材加征26%关税[1] - 2025年8月1日起对所有印度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 8月6日因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再追加25% 总关税达50%[2] - 印度对美贸易顺差达457亿美元(2024年) 位居全球第九[1] 印度反制措施 - 印度取消波本威士忌关税优惠 税率从100%恢复至150% 预计美国对该品类8800万美元出口额销量下降40%[2] - 印度暂停与美国国防采购谈判 转向俄罗斯采购S-400导弹系统和石油[7][11] 供应链与技术转移影响 - 中国从印度富士康工厂召回300余名工程师 涉及屏幕校准和摄像头装配等关键技术[4] - 印度iPhone工厂因技术骨干撤离导致良品率下降 iPhone17生产计划推迟[4] - 2024年印度对美智能手机出口增长90% 但核心组件仍依赖中国预装配[4] 宏观经济与贸易数据 - 印度2024年GDP达3.91万亿美元 位居全球第五 经济增速6.48% 人口14.4亿[6] - 印度平均关税税率7.7% 显著高于美国2.8% 其中大豆玉米关税39% 苹果关税50%[2] - 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2025年节省38亿美元[2] 地缘政治与外交动向 - 莫迪7年来首次访华(2025年8月31日-9月1日) 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寻求中俄支持[6][7] - 中国外交部批评美国"滥用关税" 反对单边主义[6][11] - 巴西与印度、中国形成新兴市场阵营共同应对美国关税政策[7][11] 行业与市场影响 - 美国威士忌出口商库存积压 特朗普公开批评印度贸易政策[11] - 越南、泰国获得供应链转移红利 工厂订单增加[9][11] - 印度制造业增长放缓 资本可能向东南亚转移[6][9] 能源贸易格局 - 印度转向俄罗斯石油进口以稳定能源供应[2][7] - 美国自身从俄罗斯进口铀和化肥 但单独对印度能源贸易实施制裁[2]
食品饮料行业|东京酒水图鉴——知日鉴中,探究中国威士忌行业发展趋势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8-08 09:17
日本威士忌的发展与崛起 - 日本威士忌历经百余年发展,继承苏格兰工艺并进行本土化改良,口味更轻柔贴近东方消费者,发展分为起步期(1923-1952)、高增长期(1953-1983)、衰退期(1984-2008)和再度崛起期(2009至今)[2] - 中国威士忌行业可借鉴日本早期经验:加快构建本土风味评价体系、探索特色原料与工艺迭代、对标多元口感需求并拓展消费场景与代际培育[2] 中国威士忌市场结构演变 进口替代与产量爆发 - 2023年中国威士忌市场规模达55亿元(同比+10%),2013-2023年CAGR为15.6%;产量50百万升(同比+127%),首次超过进口量(32.62百万升)[2][3] - 2024年内地威士忌设计蒸馏产能8万千升(同比+33%),实际产能4.5万千升(同比+50%),未来规划总产能25万千升(同比+67%)[3] - 2015-2024年威士忌出口量从0.1百万升至8.8百万升(CAGR 58.7%),出口金额从0.1亿元增至5.0亿元(CAGR 58.1%);2025上半年出口量/金额同比增速达58.0%/30.1%[3] 价格带分化与消费场景扩展 - 0-500元、500-1000元价格带销售额占比分别从2022年36%/24%提升至2024年45%/25%,1500元以上高端产品占比从28%降至20%,与全球价格下跌及估值泡沫相关[6] 酒厂分布与品类结构 - 2023年本土威士忌桶陈酒中2年以下占比极高(5.5万千升),10年及以上仅0.1万千升;麦芽/谷物/调和威士忌占比分别为65%/23%/12%[7] - 浙江、云南、四川、福建为产区集中地,产业集群可带动旅游与文化融合[7]
冯德莱恩离开北京,欧盟态度变了,千亿关税砸向美国!与中国谈完后,欧洲开始醒悟
搜狐财经· 2025-07-28 06:47
欧盟对美关税报复 - 欧盟27国一致通过对美国930亿欧元的报复性关税清单,针对飞机、汽车、威士忌等美国核心产业 [1] - 关税清单设计具有政治针对性:210亿欧元农产品打击共和党票仓州(如艾奥瓦州大豆、肯塔基州威士忌),720亿欧元工业品瞄准摇摆州(如华盛顿州飞机、密歇根州汽车) [5] - 制裁设8月7日生效但可延期,为谈判留余地 [5] 中欧关系转变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北京罕见肯定中国模式,称赞中国脱贫成就,并重新定义中欧为"最重要和影响深远的双边关系" [3] - 冯德莱恩复述中方提出的"相互尊重、开放合作、多边主义"原则,与其此前"对华去风险"的强硬表态形成反差 [3] - 中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绿色技术合作成为双方关键议题 [7][9] 欧盟战略调整动因 - 经济层面:美国对欧盟钢铝征收50%关税并威胁将汽车关税提至30%,而欧盟企业在美创造400万就业岗位,贸易战将双向冲击 [6] - 技术层面: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以补贴吸引欧洲新能源企业外流,促使欧盟寻求与中国合作 [9] - 地缘政治层面:俄乌冲突中欧盟承担74%难民成本,美国军火商利润却增长200%,促使欧盟寻求战略自主 [9] 行业影响 - 航空业:波音所在的华盛顿州被列入高价值工业品制裁清单 [5] - 汽车业:通用汽车大本营密歇根州成为关税打击目标,可能影响美国汽车工人就业 [5][6] - 农业:美国大豆、玉米出口面临210亿欧元关税冲击 [5] - 酒类:肯塔基州波本威士忌被精准制裁 [5]
百润股份20250716
2025-07-16 15: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预调酒行业、中国威士忌行业 - 公司:百润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百润股份整体情况 - 起源于香精香料行业,2003 年成立子公司巴克斯酒业后深耕预调酒渠道超 20 年 培育了微醺、强爽等爆款大单品 2021 年投产莱州威士忌酒厂 2024 年发布威士忌产品,第二曲线业务起航 创始人刘晓东为实控人,核心高管经验丰富,组织结构稳定[3] - 2025 年预调酒业务有望恢复稳健增长,新品类推出提供收入增量 威士忌业务随着新品铺货和动销推进,增量相对确定 长期成长性值得关注[4][16] 中国预调酒市场 - 现状:经历启蒙期、快速成长阶段、深度调整期 目前仍属小众品类,规模效应弱,价格对标中高端啤酒 2008 - 2023 年渗透率从 0.1%提升到 0.7%,远低于美国约 9%、日本约 22%的渗透率,相对于啤酒渗透率也低[5][8] - 未来展望:需求端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多元化、饮酒健康化和越级饮酒需求增加 供给端厂商细分市场、精准营销推动品类多样化 高度预调酒潜在规模更大 百润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于行业扩容红利[2][5] - 发展趋势:中长期通过大单品培育和产品矩阵拓展巩固提升市场份额 完善清爽、强爽、微醺等核心单品基本盘,通过口味研发、包装升级等巩固基本群体,持续拓展产品矩阵扩充消费人群和场景[8] 百润股份预调鸡尾酒业务 - 发展历程:经历三轮产品周期 13 - 15 年经典瓶产品营销带动业绩爆发,但动销缺乏可持续性 16 - 17 年调整期,主动消化库存,业绩下跌 18 - 21 年微醺罐装产品匹配消费和渠道,销量从 900 万箱增至 2500 万箱,营收从 10 亿元增至 20 亿元以上 22 年至今受疫情影响,强爽产品 23 年因社交平台声量提升销量快速增长 24 年重点培育清爽大单品,但消费环境需求偏弱,报表压力大[6] - 现状与展望:2024 年业绩受消费力弱、强爽高基数增长承压等因素影响 2025 年微醺口味推陈出新保持稳健,清爽产品持续培育,强爽有望恢复正常节奏,主业稳中向好[7][8] 中国威士忌行业 - 现状:2013 - 2023 年出厂口径规模从 12.88 亿元增至 55 亿元,年均增速约 16% 进口金额占比超 70%,渗透率低,销售以外资为主导 2008 - 2023 年市场规模增长主要受价格驱动,量增长少 零售端渗透率不足 1%[9] - 未来前景:年轻消费者多元化饮酒需求增加,国产产品入局将带来快速提升 竞争格局上海外品牌主导,销量前三品牌零售均价 200 - 400 元,布局大众价格带 消费者以 18 - 39 岁为主,男性居多但女性比例提升,收入偏高,饮用场景多元化,强调悦己属性 大众价格带受青睐,消费者关注口感、价格和口碑[9] 百润股份威士忌业务 - 前瞻布局和优势:2016 年开始调研,2021 年投产莱州蒸馏厂,拥有壶式和连续柱式蒸馏器,产能居全国前列 截至 2025 年 6 月 15 日,已灌注 50 万桶威士忌,存货价值 8.7 亿元 在橡木桶风味探索上有优势,配备自制酒桶车间 预调酒业务积累的营销经验有助于威士忌推广 渠道体系完善,与威士忌消费渠道吻合 莱州蒸馏厂积累超 5 万名会员,服务超 20 万名消费者,莱州品牌知名度居国产品牌前列[2][11][12] - 新品定价与规格设置:2025 年 3 月百利德推出“二二”和“六六”,定价百元左右,定位大众价格带,设置 50 毫升、125 毫升、500 毫升和 700 毫升多种规格 6 月发布六款莱州单一麦芽威士忌新品,前期推出 200 毫升风味盲盒受认可[13] - 营销措施:延续预调酒情绪场景宣传优势,发布情绪向场景化宣传短片 与名创优品开展快闪活动,开展开盖扫码有奖活动 与歪马送酒合作上线烈酒产品,打造小酒伴特调套餐 拓展现代流通渠道 开放莱州蒸馏厂体验中心[14][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日本 RTD 销量占比高中低度比例为 5:3:2,高度预调酒增速更高[5] - 百润股份近期推出微醺果冻酒等新品类,内部还有其他新品类储备[16]
美欧谈判倒计时,关税僵局仍未破
环球时报· 2025-06-22 22:55
美欧非关税贸易协议草案 - 协议草案涵盖欧盟《数字市场法》、碳边境关税、国防采购和关键矿物协调等内容,但未涉及关税问题 [3] - 美欧将就《数字市场法》实施展开对话,美方寻求为苹果和Meta等科技公司争取豁免权 [3] - 协议草案涉及环保政策协调,包括欧洲碳边境调整机制的设计和实施,美国产品将享受一年豁免 [4] - 美国对欧洲的能源出口将免受欧盟甲烷规则约束 [4] 美欧贸易争端焦点 - 美国可能对欧盟征收20%的"对等关税",以及对汽车和钢铁等特定行业的更高关税 [3] - 欧盟拟议的报复性关税未在协议文本中详细说明 [3] - 美国要求包括与鱼类出口配额有关的措施和非对等的关税相关举措,许多关税可能保留 [5] - 特朗普批评欧盟对美国设置的贸易壁垒,称欧盟成立是为了"压榨"美国 [5] 欧盟内部立场分歧 - 欧盟内部对反制措施存在分歧,法国希望"对等报复",意大利和匈牙利等国希望继续谈判 [6] - 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长表示当前冲突每天给德国经济造成数百万欧元损失,希望尽快达成协议 [7] - 欧盟提出将配额作为过渡措施,逐步在汽车、工业品和非敏感农产品方面实现"零对零"关税 [7]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目标是在7月9日前达成协议,否则将采取反制措施 [7]
百润股份:预调酒企稳,关注威士忌新品-20250507
华西证券· 2025-05-07 1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将百润股份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24FY营业总收入30.5亿元同比-6.6% 归母净利润7.2亿元同比-11.2% 24Q4营业总收入6.6亿元同比-18.0% 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0.5% 25Q1营业总收入7.4亿元同比-8.1% 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7.0% [2] - 预调酒收入企稳 24FY预调鸡尾酒/食用香精收入分别为26.8/3.4亿元 分别同比-7.2%/+6.4% 25Q1与24FY增速趋势基本相同 期待威士忌业务未来表现 24FY/25Q1销售收现分别33.2/8.9亿元 分别同比-5.2%/-8.4%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6.7/3.4亿元 分别同比+19.7%/23.8% [3] - 费用影响24年净利率 25Q1毛利率和费用率贡献净利率提升 24FY/25Q1毛利率均为69.7% 分别同比+3.0/1.3pct 24FY/25Q1销售费用率24.6%/21.3% 分别同比+2.9/-8.1pct 24FY/25Q1管理费用率6.7%/7.4% 分别同比+0.8/+1.5pct 24FY/25Q1净利率23.5%/24.6% 同比-1.2/+3.7pct [4] - 威士忌陆续上市 公司威士忌业务有完善供应链体系 崃州蒸馏厂国内领先 2025年是威士忌上市关键年份 关注产品上市铺货进展和市场新品反馈 [5] - 根据公司年报调整盈利预测 25 - 26年营业收入由36.3/40.1亿元下调至34.6/39.1亿元 新增27年营业收入43.9亿元 25 - 26年归母净利润由8.7/9.8亿元下调至8.3/9.7亿元 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25 - 26年EPS由0.83/0.94元下调至0.79/0.93元 新增27年EPS1.08元 持续关注烈酒业务25年进展 期待威士忌新品带动新增长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264|3,048|3,458|3,908|4,390| |YoY(%)|25.9%|-6.6%|13.5%|13.0%|12.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09|719|829|973|1,128| |YoY(%)|55.3%|-11.2%|15.2%|17.4%|16.0%| |毛利率(%)|66.7%|69.7%|70.6%|71.7%|72.6%| |每股收益(元)|0.78|0.69|0.79|0.93|1.08| |ROE(%)|20.0%|15.3%|16.3%|17.5%|18.6%| |市盈率|33.91|38.33|33.49|28.52|24.60| [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3,048|3,458|3,908|4,390| |YoY(%)|-6.6%|13.5%|13.0%|12.4%| |营业成本|924|1,015|1,108|1,205| |营业税金及附加|177|207|234|263| |销售费用|750|899|1,016|1,141| |管理费用|204|214|227|241| |财务费用|26|17|20|22| |研发费用|100|104|117|132| |投资收益|2|0|0|0| |营业利润|923|1,059|1,244|1,443| |利润总额|923|1,059|1,244|1,443| |所得税|207|233|274|317| |净利润|716|826|970|1,126|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19|829|973|1,128| |YoY(%)|-11.2%|15.2%|17.4%|16.0%| |每股收益(元)|0.69|0.79|0.93|1.08| [11]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净利润|716|826|970|1,126| |折旧和摊销|216|333|371|401| |营运资金变动|-259|58|-11|-130| |经营活动现金流|673|1,217|1,330|1,396| |资本开支|-836|-750|-600|-535| |投资|-50|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883|-750|-600|-535| |股权募资|14|0|0|0| |债务募资|341|0|0|0| |筹资活动现金流|230|-420|-509|-619| |现金净流量|19|48|221|242| [11]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1,931|1,979|2,200|2,442| |预付款项|18|20|22|24| |存货|1,043|1,016|984|1,091| |其他流动资产|471|474|451|448| |流动资产合计|3,463|3,489|3,657|4,005| |长期股权投资|0|0|0|0| |固定资产|2,925|3,655|4,067|4,247| |无形资产|480|480|480|538| |非流动资产合计|4,656|5,072|5,302|5,436| |资产合计|8,119|8,561|8,959|9,441| |短期借款|1,042|1,042|1,042|1,042| |应付账款及票据|546|581|526|511| |其他流动负债|710|711|703|693| |流动负债合计|2,299|2,335|2,272|2,247| |长期借款|0|0|0|0| |其他长期负债|1,123|1,123|1,123|1,123| |非流动负债合计|1,123|1,123|1,123|1,123| |负债合计|3,422|3,458|3,394|3,370| |股本|1,049|1,049|1,049|1,049| |少数股东权益|10|7|5|2| |股东权益合计|4,697|5,103|5,564|6,071|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8,119|8,561|8,959|9,441| [11]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增长率|-6.6%|13.5%|13.0%|12.4%| |成长能力 - 净利润增长率|-11.2%|15.2%|17.4%|16.0%| |盈利能力 - 毛利率|69.7%|70.6%|71.7%|72.6%| |盈利能力 - 净利润率|23.6%|24.0%|24.9%|25.7%| |盈利能力 - 总资产收益率 ROA|8.9%|9.7%|10.9%|12.0%| |盈利能力 - 净资产收益率 ROE|15.3%|16.3%|17.5%|18.6%|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51|1.49|1.61|1.78|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0.99|1.00|1.13|1.25| |偿债能力 - 现金比率|0.84|0.85|0.97|1.09|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42.1%|40.4%|37.9%|35.7%| |经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40|0.41|0.45|0.48|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0.69|0.79|0.93|1.08|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4.47|4.86|5.30|5.78|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0.64|1.16|1.27|1.33| |每股指标 - 每股股利|0.30|0.40|0.49|0.59| |估值分析 - PE|38.33|33.49|28.52|24.60| |估值分析 - PB|6.27|5.37|4.93|4.51| [11]
特朗普关税大棒下,英印两国“抱团取暖”:签署历史性自贸协定
金十数据· 2025-05-06 15:09
协议概述 - 英国和印度达成"里程碑式"自由贸易协定 旨在加强世界第五大和第六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 [1] - 预计从长远来看将提振英国经济48亿英镑 双边贸易增加255亿英镑 [2] - 协议谈判历时三年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全球关税后加速推进 [1] 关税调整 - 印度将威士忌和杜松子酒关税从150%降至75% 第10年降至40% [2] - 汽车关税从逾100%降至10% 但受制于配额 [2] - 英国确保对印度出口商品较低关税 包括威士忌、杜松子酒和汽车 [1] - 印度在协议生效时每年削减价值逾4亿英镑关税 10年后升至约9亿英镑 [2] 行业影响 - 2023年印度是苏格兰威士忌按体积计算第二大出口市场 协议被威士忌协会称为"里程碑式时刻" [4] - 削减印度产品关税将为英国消费者提供更便宜价格和更多选择 包括服装、鞋类和对虾等食品 [2] - 印度对乳制品维持关税 英国对部分农产品如精米维持限制 [4] 协议意义 - 该协议可能是英国脱欧以来签署的最重要新协议之一 继与澳大利亚和日本达成协议后 [2] - 对印度而言 可能是莫迪政府下签署的最重要协议之一 过去十年已与阿联酋、澳大利亚等签署自贸协定 [2] - 咨询公司认为成为首批与印度达成自贸协议国家之一对英国是胜利 但效益需随时间显现 [4] 未包含内容 - 协议未包含法律服务 被律师公会称为"错失的机会" [3] - 协议不涉及英国签证系统或移民战略变化 [3] - 印度公司可在短期转移框架下派遣专业员工到英国 期间无需缴纳国民保险供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