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选消费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复牌狂飙 涨超54%
中国基金报· 2025-08-25 12:00
香港股市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490.77点至25829.91点,涨幅1.94% [2][3]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77.41点至5825.09点,涨幅3.14% [2][3]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68.07点至9248.0点,涨幅1.85% [2][3] - 市场成交额达3696.98亿港元,较前一交易日2855.84亿港元显著放大 [2] - 恒生指数成份股中72只上涨,12只下跌 [3] 行业指数表现 - 原材料业指数上涨4.4% [5] - 非必需性消费行业指数上涨3.4% [5] - 资讯科技业指数上涨2.5% [5] - 有色金属行业指数上涨4.8% [5] - 可选消费零售行业指数上涨4.1% [5] 个股表现 - 紫金矿业涨6.38%至24.340港元,成交额19.37亿港元,年初至今涨幅75.17% [3][4] - 百度集团-SW涨6.25%至91.000港元,成交额20.99亿港元,年初至今涨幅10.04% [3][4] - 网易-S涨6.04%至217.600港元,成交额21.37亿港元,年初至今涨幅60.01% [3][4] - 阿里巴巴-W涨5.51%至124.500港元,成交额201.76亿港元,年初至今涨幅53.63% [4] - 快手-W涨5.14%至78.750港元,成交额45.04亿港元,年初至今涨幅90.45% [4] - 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中27只上涨,3只下跌 [4] 东风集团股份资本运作 - 复牌后股价涨54.10%至9.20港元/股,最高涨幅达69.18% [7][8] - 旗下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同时启动私有化退市程序 [8] - 美股ADR当日大涨87.69%至61美元 [8] - 该运作被视为央企创新资本运作的教科书级案例 [8] 汽车板块表现 - 蔚来大涨15.17% [10][11] - 华晨中国涨10.34% [10][11] - 庆铃汽车股份涨10.26% [10][11] - 广汽集团大涨8.45% [10][11] - 北京汽车涨6.28% [11] - 理想汽车-W涨2.38% [11] - 比亚迪股份涨1.31% [11] 新能源汽车市场数据 - 7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26.2万辆,环比下降5.0%,同比增长27.3% [12] - 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19.5万辆,同比增长25.4% [12] - 新能源商用车销售6.7万辆,同比增长74.9% [12] - 市场渗透率达到48.7% [12] - 辅助智驾功能搭载率不断提升,舱驾融合对高性能芯片需求大幅增长 [16]
复牌狂飙,涨超54%
中国基金报· 2025-08-25 11:52
香港股市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94%至25829.91点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14%至5825.09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85%至9248.0点 [2] - 市场成交额达3696.98亿港元 较前一交易日2855.84亿港元显著放大 [2] - 恒生指数成份股中72只上涨12只下跌 紫金矿业涨6.38% 百度集团涨6.25% 网易涨6.04%领涨蓝筹 [3] - 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27只上涨3只下跌 蔚来大涨15.2% ASMPT上涨7.6% 百度集团-SW上涨6.3% [3] 行业指数表现 - 原材料业指数上涨4.4% 非必需性消费行业指数上涨3.4% 资讯科技业指数上涨2.5% [3] - 有色金属行业指数上涨4.8% 可选消费零售行业指数上涨4.1% [3] 东风集团股份复牌表现 - 复牌后股价最高涨幅达69.18% 全天收于9.20港元/股 涨幅54.10% [4][5] - 公司披露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 同时启动私有化退市程序 [5] - 美股ADR当日大涨87.69%至61美元 [5] - 分析人士称此为央企创新资本运作的教科书级案例 岚图汽车代表汽车央企转型新能源赛道的重要布局 [5] 汽车板块整体走势 - 蔚来大涨15.17% 华晨中国涨10.34% 庆铃汽车股份涨10.26% 广汽集团大涨8.45% [6] - 科轩动力控股涨8.24% 北京汽车涨6.28% 理想汽车-W涨2.38% 新吉奥房车涨1.74% 比亚迪股份涨1.31% 雅迪控股涨1.28% [7] 新能源汽车市场数据 - 7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26.2万辆 环比下降5.0% 同比增长27.3% 渗透率达48.7% [8] - 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19.5万辆 同比增长25.4% 新能源商用车销售6.7万辆 同比增长74.9% [8]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 - 辅助智驾功能搭载率持续提升 得益于技术跃进式提升和成本降低 [11] - 舱驾融合对高性能高可靠性芯片需求大幅增长 [11]
8月W3港股资金:南向流入非银软件,外资流
长江证券· 2025-08-25 09:17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18日至22日港股市场整体上涨,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外资机构则呈现净流出态势,双方在行业配置上出现显著分化 [6][7][8] - 南向资金重点增持非银金融、软件服务等科技及成长板块,外资则偏好日常消费、医药生物等防御性行业 [2][7][8] - 市场上涨动力主要来自技术突破(如DeepSeek-V3.1模型发布)和龙头公司业绩超预期(如老铺黄金、泡泡玛特) [6]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18日至22日恒生指数上涨0.27%,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9% [6] - 香港可选消费、信息技术、日常消费等行业领涨,材料行业领跌 [6] - 创业板指和恒生指数自年内低点涨幅分别达40.23%和33.89%,表现强于其他主要指数 [6][24] 南向资金流向(8月18日至21日) - 南向资金净流入306.13亿港元,前五大流入行业为非银金融(85.1亿港元)、软件服务(62.8亿港元)、可选消费零售(30.69亿港元)、医药生物(30.69亿港元)、硬件设备(28.85亿港元) [2][7] - 前五大行业合计净流入238.11亿港元,占整体流入比例的77.8% [2][7] - 主要流出行业为煤炭Ⅱ(-3.93亿港元)、消费者服务(-3.89亿港元)、纺织服装Ⅱ(-2.75亿港元) [34] 外资机构流向(8月18日至21日) - 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45.99亿港元 [7] - 前五大流入行业为日常消费零售(73.52亿港元)、医疗设备与服务(31.31亿港元)、电气设备(7.19亿港元)、消费者服务(5.71亿港元)、纺织服装Ⅱ(3.82亿港元) [7][40] - 前五大行业合计净流入121.55亿港元 [7] - 主要流出行业为非银金融(-61.11亿港元)、可选消费零售(-47.58亿港元)、银行(-37.56亿港元) [40] 南向资金月度流向(8月1日至21日) - 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838.42亿港元 [8] - 前五大流入行业为非银金融(182.92亿港元)、软件服务(142.04亿港元)、硬件设备(103.03亿港元)、可选消费零售(102.07亿港元)、医药生物(73.5亿港元) [8] - 前五大行业合计净流入603.55亿港元,占整体流入比例的72.0% [8] - 主要流出行业为电信服务(-18.26亿港元)、电气设备(-10.59亿港元) [8] 外资机构月度流向(8月1日至21日) - 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95.31亿港元 [8] - 前五大流入行业为医药生物(75.43亿港元)、有色金属(73.55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71.26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66.29亿港元)、软件服务(55.22亿港元) [8][58] - 前五大行业合计净流入341.74亿港元 [8] - 主要流出行业为非银金融(-121.22亿港元)、硬件设备(-106.72亿港元)、可选消费零售(-105.89亿港元) [58] 市场技术指标 - 沪港AH股溢价指数处于2013年以来均值附近 [13][14] - 恒指波幅指数在3年来低位波动 [15][16] - 南向资金近30日净流入持续上升 [17][18] - 香港银行市场流动资金总结余出现回落 [22] 个股资金动向 - 南向资金持仓占比最高的个股包括中国电信(74.7%)、绿色动力环保(70.0%)、中国神华(68.1%) [39][54] - 外资机构持仓占比最高的个股包括友邦保险(94.9%)、康师傅控股(93.6%)、统一企业中国(90.7%) [45][65]
国际地缘冲突再起,港股避险情绪升温
银河证券· 2025-06-15 11:40
核心观点 - 本周(6月9日至6月13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行业表现分化,流动性有所上升,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 [2][4] - 中美贸易关系向好,但以伊冲突使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市场加大对美联储降息押注,国内5月社融增量同比多增,出口有韧性但通胀延续下降 [2][41][43] - 建议关注港股高分红、外贸、创新药和新消费龙头等板块 [2][44]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本周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因6月13日以伊冲突爆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原油暴涨,黄金等避险资产拉升,全球股市下挫,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0.42%,恒生科技指数跌0.8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30% [2][4] - 港股行业层面,8个行业上涨、3个行业下跌,医疗保健、材料、能源行业指数涨幅居前,可选消费、日常消费、信息技术行业指数跌幅居前 [2] - 二级行业中,耐用消费品、医药生物等涨幅居前,汽车与零配件、家电等跌幅居前 [2] 资金流动 - 情绪指标上,本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2541.95亿港元,较上周上升502.24亿港元,日均沽空金额为278.09亿港元,较上周上升27.45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日均值为10.91%,较上周下降1.51个百分点 [17] - 流动性指标上,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54.57亿港元,较上周上升5.29亿港元,近7天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美团-W、比亚迪股份等,大幅净卖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等 [17]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截至6月13日,恒生指数PE、PB分别为10.6倍、1.11倍,较上周五分别下跌0.03%、上涨0.65%,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72%、74%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PE、PB分别为20.02倍、2.88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8%、57%分位数水平 [2][19] - 6月13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行10BP至4.41%,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5.03%,为3年滚动均值 - 1.96倍标准差,处于2010年以来11%分位;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行1.07BP至1.644%,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7.79%,为均值(3年滚动) - 0.86倍标准差,处于2010年以来74%分位 [2][23][27] - 本周港股市场表现整体好于A股市场,截至6月13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较上周五下行3.69点至128.05,处于2014年以来36%分位数水平 [33] - 行业估值方面,截至6月13日,恒生综合行业估值分化较大,非必需性消费等5个行业PE估值处于2019年以来40%分位数以下,能源业、金融业等4个行业股息率高于5%,能源业、金融业股息率处于2019年以来70%分位数水平以上 [30]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 中美贸易关系向好,但以伊冲突使短期内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美国5月通胀低于预期,市场加大对美联储降息押注,预计今年降息两次 [2][41] - 国内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71亿元,受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拉动,5月中国出口保持韧性,但通胀延续下降趋势 [2][43] - 建议关注港股高分红板块(能源、金融、贵金属等)、受益于中美关税政策改善的外贸板块、政策利好的创新药板块和业绩增长弹性大的新消费龙头 [2][44]
策略研究周度报告:国际地缘冲突再起,港股避险情绪升温-20250615
银河证券· 2025-06-15 07:50
核心观点 - 国际地缘冲突使港股避险情绪升温,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建议关注高分红、外贸、创新药和新消费龙头等板块 [2]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6月9 - 13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下跌,因6月13日以伊冲突爆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原油暴涨,黄金等避险资产拉升,全球股市下挫;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恒生指数涨0.42%,恒生科技指数跌0.89%,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30% [2][4] - 港股行业层面8个行业上涨、3个行业下跌,医疗保健、材料、能源行业指数涨幅居前,分别涨7.52%、5.91%、5.80%;可选消费、日常消费、信息技术行业指数跌幅居前,分别跌1.43%、0.69%、0.34%;二级行业中耐用消费品、医药生物等涨幅居前,汽车与零配件、家电等跌幅居前 [2] - 创新药获批上市进度加快、海外授权交易增多提振医药;消费行业因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份股调整,沪港通下港股通标的名单调整,布鲁可、古茗、蜜雪集团被调入,新消费板块关注度提升带动相关个股估值上涨;外贸方面中美经贸磋商有新进展;金融板块优化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允许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汽车行业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60天,加速资金周转但增加财务压力;科网股监管加强网络销售消费品召回监管 [12][13][14] 资金流动 - 本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2541.95亿港元,较上周升502.24亿港元;日均沽空金额278.09亿港元,较上周升27.45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日均值10.91%,较上周降1.51个百分点 [2][17] - 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54.57亿港元,较上周升5.29亿港元;近7天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美团 - W、比亚迪股份等,大幅净卖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 - W等 [17]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截至6月13日,恒生指数PE、PB分别为10.6倍、1.11倍,较上周五分别跌0.03%、涨0.65%,分别处2019年以来72%、74%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PE、PB分别为20.02倍、2.88倍,分别处2019年以来8%、57%分位数水平 [2][19] - 6月13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行10BP至4.41%,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5.03%,为3年滚动均值 - 1.96倍标准差,处2010年以来11%分位;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行1.07BP至1.644%,港股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为7.79%,为均值(3年滚动) - 0.86倍标准差,处2010年以来74%分位 [2][23][27] - 行业估值方面,截至6月13日,恒生综合行业估值分化较大,非必需性消费等5个行业PE估值处2019年以来40%分位数以下;能源业、金融业等4个行业股息率高于5%,能源业、金融业股息率处2019年以来70%分位数水平以上 [30] - 本周港股市场表现整体好于A股市场,截至6月13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较上周五下行3.69点至128.05,处2014年以来36%分位数水平 [33]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 中美贸易关系向好,但以色列和伊朗冲突使短期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美国5月通胀低于预期,市场加大对美联储降息押注,预计今年降息两次;国内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多增,受政府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拉动,5月出口保持韧性,但通胀延续下降趋势 [2][41][43] - 建议关注高分红板块如能源、金融、贵金属等;受益于中美关税政策改善的外贸板块;政策利好的创新药板块和业绩增长弹性大的新消费龙头 [2][44]
盈利确认上行趋势 - 港股2024年年报点评
2025-05-07 15: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日常消费、可选消费、媒体、消费者服务 公司:港股上市公司、A股上市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4年港股整体业绩表现**:业绩增速延续回升趋势并确认上升势头,信息技术、金融与医疗保健板块盈利改善明显,日常消费及部分可选消费板块业绩增速边际回落[1][3] - **2024年港股营收表现**:营收增速继续筑底,全年营业收入增长1.2%,较上半年1.9%略有回落但下降幅度趋缓,显示探底趋势;A股全年和上半年营收累计同比分别为 -0.2%和 -0.5%,虽处负值区间但有所回升[5] - **2024年港股净利润表现**:归母净利润增速持续修复,全年累计同比增长9.8%,较上半年7.5%继续上行;下半年盈利加速上行,同比高达13.3%;A股全年及上半年归母净利累计增速分别为 -2.7%和 -3%,下半年仍维持负值区间[6] - **2024年港股盈利能力变化**:全年净资产收益率回升至7%,高于上半年的6.7%,显示企业盈利质量持续改善,但仍低于2016年以来均值10%左右,历史分位水平约为19%;2024年A股ROE为7.9%,趋势轻微下滑[7] - **影响2024年ROE变化的关键因素**:杜邦分析显示资产周转率是ROE上升主要原因,2024年全年净利率维持在4.8%与上半年持平,资产周转率提升至0.231次,杠杆率也略有提升[8][9] - **推动2024年港股盈利改善的主力板块**: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板块;信息技术板块受益AI技术突破,软件与服务子行业归母净利同比增长77.4%,技术硬件与设备子行业同比增长76.4%;金融板块保险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8%,多元金融子行业同比增长20.5%;医疗保健板块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盈利能力环比提升近20个百分点[1][10] - **面临增长压力的行业**:日常消费行业增长乏力,家庭与个人用品、食品零售ROE显著下降;可选消费零售子行业利润增速下降36个百分点;媒体、消费者服务利润增速分别下滑18、19个百分点左右[1][11] - **2025年港股盈利有望持续上行的支撑因素**:全球科技周期回升,AI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支撑信息技术板块表现;宏观政策发力传递稳增长信号,占比超60%的内地公司预期差显著修复空间大[4][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港股与A股披露规则差异:港交所仅规定港股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截止时间为每年4月30日;目前超95%港股上市公司已披露年报,按2024年上半年规模利润归母净利润计算的披露率达100%[2]
【广发策略】“反制关税”后,各类资金如何决策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2025-04-20 11:18
南向资金动态 - 成交量在"反制关税"后第一周(4月7日-11日)创下日均成交和净买入新高,但过去一周(4月14日-17日)大幅收窄 [2][10] - 风格配置显示进攻型资金保持较高风险偏好,"反制关税"后第一周增持"哑铃策略"两端(成长股和金融股),第二周减配金融股并继续增持成长股 [2][10] - 半导体和可选消费(电商)连续两周获增持,当前超配比例分别为1.86%和-4.06%,处于2022年以来96.3%和100%分位数 [2][10] - 医药生物板块过去一周增持幅度较大,当前超配比例处于2022年以来51.8%分位数 [2][10] - 软件服务板块持股比例连续两周下滑,当前超配比例基本处于2022年以来最低位置附近 [2][10] 海外资金动向 - 对A股市场:主动型和被动型外资连续两周净流出,4月3日-9日合计净流出19.4亿美元,4月10日-16日合计净流出57.5亿美元 [4][17] - 对港股市场:过去较长时间保持主动型净流出+被动型净流入趋势,但在"对等关税"和"反制关税"期间曾连续两周双双净流出,过去一周(4月10日-16日)重回趋势 [4][17] - 截至4月10日-16日,A股主动外资流出5.0亿美元(相比上周8.0亿美元减少),被动外资流出52.5亿美元(相比上周11.4亿美元大幅扩大) [26] - H股主动外资流出0.32亿美元(相比上周0.93亿美元放缓),被动外资流入0.64亿美元(相比上周流出0.28亿美元出现逆转) [26] 主力资金动向 - 沪深300ETF近期出现明显大额净流入,对市场形成强支撑 [5][20] - 自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且市场调整后,沪深300ETF累计净流入总额出现明显斜率抬升,显示资金加快入场节奏 [5][20] - 截至4月18日,四大核心沪深300ETF总资产管理规模达1.04万亿元,占所有沪深300ETF规模的95%以上 [20] 全球资金流动 - 美股市场:主动资金流出减缓至6.6亿美元(上周124.2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出7.5亿美元(上周流入392.4亿美元),总体趋向观望停滞 [28] - 日本市场本周流入29.3亿美元(上周流出16.2亿美元),发达欧洲市场本周流入83.6亿美元(上周流出49.7亿美元) [32] - 黄金周度资金净流入76.7亿美元(上周16.4亿美元),加密货币资产周度净流出3.4亿美元(上周4.2亿美元) [33] 个股层面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净买入靠前个股:阿里巴巴-W(105.82亿港元)、腾讯控股(68.46亿港元)、美团(39.12亿港元) [24] - 南向资金净卖出靠前个股:盈富基金(122.56亿港元)、中芯国际(3.25亿港元) [24] - 半导体板块中芯国际和华如获增持,可选消费板块阿里、美团、京东获增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