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前8月,四川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4000亿元 “新三样”释放出口新动能 锂电池领跑
四川日报· 2025-09-17 07:32
外贸总体表现 - 前8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6832亿元 规模居全国第八 同比增长2.5% [1] - 出口额4100.5亿元 同比增长5.3% 进口额2731.5亿元 同比下降1.5% [1] - 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4000亿元 贡献超200亿元外贸增量 [1] 新动能产品出口 - "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201.1亿元 同比增长77.6% [2] - 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77.8%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同比增长1170.9% [1][2] - 消费品进口128.1亿元 同比增长7.8% 其中鲜虾进口增175.9% 冰鲜三文鱼进口增17% [2] 传统优势产业 - 集成电路进出口规模超2000亿元 电脑及零部件进出口规模超1200亿元 [2] - 通威TNC2.0系列获波兰100MW组件年度框架合作协议 海外销量实现翻倍增长 [2] - 宜宾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占全国七分之一 宁德时代总投资640亿元建设10期项目 年产能达180吉瓦时 [3] 外贸主体发展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超8500家 同比增加9.2% [4] - 高级认证企业(AEO企业)进出口3326.2亿元 同比增长9.8% 占整体外贸比重48.7% [1][4] - 成都进出口5669.8亿元 同比增长4.9% 拉动全省外贸增长4个百分点 [4] 区域发展态势 - 7个市(州)进出口额实现两位数或以上增长 [4] - 绵阳、内江、自贡等7个市(州)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4] - 依托锂矿资源和绿色水电优势构建锂电全产业链生态圈 形成120余个产业链项目集聚 [3]
德尔股份(300473.SZ):公司固态电池目前以氧化物电解质路线为主
格隆汇· 2025-09-17 07:24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 公司固态电池目前以氧化物电解质路线为主 [1] - 公司对硫化物技术路线保持持续关注 [1] 中试线建设进展 - 公司目前在加快推进中试线项目建设当中 [1] - 后续在中试线跑通后实施量产线建设 [1] 量产规划依据 - 量产线建设将根据客户需求、产品开发进度和市场需求实施 [1]
雄韬股份(002733.SZ):目前公司60Ah固态电池主要针对UPS领域设计开发
格隆汇· 2025-09-17 07:17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目前60Ah固态电池主要针对UPS领域设计开发 [1] - 从技术层面看该固态电池具备用作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潜力 [1]
亿纬锂能(300014.SZ):计划于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的突破
格隆汇· 2025-09-17 07:17
技术布局与产业规划 - 公司已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技术布局并做了相关产业规划 [1] - 消费电池领域凝胶态电池方案已用于雾化器产品 致力于实现食品级安全 [1] - 动力及储能电池领域致力于提升能量密度 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以推动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发展 [1] 固态电池量产进展 - 2025年9月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正式揭牌 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 [1] - 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 分两期建设 [1] -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 [1] 产品开发路线图 - 计划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突破 推出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全固态电池用于混合动力领域 [1] - 2028年推出400Wh/Kg高比能全固态电池 [1] - 当前下线"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1] 应用领域拓展 - 凝胶态电池应用于雾化器产品 [1] - 全固态电池面向人形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及AI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 [1] - 动力电池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储能电池推动储能系统发展 [1]
宁德时代A股收涨近7%,再创历史新高
格隆汇· 2025-09-17 07:16
由于您提供的Content部分为空,我无法对具体的新闻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请提供需要分析的新闻文本内容,我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专业、详细的解读。
港股异动 | 宁德时代(03750)涨超5%破顶 近日钠新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
智通财经· 2025-09-17 05:48
股价表现 - 宁德时代股价上涨5.45%至503港元 盘中创503.5港元上市新高 [1] - 年内累计涨幅超过60% 成交额达14.18亿港元 [1] 技术突破 - 公司钠离子电池成为全球首款通过GB 38031-2025新国标认证产品 [1] - 新国标将于2026年7月实施 对热扩散、底部撞击、快充循环等安全维度提出严格要求 [1] - 钠离子电池在电芯与电池包层级均通过第三方权威测试 展现优异安全性能 [1] 产业化进展 - 钠离子技术已实现量产 正小规模向车企供应 [1] - 预计初期将在小型车或短续航车型中替代30%磷酸铁锂电池 [1] - 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已搭载理想、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哪吒等多个汽车品牌 [1] 应用拓展 - 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电站项目应用逐步扩大 [1] - 具备不燃不爆、绿色无污染、能源转化率高、循环寿命长等特性 [1] - 在储能领域展现出潜在成本优势 [1]
渤海证券:固态电池引领产业变革 核心金属迎来需求新机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5:37
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 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 需要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协同发力推动发展 [1] - 产业链中企业业绩有望受益于未来固态电池需求增长 [1] 电解质技术路线 - 电解质是固态电池核心材料 对电池成本影响较大 [2] - 技术路线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 硫化物路线为主流研发趋势 [2] - 未来电极材料将向高电压高比容量正极和锂负极发展 [2] 上游材料需求测算 - 单GWh硫化物电解质需锂39-62吨 氧化物需5-20吨 聚合物LiTFSI锂盐约5吨 [3] - 固态电池锂需求显著高于液态电池:硫化物路线较磷酸铁锂高49-72吨/较三元高34-57吨 [3] - 预计2030年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路线分别带动锂需求13260-15175吨/31500-35784吨/6838吨 [3] 稀有金属需求前景 - 硫化物电解质需锗38-49吨/GWh(thio-LISICON型Li3.25Ge0.25P0.75S4和LGPS型Li10GeP2S12) [4] - LLZO氧化物电解质需锆76吨/GWh [4] - LATP/LLTO氧化物电解质需钛74-95吨/GWh [4] - LLZO/LLTO氧化物电解质需镧155-174吨/GWh [4] 企业关注方向 - 重点关注具备上游资源优势且材料研发进度领先的企业 [1] - 优先选择项目推进较快/与下游电池企业绑定紧密或产品已进入供应链的企业 [1] - 华友钴业(603799.SH)因与多家下游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且正极材料研发进度较好被列为关注标的 [2]
宁德时代股价涨5.12%,财通证券资管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100股浮盈赚取1.9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5:02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7日宁德时代股价上涨5.12% 报收371.51元/股 成交额达145.74亿元 换手率0.93% 总市值16946.99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动力电池系统占比73.55% 储能电池系统占比15.88% 电池材料及回收占比4.41% 其他业务占比4.28% 电池矿产资源占比1.88% [1] - 产品涵盖乘用车 商用车 表前/后储能 以及工程机械 船舶 航空器等应用场景 [1] 基金持仓动态 - 财通资管鑫逸混合A(004888)二季度减持2500股 当前持有11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73%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99万元 最新规模2039.01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21.5% 近一年收益32.19% 成立以来收益6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李晶累计任职3年321天 管理规模2.3亿元 最佳回报94.63% 最差回报9.4% [3] - 基金经理石玉山累计任职3年137天 管理规模28.9亿元 最佳回报20.25% 最差回报-0.48% [3]
雄韬股份:公司60Ah固态电池主要针对UPS领域设计开发,但其具备用作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4:55
公司技术布局 - 雄韬股份目前研发的60Ah固态电池主要针对UPS领域设计开发 [2] - 从技术层面看该固态电池具备用作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潜力 [2] 业务拓展方向 - 公司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固态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2] - 未提及具体研发计划但确认技术可行性 [2]
固态电池最新情况
数说新能源· 2025-09-17 04:14
Q1:目前半固态电池是否已经开始量产 ,以及全固态电池的进展如何 ? A1:目前半固态电池已经开始逐步量产,应用于新能源车、消费类电池及低空飞行等领域。而全固态电池还处于发展阶段, 头部企业正在建设百兆瓦时的生产 线, 主要以氧化物为主导,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目前尚未真正实现装机,仅有小容量实验产品。 Q2:半固态电池能否解决液态锂电池电芯燃烧问题 ,以及其是否为过渡产品?半固态电池未来 在电池厂中的定位以及硫化物与氧化物在固态 电池中的竞争情 况 ? A2:半固态电池并非绝对安全,仍包含一定比例的液态电解质,存在失控风险。但相比液态电池, 其失控几率较小。半固态电池可能是过渡产品,在全固态电 池成熟前承担一定的市场角色,但真正 实现大规模替代现有电池的可能性不大。在未来5到8年内, 半固态电池可能更多作为过渡产品存在, 其市场份额较低。 至于固态电池最终解决方案采用硫化物还是氧化物, 目前行业内尚未形成明确共识, 有待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和验证。 Q3:在全固态电池技术未完全成熟前 ,半固态电池与传统三元锂电之间的关系及市场结构占比 如何 ? A3:在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之前, 半固态电池将作为过渡产品存在, 与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