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蚂蚁集团宣战假医疗广告 AQ携AI技术打响健康保卫战
每日商报· 2025-08-19 05:53
行业整治背景 - 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重点打击假冒医生身份和虚假科普等行为 [2] - 大量假医疗广告导致3万多名老人因轻信"特效保健酒"广告被骗超10亿元 [1] - 700多人组团假扮"老中医"造成全国超10万人受害 [1] 公司技术方案 - 推出行业首个AI医疗打假辟谣专区 提供AI拍图打假和AI电话验真功能 [1] - 以蚂蚁医疗大模型为技术引擎 学习超万亿tokens专业医疗语料 [2] - 采用增强检索技术整合权威医学文献进行深度分析 [2] - 依据循证原则对大模型知识来源进行权威性分级 [2] 专业资源整合 - 上线全国超300位三甲名医AI身份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 [2] - 连接好大夫平台超20万真人执业医师提供线上问诊服务 [2] - 7×24小时为用户提供专业健康咨询服务 [2] 用户规模与影响 - 累计服务用户数已超1亿人 [3] - 每天有超100万人在平台咨询健康问题 [3] - 联合蓝马甲公益行动在全国开展上千场老人防骗活动 [3] 公司战略定位 - 致力于用AI科技消灭假医疗广告 [3] - 让每个人看病更简单和生活更健康 [3] - 延续公司从移动支付到信用服务的使命传承 [3]
假医疗广告屡禁不止!监管严打“神医神药”乱象,蚂蚁率先响应
北京商报· 2025-08-19 05:19
虚假医疗广告行业现状 - 虚假医疗广告泛滥,大量"神医神药"广告披着科普外衣欺骗消费者,特别是老年群体成为主要受害对象[1] - 公开数据显示3万多名老人因轻信"特效保健酒"广告被骗超10亿元,700多人假扮"老中医"导致全国超10万人受害[1] - 超四成老年人曾因保健品被骗,近三成老年人因虚假医疗信息受骗[4] 虚假广告典型手法 - 使用"包治百病""成功率99%以上"等夸大疗效的断言保证用语,构成违法行为[3] - 部分广告假冒"名医"旗号吸引消费者,如宣称"One day apple即刻种植传承人""台湾中国医药学院学士"等无法证实的资质[3] - 利用专家连麦、康复案例分享等专业展示形式,结合基因疗法、细胞修复等专业术语包装,增加辨识难度[4] 监管整治行动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办1666起医疗广告违法案件,罚没金额1278万元,互联网媒介占比显著[5] - 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和《医疗广告认定指南》,明确医疗广告与健康科普的界限[5] - 集中曝光30起典型案例,涉及医疗美容、医疗器械等多个高风险领域[5] 技术解决方案 - 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AI打假功能,通过语义识别和大数据追踪建立虚假医疗信息库,对高频违规关键词实施预警[6] - AQ提供"AI拍图打假"功能,整合全网权威医学资料进行深度分析,可识别缺乏合法资质、涉嫌违法宣传、成分风险高等问题[6] - 蚂蚁医疗大模型学习超万亿tokens专业医疗语料,利用增强检索技术整合权威医学文献,依据循证原则对知识来源进行权威性分级[6] 医疗服务创新 - AQ上线全国超300位三甲名医AI分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提供7×24小时答疑服务[7] - 连接好大夫平台超30万真人执业医师,支持用户随时线上问诊咨询[7] - 累计服务用户数超1亿人,每日超100万人在平台咨询健康问题[7] 行业影响 - 虚假医疗广告不仅造成财产损失,更可能延误正规治疗威胁生命健康,危害不亚于电信诈骗[4] - AI技术应用为消费者提供防范虚假信息工具,同时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和智能服务提供[7] - 技术应用有助于推动医疗体系向更高效、更公平、更可信的方向发展[7]
机构称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有望迎来补涨,创业板指和恒科存在交替轮动关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02:32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已超9400亿港元。AI、新消费两大赛道体现出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一定的稀缺 性,有望进一步吸引资金加码,助推港股行情持续向好。公开信息显示,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 标的指数囊括30家港股科技龙头,软硬科技兼备,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其中阿里、 腾讯、美团、中芯国际、比亚迪等有望成为中国科技股"七巨头"。没有港股通账户的投资者或可通过恒 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一键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场外联接A/C:013402/013403)。 8月19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近1%。A股同赛道规模最大的恒生科技指 数ETF(513180)跟随指数下跌,持仓股跌多涨少,比亚迪电子、小鹏汽车、蔚来、金蝶国际、理想汽 车、中芯国际等跌幅居前。 国投证券林荣雄团队在研报《港股科技会跟上》中指出,从60日滚动收益率差值来看,历史上创业板指 和恒生科技两者存在明确交替轮动关系,当创业板指涨幅领先恒生科技20pct时,多数意味着恒生科技 相对收将迎来补涨(例外情况是2021年机构极致抱团行情,由于新能源导致产业基本面相差太大导致收 益率差值扩大至30pct ...
南向资金刷新历史纪录 释放三大信号
证券日报· 2025-08-18 22:29
南向资金流动特征 - 8月15日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额达358.76亿港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1] - 港股通运行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超4.6万亿港元 [1]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三次刷新单日净买入历史纪录 [1] 资产配置偏好 - 南向资金重点流向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科技巨头 [2] - 资金广泛覆盖新经济领域的中资企业包括科技和医疗行业 [2] - 投资标的主要为具有独特商业模式和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2] 投资策略与工具 - 南向资金通过ETF基金实现投资主要挂钩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 [2] - 采用分散化配置方式实现对科技板块重点配置及其他主流板块均衡覆盖 [2] - 通过指数基金批量投资港股标的实现全景式布局 [2] 市场驱动因素 - 港股估值较低市场化程度高制度体系成熟吸引资金流入 [2] - 内地市场利率中枢下行推动投资者境外资产多元配置需求 [3] - 金融股高股息收益契合低风险偏好资金科技股高成长潜力满足高风险需求 [3] 资金流动逻辑 - 南向资金操作反映对中国优质资产长期价值的看好 [2] - 资金流动体现对中国经济转型中核心成长动能的主动拥抱 [2] - 与A股增量资金流入态势共同印证中国优质资产投资价值 [3]
南向资金刷新历史纪录释放三大信号
证券日报· 2025-08-18 16:14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与特征 - 8月15日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358.76亿港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1] - 港股通运行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超4.6万亿港元 [1]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日流入百亿港元成为常态 3月初、4月初、8月15日三次刷新历史纪录 [1] 资金配置方向与资产偏好 - 南向资金重点流向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科技巨头 [2] - 通过ETF基金实现投资 主要挂钩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 [2] - 配置策略覆盖科技板块重点布局及金融等其他主流板块均衡覆盖 [2] 投资逻辑与市场驱动因素 - 南向资金集中抢筹港股稀缺的科技、医疗等新经济领域的中资企业 [2] - 港股优质金融股提供高股息收益 科技股具备高成长收益潜力 [3] - 内地市场利率中枢下行推动投资者境外资产多元配置需求上升 [3] 市场意义与长期趋势 - 南向资金操作体现对中国优质资产长期价值的看好 [2] - 资金流动反映对中国经济转型中核心成长动能的主动拥抱 [2] - 南向资金与A股增量资金共同印证中国优质资产投资价值 [3]
大树云上涨2.55%,报1.077美元/股,总市值6146.43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8 15:38
股价表现 - 8月18日盘中上涨2.55%至1.077美元/股,成交额2286美元,总市值6146.43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103.99万美元,同比减少74.99% [1] - 归母净利润187.95万美元,同比增长223.27% [1] 公司背景 - 注册于开曼群岛,通过广东省大树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 [1] - 采用C2M模式,集研发、生产、品牌、销售于一体 [1] - 拥有5家子公司及4家分公司,分布在深圳、东莞、江苏等地 [1] 业务模式 - 聚焦个人护理用品新消费领域 [1] - 坚持自有品牌发展路线,科技赋能产品研发 [1] - 定位中国高端个人护理产品市场 [1]
大树云上涨5.24%,报1.105美元/股,总市值6307.40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8 13:53
股价表现 - 8月18日开盘上涨5.24% 报1.105美元/股[1] - 当日成交额220美元 总市值6307.4万美元[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103.99万美元 同比下降74.99%[1] - 归母净利润187.95万美元 同比增长223.27%[1] 公司架构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控股公司 通过境内实体子公司广东省大树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1] - 旗下拥有深圳大树云进口贸易有限公司 东莞大树云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深圳惊喜云贸易有限公司及四家分公司[1] 业务模式 - 以互联网科技为底层基础 采用C2M用户直连制造模式运营[1] - 集产品研发 生产制造 品牌运作 销售运营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1] - 聚焦个人护理用品新消费领域 坚持自有品牌发展路线[1] 企业理念 - 秉承诚信 创新 和谐 共赢的企业精神[1] - 通过科技赋能产品 生产中国高端个人护理产品[1] - 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1]
蚂蚁AQ推出四大举措,打击假医疗广告!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13:08
公司举措 - 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四大AI打假功能 包括AI医疗打假辟谣专区 AI拍图打假 AI电话验真和名医AI分身服务 [1] - 联合好大夫平台接入超30万名真人执业医师 并上线超300位三甲名医AI分身提供7×24小时咨询服务 [1][14] - 通过蚂蚁医疗大模型整合超万亿tokens专业医疗语料 采用增强检索技术分析权威医学文献确保信息可信度 [8] - 组建银发打假团联合蓝马甲公益行动 在全国开展上千场老年人防骗活动 [1] 行业背景 - 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神医神药假广告整治工作 中央网信办与国家卫健委等重点打击假冒医生身份和虚假科普行为 [1][14] - 2022年老年人消费投诉中保健品虚假宣传占比超40% 中国社科院数据显示超四成老年人曾因保健品被骗 [2][14] - 行业专家指出假医疗广告 假医生直播和虚假科普视频等乱象危害不亚于电信诈骗 [14] 技术应用 - AI拍图打假功能可实时识别问题产品 例如对延年壮骨酒拍照后立即提示缺乏合法资质 涉嫌违法宣传和成分风险高等问题 [6] - 医疗大模型依据循证原则对知识来源进行权威性分级 并持续提升反作弊技术能力杜绝虚假信息干扰 [8] - 专为老年人开发打电话问AQ 查辟谣和问名医等低门槛防骗功能 支持通过电话咨询方式验证可疑信息 [14]
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展开医疗打假防骗
证券日报网· 2025-08-18 10:46
公司AI健康应用举措 - 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四大AI打假防骗举措 包括上线行业首个AI医疗打假辟谣专区 支持"AI拍图打假"和"AI电话验真"功能 [1] - 联合好大夫平台30万名真人执业医师 上线超300个名医AI分身提供科普与问诊服务 [1] - 联合蓝马甲公益行动组建"银发打假团" 在全国开展上千场老年防骗活动 [1] 技术能力建设 - 持续提升蚂蚁医疗大模型反作弊技术能力 采用循证原则对知识来源进行权威性分级 杜绝虚假及营销信息干扰 [1] - 医疗大模型学习超万亿tokens专业医疗语料 包含权威教材和医典药典 通过增强检索技术整合权威医学文献 [1] 业务发展现状 - AQ应用累计服务用户数超1亿人 每日咨询健康问题用户量超100万人 [2] - 公司定位AQ应用承载AI时代新使命 致力于用AI科技消灭假医疗广告 简化就医流程 [2]
马云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10:12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于8月18日正式推出四大举措向假医疗广告宣战 包括行业首个AI打假辟谣专区 [2][4][6] - 产品名称AQ由马云命名 寓意是"让天下患者不再被忽悠" 成为蚂蚁集团新使命 [2] - 目前AQ服务用户已超1亿人 [2] 技术能力与功能特性 - AQ整合蚂蚁医疗大模型 学习超万亿tokens专业医疗语料 采用增强检索技术分析权威医学文献 [8] - 提供"AI拍图打假"功能 用户上传图片后可即时识别虚假广告 例如测试"延年壮骨酒"时显示"需特别警惕"并列出缺乏资质、违法宣传等风险 [8] - 推出"电话验真"功能 用户可通过电话实时验证信息真伪 [6] - 依据循证原则对知识来源进行权威性分级 持续提升反作弊技术能力 [8] 合作伙伴与资源整合 - 联合好大夫平台接入超30万名真人执业医师提供在线问诊服务 [6][10] - 上线超300位三甲名医AI分身 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团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团队 提供7×24小时答疑服务 [10] - 联合蓝马甲公益行动组建"银发打假团" 在全国开展上千场老人防骗活动 [7] 行业背景与社会问题 - 虚假医疗广告导致3万多名老人因"特效保健酒"被骗超10亿元 700多人假扮"老中医"使超10万人受害 [6] - 2022年老年人消费投诉中保健品虚假宣传占比超40% [7] - 中央网信办、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重点打击假冒医生身份和虚假科普行为 [10] 市场推广与效果验证 - AQ目前处于市场推广期 最终落地效果和用户接受度需时间验证 [2] - 行业人士评价AQ实现从"被动受理"到"主动识别"的跃迁 但应用效果待观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