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地生活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退款信息滞后?美团深夜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8-25 00:30
美团退款问题事件 - 公司针对用户反映的订单退款未到账问题于8月24日深夜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 称因短期客服咨询量较大已紧急成立专项客服团队并进行专项订单搜集、查询和追溯 [3] - 公司表示目前已修复退款信息滞后问题并将帮助用户追溯每一笔担心的订单 [3] - 经排查退款问题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平台退款进程信息展示更新不及时导致用户误解 第二类是少量订单因支付渠道异常显示退款失败 系统会退款至用户美团余额 若账户异常则需联系用户接收 [3] 美团数据追溯与押金提醒 - 公司强调从梳理的订单数据看每一笔退款数据均可追溯 用户可查询资金去向 [3] - 公司承认因产品功能信息展示不完善和不及时导致用户产生误解 [3] - 公司提醒收购摩拜后已开通押金退还通道 目前仍有部分用户未申请退押金 可通过美团App操作 [3]
美团客服回应网传“退款未到账”:已修复退款信息滞后问题
新浪财经· 2025-08-24 23:45
公司运营事件 - 美团客服官方微博于8月24日深夜发布声明 针对用户反映的订单退款未到账问题成立专项客服团队并进行专项搜集、查询、追溯 [1] - 公司表示已修复退款信息滞后问题 后续将帮助用户追溯每一笔担心的订单 [1] - 经排查退款未到账问题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平台退款进程信息展示更新不及时导致用户误解 第二类是部分用户支付渠道异常导致退款失败且涉及订单数较少 [1] 公司数据与追溯 - 公司梳理的订单数据显示每一笔退款数据均可追溯 用户均可查询退款资金去向 [1] - 对于退款信息显示失败的订单 系统会退款至用户的美团余额中 但若用户美团账户已注销或异常则需联系用户接收 [1] 产品功能与用户沟通 - 公司承认因产品功能信息展示不完善、不及时导致用户产生误解 [1] - 公司提醒收购摩拜后已开通摩拜用户退还押金通道 目前仍有部分用户未申请退押金 相关用户可通过美团App退还押金 [1]
美团深夜回应“退款不到帐”问题
财联社· 2025-08-24 23:44
美团订单退款问题处理 - 公司针对用户反映的"订单退款未到账"问题紧急成立专项客服团队 [1] - 专项团队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搜集、查询、追溯相关订单 [1] - 公司已修复退款信息滞后问题并承诺帮助用户追溯每一笔订单 [1] 退款问题分类及处理方案 - 第一类问题为平台退款进程信息展示更新不及时导致用户误解 [1] - 第二类问题涉及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工具异常导致退款无法原路返回 系统将退款转至用户美团余额 [1] - 极少数订单因支付渠道问题显示"退款失败" 系统将全额退款至用户钱包余额 [1] 公司声明发布渠道 - 公司通过美团客服官方微博账户发布问题处理声明 [1] - 声明发布时间为8月24日深夜 [1]
不查询就不退款!美团退款,到底退给了谁?
新浪财经· 2025-08-24 07:49
退款延迟问题 - 多位消费者反映美团订单退款存在多年未到账情况 甚至有2018年审核通过的退款直至近日才到账[3] - 消费者反馈2017年订单显示退款失败 但在查询后立即实现秒到账 存在不查询就不退款的可能性[5] - 2015-2019年间持续出现退款延迟问题 有用户反馈2016年申请的退款三年后仍未到账[7] 退款路径异常 - 消费者遭遇退款未原路返回支付账户 而是被转入美团钱包余额[3] - 多位用户通过美团月付支付的订单 退款直接进入美团钱包而非原支付渠道[9] - 美团客服回应称部分退款或保险理赔可能退至美团钱包 与消费者声称的原路返回承诺存在差异[9][10] 客服处理机制 - 美团官方回应退款到账时间一般为1-3个工作日 将延迟原因归咎于银行或支付方处理问题[3][7] - 客服坦言订单完成48小时后超出处理权限 对历史订单查询存在困难[10] - 公司对多年未退款情况定性为"比较少见" 但历史数据显示该问题持续多年且涉及多个年份[3][7][8]
不查询就不退款! 美团退款,到底退给了谁?
新浪财经· 2025-08-24 07:33
退款延迟问题 - 多位消费者反映订单退款存在多年未到账情况 有案例显示2018年审核通过的退款直至近日才到账 [1] - 2015-2019年间持续出现退款延迟问题 有用户2016年申请的退款直至2019年仍未到账 [4] - 公司客服回应称退款一般需1-3个工作日 多年未退款情况"比较少见" [1][4] 退款路径异常 - 消费者质疑退款未原路返回支付账户 而是被转入美团钱包 [1][5] - 多位用户反映通过美团月付支付的退款直接进入美团钱包 而非返回原支付渠道 [5] - 公司客服解释部分退款或保险理赔可能退至美团钱包 [6] 系统处理机制问题 - 有消费者发现2017年订单显示"退款失败" 但手动操作后立即到账 [1] - 消费者质疑系统存在掩人耳目之嫌 需主动查询才会触发退款 [2] - 公司对48小时外的订单处理权限有限 增加历史订单查询难度 [6] 消费者维权建议 - 律师建议消费者保留订单截图、支付流水和客服记录等硬证据 [6] - 建议通过退款流程日志核查实际到账情况 而非仅依赖平台提示 [6]
阿里巴巴,大调整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12:50
业务重组与架构调整 - 阿里巴巴官网更新业务划分 形成四大集团:中国电商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及所有其他业务[1] - 中国电商集团包含淘宝、天猫、闲鱼、飞猪旅行、淘宝闪购、饿了么及1688[3]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包含AliExpress、Trendyol、Lazada、Daraz及Alibaba.com[3] - 云智能集团仅含阿里云业务[5] - 所有其他业务包含钉钉、夸克、通义、高德地图、菜鸟、优酷、大麦娱乐、盒马及阿里健康[5] 战略重点与业务整合 -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合并为即时零售板块 纳入中国电商集团以强化电商核心能力与资源协同[5] - 菜鸟集团和大文娱集团从一级业务集团降级 归入所有其他类别 战略优先级转向服务主业而非独立扩张[5] - 2024年内部不再提"1+6+N"架构 公司聚焦核心电商与AI业务[6] - 2024年11月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 整合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及1688、闲鱼等电商业务[6] - 2024年6月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保持公司化管理但统一作战目标[7] 行业背景与市场数据 -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竞争加剧 巨头从外卖延伸至到店服务及酒店旅游领域[7] - 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9.5万亿元增至2025年35.3万亿元[7] - 线上渗透率预计从2020年24.3%提升至2025年30.8%[7]
3485个玩乐地上榜,美团大众点评“必玩榜”背后的城市生意经
经济观察网· 2025-08-21 04:54
服务消费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 超过商品零售增速5.1% [1] - 人均GDP突破1.3万美元 服务消费角色日益重要 [1] - 消费结构向体验型与悦己型倾斜 本地文旅消费朝多元化路径演化 [2] 必玩榜产品特征 - 覆盖全国81座城市及3485个玩乐地 包含13大玩乐主题与40余细分品类 [2] - 基于海量用户真实评价数据生成 非平台主观选品 [2] - 上榜城市包含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及湖州景德镇等25个中低线宝藏城市 [2][6] 用户行为与需求变化 - 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50% 00后95后具理性消费、悦己消费等四大特征 [6] - 用户需求从阶段性体验转向日常化玩乐 本地深度探索成为趋势 [5] - 异地游客倾向体验地道本地玩法 如音乐现场、特色集市等非传统景点 [5][7] 平台机制与价值 - 通过结构化信息降低决策成本 展示人均消费、距离、预约信息等关键数据 [4] - 连接种草与交易 成为用户、商户与城市文化的服务型地图 [3] - 非商业化场所纳入榜单(如社区公园、徒步路线) 打破"玩=消费"模式 [7] 区域市场表现 - 美团休闲玩乐用户规模2024年同比增长33% [6] - 服务零售在中低线城市年交易额复合增长超90% 用户数年增超60% [8] - 斗南花卉市场搜索量环比增长超100% 湾家大沟市场成旅游打卡地 [7] 业态与品类演变 - 酒吧、洗浴、KTV、健身房等本地休闲业态比重显著提升 [6] - 温莎KTV(上海)因吃喝唱一体化体验入选 华远航空俱乐部(北京)因飞行体验成复购率极高项目 [6] - 特色菜市场、城市徒步路线等非交易属性场所获得流量聚合 [7][8]
国内战火激烈,TikTok能否抢下海外本地生活的先机?| 出海参考
钛媒体APP· 2025-08-18 12:01
TikTok与Booking.com合作拓展本地生活服务 - TikTok与Booking.com合作推出酒店预订功能,用户可通过应用程序直接输入入住和退房日期并预订酒店,每家酒店有专属落地页展示价格、设施、评价及TikTok视频信息[2] - 合作同步推出"TikTok Go"创作者变现计划,达人通过推广本地商户(如酒店民宿)赚取佣金,采用探店+抽佣模式[2] - TikTok此前已在美国西雅图、洛杉矶和纽约招聘专注于旅游、食品和生活方式服务的职位,探索本地服务扩展[2] TikTok本地生活服务的战略布局 - TikTok申请"TikTok PayLater"商标支持用户购物分期付款,同时拓展广告和电商生态系统[4] - 2022年TikTok在东南亚测试"附近"(Nearby)功能,允许用户查找当地店铺推荐和同城视频,对标Snapchat和Instagram的本地服务功能[4] - 2024年TikTok在部分地点相关视频评论区新增"评论(Reviews)"标签页,展示用户星级评分、文字评价和照片,提升本地信息搜索实用性[5] 本地生活服务的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 - 中国本地生活市场线上渗透率预计从2021年12.7%增长至2025年30.8%,市场规模达2.5万亿元,抖音、美团等平台竞争激烈[6] - 抖音2024年本地生活服务GMV约5600亿元,同比增长81%,覆盖370多个城市和610万家门店,达人探店为商家带来1333亿元收益[7] - 全球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7万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近10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3.32%[9] TikTok海外本地生活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 TikTok在东南亚试水本地生活服务效果不理想,主要因供应链和配送团队搭建困难,商家数字系统不完善及用户消费习惯差异[8][9] - 美国市场基础设施成熟且用户消费习惯稳定,TikTok选择与Booking.com合作布局酒旅业务,避开外卖领域强势对手如Yelp和Uber Eats[9] - TikTok此前与Ticketmaster和Fandango合作提供音乐会及电影票预订服务,未来可能拓展至餐饮、旅游和零售领域[6]
荣泰健康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 携手开启智能理疗新时代
证券日报· 2025-08-14 07:37
战略合作 - 荣泰健康与美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将共同探索"智能理疗+平台流量"创新模式 [2] - 合作采取"试点门店-区域复制-全国推广"三阶段策略 首批试点选址上海核心区域 [2] - 试点门店将融合智能设备体验 健康数据管理 专业理疗服务三大模块 [2] 业务模式 - 用户可通过美团APP实现预约到店 方案定制 效果追踪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 [2] - 合作开创按摩器具行业"硬件+平台+服务"生态闭环模式 [2] - 美团7 7亿年活跃用户基数与本地生活服务场景优势 叠加荣泰健康600余项技术专利与供应链体系 [2] 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是荣泰健康在"智能健康生态"布局中的重要一步 [2] - 为行业提供"科技+平台"创新范本 [2] - 有望重塑线下按摩市场竞争格局 [2]
荣泰健康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探索“智能理疗+平台流量”创新模式
中证网· 2025-08-14 06:49
战略合作概述 - 荣泰健康与美团达成理疗机器人项目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智能理疗+平台流量"创新模式 [1] - 合作将结合荣泰健康的技术优势与美团的平台流量优势,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健康服务闭环 [2] - 双方采取"试点门店-区域复制-全国推广"三阶段策略推进合作 [2] 合作细节 - 试点门店将融合智能设备体验、健康数据管理、专业理疗服务三大模块 [2] - 用户可通过美团APP实现预约到店、方案定制、效果追踪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 [2] - 首批试点选址上海核心区域,依托美团LBS技术实现"15分钟健康服务圈"覆盖 [2] 公司优势 - 荣泰健康拥有28年行业经验,积累600余项技术专利与完善供应链体系 [3] - 美团拥有超过7.7亿年活跃用户基数与本地生活服务场景优势 [3] - 荣泰健康是按摩器具行业领军企业,在理疗机器人技术和按摩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显著市场竞争力 [2] 行业影响 - 合作开创按摩器具行业"硬件+平台+服务"的生态闭环模式 [3] - 有望重塑线下按摩市场的竞争格局 [3] - 为行业提供"科技+平台"的创新范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