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店团购

搜索文档
淘宝闪购,“长”出团购
36氪· 2025-09-24 09:10
淘宝闪购到店团购业务启动 - 淘宝闪购于9月20日启动到店团购业务 首批覆盖上海、深圳、嘉兴的核心商业区域 涉及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特色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 [1] - 业务通过淘宝、支付宝、高德三大流量入口同步上线 三款APP合计拥有数亿日活跃用户(DAU) [1] - 平台提供大幅优惠 包括9.9元起套餐及3折至6折折扣 已吸引桂满陇、有喜屋、尊宝披萨等知名餐饮品牌入驻 [1] 业务扩张策略与进展 - 业务供给主要由饿了么负责 因餐饮品类是其强项 且首批城市为饿了么重点经营区域 [2] - 参与团队规模达数百人 主要集中在饿了么团队 [2] - 业务计划逐步扩展至全国一、二线城市 [1] - 淘宝闪购从5月2日全量上线到家业务后 经过四个多月探索才延伸至到店场景 体现其不追求强行扩张而是基于需求自然生长的策略 [4] 业务协同与生态优势 - 淘宝闪购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 平均单量8000万单 月度交易用户达3亿 较4个月前增长200% [8] - 到家业务已积累数百万商家资源(饿了么为主) 可复用于到店团购 4124个餐饮品牌在7月初生意破历史峰值 2318个非餐饮品类订单翻倍 [11] - 高德扫街榜与淘宝闪购团购形成协同 高德上线首日用户超4000万人 首周上榜小店流量增长187% [12] - 阿里生态内具备交易基因 消费者在导航或结账场景使用团购 转化效率高于内容平台 [23] 市场机会与商家需求 - 到店团购履约成本低于外卖 客单价更高(两人餐约40-50元 三人餐近100元) 商家利润空间更大(堂食毛利率50%-60% 外卖仅30%-40%) [6][20] - 餐饮行业数字化程度仅20% 存在十万亿级潜在市场空间 [26] - 中小商家面临经营压力(如海底捞202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3.7% 净利润下滑13.7%) 急需线上渠道引流 [15] - 十一假期线下消费旺季将至 2022年同期全国到店消费同比增长41.2% 上海海底捞等门店客流增长40% [12][13] 竞争环境与行业逻辑 - 抖音等平台优先切入到店业务 其2024年目标GMV5000亿元 2025年达9000亿元 主要依赖团购 [23] - 到店业务可覆盖不适合外卖的商家(如高端餐厅或赏味期短的品类) 补充生态空白 [17] - 商家通过团购可获取高价值用户 相比外卖用户忠诚度更高 且能提升进店率这一核心指标 [21][22] 长期战略与挑战 - 阿里2008年已布局本地生活 通过收购口碑网和饿了么构建基础 当前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26] - 需改变用户消费习惯(餐后结账或直播囤券场景) 需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和运营能力 [28][29] - 业务需建立"到家-到店"双飞轮效应 依赖足够大的用户池和需求池实现协同 [10]
电厂 | 淘宝与高德同时发力团购,威胁的不仅是美团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30
阿里巴巴到店团购业务布局 - 淘宝闪购于9月20日正式上线到店团购业务 首批试点城市为上海、深圳、嘉兴 覆盖正餐、茶饮、烘焙、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 并通过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三个入口同步上架[1][4] - 业务由饿了么BD团队负责商户拓展 复用其外卖业务商家资源和地推团队 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1][8] - 淘宝闪购将2025年十一假期视为业务"练兵"关键节点 计划逐步向全国一二线城市推广[9] 平台竞争与价格策略 - 价格对比显示淘宝闪购与美团团购商品基础价格基本持平 但美团叠加优惠券后更具价格优势 淘宝闪购通过"大牌爆品"专区对茶饮、甜点等品类实施集中补贴[6] - 美团在商品供给层面占据优势 例如避风塘餐厅在美团和淘宝闪购的团购商品数量分别为9个和5个 Popeyes炸鸡店分别为20个和6个[6] - 淘宝闪购采用"先签约商户上架活动卖券 再线下核销"模式 与美团业务模式高度相似[8] 高德地图业务协同与独立发展 - 高德地图日活跃用户数超1.8亿 月活跃用户数超8亿 于9月10日推出对标大众点评的"高德扫街榜"功能 涵盖美食、酒店、景区三大品类[10] - 高德通过高德旺铺(低费用)和本地商户通(多端展示)两种产品招募商户 当前入驻免费但计划于10月底开始收费[10][11] - 高德在全国招聘本地生活BD岗位 独立发展美食团购交易业务 与淘宝闪购业务既协同又保持独立性[1][10]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抖音生活服务通过短视频与直播切入到店团购 2025年夏季设立"Big Day"在全国冲单 要求商家进行直播、投流和上架团购券[14] - 抖音与高德曾于2024年12月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测试合作 在高德平台上线抖音团购链接 但合作不足一年后部分链接已下架[14] - 快手本地生活为美团导流 团购页面接入美团外卖商品 但业务架构面临调整 本地生活事业部可能并入商业化事业部[15] - 小红书在49个城市开放本地餐饮商家入驻 拓展丽人、休闲娱乐品类 并与有赞合作推出外卖团购解决方案和"小红卡"差异化产品[15] 商家策略与行业影响 - 商家普遍采用多平台入驻策略 但更倾向通过会员充值等方式将用户转化至私域运营 以实现更持久经营[18] - 阿里巴巴通过内容(高德榜单)与交易(淘宝闪购)双线作战 形成对美团、抖音等平台的组团竞争态势[1][10]
淘宝闪购到店团购,真的来了
36氪· 2025-09-21 03:51
业务布局与入口整合 - 淘宝闪购于9月20日启动到店团购业务 首批覆盖上海、深圳、嘉兴三城市核心商业区域 涉及茶饮、甜品、正餐等餐饮品类 [3] - 团购入口同步在淘宝闪购频道金刚位、高德商家页面、支付宝卡包神券等多端上线 形成三端协同的流量矩阵 [3][8] - 该业务由饿了么团队主导产品、供给和运营 与高德、支付宝深度协同 实现10亿级DAU潜力的流量基础 [3][4] 商家合作与补贴策略 - 首批团购商家多为前期闪购外卖业务中取得显著增长的商户 包括桂满陇、新旺茶餐厅等全国连锁品牌及地方特色餐饮 [5][6] - 平台提供补贴提升价格吸引力 例如原价170元的火锅双人餐团购价68元 原价207元的烤鱼套餐优惠后153元 [5][6] - 商家通过线下物料(扫码桌贴、卡贴)和线上三端流量支持 实现"碰一下"领优惠的线上线下交易闭环 [8] 业务协同与用户基础 - 淘宝闪购现有约1.5亿DAU用户 存在到店自提和团购需求 业务测试基于用户需求与到家服务协同 [7] - 高德扫街榜作为信用评价体系 上线首日达4000万DAU 其"烟火小店"流量上升187% 通过AI导航真实数据形成种草心智 [7] - 阿里到店业务在10天内同步推进内容侧(高德榜单)与交易侧(团购) 结构化内容由平台生产为主 UGC为辅 [7]
淘宝闪购低调上线“到店团购”,阿里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0 14:14
淘宝闪购到店团购业务上线 - 淘宝闪购于9月20日低调上线"到店团购"业务 首批覆盖上海、深圳、嘉兴核心商业区域 品类包括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特色小吃等餐饮品类 [1] - 业务通过淘宝闪购页面、高德商家页面及支付宝"卡包-神券"界面多入口呈现 补全阿里本地生活板块拼图并增强淘宝App功能 [1] - 阿里系整合淘宝闪购、高德、支付宝三大平台协同推进到店业务 高德专注内容服务(扫街榜)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负责团购业务 [2][3] 阿里到店业务发展历程 - 阿里2008年全资收购口碑网 2018年将口碑与饿了么合并 2021年口碑从支付宝底部标签页消失 2023年3月口碑与高德正式合并 [2] - 当前到店业务已与口碑脱钩 高德榜单、淘宝闪购及饿了么团购均为独立运营 [2] - 2024年6月饿了么和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战略方向从电商平台转向大消费平台 [6] 业务优势与市场定位 - 阿里具备支付环节补贴优势 拥有高德地图导航服务、淘宝直播引流及成熟电商评价体系 [6] - 高德地图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 日均生活服务搜索达1.2亿次 可导航至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3] - 淘宝闪购快速增长带来流量优势 2026财年Q1即时零售业务带动淘宝App月活用户同比增长25% [6] 市场竞争格局 - 到店团购领域目前美团和抖音表现较好 但整体市场份额有限 [5] - 抖音于2024年11月推出"随心团"业务 支持到店核销与配送到家双模式 2025年7月持续吸引连锁品牌商家入驻 [5] - 阿里系直接与美团竞争 美团在到店领域领先 阿里则具备流量整合及女性用户群体深耕优势 [6] 业务挑战与发展方向 - 到店业务存在"好店无需推广 差店推广无效"的悖论 平台主要聚焦新店新品推广及支付补贴环节 [5] - 需建立用户心智并实现与竞品的差异化运营 以形成业务飞轮效应 [6] - 阿里通过整合电商、支付、出行、配送链条提升本地生活服务效率 加速市场数字化与综合化进程 [3]
淘宝闪购到店团购,真的来了
36氪· 2025-09-20 09:33
业务启动与覆盖范围 - 淘宝闪购于9月20日正式启动到店团购业务 首批覆盖上海 深圳 嘉兴三个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域 [1] - 业务涵盖茶饮 甜品 正餐 自助餐及城市特色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 [1] - 团购商品通过淘宝闪购 支付宝 高德APP等多入口同步上架 [1] 流量与用户基础 - 平台通过淘宝闪购 高德 支付宝三端入口形成10亿级日活跃用户潜力的流量基础 [2] - 淘宝闪购业务当前已积累约1.5亿日活跃用户 这些用户存在到店自提和团购需求 [4] 商家合作与补贴策略 - 首批团购商家主要来自前期闪购外卖业务中取得显著增长的商户 [3] - 合作品牌包括桂满陇 新旺茶餐厅等全国连锁品牌及楼下酸奶等地方特色商户 [3] - 平台提供补贴提升团购商品吸引力 例如原价170元的火锅双人餐团购价68元 原价207元的烤鱼套餐团购价153元 [3] 业务协同与组织架构 - 到店团购业务由饿了么团队负责产品 供给和运营 并与高德 支付宝深度协同 [1] - 高德扫街榜作为到店创新业务 上线首日达到4000万日活跃用户 其"烟火小店"流量上升187% [4] - 高德通过AI导航产生的真实到店数据构建信用评价体系 形成有效种草心智 [4] 线上线下交易场景 - 线上通过淘宝闪购 高德 支付宝三端为商家提供团购商品流量支持 [5] - 线下通过扫码桌贴 卡贴等方式实现优惠领取和下单 [5] - 用户可通过淘宝闪购频道金刚位或搜索"到店团购"关键词进入服务 [1] 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 - 业务延伸是满足消费者和商家对堂食优惠服务的自然需求 [1] - 阿里在到店业务上采取内容侧与交易侧同步推进策略 高德扫街榜重构行业榜单种草逻辑 [4] - 平台通过积累的活跃用户和购买用户为基础 帮助商家放大流量红利 [6]
到店团购,京东外卖下一个增长点
北京商报· 2025-07-17 14:14
京东外卖战略转向 - 京东外卖正鼓励服务商拓展到店团购业务 主要针对正餐品类商家如火锅烧烤和地方菜系 以丰富团购类目 [1] - 公司对7月入驻的品质正餐门店提供100元/店激励 要求商品原价不高于美团和饿了么 商品数量不少于竞争对手 [3] - 到店团购商家佣金为5% 个人直推商家可获得160元/店奖励 目标品类包括火锅烧烤和地方菜系等 [5] 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是到店团购领域领导者 2024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5% 年交易用户数和活跃商户数均创新高 [5] - 抖音团购业务增长迅猛 2024年核销订单同比增长221.17% 核销金额同比增长169.52% [7] - 美团和淘宝闪购近期展开价格战 淘宝闪购突破8000万单 美团超过1.5亿单创行业纪录 [9] 业务模式分析 - 到店团购能为平台带来广告费收入 同时为堂食商家引流 相比外卖业务更省心且利润更高 [1][6] - 京东采取差异化补贴策略 重点补贴正餐和小龙虾等品质餐食 而非茶饮品类 [9] - 公司投入超百亿元扶持品质餐饮商家 追加20亿元用于骑手福利 以增强运力黏性 [9] 市场前景与规模 - 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线上渗透率预计从2021年12.7%增至2025年30.8%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35.3万亿元 [8]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同时带动电商消费 [8] - 京东政企用餐解决方案合作量6月较5月环比提升10倍 覆盖重点企业超15000家 [10] 差异化竞争策略 - 京东外卖加速渗透重庆、昆明等城市 与饿了么在多个城市展开地推竞争 [10] - 公司围绕供应链打造差异化模式 部分商家通过京东采购原料或使用京东物流冷链服务 [10] - 京东创始人强调业务核心逻辑围绕供应链 在竞争C端市场同时拓展B端市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