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团

搜索文档
淘宝闪购上线“到店团购” 前有美团、后有抖音,阿里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13:15
淘宝闪购上线到店团购业务 - 淘宝闪购于9月20日低调上线"到店团购"业务 首批覆盖上海、深圳、嘉兴三个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域 品类涉及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城市特色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 [1][2] - 该业务在支付宝"卡包"界面的"神券"页面及高德地图部分商家页面同步出现 补全了阿里本地生活板块的重要拼图 为淘宝App赋予更多功能 [2] 阿里系本地业务整合与布局 - 阿里通过高德地图、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分工布局本地生活:"高德扫街榜"专注于内容服务 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 每日产生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负责团购业务 [4][5] - 2023年3月高德与口碑正式合并 目前所有到店业务已统一整合至高德入口 但当前团购业务与口碑无关 [4] - 阿里于2024年6月将饿了么、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战略方向从电商平台转向大消费平台 2026财年Q1财报显示即时零售业务带动淘宝App月活用户同比增长25% [9] 市场竞争格局与业务挑战 - 到店团购领域目前由美团和抖音主导 但整体市场份额有限 业务存在"好店无需推广 差店推广无效"的悖论 平台主要聚焦新店推广、支付补贴及评价体系 [7] - 抖音于2024年11月推出"随心团"业务 支持到店核销与配送到家双模式 覆盖饮品、西式快餐、甜点等类目 以连锁品牌为主 [8] - 阿里系优势包括支付宝支付补贴、高德地图流量(日均导航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淘宝成熟评价体系及女性用户资源;劣势在于需培养用户习惯并需实现与竞品的差异化 [4][9]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阿里布局到店业务是对本地生活巨大市场需求的回应 通过整合电商、支付、出行和配送链条 提升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 加速市场数字化进程 [5] - 该举措将使本地生活市场竞争加剧 直接与美团展开竞争 阿里需通过流量优势(淘宝闪购快速增长)和资源整合能力突破现有格局 [6][9]
不搞外卖大战的抖音,该如何站稳本地生活?
36氪· 2025-07-28 23:22
外卖大战与本地生活竞争格局 - 2025年中国互联网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是外卖大战,7月达到高潮[1] - 抖音虽未直接参与外卖大战,但通过"随心团"业务和亿级补贴发力本地生活市场[2] - 抖音策略调整为"到家可有可无,到店势在必得"[2] 抖音的外卖业务探索 - 抖音曾通过"团购配送"涉足外卖市场,2023年核销后销售额达70亿元[3] - 公司未自建配送团队,依赖第三方合作,未形成完整外卖体系[3] - "随心团"业务2024年末试水,30个城市起步后全国推广[4] - 业务特色为"团购可到店可配送",满足多元化需求[4] 抖音的本地生活战略调整 - 收紧"随心团"入驻条件,仅邀请品质商户[2] - 重点吸引肯德基、麦当劳、蜜雪冰城等连锁品牌[5] - 利用流量优势连接商家与客户,而非直接竞争外卖[9] - 明确表示没有自建外卖计划[10] 到店业务布局 - 餐饮团购市场推出"抖音吃喝玩乐榜"等榜单[11] - 开发AI小程序"探饭"辅助用户决策[11] - 酒旅市场投入亿元补贴,联合连锁酒店推出6折产品[2][13] - 到店业务被视为战略重点,不依赖配送基础设施[11] 行业竞争态势 - 京东以"0佣金"吸引海底捞、瑞幸等品牌[8] - 饿了么推出10亿"优店腾跃计划"[8] - 美团通过"浣熊食堂"等模式巩固优势[8] - 酒旅市场携程占57%份额,美团15%,同程13%[15] 抖音的业务增长与挑战 - 本地生活业务从2021年百亿规模增长至2024年4000亿[19] - 外卖业务归属半年内三次调整,最终并入"随心团"[19] - 面临美团、京东、饿了么等多方竞争[16] - 需在生态、服务、效率等方面全面提升[20] 市场前景与战略方向 - 本地生活市场规模巨大,仍有增长空间[21] - 抖音将发挥内容生态和流量优势[16] - 策略转向轻资产和精细化运营[20] - 需长期投入才能在本地生活市场站稳脚跟[21]
外卖大战正酣,抖音何故缺席?
36氪· 2025-07-25 10:12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外卖行业呈现三方争霸局面,美团作为守擂者持续面临抖音等新势力冲击[1] - 2023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家外卖平台要求理性竞争,行业竞争白热化[1] - 抖音在2023年收缩外卖业务,停止新增商家入驻并将团购配送调整至"小时达"板块[1] 抖音的战略调整 - 抖音明确聚焦到店业务,2024年回应称"没有自建外卖打算",放弃与美团在外卖领域直接竞争[5] - 抖音外卖尝试失败主因包括:第三方配送成本高(单均8-10元 vs 美团5-7元)、配送时效差(平均45分钟)、行业利润率低(美团外卖净利率仅4%)[6][9] - 抖音MAU达7.63亿(美团4.54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05分钟(美团12分钟),流量优势明显但不愿投入低效竞争[9] 到店业务发展策略 - 抖音2024年推出"随心团"业务,合并到店核销与配送到家功能,核销期延长至10-30天以弱化时效要求[10][12] - 平台对餐饮外卖核销商家实施全年100%返佣政策,强化团购业务吸引力[12] - 重点拓展台球厅、免税店等高频高单价品类,利用内容优势实现精准引流[12] 本地生活业务布局 - 抖音2021年成立"生活服务"一级部门,搭建商家管理平台"抖音来客"和营销工具"巨量本地推"[4] - 2024年投入亿级补贴支持酒店直播、达播等本地生活内容形态[1] - 推出AI助手"探饭"试水美食评估服务,产品定位类似大众点评但尚未大规模推广[13] 即时零售领域探索 - 抖音通过"小时达"业务试探即时零售,2024年3月向全量电商达人开放带货权限[15] - 行业对即时零售万亿规模存疑,各方仍在餐饮订单领域激烈竞争[15] - 拼多多等竞争对手正试验自建仓库和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竞争维度持续扩展[15]
抖音否认做外卖,业务暂停内测,小程序下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9 00:54
抖音外卖业务发展 - 公司否认自建外卖计划 明确聚焦到店业务 但对外卖业务的探索始于2021年内测的"心动外卖" [1] - 外卖业务历经多次调整 从早期低门槛策略导致商家质量参差不齐 到2024年转向"品质商户"定向邀请制 [6][3] - 业务模式从第三方配送转向"可到店可配送"的随心团商品 覆盖饮品 西式快餐 正餐等类目 主要面向连锁品牌商家 [3] 业务策略与补贴 - 平台对"随心团"餐饮外卖核销部分实施全年100%返佣政策 并推出专属补贴措施 [3] - 2023年GMV目标从1000亿元大幅下调至50亿元 反映业务调整的挑战性 [7] - 2024年经历四次重大架构调整 包括业务板块转移和功能升级 最终确立"随心团"为核心形态 [7]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美团 饿了么主导的多强竞争 分析师认为抖音需平衡内容流量与履约效率才能突破 [7] - 差异化打法可能短期抢占中高端市场 但长期受限于头部平台的规模化配送优势 [7] - 淘宝闪购与美团展开补贴大战 包括"0元外卖"券和地铁广告攻势 显示行业竞争白热化 [10][11] 商家合作现状 - 北京区域入驻商家以必胜客 麦当劳 蜜雪冰城等连锁品牌为主 体现"品质商户"定位 [4] - 清退存量外卖小程序 强制要求商家入驻"随心团" 显示平台对标准化管理的强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