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天岳先进上半年实现收入约7.94亿元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碳化硅技术引领行业革新
智通财经· 2025-08-29 15: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总收入7.94亿元 同比减少12.98% [1] - 研发开支7585万元 同比增长34.94% [1] - 归属股东净利润1088万元 每股盈利0.03元 [1] 研发投入与战略调整 - 研发费用增长主因大尺寸衬底技术攻关及AR眼镜等新兴应用领域拓展 [1] - 收入下降系主动降低衬底售价以提升下游应用渗透率和市场占有率 [1] 产能建设进展 - 济南工厂通过技术工艺提升稳步推进产能 [1] - 上海临港工厂2024年中提前达成年产30万片导电型衬底产能规划 [1] - 两工厂合计设计产能突破40万片 正推进二阶段产能提升计划 [1]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实现8英寸导电型衬底质量认证与批量供应 [1] - 形成6/8/12英寸全系列碳化硅衬底产品矩阵 [2] - 12英寸产品线涵盖高纯半绝缘型、导电P型及导电N型衬底 [2] 客户生态建设 - 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商超半数建立业务合作 [1] - 成功开拓光学领域头部客户 获多个订单并实现碳化硅衬底销售 [1] 行业竞争地位 - 成为全球少数能批量出货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厂商 [2] - 推动头部客户向8英寸产品转型 [2] - 以12英寸超大尺寸技术布局碳化硅半导体蓝海市场 [2]
上海合晶: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86%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13:22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62508.36万元 同比增长15.2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71.12万元 同比增长23.86% [1]
八亿时空:夯实液晶主业 积极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12:15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形成显示用液晶材料、聚合物分散液晶、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聚酰亚胺、光刻胶材料等多元业务布局 [1] - 公司深耕液晶主业同时积极布局高端材料等新兴业务以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1] - 子公司上海八亿时空引进战略投资方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形成战略入股加业务合作关系 厦门恒坤持有11.11%股权比例 [2] 光刻胶树脂技术突破 - 建成国内首条百吨级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 [1] - 光刻胶树脂技术壁垒高 难点在于树脂材料的分子量分散度和纯度 [2] - 研发团队在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工艺控制、纯化技术等关键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 性能参数达国际先进水平 [3] - 具备KrF光刻胶用树脂全系列研发生产能力 与多家头部光刻胶厂家合作开发多款高性能树脂 [3] 产能与收入规划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光刻胶树脂实现千万元级别收入规模 [3] - 项目达产后预计营收规模超亿元 [3] - 计划未来五年具备年产200吨至300吨光刻胶树脂生产能力 [3] 市场应用拓展 - 车载显示成为重点拓展领域 已通过多家客户测试且两款材料实现销售 [4][5] - 开发应用于天窗智能调光的染料液晶并进入高端市场 [5] - 将液晶材料、OLED材料应用到TV、Notebook等显示领域产品 [5] 研发与产业链合作 - 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并自主培养专业光刻胶树脂研发团队 [2] - 研发项目从立项到商品化销售需2年以上周期 覆盖现有产品及技术创新 [5] - 与厦门恒坤形成产业链合作 后者拥有高端光刻胶生产基地且为国内多家12英寸晶圆厂材料供应商 [2] 行业背景 - 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增加 光刻胶作为芯片制造核心材料 其上游光刻胶树脂约九成依赖进口 [2] -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对液晶需求大 车载液晶对温控要求高 [4]
天岳先进:研发投入增长34.94% 多维布局夯实全球碳化硅衬底龙头地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2: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4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8.02万元 [1] - 衬底销售价格同比下降 公司为提升市场占有率及下游应用渗透率主动调整定价策略 [1] - 研发费用7584.67万元 同比增长34.94% 主要用于大尺寸衬底技术攻关及AR眼镜等新兴应用领域拓展 [1] 技术研发 - 实现2英寸至8英寸碳化硅衬底商业化落地 为行业首批推出12英寸衬底的企业之一 [1] - 大尺寸衬底技术领域实现多项从0到1突破 研发投入助力构筑技术护城河 [1] - 高研发投入保障高品质衬底大批量稳定交付 支持技术快速迭代的行业特性 [1] 产能建设 - 济南工厂通过工艺优化持续提升产能 上海临港工厂2024年年中提前达成30万片/年导电型衬底产能目标 [2] - 截至2025年6月底两大基地合计设计产能突破40万片 目前正推进上海二阶段产能提升计划 [2] 客户合作 - 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商中超过半数建立业务合作 合作深度持续提升 [2] - 2025年8月与东芝电子元件达成基本协议 围绕SiC功率半导体特性提升与品质改善开展合作 [2] - 与舜宇奥来达成战略合作 整合材料优势与光学技术专长 共同推动碳化硅衬底在光学领域应用落地 [2] 战略布局 - 2025年8月20日H股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作为推进全球化战略关键步骤 [3] - H股上市加快海外业务布局 完善全球化营销服务网络 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3] - 紧抓新能源与人工智能产业机遇 以港股上市构建全球化资本及营销网络 [3] 行业前景 - 碳化硅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绿色低碳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1][3] -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 市场需求随新能源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持续释放 [3] 新兴应用 - 积极布局碳化硅衬底新兴应用场景 在光学领域与全球头部厂商合作并获得多个订单 [2] - 拓展AR眼镜等新兴应用领域 研发投入支持多领域技术攻关 [1]
上海合晶(688584.SH):上半年净利润5971.12万元 同比增长23.86%
格隆汇APP· 2025-08-29 10:06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62508.36万元 同比增长15.26% [1]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971.12万元 同比增长23.86% [1] 业绩驱动因素 - 行业景气度回升带动下游客户库存回归合理水平 [1] - 产品销量增加且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1] - 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下游需求回暖 [1] - 外延片需求重回增长态势 [1] 产品战略进展 - 12英寸大尺寸硅片研发与建厂扩产积极推进 [1] - 12英寸55nm CIS外延片实现量产 [1] - 12英寸28nm P/P-外延片进入研发阶段 [1] - 12英寸客户需求增加带动销量提升 [1] - 8英寸产品差异化策略推动功率器件领域高端国产化替代 [1]
中原证券:新材料板块或迎来景气周期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2:13
行业整体前景 - 新材料行业作为成长性行业 伴随制造业需求扩大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创新 未来将持续发展 [1] - 在国产替代推动和下游复苏背景下 国内新材料板块或将逐步放量迎来景气周期 [1] - 行业维持"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1] 半导体材料 - 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599.1亿美元 同比增长19.6% 环比增长1.5% 连续第20个月同比增长 [1] - 中国半导体销售额172.4亿美元 同比增长13.1% 环比增长0.8% 同样连续20个月同比增长 [1] - 美国BIS修订《出口管理条例》 对"16nm/14nm节点"及以下工艺和集成电路加强审查 并将25个实体列入"实体清单" [2] - 美国政府实施更严格的AI芯片销售限制和EDA软件出口管制 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2] - 建议关注已进入半导体产业供应链体系 在电子特气、光刻胶等技术难度大和国产化替代率低的细分领域具有市占率的专精特新企业 [2] 超硬材料 - 7月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出口1.51万吨 同比上涨2.29% 但出口额1.45亿美元同比下跌13.31% 出口单价9.58美元/千克同比下跌15.25% [3] - 超硬材料出口67.07吨同比下跌12.52% 出口额0.14亿美元同比下跌53.57% [3] - 超硬制品出口1.50万吨同比上涨2.37% 出口额1.31亿美元同比下跌4.74% [3] - 传统超硬材料和制品需求承压 行业进入下行周期 [3] - 功能性金刚石在半导体、军工、光学应用显露出实用化趋势 产业化序幕拉开 [3] - 建议关注在热管理用金刚石、光学用金刚石领域进行布局、研发和生产的企业 [3] 特种气体 - 截至2025年8月27日 稀有气体价格小幅下跌:氦气614元/瓶(-3.07%) 氙气24500元/立方米(-3.56%) 氖气110元/立方米(0%) 氪气240元/立方米(0%) [4] - 2025年7月集成电路产量468.9亿块 同比增长15% 1-7月累计产量2945.5亿块同比增长10.4% 半导体行业继续向好 [4] - 2025年7月全国光纤光缆产量2088.4万芯千米同比减少8.5% 1-7月累计产量14621.1万芯千米同比下降3.8% 对氦气带动不足 [4]
8月基本金属价格多数上涨,新材料指数走势较强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01:40
新材料指数表现 - 截至8月27日新材料指数上涨12.30% 跑赢沪深300指数4.68个百分点 同期上证综指上涨6.36% 深证成指上涨11.67% 创业板指上涨16.96% [1][2] - 新材料指数涨跌幅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位列第5位 [1][2] - 新材料板块成交额达19461.53亿元 环比增长15.59% [1][2] 基本金属价格变动 - 8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基本金属价格多数上涨 铜涨1.01% 铝涨1.00% 铅涨1.17% 锡涨1.69% 镍涨0.50% 锌跌0.22% [2] 半导体材料销售情况 - 2025年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99.1亿美元 同比增长19.6% 环比增长1.5% 连续20个月同比增长 [2] - 中国半导体销售额172.4亿美元 同比增长13.1% 环比增长0.8% 连续20个月同比增长 [2] 超硬材料进出口数据 - 7月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出口量1.51万吨 同比增长2.29% 出口额1.45亿美元 同比下降13.31% 出口单价9.58美元/千克 同比下降15.25% [3] - 超硬材料出口量67.07吨 同比下降12.52% 出口额0.14亿美元 同比下降53.57% [3] - 超硬制品出口量1.50万吨 同比增长2.37% 出口额1.31亿美元 同比下降4.74% [3] 特种气体价格走势 - 8月稀有气体价格小幅下跌 氦气614元/瓶(跌3.07%) 氙气24500元/立方米(跌3.56%) 氖气110元/立方米(持平) 氪气240元/立方米(持平) [3] 行业估值与评级 - 全部A股PE为17.06倍 新材料指数PE为28.22倍 处于2022年以来历史估值的99%分位 [4] - 制造业需求扩大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推动行业发展 下游复苏与国产替代将促进行业进入景气周期 维持"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4][5]
上海万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23:35
公司治理修订 - 公司章程修订已完成2025年8月版本 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 - 公司全面修订管理制度以匹配新章程 提升规范运作水平[1] - 制度修订依据《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规[1] 日常关联交易调整 - 新增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额度 已通过董事会及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 无需股东大会批准[4] - 关联交易目的为保障半导体材料业务产能扩张所需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委托加工服务供应[4] - 新增交易同时满足先导科技集团设备采购需求 提升市场议价能力并建立战略储备应对供应链风险[4] 半导体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铋金属深加工及化合物产品业务实现产能与销量逐季攀升[4] - 铋金属应用于压敏电阻、陶瓷电容、TEC半导体制冷片、滤波器等半导体关键产品制造[6] - 铋基终端产品具备极低电阻特性 技术突破有望推动半导体制程向更先进节点发展[6] 历史交易情况 - 前次2025年度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102,626.00万元 涉及先导科技集团及其控制企业[6] - 前次交易于2025年4月经董事会审议 5月经股东大会批准完成程序[7] - 交易目的为支持铋业务及子公司凯世通、嘉芯半导体的日常经营需求[6]
沪硅产业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亏损3.67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7:44
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7亿元 同比增长8.1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67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4.81亿元 [1] - 基本每股亏损0.133元 [1]
沪硅产业(688126.SH)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亏损3.67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7:3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7亿元 同比增长8.1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67亿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4.81亿元 [1] - 基本每股亏损0.133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