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

搜索文档
江苏一个县的造船规模,凭什么吊打日本
36氪· 2025-07-21 12:06
全球造船行业格局 - 2024年全球造船完工量8186万载重吨 中国占比56.7%达4640万载重吨 [2] - 全球新接订单15213万载重吨 中国占比76.2%达11593万载重吨 [2] - 全球手持订单28817万载重吨 中国占比57%达16415万载重吨 [2] 中国造船行业地位 - 中国成为全球造船行业绝对领导者 在三大核心指标均占据主导地位 [3] - 江苏省造船业占全国半壁江山 2024年完工量2281.8万载重吨 新接订单5225.7万载重吨 手持订单9825.4万载重吨 [3] - 靖江市作为县级市承包中国20%造船订单 2024年完工96艘906.9万载重吨 新接191艘2286.9万载重吨 手持377艘4242万载重吨 [3][5] 产业历史演变 - 美国二战期间达造船产能峰值 1943年产量1920万吨占全球72% [7] - 美国造船业战后转型军工 1980年代中期民用份额降至3%以下 [13] - 全球造船中心经历三次转移: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 [14][17][19][21] - 韩国通过货币优势崛起 1970年代份额可忽略不计 1980年代实现三足鼎立 [19] 中国造船业发展路径 - 1978年技术水平落后世界25年 缺乏国际船舶建造标准认知 [22][23] - 通过中日技术合作快速提升 1979年起七家船厂与日企结对学习 [24] - 1995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 1999年具备30万吨油轮建造能力 [25] - 2008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2010年登顶世界第一 [29] 行业核心特征 - 造船业具备资本密集 劳动力密集 技术密集三重属性 [9] - 行业呈现强周期性特点 每20-30年经历出清洗牌 [18] - 中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升效率 1999年拆分中船总公司引入民营资本 [27] 区域产业竞争 - 江苏省凭借长江黄金水道地理优势形成产业集聚 [33] - 2010年南通市为省内造船龙头 规模以上企业超600家 [34] - 行业经历低端产能出清过程 大量沙滩船厂在周期下行中被淘汰 [35][36][38] - 靖江市通过新时代造船和扬子江船业两大龙头企业最终胜出 [39] 技术升级突破 - 中国造船业从散货船向高端船型转型 突破LNG运输船和大型集装箱船技术壁垒 [40] - 形成完整船舶制造产业链 配套企业包括全球最大锚链索具生产商亚星锚链 [40] - 江苏通扬泰产业带实现对日韩传统造船产业带的全面反超 [40]
韩国天塌了,特朗普一开口就是4000亿美元,李在明想跟中方亲近都不敢?
搜狐财经· 2025-07-21 04:48
美国对韩国的经济施压 - 美国特朗普政府要求韩国出资4000亿美元设立"制造业合作强化基金",否则将加征高额关税 [1] - 4000亿美元相当于韩国年GDP的22%和年度财政收入的80%以上 [3]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明确表示,这笔资金必须用于投资美国而非韩国本土产业 [3] 韩国面临的经济困境 - 4000亿美元若由财政承担将直接掏空韩国国库 [3] - 韩国经济研究院分析指出,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劳动力成本高昂,投资回报率极低 [3] - 韩国财阀高层透露,若被迫将资金投向美国,国内半导体、汽车等核心产业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3] 韩国的外交抉择 - 韩国总统李在明承诺"韩美同盟始终是韩国外交的核心",但政府宣布访美特使团团长更换,被解读为对美国的隐性妥协 [5] - 韩国外长候选人赵显表示将推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为自贸区谈判铺路,试图减少对美依赖 [5] - 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2025年中韩贸易额预计突破3500亿美元,中日韩自贸区可对冲美国关税威胁 [5] 美国的战略意图 - 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和金融手段试图榨干盟友,4000亿美元基金被视为"经济殖民" [8] - 韩国《金融时报》警告,若日韩妥协,美国将构建"美西方统一市场"以巩固霸权 [8] - 若韩国、日本甚至欧盟集体反抗,美国霸权可能加速崩塌 [8] 全球格局的影响 - 4000亿美元的要求不仅是韩国的危机,更是全球秩序的试金石 [9] - 李在明的抉择将决定韩国能否走出"亲美陷阱",中日韩自贸区能否破局将影响东亚未来格局 [9]
侃股:巨头合并进一步提升投资价值
北京商报· 2025-07-20 10:31
合并交易概况 - 中国船舶以新增30.53亿股股份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证监会批准 [1] - 交易涉及总资产数千亿元,刷新A股吸收合并规模纪录 [1] 行业影响 - 合并标志中国船舶工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跃迁阶段 [1] - 强强联合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提供参考 [1] 规模效应 - 资源整合优势显著,集中研发力量、技术专利及生产设备 [1] - 大规模生产降低单位成本,提高效率并增强价格竞争力 [1] - 规模效应提升盈利能力,吸引资金流入并推动股价上升 [1] 市场竞争力 - 合并打造综合实力更强的行业领军者,扩大市场份额 [2] - 多元化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如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结合案例 [2] - 竞争力提升增加资本市场吸引力,强化投资价值 [2] 协同效应 - 文化、管理、技术整合实现优势互补 [2] - 创新产品与成熟销售渠道结合加速市场推广 [2] - 协同效应创造超额价值,提升投资回报潜力 [3]
周末重磅!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同意!特朗普,签了!新能源大消息......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7-20 09:31
新央企中国雅江集团成立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建设5座梯级电站,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需求 [2] - 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雅江集团,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位列央企名录第22位,排名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之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之前 [2]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 - 证监会同意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合并后存续公司总资产规模超4000亿元,将成为全球第一大造船上市公司 [3][4] - 中国船舶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8.25%至119.49%,中国重工预计同比增长181.73%至238.08% [4] - 合并后新接订单结构将优化,高附加值船舶比例提升,经营绩效和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4] 新能源汽车行业规范整治 - 中央第四指导组调研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强调规范产业竞争秩序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5] -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部署加强价格监测、产品一致性检查、缩短供应商账期等措施,并推动建立行业交流会商机制 [6][7] - 将加快出台电耗限值、电池回收安全等标准,倡导合法公平竞争,抵制"网络水军"等乱象 [7] 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 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防止低效重复建设或低端恶性竞争 [8] - 将建立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推动无人机"一机一码"和实名登记,健全飞行安全应急处置机制 [8]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 - 工信部表示钢铁、有色、石化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重点推动调结构、优供给和淘汰落后产能 [9] 美国稳定币监管框架 - 特朗普签署《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设立联邦"战略比特币储备"和"国家数字资产储备",明确反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10] 美股及中概股表现 - 纳指创历史新高收于20895.66点,特斯拉涨超3%,亚马逊涨超1% [1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6%,京东涨超3%,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网易涨超2% [1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及中报预告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举办,展览面积超7万平方米,800余家企业参展,发布3000余项前沿展品 [13] - 深市首批中报将披露,沃华医药、聚灿光电等公司将于7月22日公布业绩 [14] - 沪深交易所将发布多只专精特新主题指数,包括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等 [14] 新股发行及限售股解禁 - 本周3只新股发行:悍高集团(发行价15.43元)、鼎佳精密(11.16元)、汉桑科技 [19][20] - 本周限售股解禁总市值856.54亿元,大全能源(411.82亿元)、国博电子(200.37亿元)解禁市值居前 [21][22] - 晋拓股份(75%)、大全能源(74.24%)解禁占比最高 [23]
申万宏源交运一周天地汇(20250713-20250718):航运商品共振BDI年内新高,欧盟对俄油制裁,造船中报预告超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9 15: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胀叙事下航运资产随黑色系上涨,BDI 创年内新高,欧盟对俄油制裁带来油轮上行期权,造船板块业绩进入释放期,推荐招商轮船、中远海能、中国船舶等 [4][27] - 关注快递内需韧性,寻找交易格局优化迹象,推荐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等 [5] - 航空市场旺季初期平稳,供给放缓确定性强,需求端有弹性,推荐华夏航空、吉祥航空等 [5][49] - 铁路货运量及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稳健增长,高速公路板块关注高股息和破净股主线,推荐大秦铁路、京沪高铁等 [5][56] 各部分总结 本周交运行业市场表现 - 交运指数下跌 0.13%,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22 个百分点,公路货运涨幅最大,原材料供应链服务板块跌幅最大 [6] - 展示港股通 ETF 规模变化及原因 [18][19] - 列出 A 股及港股交运高股息标的 [23][25] 子行业周观点 航运造船 - 通胀使航运资产随黑色系上涨,BDI 创新高,欧盟对俄油制裁带来油轮机会,造船业绩释放,推荐招商轮船、中远海能、中国船舶等 [4][27] - 原油运方面,俄罗斯原油供应或有压力,VLCC 运价本周环比涨 16%,苏伊士原油轮运价涨 19%,阿芙拉原油轮运价下滑 4% [5][27] - 成品油方面,LR2 运价环比涨 30%,MR 平均运价涨 7% [5][28] - 干散方面,主流矿商下半年发运或提高,BDI 环比涨 23.4%,巴拿马散货船 BPI 周五运价环比涨 3.2%,超灵便型散货船 BSI 本周 10TC 环比涨 12.0% [5][29][30] - 集运方面,美国关税政策扰动,本周美线运价止跌企稳,欧线持平,7 月 18 日 SCFI 指数环比下滑 5.0% [5][31] - 造船方面,新造船价格指数较稳定,7 月 11 日环比微跌 0.17%,推荐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 [32][33] 航空机场 - 航空市场旺季初期平稳,量升价减,供给放缓,需求有弹性,推荐华夏航空、吉祥航空等 [49][50] - 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查验出入境人员同比上升 15.8%,波音空客 6 月飞机交付量环比增加,本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持平,七天移动平均油价环比+0.9% [50] 快递 - 关注快递内需韧性,头部企业或优化格局,推荐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等 [5][52] - 6 月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9.0%,业务量同比增长 15.8%,多家快递公司 6 月业务数据有不同表现 [52][53] 铁路公路 - 铁路货运量及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稳健增长,高速公路关注高股息和破净股主线,推荐大秦铁路、京沪高铁等 [56][57][58] - 7 月 7 日 - 7 月 13 日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环比增长 1.47%,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环比增长 0.19%,2025 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客货运量增势良好 [57] 交运看经济 - 华北主要货种为钢材、煤炭等,市场需求受贸易价格和下游采购意愿影响;东北主要货种与粮食、农产品、钢材和新粮上市相关 [60][61] - 波罗的海指数细项显示铁矿石运价好于 2023 年,粮食相关 BPI 反弹 [62]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相对估值表 - 展示多家交运公司的当前股价、EPS、PE、PB 等数据 [96]
斗不赢特朗普,加拿大调转枪口,逼中国付出代价,中方没有退路
搜狐财经· 2025-07-19 03:37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对输美钢铁、铝及其制品征收50%关税,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钢铝进口国遭受极大冲击 [1] - 加拿大钢铁出口91%销往美国,去年钢铁进口额近一半来自美国,高度依赖美国市场 [1] - 特朗普政府计划8月1日后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加征35%关税,加拿大谈判未能达成取消关税目标 [1] 加拿大对华钢铁政策 - 加拿大将对未与其签自由贸易协定国家(含中国)钢铁出口量超2024年水平部分征收50%关税 [3] - 对所有美国以外国家(含中国)冶炼浇筑钢材产品额外加征25%关税 [3] - 加拿大政府声称中国面临美国高额关税可能导致产品积压和"产能过剩",担忧廉价钢铝冲击本土市场 [3] 加拿大对华政策矛盾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渡轮公司因无加拿大船厂回应需求而选择中国企业购买渡轮 [3] - 加拿大交通部长担忧购买中国渡轮影响本国造船业和钢铁业,但渡轮公司认为中国企业技术、品质、经验、成本更具优势 [3] - 宏利金融在中国保险和养老金市场活跃,加拿大航空电子公司在华销售飞行模拟机 [3] 中国制造业实力 - 中国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已是全球最大经济体 [5] - 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三分之一 [5] - 中国制造业实力雄厚,秉持开放合作态度但不会牺牲自身利益 [7] 中加经贸关系 - 中国明确表示若加拿大不取消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性关税,反制措施不会调整 [5] - 中国愿意与各国建立互利共赢关系,但加拿大错误做法可能影响两国经贸关系 [7] - 国际社会认为加拿大应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而非采取单边关税措施 [8]
集运分歧出现后市展望,下半年交运新方向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航运船舶、无人车、快递物流 - **公司**:中船防务、扬子江、日本三家集运公司、马士基、海控、赫伯罗特、海丰、德祥、90公司、顺丰、通达系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航运船舶行业 - **新逻辑方向**:进场电商同城影响需提升市场认知;跨境物流中美国海外舱在全托管转半托管后有积极变化[1][2] - **价格走势**:新造船价格起稳反弹,二手船价格集装下的几个月前反弹,散货邮轮最近起稳,本周新造船价格指数上行[2] - **股票表现**:中船防务港股和扬子江已走出上行趋势,但与韩国及A股造船板块比,估值修复空间大;二季度或上半年业绩对底部有强支撑,如杨子江订单对应利润加净资产可观[3] - **集运情况**:上周集运出现分歧,欧线期货和外资投行有卖出评级;全球可比公司中,日本三家估值相对高,A股、港股等以现金估值,海控有回购支撑;建议做两头对冲,不建议关注赫伯罗特,推荐东南亚集运[4][5][6] - **运价影响因素**:美线6月15号涨价落地情况待察,运驾情绪端欧美干线涨幅趋缓,印巴线和南美线有压力;沙特增产概率大,季节性影响过去后油价或上涨,波德利海指数持续上涨,三季度市场有再定价空间[6][7] 无人车行业 - **市场政策**:地方先行,全国性规范渐进,依赖路权开放和地方政策协调,获取路权许可与政策支持后起量速度会加快[8][9] - **产品技术**:90公司L4技术领先,接管率、人车比优于同行,对远程遥控依赖低,事故率低;E6车型定价优化,BOM成本下降超60%,FSD价格下降20%多,商业化规模领先[9][10] - **商业模式和运营规划**:为邮政等直营企业提供商业链租赁服务,小币客户推动更快速;海外化进展早,未来可能在海外当地部署运营中心;可能采取自建加代工结合方式平衡成本和产能交付[11] 快递物流行业 - **与无人车关系**:快递公司重视无人车,顺丰有大客户折扣和科技实力优势,降本效果将体现在财报数据;通达系用无人车解决支线运输问题,节省运输成本,但考验加盟商实力;无人车推行有助于数字化升级和服务质量时效提升[12][13][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90公司积累大量数据,可进行分析训练,未来有向泛物流领域扩散、支线网干线转换及Robotaxi领域发展的想象空间[12] - 快递公司与无人车共同发展、互相协助降本加速落地,会影响快递之间的竞争情况[15]
船舶吸收合并重工获批船价企稳推荐船舶板块,关注港股租赁公司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造船、航运、油运、港股租赁、香港本地交通运输 [1][2][10] - **公司**:传播吸收重工、中英航空租赁、国营金租、杨子江、中国船舶、中原海能、中原海灘、招商文创、长河、港铁公司 [1][2][3][10][1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造船行业** - **观点**:造船行业利好持续积累,新造船价格企稳上涨,合并后的中国船舶有催化作用,26 年订单值得期待 [1][3][5] - **论据**:新造船价格连续两周上涨 0.1%,中美 301 调查影响可能变化,传播重工合并后有望解决手持船因素、改善财务管控体系、提升利润率,韩国上半年订单多后续会填满 [3][4][5] - **航运行业** - **观点**:大船增加带动码头和支线船需求,长周期换船需求逻辑不变,中周期受商品通胀交易影响 [6][7] - **论据**:三战联盟解体后,地中海航运买码头、双子星租支线船导致亚洲区域运力紧张和中小船租金上涨,通胀交易下运费易涨难跌 [6][7] - **油运行业** - **观点**:欧派克增产对油运后续利好累计,九十月份海运链将增加,油运有向上弹性 [9] - **论据**:七八月是油运淡季,减产补偿和中东耗电旺季因素在九十月份消退,届时欧美和中国进入消耗旺季 [9] - **港股租赁公司** - **观点**:港股租赁公司有补涨需求,国营金租 12 月 31 号入通概率增加 [2] - **论据**:按港股通测算,国营金租按现在成交量、市值、流动性来看,12 月 31 号入通可能性较大 [2] - **香港本地交通运输公司** - **观点**:长河和港铁公司值得关注 [11] - **论据**:长河涉及地中海买码头交易,落地后会带来负债端变化;港铁公司随着港股活跃度和香港本地经济活动增加,租金有上涨信号,地铁客流量有望改善 [1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加坡的杨子江中报按完工百分比确认,主业业绩值得期待,中报时间在八月上旬 [3][8] - 25 年定 28 年船位太早,26 年订单整体值得期待 [5] - 油运现在重置成本在 0.8 - 0.9 [9]
银行放水+出口爆单!A股变盘信号已拉响,散户必看3大转折点
搜狐财经· 2025-07-16 04:01
货币政策与信贷支持 - 企业贷款利率降至历史低点3.3%,房贷利率触及3.1%,百万元房贷月供可节省数十元 [1] - M2货币供应量突破330万亿,社融增速接近9%,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 [1]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扩容至8000亿,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 [1] - 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超过26.5%,成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重要工具 [1] 出口数据与行业表现 - 6月出口增速飙升至5.8%,稀土出口金额环比暴涨24%,终结连续三个月下跌趋势 [3] - 船舶出口增长58%,集成电路增长23%,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表现强劲 [3] - 对东南亚出口飙升13%,美国市场跌幅得到控制 [4] - 前九个月跨境人民币交易额达8.9万亿,企业外汇套保比例提升至27% [6] A股市场与资金动向 - 银行股股息率跌破4%,PB估值逼近0.7倍瓶颈,量化资金加速撤离 [6] - 外资逆向扫货,主权基金大举买入科技股,机器人板块异军突起 [6] - 机构调仓方向锁定AI算力龙头和估值跌至历史低位的消费龙头 [6] - 沪指分时图出现两次"僵尸横盘"现象,成交额萎缩至1.48万亿 [6] 技术面与板块机会 - 银行股K线呈现"平头顶部 乌云盖顶"形态,短期调整概率较高 [7] - 机器人板块逆势走出"仙人指路"形态,中大力德长上影线试盘 [7] - "平底形态"在消费电子、造船板块密集出现,预示左侧布局机会 [7] 全球博弈与行业应对 -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蔓延至欧盟 [7] - 中国通过26国免签政策吸引外资,中东主权基金加大人民币配置 [7] - 企业外汇套保需求激增,人民币结算成为规避汇率风险的工具 [7] 行业指数表现 - 同步磁阻电机指数上涨3.95%,地热能指数上涨3.44%,PEEK材料概念指数上涨2.89% [9] - 机械设备指数上涨1.23%,家用电器指数上涨1.02%,石油石化指数上涨0.86% [9] - 华为欧拉指数下跌1.36%,数字货币指数下跌1.54%,短剧互动游戏指数下跌1.72% [9] 货币供应数据 - 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公布228300亿元,预期224307亿元 [12] - M2货币供应年率公布8.3%,预期8.1% [12] - M0货币供应年率公布12%,前值12.1% [12] - M1货币供应年率公布4.6%,预期2.8% [12]
为抗衡中国领先地位,韩美“一拍即合”:将为美国重振造船业献力
搜狐财经· 2025-07-16 00:59
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 - 中国在全球新船订单中占据70%份额,韩国仅占17%,美国份额极低[3] - 中国在大型集装箱船、油轮和高技术LNG运输船领域具备全面制造能力,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 中国造船成本优势显著,LNG运输船报价比韩国低10%-20%,得益于完整产业链支撑[3] 美韩造船合作动态 - 韩国现代重工与美国爱迪生·舒埃斯特公司合作,计划2028年交付首批美国本土制造的LNG双燃料集装箱船[5] - 美国法律要求其水域商船必须本土制造,限制韩国直接出口[5] - 韩国韩华海洋已完成美国海军"沃利·施艾拉"号大修,计划扩展军舰服务业务[8] 行业竞争关键因素 - 美国面临钢铁产能不足问题,直接影响造船业竞争力[7] - 荷兰专家指出美国缺乏可靠钢铁制造业,短期内难以在成本上与中国竞争[7] - 韩国研究员承认在成本竞争力方面落后中国,影响全球市场份额[7] 长期竞争趋势 - 中国造船业领先地位源于数十年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建设[10] - 成本控制比技术更重要,完整产业链是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10] - 国际竞争本质是人才和技术竞争,持续创新对保持领先优势至关重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