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动服饰
icon
搜索文档
运动品牌,患上「韩流」依赖症
36氪· 2025-08-19 02:56
韩国运动市场增长潜力 - 运动品牌BROOKS第二季度全球营收同比增长19%,韩国市场同比增长高达218% [1] - 韩国市场规模虽不及中国或日本,但高增长显示其潜力仍待挖掘 [1] - 耐克签约王嘉尔和aespa成员柳智敏后,同款产品迅速售罄,带动销量激增 [1] - 阿迪达斯将韩国升格为单独市场管理,显示品牌对当地市场的重视 [1] 运动品牌在韩国的营销策略 - 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品牌积极签约K-POP偶像,如Jennie、ROSÉ、张元英等,利用其全球影响力带动销售 [4] - 权志龙与耐克联名的「小雏菊」系列发售即罄,二级市场价格飙升 [4] - K-POP偶像成为韩流核心载体,BLACKPINK等团体全球影响力显著,巡演票房达7962万美元(约5.7亿元人民币) [6] 品牌在韩国的门店与产品策略 - Alo Yoga亚洲旗舰店选址首尔岛山公园,与爱马仕相邻,门店设计注重留白和绿植,吸引高端消费者 [10] - 阿迪达斯三叶草圣水洞旗舰店以潮流设计和「首尔限定」款式吸引大量游客 [11] - 耐克在圣水洞策划「车祸」营销事件,结合潮流艺术氛围提升品牌曝光 [13] - 萨洛蒙和哥伦比亚推出韩国专线产品,如「HIKE365」系列,满足本地户外需求 [15] 韩国市场的独特性 - 韩国消费者注重品牌知名度和限量产品,愿意为联名和溢价支付 [18] - 运动成为主流生活方式,健身房24小时营业,普拉提和瑜伽工作室遍布 [23] - 韩国融合西方挑战精神与东方集体归属感,形成独特的运动文化 [28] 韩国市场的长期价值 - 韩国成为运动品牌测试亚洲战略的重要市场,提供即时反馈和潮流洞察 [30] - 品牌通过韩国市场突破产品同质化,获取设计灵感并优化亚洲布局 [30] - 韩国作为杠杆支点,精耕有限市场可带动更大范围的增长 [31]
特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21.5%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8 16:1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达68.38亿元,同比增长7.1% [1] - 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9.14亿元,同比增长21.5% [1] - 专业运动分部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32.5%,占集团总收入11.5% [2] - 专业运动分部经营溢利0.79亿元,同比增长236.8% [2] 品牌与业务发展 - 特步主品牌收入60.53亿元,同比增长4.5%,电商业务占比超30%且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索康尼跑鞋在中国重点马拉松赛事穿着率位居国际品牌第一,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 - 迈乐聚焦电商及越野跑等三大核心产品线,通过创新科技提升产品性能 [2] - 公司形成"大众运动+专业运动"多元化品牌矩阵,覆盖不同运动领域与消费客群 [2] 战略与运营 - 公司强化跑步领域地位,注重主品牌与索康尼、迈乐的协同效应以提升市场份额 [1] - 电商业务采用数据驱动策略,为各平台制定个性化战略以提升转化率和顾客互动 [1] - 研发投入1.90亿元,同比增长20.25%,占总收入比重从2.5%提升至2.8% [1] - 通过专业赛事合作、技术研发及多元化营销将专业口碑传递至大众市场 [2]
特步国际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1.5%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7:12
财务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7 1%至人民币68 376亿元 [1] - 特步主品牌收入增长4 5%至人民币60 525亿元 [1] - 专业运动分部收入增长32 5%至人民币7 851亿元 [1] - 毛利率为45 0% [1] - 经营溢利增长9 1%至人民币13 048亿元 [1]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1 5%至人民币9 136亿元 [1] - 每股盈利34 6分 [1] - 宣派每股18 0港仙中期股息 [1] 业务构成 - 特步成人店铺数量为6360家 [1] - 特步少年店铺数量为1564家 [1] - 索康尼店铺数量为155家 [1] - 电子商务占特步主品牌收入超过30% [1] - 电子商务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 [1] 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增至人民币19 128亿元 [1]
合作20年后,为了12万耐克起诉陈冠希旗下潮牌店
36氪· 2025-08-18 03:22
耐克起诉陈冠希乌龙事件 - 耐克最初向陈冠希及其公司Juice Los Angeles LLC索赔1.26615亿美元,后更正为12.6615万美元,系法庭文件录入错误[1][2] - 索赔原因是Juice Los Angeles LLC作为耐克经销商期间未支付的"商品和服务"费用,陈冠希作为个人担保人需承担连带责任[2] - 尽管金额大幅下调,但耐克为十几万美元欠款起诉合作20年的前合作伙伴仍被视为不寻常举动[1] 陈冠希CLOT品牌与耐克的合作历程 - CLOT与耐克2006年开始合作,首款联名鞋Air Max1"死亡之吻"以中医理论为灵感,奠定"讲中国故事"的设计基调[5][6] - "可撕裂"鞋面设计成为CLOT标志性语言,如红丝绸Air Force 1系列,表面磨损后会露出精美图案皮革层[8] - 2018年与Jordan Brand合作推出兵马俑灵感鞋款,将中国历史元素融入现代潮流设计[10] - 2022年"Flux Dunk"以道家阴阳为灵感,2023年"CLOTEZ"采用可拆卸"一鞋三穿"结构,设计持续创新[12] 耐克与CLOT合作终止背景 - 2023年双方合同到期,Dunk Low "What The CLOT"成为收官之作,同年10月陈冠希宣布与阿迪达斯合作[15] - 耐克2020-2022年渠道改革削减经销商利益,自建渠道导致与Foot Locker等传统合作伙伴关系恶化[21][22] - JUICE门店数量大幅缩减,中国内地从6家减至4家,香港从5家减至2家,美国仅剩洛杉矶1家[19] 耐克近年法律行动模式 - 2023年起诉BAPE抄袭Air Force 1等设计,2024年4月达成和解要求停产部分鞋款[18] - 2024年9月起诉The Shoe Surgeon索赔6000万美元,2025年6月和解限制其使用耐克标识[18][19] - 相比前两起知识产权诉讼,本次对陈冠希门店的账款纠纷被视为常规商业争议[19]
大消费渠道脉搏:毛戈平华南商场同店增长优异,潮宏基强势获取份额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7 14:05
美妆行业表现 - 毛戈平百货门店同店增长10%+,购物广场店同店增速20%+[2] - 毛戈平百货商场店铺面积约30-40平方米,购物中心店铺面积约50-60平方米[2] - 毛戈平百货商场客单价600-900元,购物中心客单价300-600元[2] - MAC销售额持续上升,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2] - Dior/Nars/植村秀销售额均有所下滑[2] 黄金珠宝板块 - 周大福/周生生/周六福销售额下降10%-20%,潮宏基逆势上升40%[4] - 潮宏基坪效约为周大福/周生生/周六福的1.3-2.5倍[4] - 潮宏基通过黄金单克价格更低抢占市场[4] 运动服饰领域 - Adidas客单价800-1500元,同比增长5-10%,Nike客单价800-1500元,同比下滑15-20%[5] - 安踏和李宁客单价均约为500-700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5] - 哥伦比亚销售额同比增长10-15%,北面/狼爪同比下降5-10%[5] - 斐乐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5%,客单价为600-900元[5]
可选消费W33周度趋势解析:海外消费表现优异,新消费主题股价稳健回暖-20250817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7 13:3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的可选消费行业整体评级为"优于大市",重点推荐耐克、美的集团、京东集团等20家公司[1] - 海外消费板块表现优异,新消费主题股价稳健回暖,生活用品、海外化妆品、奢侈品等子板块领涨[4][5] 板块表现回顾 - 周度表现:生活用品(+5.4%)>海外化妆品(+3.8%)>奢侈品(+3.6%)>海外运动服饰(+3.5%)>美国酒店(+2.7%)[11] - 月度表现:生活用品(+11.6%)>宠物(+5.8%)>国内运动服饰(+5.6%)>黄金珠宝(+2.8%)>海外化妆品(+1.9%)[11] - 年初至今表现:黄金珠宝(+165.2%)>国内化妆品(+54.1%)>宠物(+43.0%)>海外化妆品(+41.5%)>生活用品(+34.5%)[11] 重点公司分析 - 百亚股份周涨幅9.2%,但1H25业绩显示2Q2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5%以上,低于市场预期[5] - 逸仙电商周涨5.5%,旗下科兰黎和达尔肤品牌在淘系和抖音平台增速翻倍[5] - 新秀丽业绩后股价大涨9.6%,1H25收入下降5.2%,毛利率同比降1个百分点[5] - 李宁和波司登分别上涨7.5%和7.4%,7月服饰板块处于淡季表现温和[5] 估值分析 - 海外运动服饰2025年预期PE为36.5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65%[9] - 国内运动服饰2025年预期PE为13.6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77%[9] - 黄金珠宝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6.9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47%[9] - 奢侈品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3.7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43%[9] - 仅生活用品板块的2025年EV/EBITDA高于历史五年平均水平[9] 解禁提示 - 卫龙美味8月13日解禁3.3%[8] - 蜜雪集团9月3日解禁37%[8] - 万辰集团9月22日解禁9.83%[8]
合作20年,为了12万美元,耐克起诉陈冠希旗下潮牌店
虎嗅· 2025-08-16 02:44
耐克起诉陈冠希事件核心要点 - 耐克最初向陈冠希及其公司Juice Los Angeles LLC索赔1.26615亿美元,后更正为12.6615万美元,系文书错误导致金额差异[1][3][5] - 实际诉讼事由为Juice Los Angeles LLC作为耐克经销商期间未支付的"商品和服务"费用,陈冠希作为个人担保人需承担连带责任[6] - 该诉讼发生在陈冠希2023年结束与耐克20年合作后迅速转投阿迪达斯的背景下,引发外界对双方关系破裂的猜测[4][24] CLOT与耐克合作历史 - 双方自2006年开始合作,CLOT借助耐克全球平台,耐克则通过CLOT深入亚太市场[11] - 标志性合作包括:2006年Air Max1"死亡之吻"(灵感源自中医理论)、2009年"红丝绸"Air Force 1(首创可撕裂鞋面设计)、2018年Air Jordan 13/14 Low(以兵马俑为灵感)[13][16][18] - 后期合作设计愈发破圈:2022年"Flux Dunk"(道家阴阳灵感)、2023年"CLOTEZ"(可拆卸三穿结构)[21] 耐克近年法律策略与渠道改革 - 2023年起诉BAPE抄袭Air Force 1等设计,2024年达成和解[32] - 2024年起诉The Shoe Surgeon商标侵权,2025年达成和解[32] - 2020-2022年渠道改革削减经销商:自营销售占比提升至近50%,终止与Foot Locker等多家经销商合作,Foot Locker耐克产品占比从75%降至60%[37] JUICE门店经营状况 - 全球门店数量缩减:中国内地从6家减至4家(关闭北京、成都店),香港从5家减至2家,美国仅剩洛杉矶1家[33] - 北京三里屯店2018年月均销售额70万元,陈冠希到店时可达150万元,后因限量款倒卖丑闻和服务问题导致下滑[35] - 线上平台兴起和经济下行对潮牌业务造成冲击[3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耐克与阿迪达斯在普通消费者认知中的此消彼长可能影响陈冠希2023年"转会"决定[38] - 2021年"新疆棉"事件导致超20位中国艺人终止与耐克合作,但未直接影响陈冠希[26][27]
阿迪达斯就新鞋陷“文化挪用”风波致歉 去年鞋类贡献过半营收
新京报· 2025-08-15 13:53
阿迪达斯产品设计争议 - 公司新鞋"Oaxaca Slip-On"设计涉嫌抄袭墨西哥原住民传统手工凉鞋"huarache" 引发争议并遭墨西哥政界人士谴责 [2] - 公司发布声明道歉 承认设计灵感源自瓦哈卡州设计 重视墨西哥原住民社区文化底蕴及手工艺遗产意义 [2] - 合作设计师Willy Chavarría同步致歉 承认设计未经授权挪用文化元素且未与当地原住民社群建立深度协作 [2] 鞋类业务表现 - 2024年鞋类贡献公司过半营收 助力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3][4] - 鞋类产品中经典款复苏 Samba销售额增长300% 创新产品Adizero跑鞋家族增长45% [4]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鞋类收入同比增长9% 跑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5%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全球营收达59.52亿欧元 同比增长2.2% 归母净利润3.69亿欧元 同比增长94.6% [5] - 公司过去三年净利润连续下滑 2023年出现自1992年以来首次亏损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4] 关税影响 - 公司受关税影响 第二季度已损失数千万欧元 预计全年在美国的产品成本将增加2亿欧元 [6] - 公司表示若美国市场因关税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不会将成本转嫁至其他市场 [6] 行业专家观点 - 行业专家认为此次设计争议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 主要影响集中于产品开发损失及墨西哥周边市场 [4] - 专家指出"文化挪用"与"抄袭"存在区别 前者知识产权边界不清晰且对原始IP做了调整 [7] - 建议品牌使用文化元素时需确认元素开放性及归属权 并与原始IP方充分沟通 [7][8]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815
国证国际· 2025-08-15 05:1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恒生指数跌0.37%,国企指数跌0.97%,恒生科技指数跌0.23%,主板成交额升至2,701.21亿元,卖空金额占比13.66% [2] - 南向资金净流入10.34亿港元,北水净买入中国人寿、阿里巴巴、理想汽车、中芯国际,净卖出腾讯、美团、晶泰控股 [2] - 北向资金成交额占两市总成交12.52%,沪股通成交前三为寒武纪-U、海光信息、贵州茅台,深股通成交前三为宁德时代、中际旭创、东方财富 [3] 行业板块动态 - 生物医药板块普涨,荣昌生物因创新药临床达主要终点飙升14%,君实生物、泰格医药、百济神州跟涨,CXO及创新药子板块同步上行 [3] - 保险股表现强势,阳光保险涨超7%,中国财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均收涨 [4] - 丘钛科技上半年收益88.32亿元(同比+15.1%),净利润3.08亿元(同比+167.6%),派发上市以来首次中期息15港仙,股价收涨1.73% [4] 美股及宏观经济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标普500微涨0.03%,纳指跌0.01%,道指跌0.02% [5] - 美国7月PPI环比暴涨0.9%(预期0.2%),同比增3.2%,创2月以来最大涨幅,核心PPI录得三年来最大涨幅,食品价格贡献40%涨幅(+1.4%) [5] - 服务价格指数飙升1.1%,贸易服务利润率涨2.0%带动超半数涨幅,市场对9月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基本消除 [5][7] 公司点评:361度 - 2025H1收入同比增长11%至57亿元,归母净利润增9%至8.6亿元,派息率提升至45%,电商渠道收入占比达32%(同比+45%),专供品占比85% [9][10] - 成人鞋类/童装鞋类收入分别增长12.8%/27.8%,毛利率提升至41.5%,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增2.27倍至5.24亿元 [10] - 超品店数量达49家(目标年底100家),大装/童装门店净减少81/54家但平均面积提升,维持全年业绩指引 [11]
“跑鞋界苹果”,两年实现业绩翻倍
第一财经· 2025-08-15 05:03
公司业绩与增长 - 公司2022年营收首次突破10亿瑞郎,2024年达到23.18亿瑞郎,两年内实现业绩翻倍 [3] - 2025财年Q2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2%至7.49亿瑞士法郎,亚太市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01.3%至1.19亿瑞士法郎 [4] - 公司公布2024-2026财年财务目标,计划营收至少达35.5亿瑞郎(约290.50亿人民币) [3] - 2025财年Q2净利润暴跌232.7%,由去年同期盈利3080万瑞士法郎转为亏损4090万瑞士法郎,主要因瑞士法郎升值造成外汇损失 [4] 中国市场战略 - 中国市场已跻身公司全球前五大市场,并有望在未来晋升为第二大市场 [4] - 公司全球超过3500名员工中,中国员工数量约占1/7,遍布北京、上海、香港等地 [4] - 未来五年计划在中国开设更多门店,2026年预计门店将达到100家,并增加一线和二线城市门店面积 [4] - 中国市场对公司实现2026年35.5亿瑞郎营收目标起到关键作用 [3] 品牌定位与行业比较 - 公司被称作"跑步界的苹果",主要源于其创新科技与产品体验的独特性,以及行业颠覆性影响力 [3] - 公司采取"欧美稳健增长,亚洲高速突破"的全球化路线 [3] - 专家认为公司当前以牺牲短期利润换取市场份额与品牌势能,这与耐克、Lululemon、安踏等品牌早期发展模式类似 [5] 运营与财务挑战 - 公司营收与毛利持续增长,摊销前收益表现稳健,显示核心运营能力强劲 [5] - 净利润受利息、税项、汇率损失等非常规项目支出拖累 [5] - 未来需控制费用增速、稳住毛利率,并在营收增速放缓时及时切换至盈利模式 [5] - 业绩公布后次日股价下滑近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