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制造

搜索文档
英伟达本财年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大增
新华社· 2025-08-28 03:06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二季度营收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1] - 2026财年第二季度净利润264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1] - 预计2026财年第三季度营收达540亿美元 [1] 业务细分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1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1] - 数据中心图形处理器芯片销售额环比下降1% [1] 市场反应与战略定位 - 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出现下跌 [1] - 人工智能竞赛进入关键阶段 Blackwell架构计算平台被定位为核心竞争平台 [1]
“AI信仰”受挫!英伟达(NVDA.US)指引显示增长放缓,美股狂欢迎来降温信号?
智通财经· 2025-08-28 02:09
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指引为540亿美元 与华尔街平均预期相符但低于部分分析师预期的600亿美元 [1] - 第二季度销售额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但为两年多来最小增幅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462亿美元 [2] - 调整后每股收益1.05美元 超出分析师预期的1.01美元 [2] 业务部门表现 - 数据中心部门销售额411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13亿美元 [2] - 游戏业务收入42.9亿美元 显著超出分析师预期的38亿美元 [2] - 汽车业务销售额5.86亿美元 略低于预期 [2] 中国市场影响 - 当前指引未包含中国数据中心业务收入 H20芯片在第二季度未向中国客户销售 [1][3] - 预计将有20-50亿美元H20芯片运往中国 具体取决于美国政府许可 目前仅少数客户获得许可 [6] - 美国政府提议从中国AI芯片销售中抽取15%分成 公司认为这将增加成本并损害竞争地位 [3][6] 产品与技术 - Blackwell芯片销售额较第一季度增长17% 新产品线销售额达270亿美元 占数据中心收入70% [7] - 公司提供整套电脑 网络设备 软件和服务以推动AI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 [9] - 在AI加速器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竞争对手尚未对市场份额造成重大影响 [12] 增长挑战 - AI领域投资经历两年惊人增长后出现放缓迹象 引发对增长可持续性的担忧 [1][12] - 业务依赖少数大型云服务提供商 约占数据中心业务一半收入 [7][9] - 面临供应链限制 依赖台积电等外包生产商 加快新技术生产仍是持续挑战 [12] 估值与市场表现 - 股价交易于未来12个月预期盈利的34倍 低于2021年近70倍的水平及五年平均36倍 [13]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5% 市值超过4万亿美元 但投资者对业绩表现更加挑剔 [14] - 业绩公布后股价下跌3% 拖累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下跌0.4% [17]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年销售额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 预计2028年将超过3000亿美元 占芯片行业总收入约三分之一 [8] - 成为标普500指数最大成分股之一 其业绩对全球股市具有重要影响 [15] - 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预期推动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现正向5万亿美元市值迈进 [15]
台积电集成创新模式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8-28 01:41
核心观点 - 台积电通过集成创新体系成为全球晶圆代工绝对领导者 实现从需求洞察到价值实现的全链路贯通 [2] 商业模式与客户战略 - 首创晶圆代工商业模式 集成分散设计能力与制造能力 形成灵活生产模式 支持高密度、高性能、低功耗、射频等多种芯片制造 [3] - 提供多样化产品供给能力 2024年提供288种不同制程技术 为522家客户生产11878种不同产品 [3] - 采用风险共担合作模式 在3nm初期良率仅70%-80%时自担缺陷成本 为苹果节省数十亿美元 [4] - 客户至上战略贯穿始终 工程师24小时响应需求 危机中优先抢救客户晶圆 通宵赶工提前两周交付AMD订单 [4] 技术领先与资源整合 - 坚持技术领导者定位 通过对工艺、设备、材料的深度研究 系统构建集成创新能力 [5] - 2002年提出浸没式光刻机技术理念 与ASML共同推动浸润式光刻技术量产应用 制程工艺领先竞争对手三个世代 [5] - 持续保持技术领先:2018年率先实现7nm制程 2020年量产5nm技术 2022年推出N3工艺 2025年将量产2nm工艺 2026年底计划推出1.6nm工艺 [5] - 先进制程和先进封装供不应求 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实现对产业链上下游极大话语权 [5] 组织架构与协同机制 - 建立流体型组织 将8-10层金字塔压缩至3-4层 缩短决策路径 部门管理者主动介入其他部门事务打破壁垒 [6] - 实施联席首席运营官制度 建立跨部门联合研发机制 涵盖制程研发、设计服务、生产制造等领域 [6] - 2021年引进云原生架构推动数字化转型 成立跨部门小组实现工程师虚拟团队经验交流 [6] - 在2nm工艺开发中组建"One Team"团队 整合研发、前端制程、封装工程师加速工艺开发和量产 [6] - 成立IP团队负责专利与商业秘密双轨保护 从研发早期到量产阶段持续与研发技术团队合作构建专利组合 [6] 全球化布局与量产策略 - 采用"总部创新+全球量产"策略 以台湾为中心全球多点布局 [7] - 美国亚利桑那州、日本熊本晶圆厂顺利量产 德国德勒斯登晶圆厂项目建设顺利 [7] - 台湾总部负责前沿技术研发 海外工厂采用"总部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模式 关键工艺工程师由台湾派驻 [7] - 依托全球制造协同与云管理平台 实现统一良率学习机制、产线调度及制程一致性 [7] 产业链生态整合 - 通过股权投资和联合研发确保设备原材料优先供应 2012年注资ASML取得15%股份 深度参与光刻机产品化进程 [10] - 围绕光源功率、反光镜寿命等关键卡点优化设备 改进参数 提升光刻机可靠性 确保EUV光刻机优先供应 [10] - 组建台积大同盟 凝聚客户、开放创新平台伙伴、设备及材料供应商形成产业创新力量 [11] - 2022年成立3DFabric子联盟 与EDA、IP、DCA/VCA、内存、基板、OSAT、测试共7个环节头部企业合作 [11] - 通过工艺分拆推动细化分工 把握高技术难度高利润环节 将低技术低利润环节外包给同盟封测厂商 实现三赢局面 [11]
美政府考虑入股军工企业
第一财经· 2025-08-28 00:55
美国政府入股国防企业意向 - 美国联邦政府考虑收购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权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点名该公司并强调其97%收入来自美国政府[1]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24年净销售额73%来自美国政府 其中65%直接来自美国国防部[1] - 美国政府近期已向英特尔投资89亿美元收购9.9%股份 资金来源于《芯片与科学法案》未支付的57亿美元补贴及32亿美元政府资助[2] 企业政府合作模式 - 商务部长称洛克希德·马丁"基本是美国政府分支机构" 强调其精良弹药制造能力与经济效应[1] - 英特尔交易后美国政府将成为大股东 特朗普公开表示希望出现更多类似案例[2] - 政府入股资金通过既有法案补贴与资助项目组合实现 未动用额外财政预算[2]
特朗普政府考虑入股军工企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7 22:25
政府投资动向 - 特朗普政府考虑入股军工企业 特别点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1] - 美国政府近期向英特尔投资89亿美元收购9.9%股份 资金来自《芯片与科学法案》57亿美元补贴及32亿美元政府资助[1]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97%收入来自美国政府[1] - 2024年净销售额73%来自美国政府 其中65%来自美国国防部[1] 政府投资逻辑 - 商务部长称洛克希德·马丁"基本上是美国政府分支机构" 制造精良弹药[1] - 政府正在讨论如何为军火采购提供资金[1] - 特朗普希望出现更多政府入股企业的案例[1]
美联储,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8-27 15:19
美联储主席任命进程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将向总统提交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名单 目前有11位非常强劲的候选人[1][2] - 候选人将从下个月开始接受面试 最终三到四名候选人将被推荐给总统 人选将在今年秋季揭晓[2] - 总统认识部分候选人但不全部 白宫不会向美联储理事沃勒和鲍曼发出政策指示[2] 美联储治理与内部审查 - 财政部长呼吁美联储主席对机构进行内部审查 重点包括针对理事库克的抵押贷款欺诈指控[3] - 财政部长批评美联储为不负责任机构 称其行为破坏公众信任 偏离核心货币政策目标[1][3] - 美联储声明强调理事任期受法律保护 总统仅可在有正当理由情况下免职 库克将通过司法途径挑战解雇决定[4] 美国政府产业投资策略 - 财政部长明确否认政府将入股英伟达 理由是该公司不需要财政支持[1][5] - 政府投资重点可能转向造船等行业 此前已向英特尔投资89亿美元收购9.9%股份[5] - 《芯片与科学法案》总金额380亿美元中逾86%资金已发放到位 五家全球顶尖芯片制造商均在美国开展建设项目[6] 贸易与关税政策动向 - 财政部长称关税谈判存在各种可能性 加拿大愿意加入二级关税而欧洲无意对俄罗斯征收附加关税[7] - 印度采取的关税措施被认定为表演性举措 美国预计最终将与印度达成共识 不担心卢比成为储备货币[7] - 房利美和房地美股票发行事宜将于9-10月选定承办银行 所有大银行都将参与该项交易[7]
美财长:政府无意入股英伟达
凤凰网· 2025-08-27 14:23
美国政府入股英伟达 - 美国财政部长明确表示入股芯片制造商英伟达不在考虑范围之内[1] - 认为英伟达不需要财政支持[1] 美国政府入股其他行业 - 提出可能入股造船等正在重塑的行业[1] - 存在入股其他行业的可能性[1] 美国政府入股英特尔 - 特朗普政府宣布入股英特尔[1] - 用芯片补助换取英特尔近10%的股份[1]
美财长贝森特最新访谈:促美联储严查内部 排除入股英伟达(NVDA.US)计划
智通财经· 2025-08-27 13:46
美联储投票情况 目前的美联储理事会成员包括沃勒和鲍曼,二人均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获得提名的。此外,特朗普已 提名白宫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 米兰填补美联储七人理事会中的一个空缺职位。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再次呼吁主席鲍威尔对美联储开展内部审查,并表示针对美联储理事会成员库克的 抵押贷款欺诈指控,理应纳入审查范围。 贝森特周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此前就鼓励鲍威尔主席在外部审查启动前,先开展内部审查。" 谈 及库克事件时,他指出:"这类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此前,美国政府指控库克涉嫌抵押贷款欺诈,总统特朗普已于周一采取行动,试图将其从美联储理事职 位上解职。库克的律师则计划就这一举措提起诉讼。 "我们从未听到她表态'我没有做过'——她只是反复强调,总统无权将其解职," 贝森特说道。他认 为,"如果美联储官员存在抵押贷款欺诈行为",就不应继续在这一美国主要金融监管机构任职。"美联 储是一个缺乏问责机制的机构,它与美国民众之间的关系建立在高度信任之上,而此类事件会严重削弱 这种信任。" 当被问及解雇库克是否是特朗普为使其提名者在美联储理事会中占据多数席位而制定的计划之一时,贝 森特表示:"所有美联储理事均保持独立性。" ...
台积电100亿美元投资,通过
半导体芯闻· 2025-08-27 10:40
公司资本运作与投资计划 - 批准100亿美元增资英属维京群岛子公司TSMC GLOBAL LTD 以降低外汇避险成本并赚取银行定存及债券投资孳息 [2] - 核准发行不超过600亿元新台币无担保公司债以支持产能扩张及绿色计划 [2] - 批准分派2025年第二季现金股息每股5元新台币 [2] - 通过约207亿美元资本拨款用于安装先进技术产能、先进封装、晶圆厂建设及设施系统 [2] 2纳米制程技术进展与客户需求 - 2纳米制程将于2025年第四季扩大量产 代工报价达每片约3万美元 [4] - 苹果、超微、高通、联发科、博通与英特尔六大客户已提前卡位产能 2026年投片量将明显放大 [4] - 2027年新增亚马逊Annapurna、Google、Marvell、比特大陆等逾10家大厂加入量产行列 [4] - 苹果占据N2初期产能近50% 高通次之 [6] 产能扩张与全球布局 - 新竹宝山厂与高雄厂2025年底合计2纳米月产能达4.5万至5万片 2026年提升至逾10万片 [5] - 美国亚利桑那Fab21 P2厂提前量产 2028年全球2纳米月产能目标约20万片 [5] - 美国P3厂规划以2纳米为主 预计美国产能占比将提升至整体三成 [6] - 新竹宝山P3/P4厂2027年底转入A14制程 高雄厂规划六座厂中五座专注2纳米 [6] 营收增长与制程技术规划 - 2025年美元营收成长率由25%上修至30% 主因AI与高效运算芯片需求强劲 [5] - 4/3纳米产能利用率持续满载至2026年底 NVIDIA下一代Rubin架构GPU将转进3纳米制程 [6] - N2P与A16制程预定2026年下半年量产 A14时程落在2028年 [6] - 美系客户营收比重由现行75%升至逾80% 受高价2纳米量产推动 [6]
活力湖北走出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金融时报· 2025-08-27 02:37
经济总量增长 - 湖北省经济总量从"十四五"初站稳4万亿元跨越至迈上6万亿元 年均增长7.1% [1] - 三年增速位居中部第一 经济总量占中部地区比重从19.5%提升至20.9% [1] - 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大省领先和中部领跑 实现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后劲整体提升 [1] 科技创新优势 - 2024年上半年产出全球首款北斗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全球最高强度平顶脉冲磁场等重大科技成果 [3] - 武汉科技集群全球排名从2020年第29位升至第13位 科研城市排名从全球第13位升至第9位 [4] - 拥有4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64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湖北实验室 汇聚82位院士和41.5万名研发人员 [3] - 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达66.5% 入选国家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专项行动五个省份之一 [4] 就业与民生保障 - 全省新增就业连续四年超90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连续三年超40万人 [5] - 224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超450万人 居民收入实现与经济增长同步 [5] - 通过降费率、稳岗返还、社保补贴等政策推动就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5] - 实施"才聚荆楚"工程和"百县进百校联万企"行动促进青年就业 [7] 消费拉动效应 - 汽车以旧换新50.8万辆 家电等产品以旧换新销售5281.74万台 [8] - 拉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超1600亿元 [8] - 2024年接待游客8.73亿人次(同比+13.23%) 旅游综合收入9011.61亿元(同比+18.8%) [9] - 2024年1-7月接待游客5.47亿人次(同比+14.61%) 旅游收入5717.91亿元(同比+16.07%) [9] 文旅产业发展 - 谋划和在建文旅项目1124个 计划总投资近5000亿元 [9] - 已建成投运文旅综合体项目104个 带动避暑冰雪演艺等业态发展 [9] - 推动"文旅+百业"融合 形成"大抓文旅、抓大文旅"发展格局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