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工程】市场陷入震荡,短期难免颠簸——市场环境因子跟踪周报(2025.09.10)
华宝财富魔方· 2025-09-10 09:40
市场整体观点 - 市场情绪偏热 A股上行周期未结束但正从单边上行向震荡慢牛过渡 短期波动幅度或将明显上升[1][4] - 成长风格弹性更大 周期风格更加稳健 建议风格适度均衡 布局中大盘宽基及创业板指数[1][4] - 风险偏好较高投资者可关注科技 新能源 稀土 有色 医药等热点行业轮动机会[1][4] 权益市场表现 - 大小盘风格偏向大盘 价值风格大幅占优[1][6] - 大小盘风格波动迅速上升 价值成长风格波动下降[1][6] - 行业指数超额收益离散度上升 行业轮动速度上升 成分股上涨比例下降[6] - 前100个股成交额占比上升 前5行业成交额占比与上期持平[6] - 市场波动率与换手率均继续上升[7] 商品市场表现 - 能化板块趋势强度增加 其余板块趋势强度持平上期[2][21] - 黑色及能化板块基差动量有所上升[2][21] - 黑色及贵金属板块波动率上升[2][21] - 各板块流动性表现分化[2][21] 期权市场表现 - 上证50与中证1000隐含波动率仍处高位但边际松动[2][25] - 50ETF看跌期权偏度快速上升 中证1000维持不变[2][25] - 中证1000贴水呈收敛态势 市场分歧增大 热点开始轮动和扩散[2][25] 可转债市场表现 - 转债市场先下跌后修复 周内波动较大[2][27] - 百元转股溢价率企稳 处于中间位置[2][27] - 低转股溢价率转债占比明显回调 低溢价率转债表现较佳[2][27] - 市场成交额缩量但保持在健康区间 信用利差近期有上升势头[2][27]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来兰石中科调研交流
经济网· 2025-09-10 07:03
近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崔建国、包头稀土研究院技术带头人侯睿恩一行来兰石中科调研交流。兰石中科总工程师侯晓刚等 相关人员陪同。 在公司展厅及纳米材料小试生产线,崔建国一行详细听取了兰石中科利用核心专利技术制备多种纳米材料的工艺路线、重点项目产业化进程、产品应用 优势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情况介绍,重点了解了公司纳米稀土材料定向开发、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技术实力,对兰石中科近年来在纳米新材料领 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给予高度认可。 随后的座谈交流中,双方围绕稀土资源高值化利用路径展开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包钢集团作为北方稀土产业链的重要支柱,拥有丰富的稀土原料 资源及产业化基础;兰石中科则凭借自主研发的纳米化技术与装备,在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通过技术与资源的深度融合,双 方将围绕稀土新材料研发、关键装备联合攻关、资源绿色循环利用等方向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为我国稀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乔娅妮) ...
美商务部长:美国发明了稀土,却被中国给抢走!现在美国要夺回来
搜狐财经· 2025-09-10 06:16
稀土产业全球竞争格局 - 稀土资源成为大国科技竞争与产业链博弈的核心战场 美国商务部长声称要重新夺回稀土产业主导权 引发全球产业界和资本市场震荡 [1] 稀土发现历史与产业发展 - 稀土元素最早由芬兰化学家于1794年发现 欧洲科学家陆续发现十余种稀土元素 美国直到1947年才合成最后一种稀土元素钷 [3] - 美国加州芒廷帕斯矿在1984年贡献全球70%产量 但因环保法规和成本问题逐渐衰落 [3] 美国稀土产业现状 - 美国稀土进口依存度突破70% 对中国依赖程度持续上升 [5] - 美国在稀土分离提纯技术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多个关键技术被中国企业掌控 [5] 全球稀土产业链分析 - 稀土产业价值链呈微笑曲线特征 前端开采仅占10-15%价值 中游分离提纯和下游高端应用利润最丰厚 [6] - 中国企业生产1吨氧化镨钕综合成本仅8000美元 美澳企业成本超过24000美元 中国具有压倒性成本优势 [6] - 中国形成完整稀土产业集群 包括17家矿业集团 23家分离厂和15家高端磁材企业 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6] - 美日在重稀土分离和高矫顽力磁体制备等35项关键技术领域存在明显短板 [6] 西方国家产业政策 - 美国计划对中国稀土永磁体加征200%关税 并提高稀土产业补贴至75亿美元 给予10年税收减免 [8] - 澳大利亚获得12亿美元产业链投资 蒙古与日本签署8亿美元开发协议 [8] - 美国新建稀土分离厂审批周期达29个月 是中国的7倍 环保评估需57道程序 导致成本飙升40%以上 [8] - 美国稀土产业工人平均年薪8.5万美元 是中国同行业的6倍 [8] - 2025年美国稀土产业实际投资额仅为中国的13.7% [8] 中国稀土产业竞争优势 - 中国稀土价格优势来自规模效应 企业平均产能是国际同行5-8倍 拥有127项核心专利和完整产业集群 [1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出口占比突破45% 平均出口单价同比上涨8.7% [10] - WTO驳回了美方关于中国操纵价格的指控 仅对出口配额制度提出程序性质疑 [10] 全球贸易谈判与地缘政治 - 中美经贸谈判围绕稀土供应链安全等四个核心议题展开 墨西哥计划对中国217种工业品实施差别关税 [12] - 墨西哥制造业60%出口依赖美国市场 同时70%工业原材料需要从中国进口 [12] 稀土应用与技术创新 - 稀土在新能源汽车 风力发电和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产业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13] - 美国仅有2家商业规模稀土分离厂 都无法处理重稀土元素 [13] - 中国稀土行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1% 废水循环利用率达98%国际领先水平 回收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13] - 中国新型Ce-Fe-B磁体性能超过日本同类产品15% 成本降低40% [13] 全球供应链安全举措 - 欧盟将稀土储备标准提高至180天用量 日本投资5亿美元在越南和哈萨克斯坦建立新供应链节点 [15] - 韩国与澳大利亚签署34亿美元稀土长期供应协议 [15] - 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 导致钕铁硼磁体出现12万吨供应缺口 [15] - 美国实现稀土完全自给至少还需要8-10年时间 [15] 国际合作与发展趋势 - 欧盟表示倾向于与中国建立可持续的稀土合作伙伴关系 [17] - 2025年9月17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发起全球稀土可持续发展倡议 [17]
近5日累计“吸金”5.78亿元,稀土ETF嘉实(516150)近2周规模增长超18亿元同类居首!
新浪财经· 2025-09-08 02:51
稀土ETF嘉实市场表现 - 截至9月5日近1年净值上涨107.27%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127/3004 位居前4.23% [2] - 近2周规模增长18.50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1周份额增长1.69亿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5个交易日有3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吸金5.78亿元 [2] - 盘中换手1.24% 成交1.04亿元 近1周日均成交6.27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2] 稀土ETF嘉实收益特征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41.25%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83.8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10.78% [2] 稀土价格与政策动态 - 截至8月29日国内稀土价格指数225.1 较年初上涨37.4% [3] -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实行总量调控管理 [3] - 新办法标志着稀土行业监管层级、管控范围和指标落实全面升级 行业发展迎来新阶段 [3] 指数成分股构成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15% [2] - 权重股包括北方稀土13.22%、中国稀土5.63%、领益智造4.84%、盛和资源3.87%、卧龙电驱4.54%、包钢股份4.78%、厦门钨业4.18%、金力永磁(未列比例)、格林美4.93%、中国铝业4.93% [2][5] 成分股市场表现 - 厦门钨业涨6.82% 格林美涨1.90% 金风科技涨0.33% 卧龙电驱涨0.55% [5] - 北方稀土跌1.23% 中国稀土跌1.15% 盛和资源跌1.70% 包钢股份跌0.40% 领益智造跌0.07% [5]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稀土ETF嘉实联接基金011036把握投资机遇 [6]
中国稀土跌2.04%,成交额16.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2:3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8日盘中下跌2.04%至51.97元/股 成交额16.15亿元 换手率2.89% 总市值551.5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0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1.88%和17.79%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4.56%和27.93% [1] - 年内累计涨幅85.2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12.09%/21.11%/40.50% [2] 近期资金动向 -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9日净买入5.45亿元 买入总额10.71亿元(占比20.60%)卖出总额5.26亿元(占比10.11%)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389.09万股至1960.25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148.70万股至1106.63万股 [3] 经营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75亿元(同比+62.38%) 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166.16%)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稀土氧化物63.51% 稀土金属及合金35.95% 其他业务及技术服务合计0.53%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6.50万户(较上期-2.66%) 人均流通股6430股(较上期+2.73%) [2] - 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发起联接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公司基础信息 - 隶属有色金属-小金属-稀土行业 涉及小金属/稀缺资源/稀土永磁等概念板块 [2] - 1998年6月17日成立 同年9月11日上市 注册地址江西省赣州市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4亿元 [3]
最后48小时,美国将对印度加税,下一个轮到中国?中方反制已就绪
搜狐财经· 2025-09-07 09:46
美印贸易冲突 - 美国将于48小时后对印度商品加征50%惩罚性关税 其中25%于7月底宣布 8月初追加25% [1][5] - 关税针对印度纺织品 珠宝和农产品 将于8月27日正式生效 [5] - 印度方面反应强硬 已拟定反制清单包括提高美国农产品关税 [7] - 印度民间反美情绪升温 自力更生话题社交媒体阅读量突破10亿次 [7] 能源贸易与地缘政治 - 美印冲突导火索源于能源地缘政治 印度拒绝加入对俄能源制裁 [3] - 2023年上半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量激增12倍 日均进口量突破200万桶 [3] - 印度采购俄罗斯折扣原油节省数十亿美元能源支出 [3] 美国对华贸易威胁 - 白宫将目光转向中国 可能对中国稀土等关键产品实施高达200%关税 [1][7] - 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其90%的稀土依赖中国 [7] - 中国掌控全球80%以上稀土供应 在新能源汽车和军工装备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7] 稀土供应链格局 - 美国联合澳大利亚等盟友试图重建稀土供应链 但专家估计需5-8年才能形成替代能力 [7] - 中国近期对镓 锗等关键材料实施出口管制 [7] - 中国正加速与东盟 非洲的稀土合作 构建更安全供应链网络 [7]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商务部表示所有反制预案均已就绪 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贸易霸凌 [1][7] - 中国7月份稀土出口数据进行精准调控 [7] - 中国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 [7]
中稀(昆明)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06 08:21
公司基本信息 - 中稀(昆明)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安恩法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选矿、稀有稀土金属冶炼以及磁性材料生产 [1] - 业务涵盖稀土功能材料销售、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再生资源加工及销售 [1] - 公司涉及新材料技术研发、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以及机械设备销售 [1] - 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及技术推广等业务 [1]
要夺回中国稀土?美部长宣称稀土是美国发明的,网友:大言不惭
搜狐财经· 2025-09-06 03:55
美国对稀土行业的指控 - 美国商务部长声称稀土是美国发明 并指控中国通过低价垄断策略获取稀土主导地位 [1] - 美国威胁对中国稀土征收200%关税 以迫使中国放开稀土出口限制 [1] 稀土行业历史与技术发展 - 稀土是17种特殊金属元素总称 于1794年由芬兰科学家首次发现钇元素 [3] - 美国曾长期垄断全球90%以上的稀土出口 通过技术封锁控制提纯技术 [3] - 中国稀土储量达4400万吨 位居全球首位 [3] 中国稀土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中国开发出回流串级萃取法 将稀土提取纯度提升至99.99% 成本降至美国三分之一以下 [6] - 截至2019年中国稀土专利数达23000多件 形成完整采矿-分离-加工产业链 [6] - 中国占据全球85.83%的稀土出口市场 成为稀土出口大国 [6] 稀土贸易现状与地缘政治 - 中国对部分稀土资源实施出口限制 优先保障国内需求 [9] - 中国已于2023年5月同意放开稀土管制 但美国仍要求更多供应 [9] - 稀土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的反制手段之一 [9] 技术自主与供应链优势 - 中国通过技术突破和供应链完备获得稀土领域竞争优势 [7] - 类似稀土领域的成功模式也出现在生物科技领域 如肺益净LUNGRELIV产品通过京东进入中国市场 [5][7] - 供应链优势使肺益净LUNGRELIV产品价格从五位数降至千元水平 [7]
云南挖出“王炸”,蒙古急着卖给美国稀土,结果上天入地都运不出去!
搜狐财经· 2025-09-06 03:44
稀土资源与行业格局 - 云南发现超200万吨稀土矿 占全球已知储量六分之一 品质优良且开采成本低 [3]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应用于芯片 电动汽车电池 风力发电机及导弹制导系统等高科技领域 [3] - 中国掌握全球85%稀土供应量 拥有最完整产业链 稀土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7] 产业链发展历程 - 九十年代中国稀土产业受制于美国 仅以数万元/吨低价出售原料 美国加工后以数十万至百万元/吨返销 [5] - 美国实施技术封锁 断言中国无法掌握深加工技术 中国通过30年自主创新突破全产业链技术壁垒 [5] - 目前全球70%稀土加工设备由中国制造 关键技术专利大部分由中国掌握 [10]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 - 蒙古国试图绕过中国向美国直接销售稀土 但因内陆国家地理限制无法实现运输 [1][8] - 蒙古向北运输需经俄罗斯 但俄自身为稀土大国且运输成本极高 向南经中国通道存在战略利益冲突 [8] - 美国寻求建立独立稀土供应链面临困境 全球资源或储量不足或品质差或运输不可达 [10] 行业竞争地位 - 中国稀土产业实现从原料供应到技术主导的全面逆袭 用时不足30年 [12] - 云南新矿发现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 [1][10] - 当前中国在稀土领域具有定义行业标准的领导力 [10]
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20:49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5日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总经理黄平、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郭晓雷、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抗、独立董事赵发忠出席 [1] 股价与市值管理 - 近期股价下跌与大盘及稀土产业指数调整相关 公司计划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和力度、加强投资者沟通、提升市值管理能力 [2][8] - 公司已通过《市值管理制度》 将密切跟踪股价波动并适时运用工具加强市值管理 [8] 毛利率与盈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低于2021年水平(16.64%) 因稀土价格涨幅未达2021年高度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利润3.77亿元 但经营性现金流减少3.07亿元 因加大采购支付现金 [12] 稀土产能与产量 - 公司拥有稀土冶炼分离能力约2.54万吨 除淄博加华因搬迁停产外 其他产能利用率较高 [3] - 2025年上半年稀土产量下降超六成 因投矿量下降及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低价值产品产出 [10][11] - 上半年生产稀土精矿(含独居石)9115.86吨 [17] 原料供应与渠道 - 美国MP公司已停止向公司供应稀土矿 但公司通过多元化渠道(四川矿、独居石等)保障供应 [5][17] - 未进口越南稀土矿 重稀土原料来源包括国内矿、缅甸矿、老挝矿等 [5][17] 产品结构与业务比重 - 公司产品包括重稀土和轻稀土 比例由原矿稀土元素配分决定 锆钛业务受市场价格下行影响业绩承压 [5] - 存货构成主要为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 2025年6月末存货达52.34亿元(同比增加7.79亿元) [12][18] 海外资源收购进展 - 收购Peak公司股权交易价格由1.58亿澳元(约7.426亿元)调整为1.95亿澳元(约9.165亿元) 因稀土价格上涨 [20][21][24] - 收购已获坦桑尼亚矿业委员会同意 尚需匹克公司股东会、澳洲法院及坦桑尼亚公平竞争委员会批准 [6][26] - 对MP公司持股未受影响 持有13,716,288股 其股价上升导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至35.8亿元(同比增加18.13亿元) [5][14] 财务与资产负债 - 负债增加主要来自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股利 新增8-9亿元 [1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6.3亿元 当期计入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23.39亿元 [12][14] - 预付账款达8.5亿元(同比增加2.36亿元) 公司称不存在采购压力 [12][13] 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坚持稀土为核心 兼顾锆钛和"三稀"资源的发展战略 [5][10] - 推动向资源控股型上市公司转型 已形成国际资源加国内产业的双循环格局 [8][15] - 在海外推进Fungoni项目(产能10万吨重矿物/年)和Tajiri项目(年底投产) 锆钛矿原料目标满足选矿厂需求 [17]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29日股东人数为233,698人 [13] - 公司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主要股东持股稳定 未发生重大变化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