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重组:中国算力产业“抱团突围”新篇章
环球网· 2025-06-11 06:51
全球算力产业发展趋势 - 全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持续提升,预计从2022年的50.2%增长至2026年的54.0% [1] - 中国算力产业规模近五年平均增速超30%,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 [3] - 算力深度融入互联网、通信、制造、科研等行业,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3] 中国算力产业竞争格局 - 各国加强算力产业自主可控,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欧盟计划投资430亿欧元提升芯片产能 [4] - 中国算力产业需突破高端芯片等核心技术,同时构建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4]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通过换股吸并实现资源整合,换股比例为0.5525:1 [4]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重组分析 - 重组实现从高端芯片设计到高端整机系统的垂直整合,增强技术和应用协同 [7] - 新主体将在技术、市场、创新三个维度产生协同效应,提升系统性能和客户黏性 [10] - 重组带有"补短板"色彩,旨在弥补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产业韧性 [10] 全球科技产业整合趋势 - 国际科技巨头通过并购强化产业链地位,如英伟达收购Mellanox,Arm收购Ampere [10] - 中国算力产业通过"链群协同"模式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与国家战略一致 [11] - 海光与曙光的重组展现了中国科技产业从"单打独斗"到"生态构建"的转型 [11]
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复牌大涨,信创ETF却集体大跌,竟是“埋伏”资金在捣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1:23
并购交易与市场反应 - 海光信息拟以1160亿元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成为国内算力产业最大合并案 [1] - 复牌首日中科曙光涨停10%成交4.58亿元,海光信息涨4.3%成交87.3亿元,盘前百亿资金顶板 [1] - 合并后新实体将整合中科院计算所旗下资源,中科曙光持股16.36%,海光信息原由中科曙光控股32.1% [9] ETF市场异常波动 - 信创类ETF逆势领跌,信创50ETF(560850)跌3.76%,信创ETF基金(562030)跌3.68%,信创ETF(562570)跌3.21% [2][3] - 停牌期间信创ETF规模激增,信创ETF(562570)规模从4.19亿元飙升至27.67亿元,增幅近7倍 [4][6] - 套利资金通过ETF间接布局停牌股,复牌后集中抛售导致ETF价格承压,多只ETF溢折率达-0.57%至-0.59% [3][7][8] 套利机制与行业影响 - 基金公司采用现金替代标志约束套利,申购需按预估现金比例支付,赎回仅获现金替代款 [8] - 合并将重塑国产算力产业链竞争格局,两家公司在芯片研发与服务器领域具互补性 [9] - 并购整合存在失败风险,需关注实际协同效应与盈利能力提升,非单纯消息面利好 [10] 资金流动与估值变化 - 停牌期间新增ETF资金摊薄停牌股权重,复牌后个股涨幅对净值拉动作用减弱 [7] - 二级市场ETF溢价交易在复牌后回落,加剧价格下跌压力 [7] - 信创ETF基金(562030)规模从0.75亿元升至5.72亿元,反映短期资金博弈特征 [4][6]
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算力产业重组案尘埃落定
中国经营报· 2025-06-10 08:08
国产算力产业重组案进展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以1∶0 5525换股比例进行吸收合并 每1股中科曙光股票可换0 5525股海光信息股票 [1] - 中科曙光停牌前市值905亿元 所持海光信息股份对应市值885亿元 中科曙光自身价值对价约274亿元 2024年中科曙光净资产204亿元 [1] - 券商研报认为智算服务器从模块化向高密度集成化发展 芯片厂商与服务器厂商合作是大趋势 "芯片—整机—软件"深度协同成为技术突破核心瓶颈 [1] 公司技术背景与行业定位 -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领域有深厚积累 [1] - 海光信息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 [1] 重组整合的产业价值 - 重组有助于优化从芯片到软件、系统的产业布局 汇聚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 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2] - 政策利好下重组顺应监管要求 推动两家公司在技术储备、产品研发等方面互补 提升产品竞争力 [2] 政策环境与资本市场支持 - 证监会将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落实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2] - 支持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 鼓励科技型上市公司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现金等支付工具实施并购 [2] - 该重组案被视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典范 推动资本市场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2]
海光曙光复牌,国产算力生态开始整合重估
国盛证券· 2025-06-10 06: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9日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发布关联交易预案,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战略重组并于6月10日开市起复牌 [1] - 海光信息高溢价换股吸收中科曙光,换股价格相较停牌前收盘价分别溢价5.4%和28.0%,完成后中科曙光终止上市,海光信息承接其全部权益 [2] - 海光芯片有性能与软件优势,与中科曙光合并可实现资源互补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3] - 2025年一季度海光合同负债增至32.37亿元,环比+258.47%,存货达57.94亿元,环比+6.80%,彰显发展信心 [4] - 建议关注算力生态产业链,重点关注服务器领域相关公司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2025年6月9日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发布关联交易预案,6月10日开市起复牌 [1] 换股吸收情况 - 海光信息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发行股份8.08亿股 [2] - 海光信息换股价格143.46元/股,中科曙光79.26元/股,相较停牌前收盘价分别溢价5.4%和28.0% [2] - 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科曙光终止上市,海光信息承接全部权益 [2] 公司优势及合并意义 - 海光DCU有全精度支撑能力,可支持多种场景 [3] - 中科曙光向计算生态业务延伸,覆盖多领域并投资多项优质资产 [3] - 两家公司合并可实现资源互补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3] 公司财务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海光合同负债32.37亿元,环比+258.47%,存货57.94亿元,环比+6.80% [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算力生态产业链,重点关注服务器领域相关公司 [4]
中科曙光复牌首日涨停,信息技术ETF(562560)规模创近半年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03:04
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10日A股TMT科技板块回调 中证全指信息技术指数下跌0 74%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中科曙光涨停10 00% 海光信息上涨5 49% 安克创新上涨3 94% 石基信息领跌6 12% 深信服下跌5 06% 用友网络下跌4 56% [1] - 信息技术ETF(562560)近5个交易日4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2105 23万元 规模创近半年新高 [1] 公司动态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筹划换股吸收合并 海光信息换股价143 46元/股 中科曙光换股价79 26元/股 交易金额1159 67亿元 [1] - 交易旨在整合产业链 海光信息CPU/DCU产品为国内主流 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数据中心领域技术领先 [2] 行业趋势 - 交易顺应全球算力产业"硬件-软件-生态"协同发展趋势 双方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韧性 [2] - 信息技术ETF(562560)跟踪中证全指信息指数 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合计权重近5% 覆盖AI全产业链包括设计/终端应用/数字基建 [2]
国内算力产业最大合并案落锤:海光信息拟1160亿元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新浪财经· 2025-06-09 23:59
合并交易方案 - 海光信息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 - 海光信息换股价格为143.46元/股,中科曙光换股价格为79.26元/股(较定价基准日前120日均价上浮10%) [1] - 交易金额为1159.67亿元(按中科曙光换股价格×总股本计算) [2] - 合并完成后中科曙光终止上市,海光信息承继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人员 [1] 公司估值与股东结构 - 停牌前海光信息总市值3164亿元,中科曙光总市值906亿元 [2] - 中科曙光前六大股东合计持股36.51%,最大股东天津海富天鼎持股10.12% [3][5] - 交易后海光信息仍无实际控制人 [6] 战略协同与行业影响 - 合并实现芯片设计与整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资源互补,强化产业链协同 [5] - 海光信息将延展下游业务矩阵,提升芯片与整机系统的生态协同能力 [6] - 行业认为合并符合算力产业链聚合趋势,有望通过技术迭代和渠道强化提升市值 [6] - 投资机构看好双方在算力产业链的高匹配度,预期重组后业绩共振向上 [5]
航母级利好!“算力”概念利好消息频出,这八只龙头股必将启动主升浪!
搜狐财经· 2025-06-09 16:35
算力产业投资机会 - 算力产业围绕英伟达链和ASIC链的投资机会维持高景气,国内PCB/CCL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于高端产能供需紧张 [1] - AI算力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推动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 [1] - 算力是AI发展的基石,产业趋势呈高景气,相关产业链公司基本面强劲 [2] 算力需求驱动因素 - AI技术发展(如大语言模型、端侧AI、物理AI)推动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 [2] - 全球主要云厂商大规模建设智算数据中心,国内互联网企业有较大资本支出计划 [2] - 算力技术进步包括GPU、TPU、ASIC等高性能芯片发展,以及云计算、边缘计算创新 [2] - 未来10年AI驱动下算力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可能维持20%以上 [2] 相关公司业务亮点 - **宁波建工**:中经云重要股东,业务涵盖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等 [4] - **青云科技**:构建智慧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服务百行千业数字化转型 [5] - **环天智慧**:聚焦卫星应用、云服务、物联网、新能源,投资2.28亿建设20.86pflops算力的城市大脑数据中心 [6] - **美利云**:数据中心位于宁夏中卫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提供机柜出租及运维服务 [7] - **中嘉博创**:开展离岸运算服务,从低价值链向高价值链业务延伸 [9] - **南凌科技**:提供企业数字化发展的上云连接和智能传输服务 [10] - **中电鑫龙**:算力平台在资源利用率和动态调度上有独特优势 [11] - **星宸科技**:专注于端侧和边缘侧AISoC芯片研发,应用于智能安防、车载影像等领域 [12]
4000亿大消息 重组方案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09 16:11
交易方案 - 海光信息拟以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2][3] - 交易金额为1159.67亿元 [3] - 中科曙光将终止上市 新发行股票在科创板上市流通 [2][3] 交易影响 - 存续后的海光信息将实现从高端芯片设计到高端计算机整机、系统的生态布局 [2][5] - 公司承继中科曙光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人员 [3] - 合并前两家公司总市值达4069.7亿元 [2] 行业协同 - 算力产业链垂直整合符合国家科技补链强链战略 [4][5] - 硬件升级与算法革新需芯片厂商与服务器厂商深度协同 [5] - 合并后有望在技术迭代、渠道强化、业务拓展方面实现协同突破 [6] 市场预期 - 换股比例符合机构预测的合理区间 [5] - 产业链聚合趋势明显 新公司市值有望提升 [6] - 本次重组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首个案例 [4]
海光信息吸并中科曙光预案出,算力产业链整合加速
第一财经· 2025-06-09 14:12
交易概况 - 海光信息计划按照0.5525:1的换股比例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股票将于6月10日开市起复牌 [1] - 换股比例处于市场预期的合理区间,重组后有望在经营业绩上实现共振向上,对现有股东利益以及市场预期都构成利好 [1] - 此次重组成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的典型案例,推进过程较为顺利 [1] 战略协同与整合 - 换股吸并是一种以股权置换为手段的资源整合高级资本运作方式,其核心在于通过股权纽带达成战略协同 [1] - 合并后海光信息仍以芯片为核心主业,借助中科曙光的强大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在整机系统设计研发层面的协同 [2] - 海光信息将承继中科曙光的全部资产、业务、人才、研发成果等优势资源,拓展与芯片紧密配套的下游业务矩阵 [2] 行业影响与前景 - 国内算力产业吸并案迈出关键一步,在国家科技战略的引领下,产业链垂直整合与科技补链强链的宏观布局高度契合 [1] - 随着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的推进,产业链聚合发展趋势愈发显著 [2] - 双方整合后,在技术迭代、渠道拓展、业务开拓等方面有望实现协同突破,新公司的市值有望迈向新的高度 [2]
北京:预计今年底算力供给总规模将超4.5万P 算力布局规模初显
快讯· 2025-06-09 02:35
记者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北京市算力供给总规模超3.3万P,预计今年底算力供给 总规模将超4.5万P,届时北京市算力布局规模初显,助力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贯彻落实 国家关于深化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决策部署,建设好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培育算力产业生态,去年北京市 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印发了《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和《北京市 存量数据中心优化工作方案(2024-2027年)》。北京市重点建设海淀、朝阳、亦庄、京西(门头沟、石景 山)4个公共智算中心,不断优化算力布局,提升算力供给质量,提高算力调度能力。构建京津冀蒙算力 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打造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