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
icon
搜索文档
冠昊生物: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一季度营收、净利恢复正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14:0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77亿元 归母净利润2741.69万元 同比小幅下滑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9479.71万元 同比增长3.67% 归母净利润1486.61万元 同比增长3.30% 经营状况改善 [1] 业务板块构成 - 构建生物材料 药业 细胞三大业务板块 拥有多款三类医疗器械产品及1款化药1类新药 [1] - 医疗器械业务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 B型硬脑(脊)膜补片收入7214.19万元 同比增长21.52% [2] - 细胞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达10%以上 涉及自体软骨组织细胞移植 免疫细胞储存 干细胞储存等技术 [3] 核心产品进展 - 1.1类新药本维莫德乳膏治疗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被纳入《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单独分类 [2] - 本维莫德拓展特应性皮炎 过敏性鼻炎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领域 特应性皮炎Ⅲ期临床试验积极推进 [2] 行业政策环境 - 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推动 市场需求 技术创新下展现活力 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提升 高端医疗器械可及性增强 [2]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 规范细胞治疗产业化方向 [3] - 政策环境优化为细胞创新技术和产品转化落地创造有利条件 [3] 研发管线布局 - 专注于提升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制备技术 临床前评估及临床试验评估体系 深化细胞研发应用平台建设 [3] - 生物人工肝项目推进细胞药物药学研究及第三类医疗器械性能研究 积极申请临床前研究 [4]
海外研究|美国“对等关税”落地,但保留了谈判空间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3 00:19
关税政策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2] - 对中国大陆的实际关税税率从20%提升至54%,高于市场10%的中性预期 [2] - 对等关税受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34%)、欧盟(20%)、越南(46%)、中国台湾(32%)、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 [2] - 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将于4月3日生效 [2] 市场反应 - 特朗普讲话后,纳斯达克100期货跌超3% [3] - 欧洲资产先涨后跌,欧元及欧元区主权债收益率走高后回吐部分涨幅 [3] - 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至7.3,黄金表现坚挺 [4] - 美元指数位于104左右小幅波动 [4] 政策分析与展望 - 特朗普展示的双边关税差异可能是美国关税政策加征的阶段性"终点",但最终执行结果或弱于口头沟通 [4] - "不完全对等"的关税政策为谈判留出空间,最终结果可能弱于当前表态 [4] - 市场恐慌情绪一次性到位,后续需关注政策落地执行情况及新政策出台 [1][4] - 中美关系可能从"制裁-反制裁"向"管控分歧-防风险"方向转变 [1][5] 对华关税影响 - 近期市场已部分定价特朗普关税问题,但不确定性情绪对市场的扰动尚未结束 [4] - 距离关税政策全部落地和中美谈判达成共识仍有距离 [5] - 关税恐慌及不确定性情绪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将持续 [5]
美国4月组合关税有哪些新花样?(民生宏观裴明楠)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24 15:26
美国新关税政策分析 - 4月份特朗普的新关税组合拳可能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等关税";二是针对性的行业关税 [1] - 对等关税的不确定性在于"非税壁垒"将被多大程度纳入计算,对中国而言加征对等关税的"纸面"空间有限 [1] - 预计印度和欧盟国家面临的对等税率可能较高 [1] 中国面临的关税影响 - 中国对美平均关税16.0%加上13%增值税共计29%,仍低于美国对中国平均关税32%,加征"纸面"空间有限 [2] - 若美方将非税壁垒纳入计算,仍有对中国征对等关税的理由 [2] - 4月初美方将发布对中国经贸审查结果,中美分歧将显性化 [2] 美国关税法律条款分析 - Section 232涉及威胁国家安全的主题,如对钢铁、铝的关税 [3] - Section 201涉及伤害国内工业,如太阳电池产品关税 [3] - Section 301涉及违反贸易协议或其他规则,如特定中国商品关税 [3] 当前关税措施状态 - 对中国所有商品额外征收20%关税 [3] - 全球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3月12日生效 [3] - 计划对所有中国制造或悬挂中国国旗的船舶船队收取美国港口停靠费用 [3] "对等关税"特征分析 - 针对重点对象"一国一议",15%的国家将占据大部分被征收关税的份额 [4] - 计算公式考虑"非关税壁垒",如增值税、数字服务税、补贴等 [5] - 动态灵活,旨在谈判,让对手国降低对美关税、对美国商品打开市场 [6] 关税可能的经济后果 - 情况一:各地区顺应美国降低关税,有利于美国通胀回落经济回升 [6] - 情况二:各地区拒绝降低关税而对美采取反制,可能把美国经济拖入"滞胀" [6] - 加拿大、欧盟、中国反制立场较强硬,日韩、印度、墨西哥态度灵活 [7] 针对性行业关税 - 4月可能对汽车、半导体、药品、芯片、木材加征普遍关税 [8] - 美国汽车主要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和日韩 [8] - 半导体主要进口于马来西亚、中国台湾、越南和韩国 [8]
为什么特朗普痴迷关税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10 15:44
特朗普关税政策核心观点 - 特朗普将关税作为威胁和谈判筹码,针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2024年三国对美出口占全美商品贸易总额40% [6] - 计划对欧盟汽车等产品征收25%关税,称欧盟成立目的是"压垮美国" [6] - 3月12日起对进口钢铁铝征收25%关税,4月2日可能对所有汽车、半导体、药品进口征收25%报复性关税 [6] 各国应对措施 中国 - 对美国农产品加征15%关税并禁止向部分国防企业出口 [8] 加拿大 - 对价值300亿加元(209亿美元)美国商品征收25%关税,包括橙汁、花生酱等 [8] - 新总理马克·卡尼上任后推迟对汽车、钢铁铝的第二轮报复计划 [8] 墨西哥 - 采取谈判策略,获得特朗普对符合《美加墨协定》车企的1个月关税豁免 [9] 特朗普关税政策动机 - 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以振兴美国制造业,提出通过关税+激励措施吸引企业回流 [11] - 增加联邦收入以支付减税计划,预计10年减税规模达4.6万亿美元 [11] - 替代制裁作为外交工具,例如与哥伦比亚移民争端中作为谈判筹码 [12] 关税政策影响评估 - 美国工业品贸易加权平均税率仅2%,但新关税将使平均税率达1943年以来最高 [14] - 可能导致每个美国家庭额外支出2000美元,经济增长显著放缓 [14] - 参照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历史教训,或引发全球贸易下滑 [14] 关税传导机制 - 进口商支付关税但成本转嫁至消费者,研究表明沃尔玛等零售商通过提价转移成本 [16] - 可能刺激企业赴美建厂规避关税,但报复性关税会抵消就业增长效应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