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上市第一年便开拓新增长曲线,佑驾创新发布无人车激战物流红海
华夏时报· 2025-09-16 13:21
公司业务动态 - 佑驾创新正式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 首发两款车型T5及T8 [2] - T5货仓容积5.5m³ 最大载重1000kg 最高续航180km 服务于快递城配、商超零售、生鲜配送等场景 [2] - T8货仓容积8.5m³ 最大载重1700kg 最高续航240km 应用于城配与工业物流等专业场景 [2] - 采用多传感融合方案 包括3颗激光雷达及11颗摄像头 实现360度无盲区视角 [3] - 使用地平线芯片、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四维图新定位P-box等供应链资源 提高零部件通用率实现降本 [3] - 首批无人车成功下线并实现"发布即交付" 采用"根据地打法"优先在合作城市推动规模化运营 [3] - L4无人小巴业务2025年预计贡献5000万元营收 2024年该数字为零 [4] 财务表现与战略规划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46亿元 同比增长46.07%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52亿元 [4] - 预计2026年前不会产生净利润 L4无人车业务成为继智驾、座舱、V2X后的新增长点 [4]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物流市场 传统物流难以通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效率 [2][4] - 2025年无人物流销量预计超3万辆 渗透率突破1.2% 2026年有望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207% 渗透率达3.4%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103座城市开放无人配送车路权 覆盖80%以上主要物流节点城市 [5] - 政策层面提出推广无人车技术 包括《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和《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5] 市场竞争与融资环境 - 资本竞相涌入无人物流赛道 多家企业斩获巨额融资 商业化落地全面提速 [2][4] - 新石器2025年2月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创年内单笔最高纪录 [5] - 九识智能2025年4月完成近3亿美元B轮系列融资 获美团、深创投等投资 [5] - 卡尔动力2025年5月获近3亿元A+轮融资 白犀牛8月完成超亿元融资 主线科技9月初获数亿元战略投资 [5] 技术演进与商业化路径 - 基于10余年行业数据积累及数据闭环能力 针对无人物流场景进行针对性优化 [3] - 具备公开道路应对、复杂路况通过、室内外园区自主巡航、作业区自动泊车等核心能力 [3] - L4方案已在园区、通勤、机场等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 [2] - 行业短期呈现"场景分层"格局 封闭园区和半开放道路将率先盈利 [6]
计算机行业重大事项点评:稳增长方案发布,L3+智能驾驶迎产业新机
华创证券· 2025-09-16 07:45
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2] 核心观点 - 八部门联合推出汽车稳增长方案 智能驾驶行业迎来重大政策利好[5] - L3级自动驾驶获准入门票 车路云一体化迎来发展机遇[5] - 多场景试点示范有序推进 商业化路径日益清晰[5] - 关键技术突破成为政策重点 产业链自主可控进程加速[5] 政策目标与行业数据 - 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约3230万辆 同比增长3%[5] - 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50万辆 同比增长20%[5] - 计算机行业总市值59,813.55亿元 占市场5.10%[2] - 计算机行业流通市值53,712.71亿元 占市场5.68%[2] 技术发展方向 -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5] - 深入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5] - 鼓励前装V2X 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5] - 加快突破汽车芯片 操作系统 人工智能 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5] 商业化应用场景 - 促进物流 环卫 出行服务等多场景应用[5] - 鼓励重点地区逐步拓展跨区域协同应用[5] - 25个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城市将新增推广新能源车辆超过70万辆[5] 产业链受益环节 - 环境感知 决策规划 车辆执行环节受益[5] - 车联网 云控平台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受益[5] - 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 速腾聚创 禾赛科技 中科创达 德赛西威等公司[5]
佑驾创新发布小竹无人车,携地平线等朋友圈共创智慧运力未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6 07:29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公司正式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 认为当前政策助推、需求爆发和技术成熟正创造产业新周期 [1] - 首发两款车型:T5货箱容积5.5m³ 载重1000kg 续航180km 适用于快递城配、商超零售和生鲜配送场景 [3] - T8货箱容积8.5m³ 载重1700kg 续航240km 适用于城配、工业物流及矿区港口等专业场景 [3] 技术优势与研发基础 - 基于乘用车前装辅助驾驶技术积累 通过海量数据提炼经典场景并针对性优化算法 [6] - 具备公开道路应对、复杂路况通过、园区自主巡航、自动泊车及主动安全等核心能力 [6] - 采用多传感融合方案:3颗激光雷达+11颗摄像头实现360°无盲区视角 [6] - 全车摄像头标配气吹自清洁功能 应对恶劣天气条件 [10] - 建立五重安全冗余系统 软件经过9重严格测试 采用100%全车规级智驾系统 [11] 成本控制与供应链 - 智驾关键零部件复用前装量产项目选型 共享供应链资源 [11] - 通过乘用车项目大量采购摊薄BOM成本 [11] - 运营采用"根据地打法":集中资源点域深耕后复制范式 管理100辆车可比10辆车降低2.5倍单车运营成本 [14] 生态合作与产品规划 - 下一代产品将集成地平线双征程6M芯片、速腾聚创新一代EMX激光雷达及四维图新P-Box定位系统 [14] - 与地平线等生态伙伴强强联合 共同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14] 商业化进展 - 已获得深圳邮政与东部公交战略合作 共同参与城市治理与物流赋能 [16] - 实现"发布即交付" 首批车辆正式向快递行业客户交付 [16] - 首批落地重点城市包括深圳、成都、西安和江阴等多地 [16] - 公司已基于L1-L4全维智驾技术搭建iSafty、iPilot及iRobo解决方案矩阵 [16]
美团公测首款AI Agent“小美”,国内生图模型迭代更新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6 07:06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周涨幅1.52%,创业板指周涨幅2.1%,沪深300周涨幅1.38%,中证1000周涨幅2.45% [1][2] - 恒生科技指数周涨幅5.31%,纳斯达克指数周涨幅2.03% [1][2] - 传媒指数周涨幅4.44%,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周涨幅7.56%,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周涨幅7.08%,人工智能指数周涨幅5.7% [1][2] 海外AI动态 - Alex Codes团队加入OpenAI Codex,增强macOS/iOS平台编程辅助能力 [4] - 建议关注海外大模型及AI硬件更新进展,相关公司包括Meta、Adobe、Microsoft、Apple、Nvidia、AMD、Amazon [4] 国内AI进展 - 美团AI Agent产品"小美"App公测,搭载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实现本地生活服务 [3][5][10] - 字节跳动即梦图片4.0支持多模态生图,文生图直出2K用时不到1.8秒,最高支持4K分辨率 [3][5] - 字节跳动Seed团队推出豆包图像创作模型Seedream4.0,腾讯混元发布生图模型HunyuanImage2.1支持2K生图 [5] - 相关公司包括百度集团、阿里巴巴-SW、美图公司、腾讯控股、美团-W、快手、昆仑万维 [5] 半导体行业 - 甲骨文FY26Q1营收149亿美元同比增长11%,剩余履约义务4550亿美元,云基础设施收入指引大幅提升 [6] - 台积电8月合并营收3357.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3.8%,联发科8月营收445.4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7.3% [6] - SK海力士完成HBM4开发并构建量产体系 [6] - 相关公司包括Nvidia、AMD、博通、台积电、英特尔 [6] 智能驾驶政策 -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以技术创新激发消费需求 [7] - 相关公司包括特斯拉、小米集团-W、小鹏汽车-W、小马智行、比亚迪、Google [7] 跨境电商布局 - Lazada和天猫系统级打通,设立项目组帮助天猫商家链接东南亚市场,平台承担国际物流及售后 [8][9] - 相关公司包括拼多多、阿里巴巴-W、Amazon [9] 本地生活AI应用 - 美团"小美"App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外卖下单、餐厅推荐等本地生活服务 [3][10] - 生活通用类AI Agent产品迎来快速发展期,建议关注拥有生态资源的平台企业 [10] - 相关公司包括美团-W、阿里巴巴-W、京东集团-SW [10] 云计算与电商 - 阿里巴巴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80%用于增强云基础设施,20%用于拓展国际商业 [11] - AI发展推动Tokens消耗数倍增长,云计算需求快速增长,阿里云显著受益 [11] - 相关公司包括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 [11] 消费电子发布 - 苹果发布iPhone17系列包含最薄机型iPhone Air,Pro机型八年来首次涨价,标准版升级ProMotion功能 [12] - 建议关注iPhone17系列销量及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入华节奏 [12] - 相关公司包括Apple [12] 影视市场表现 - 上周全国电影票房4.65亿元,受开学季影响明显回落,头部影片市场份额下滑 [13] - 相关公司包括光线传媒、万达电影、上海电影、哔哩哔哩、快手-W [13] 游戏行业数据 - 《明末:渊虚之羽》总下载量达295万份,《Kingshot》8月收入增长26%登顶出海手游收入增长榜 [15] - 《Gossip Harbor:Merge&Story》收入环比增长14%稳居出海收入榜第三名 [15] - 相关公司包括腾讯控股、网易-S、恺英网络、三七互娱、吉比特 [15]
佑驾创新发布「小竹无人车」:正式进军无人物流行业,L4预期逐步兑现
IPO早知道· 2025-09-16 04:09
开拓增长新曲线。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线( 9660.HK )创始人兼 CEO 余凯、四维图新( 002405 ) CEO 程鹏 、 速腾聚创( 2498.HK ) 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邱纯鑫 等 行业龙头企业代表 出席发布会现场,共同 见证了小竹无人车首发产品 T5 及 T8 亮相。 其中,余凯博士发表 致辞称 , " 佑驾创新下一代无人物流车将与地平线高性能芯片解决方案深度 融合。 我们期待通过强强联合,以强大的感知能力和计算效能,共同推动无人车进化的同时,进一 步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让智能驾驶真正服务千行百业。 " 邱纯鑫博士表示,"RoboSense速腾聚创与佑驾创新同根植于深圳,共享智能驾驶产业链生态优 势。当前,无人物流迎来发展的关键阶段,高性能、车规级的数字化激光雷达成为加速无人物流产业 发展的重要支持。RoboSense速腾聚创数字化激光雷达已率先实现量产交付,可高度适配于佑驾创 新无人物流车,大大提升在复杂场景下的感知能力。此次双方战略协同,将是推动无人物流规模化应 用的重要一步,将进一步拓展无人物流多元 ...
港股佑驾创新盘中涨超1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3:57
股价表现 - 佑驾创新(02431 HK)盘中涨幅超过10% 截至发稿时涨幅达6 34% [2] - 股价报27 18港元 成交额达1 35亿港元 [2]
发布即交付!佑驾创新推出“小竹无人车”,进军无人物流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3:13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于9月15日在深圳举办新品发布会 推出无人物流专属品牌"小竹无人车"并宣布首批车辆下线交付 正式进军无人物流行业 [1] - 公司推出T5和T8两款核心车型 T5车型聚焦中小运量场景 货箱容积5.5m³ 最大载重1000kg 最高续航180km 适用于快递城配 商超零售和生鲜配送等场景 [1] - T8车型针对大运量运输需求 货箱容积8.5m³ 最大载重1700kg 最高续航240km 适用于城配干线 工业物流和耐用仓配等专业场景 [1] 技术能力与安全配置 - 小竹无人车采用多传感融合方案 配备3颗激光雷达与11颗摄像头 构建360°无盲区感知视角 可精准识别复杂路况 [2] - T5与T8的智驾系统采用100%全车规级配置 确保车辆长期运营的稳定性与耐用性 [2] - 公司依托10余年积累的海量道路数据与数据闭环能力 针对无人物流场景进行专项优化 使车辆具备公开道路应对 复杂路况通过 室内外园区自主巡航 作业区自动泊车及主动安全防护等核心能力 [3] 战略合作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于9月3日与深圳邮政 东部公交达成战略合作 围绕无人物流车与公交场景融合应用 公交场站空间复合利用 跨场景业务拓展和劳动用工协同创新四大方向推进 [2] - 公司iRobo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突破1000万元 [3] - 公司L4级无人小巴于2025年2月在苏州完成商业化落地 已交付至黑龙江 上海 杭州等全国多个省市 累计获得10余个项目 并于9月初中标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无人驾驶摆渡车项目 [3] 产业基础与运营规划 - 公司已构建L1至L4级别的全维度智驾能力 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与42家车企达成量产合作 相关搭载车型出口至欧洲 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1] - 无人物流车首阶段将聚焦深圳 成都 西安 江阴四城推进业务 [4] - 公司董事长强调产品具备运载能力强 皮实耐造 价格便宜三大特点 搭载五重安全冗余并拒绝通过降配来降本 [4]
从智驾看AI Agent落地范式
2025-09-15 14:57
**AI行业与智能驾驶行业研究纪要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AI行业(特别是AI Agent、大模型、推理技术)和智能驾驶行业(辅助驾驶、无人驾驶)[1][22][23] * 提及的公司包括OpenAI、Anthropic、特斯拉、华为问界、理想汽车、赛力斯、阿里巴巴、美团、美图等[17][25][28][39][40] **核心观点与论据** **AI商业化拐点与时间节点** * AI应用商业化拐点已至 ChatGPT发布三年后(2025年上半年)或迎来爆发窗口 类比移动互联网发展(iPhone发布三年后应用爆发)[1][2] * 2024年三季度起AI产品化加速 OpenAI推出O1 Pro推理模型实现逻辑、数学和规划任务性能飞跃 标志模型从参数驱动转向能力驱动[1][4] **AI智能体(Agent)发展范式** * Agent模式为主流 核心能力包括规划(planning)、工具使用(tool use)和记忆(memory)[1][5] * OE模型支持多步思维、模块化工具调用、上下文保持和状态跟踪 提升AI自主决策和过程规划能力[7][8][9] **商业模式与货币化** * Copilot模式嵌入现有产品提高效率 商业价值源于溢价 AD模式采用目标与执行架构 降低复杂度并提升用户体验[1][10] * AI货币化核心由替代人力程度决定 例如美国2025年前七个月因AI导致超1万个岗位消失 6%~7%劳动者可能因自动化失业[11][19] * OpenAI 2025年7月年收入达130亿美元 Anthropic年收入40亿美元 国内美图2025年6月年收入2.2亿美元 快手1.67亿美元[17] **技术演进与投资方向** * AI技术能力分五阶段:从简单指令处理到完全代表用户完成复杂事务[14][15] * AI产业发展三阶段:技术变革(供给端变化)、数据飞轮效应(市场向头部集中)、规模经济(成本下降催生新业态)[3][16] * 投资机遇聚焦推理模型(如O系列)、智能体架构、数据、推理云、芯片及算力优化[3][6][30][31] **智能驾驶行业参考与对比** * 智能驾驶发展路径参考AI Agent行业 从辅助驾驶(L0-L2)向全自动驾驶(L3-L5)演进[21][22][23] * 特斯拉硬件先行策略推动行业 FSD累计驾驶里程超45亿英里(2025年7月)[25] * 国内L0-L2辅助驾驶普及 L3-L5逐步落地 2030年L2+渗透率有望超90% RA搭载量超2300万辆[26][27][28] **竞争格局与成功因素** * 早期成功公司特性:专注明确想法、快速试错调整、快速融资形成规模壁垒(如字节跳动、美团等)[12][13] * 平台型公司与传统公司竞争关键:产品迭代速度、行业know-how、反馈机制、客户积累[35][36] * 高容错率场景(创作、客服、电商等)率先落地 低容错率场景(生命/金钱风险)落地较慢[37] **其他重要内容** * OpenAI降价策略 GPT-5标准版价格低于竞品 个人订阅业务2024年增长200% 企业订阅增75.5% API收入2025年前四个月增58%[20] * 推理算力需求爆发 云厂商通过规模优势把握需求 自研ASIC芯片趋势出现[31] * 生态建设是长期趋势 垂类Agent需极致打磨产品 通过流量入口构建护城河[38][39] **投资建议与关注公司** * 推荐AI基础设施龙头(阿里巴巴、神鹰服务、海光信息)及AI Agent公司(社友股份、美团、美图等)[39][40]
港股周报(2025.09.08-2025.09.12):AI板块国内海外催化不断,看好港股科技估值持续提升-20250915
天风证券· 2025-09-15 14: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港股科技估值持续提升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2] 核心观点 - AI板块国内海外催化不断 阿里巴巴和百度已开始使用自主设计芯片训练AI模型 部分替代英伟达芯片 [2] - 南向资金持续结构性流入 重点加仓互联网、消费、智能驾驶板块 [1][2] - 港股市场表现强劲 恒生指数周涨3.82% 恒生科技指数周涨5.31% [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周涨幅3.82% 恒生科技指数周涨幅5.31%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周涨幅3.40% [1] - 周涨幅前二板块为可选消费零售(8.26%)和软件服务(6.88%) [1] - 南向资金本周净买入556.44亿元 年初至今净买入9974.33亿元 相当于2024年全年净买入的134.06% [1] AI行业动态 - 阿里巴巴使用自研芯片Zhenwu训练AI模型 百度使用昆仑P800芯片训练文心一言模型 [2] - 美团AI Agent产品"小美"App公测 搭载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 提供本地生活服务 [2][8] - 阿里发布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 开源800亿参数模型 训练成本仅为Qwen3-32B的十分之一 [9] 重点公司分析 互联网平台 - 腾讯控股25年PE 25X 海外游戏增长强劲 广告业务高增长 [2] - 快手25年PE 17X 主业稳健增长 可灵贡献收入增量 [2] - 阿里巴巴26财年PE 17X 云业务高增 电商份额企稳 [2] 新消费 - 泡泡玛特25年PE 34X 核心IP全球化加速 海外盈利能力提升 [3] - 名创优品25年PE 19X Q2业绩超预期 海外增长强劲 [3] - 德林国际Q2收入25.78亿港元 同比增长12.4% 毛利润5.18亿港元 [3] 智能驾驶 - 小鹏汽车25年PS 1.9X 首款增程SUV小鹏G7登陆工信部目录 纯电续航430公里 [4][10] - 蔚来汽车全新ES8发布 L90持续交付 [4] - 理想汽车25年PS 1.2X i8不及预期但短期或有反弹机遇 [4] 中美科技公司估值对比 - 阿里巴巴市值26281亿元 25年PE 20X 对标亚马逊市值24332亿美元 25年PE 34X [19][20] - 腾讯市值53757亿元 25年PE 25X 对标META市值18981亿美元 25年PE 27X [19][20] - 理想汽车市值1997亿元 25年PS 1.2X 对标特斯拉市值12771亿美元 25年PS 13X [21] 南向资金流向 - 本周南向资金净买入前三个股:阿里巴巴-W(246.96亿元)、地平线机器人-W(32.12亿元)、信达生物(11.15亿元) [24] - 可选消费零售板块年初至今获南向资金净买入2351.54亿元 为净买入最多二级行业之一 [1]
无人物流车上市即交付,佑驾创新开拓增长新曲线
格隆汇· 2025-09-15 12:45
公司产品发布 - 佑驾创新于9月15日在深圳正式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 实现从L1到L4的技术进化 推出车规级无人物流产品[1] - 首发两款车型T5和T8 T5货箱容积5.5立方米 最大载重1000kg 最高续航180km 适用于快递城配、商超零售和生鲜配送场景[1] T8货箱容积8.5立方米 最大载重1700kg 最高续航240km 适用于城配、工业物流和耐用仓配等专业场景[2] - 采用多传感融合方案 包括3颗激光雷达和11颗摄像头 实现360度无盲区视角[2] 技术能力 - 基于数据闭环能力和10余年道路数据积累 针对无人物流场景优化 具备公开道路应对、复杂路况通过、室内外园区自主巡航、作业区自动泊车及主动安全等核心能力[2] - 前装量产载人业务与无人物流载货业务双向赋能共同进化[2] - L4方案已在园区、通勤、机场等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2] 合作伙伴生态 - 与地平线、速腾聚创、四维图新等企业深度合作 下一代产品将集成地平线双征程6M芯片、速腾聚创EMX激光雷达和四维图新P-Box定位系统[3] - 获得深圳邮政与东部公交的战略合作 赋能物流行业和民生服务[3] - 前装业务的稳定供应链和采购需求最大化摊薄BOM成本 形成成本护城河[3] 商业化进展 - 实现"发布即交付" 向多地合作伙伴进行交付 首批落地城市包括深圳、成都、西安和江阴[4] - 采用"根据地打法"的落地路径 集中资源点域深耕并构建运营范式面域复制[4] - L4自动驾驶iRobo业务半年内营收破千万 无人小巴已在苏州完成商业化落地 并在黑龙江、上海、杭州等多省市交付 累计获得10余个项目[5] - L4级无人小巴中标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无人驾驶摆渡车项目 在智慧民航场景取得关键突破[5] 资本市场表现 - 中信里昂重申"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32港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