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科学家取得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新进展
科技日报· 2025-09-28 09:47
然而,当下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固"材料之间因刚性接触导致的界面 接触差;二是电解质难以在宽电压窗口下同时兼容高电压正极与强还原性负极的极端化学环境。如何在 避免高外压和结构复杂化的前提下构建稳定高效的"固—固"界面,成为该领域的关键科学挑战。 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通过热 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高压性能 和界面稳定性。 9月27日,记者从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团队获悉,其领衔研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为开发 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 然》。 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潜力,被广泛视为下一代二次锂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尤其是以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体系,展现出能量密度突破600瓦时每公斤的潜力。 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兆帕外压下,能量密度实现跨越式提升,达到 604瓦时每公斤,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此外,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 ...
科普 | 大众 Unified Cell的尺寸相关信息
鑫椤锂电· 2025-09-28 08:48
以下文章来源于祥谈新能源 ,作者Woody Wu Focusing, Thinking and Sharing 祥谈新能源 . 上述消息是较为公开的消息,其实除了国轩在UC电池方面与大众有较强的合作关系之外。电池业内头部一些企业也在 积极与大众开展相关合作。 大众在IAA上宣布其UC电池在车上使用场景的开发进展之后。随即又公开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本文来源:祥谈新能源 近期大众在IAA上展示其UC电池最新的一些进展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大众最早公开发布UC电池的技术发展战略,要追溯到2021年3月大众的PowerDay。 随后,至今4年多的时间里,Powerco开始了UC电池的自研之路。确切地说,并非完全的自研,而是采用了自研+中国 电芯企业供货的双轨制度,以加速其商业化的进程。 2023年10月,大众高层到访国轩UC电池工厂。2024年,国轩 UC 标准电芯获大众全球首家定点。 2. NCM电池,115Ah, 24.8-256-106mm (不包含极柱尺寸); 除了上述两款不同化学体系都是基于24.8mm这个尺寸 ...
【免费参会】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鑫椤锂电· 2025-09-28 08:48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2026硅基负极与固态电池高峰论坛 - 聚焦硅基负极突破·擘画固态电池新篇- 会议主办: 鑫椤资讯 生态合作伙伴: 杉杉科技 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12-13日(12号报到) 会议地点: 中国·上海 特邀赞助: 河南省鑫耀石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嘉智信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潍坊孚美新能源有限公司 展台赞助: 潍坊追日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亮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潍坊孚美新能源有限公司 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富丽石化贸易有限公司 涧光(上海)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云港超力工业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恒源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亿维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儒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鑫耀石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嘉智信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福瑞达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洁安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锦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会议背景: 0 1 在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转型与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智能消费电子、eVTOL、人形机器 人、AI人工智能等新兴 ...
超1GWh电池材料!旭派动力与派能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鑫椤锂电· 2025-09-28 08:48
战略合作 - 浙江旭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重要战略合作协议 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动力领域的合作迈入全新阶段[1] - 派能科技将向旭派动力提供1GWh以上电池材料 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 聚焦启停电池与轻型动力领域 开展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的深度合作[1] - 共同推动产品在钠电启停和锂电轻型动力等多类应用的商业化进程 并进一步构建更具韧性的可持续生态链[1]
固态电池,取得新进展!
鑫椤锂电· 2025-09-28 08:48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本文来源:科创日报 日前, 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 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 当下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固"材料之间因刚性接触导致的界面接触差;二是电解质难 以在宽电压窗口下同时兼容高电压正极与强还原性负极的极端化学环境。 会议主办: 鑫椤资讯 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12-13日(12号报到) 会议地点: 中国·上海 会议咨询: 13248122922(微信同) END 对 此, 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 该电解质通过热引 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得益于优化的界面性能,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基于该电解质构 建的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下,能量 ...
中汽新能全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装车一汽示范车型,当升科技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8 06:25
行业核心观点 - 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5年10GWh增长至2030年614.1GWh 但全固态电池短期内面临量产难、成本高、产业链不完整、界面阻抗高等挑战 [1][2] - 国内技术路线多元 半固态布局早且产业链完整 全固态方案未定型 国际厂商如丰田、日产采用高镍正极+硫化物电解质 预计2027年后量产 [1][2] - 固态电池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 2026-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 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市场空间 [2] 技术进展 - 中汽新能规划全固态电池2026年装车一汽示范车型 能量密度目标2026年400Wh/kg、2027年420Wh/kg 2030年前推进富锂锰、金属锂及无负极技术 [2] - 当升科技全固态正极材料采用超稳定快离子导体修饰工艺 实现超高容量和长循环寿命 已开始10吨级批量出货 [2] - 清华大学张强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通过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和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 增强界面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 提升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2] 市场表现 - 本周固态电池指数上涨1.3% 2025年累计上涨50.4%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5.6% [3][4] - 细分板块中电池上涨1.6% 铝塑膜上涨1.1% 涨幅前五个股为鹏辉能源(+18.6%)、先导智能(+17.8%)、当升科技(+11.2%)、海顺新材(+9.3%)、天赐材料(+9.2%) [4] 产业链布局 - 推荐关注固态电池板块 包括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正极及电解质材料商(厦钨新能、容百科技等)、设备商(纳科诺尔、先导智能等)以及导电剂、复合膜、负极、集流体、铝塑膜等细分领域标的 [2]
突发!韩国政府内锂离子爆炸引发火灾
鑫椤锂电· 2025-09-28 06:05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本文来源:外媒 9月27日消息, 位于韩国大田市的韩国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院26日晚间发生火灾,导致600多个政府业务系统停止运 转。 韩联社援引大田市消防本部消息说, 当地时间26日20时20分许,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院5层计算机房内锂离子电池爆炸 引发大火。 大田市消防本部投入170余名人员和63辆消防车进行灭火工作,至27日6时30分许基本控制住火情。据 悉,此次火灾在切断电源更换电池的过程中发生,作业中的施工人员面部和手臂被灼伤。 会议详情: 会议主办: 鑫椤资讯 会议时间: 2025年11月12-13日(12号报到) 会议地点: 中国·上海 会议咨询: 13248122922(微信同) END ...
产学研协同发力,国产固态电池产业化迈出关键步伐
江南时报· 2025-09-28 05:12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采用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思路 显著提升耐高压性能至4.7V 可同时匹配高电压富锂锰基正极和金属锂负极[1] - 电解质采用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 强化固态界面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 避免传统高外压依赖导致性能下降 基于锂键化学构建-F Li O-配位结构形成稳定富氟界面层[2] - 8.96Ah软包全电池测试数据显示能量密度达604Wh/kg 远超磷酸铁锂电池150-190Wh/kg和镍钴锰酸锂电池240-320Wh/kg 通过针刺与120℃热箱安全测试无燃烧爆炸[2] 高电压正极材料产业化 - 雪天盐业通过旗下美特新材料平台切入高电压正极材料赛道 依托盐化工产业链资源与工艺积累 开发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的高电压正极材料[2][3] - 采用表面修饰和体相掺杂工艺 有效抑制高电压条件下界面副反应和结构不稳定问题 具备高压实密度和良好循环性能 适合固态电池使用需求[3] - 产品已完成小试和中试 依托现有锂离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及7500吨钴酸锂产能 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吨级产品开始向主流电池企业供货[3] 产学研协同发展 - 电解质技术创新与正极材料量产形成有效互补 提升电池性能上限同时保障材料供应 满足固态电池对高性能材料和稳定供应链的双重要求[3] - 在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新兴应用场景推动下 加速国产固态电池量产进程 强化新能源材料领域自主可控能力[3]
我科学家取得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新进展
科技日报· 2025-09-28 01:29
科技日报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都芃)27日,记者从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团队获悉,其领衔研 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 支撑。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 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通 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高压 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下,能量密度实 现跨越式提升,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此外,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 摄氏度热箱(静置6小时)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未来,该研究 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潜力,被广泛视为下一代二次锂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尤其 是以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体系,展现出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瓦时每公斤) 的潜力。 然而,当下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 ...
刚刚,利好来袭!重大突破!
天天基金网· 2025-09-28 01:27
牛市来了还没上车?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 量发放!先到先得! 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 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高压 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事关全固态锂电池,我国科学家有重大突破。 据最新消息,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 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另外,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杨培华课题组通过构建新型阳离子-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为发展安全、 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 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正成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充电和安全痛点的关键。有券商机 构认为,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持续迭代,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已从实验室研发进展到商 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重大突破 9月27日,据科技日报,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 重要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