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

搜索文档
集中获利了结!下周,警惕一个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9-26 11:1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与港股市场同步承压下行 科技成长板块集体回调 创业板指跌2.6% 恒生科技指数跌2.89% [1] - A股市场呈现大小盘分化 上证指数跌0.65% 深证成指跌1.76% 科创50指数跌1.6% 下跌个股3414家 主力资金净流出701.87亿元 [2] - 港股恒生指数跌1.35%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49% 成交额放大至3236.74亿港元 南向资金净流出 [2] 行业热点表现 - 风电设备板块受全球装机预期提振 未来5年年均装机超170吉瓦 2034年峰值达200吉瓦 [3] - 金属铜板块因印尼铜矿停产走强 LME伦铜价格突破10300美元/吨 [3] - 化工板块异动 绿氢制甲醇等非电利用政策打开成长空间 [3] - 港股内银股表现活跃 存款利率下调缓解负债压力 消费刺激政策改善基本面预期 [3] - 港股必需性消费板块抗跌 资金向现金流稳定资产聚集 [3] 领跌板块分析 - A股光通信指数跌3.07% 云计算指数跌3.55% 人工智能指数跌3.39% CPO概念等热门方向集体走低 [4] - 消费电子板块受海外需求疲软传闻拖累 创新药方向因美国拟加征100%关税重挫 [4] - 港股资讯科技业整体下跌3.19% 新机型定价争议与半导体进口限制加剧抛压 [4] - 生物医药股普跌 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创新药企出海预期 [4] 投资策略方向 - 短期关注风电与绿氢产业链 政策支持与装机放量形成业绩确定性 [5] - 把握供需错配周期品 地缘政治与新能源需求构成双重催化 [5] - 配置低估值防御性板块 银行与公用事业等现金流稳定品种 [5] - 中长期聚焦新能源产业链 AI算力基础设施与高端制造国产替代三大方向 [6]
市场分析:航天汽车行业领涨,A股震荡整固
中原证券· 2025-09-26 11:1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行业投资评级 [1][2][3][6][12]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呈现冲高遇阻、小幅震荡整理态势 沪指在3856点附近遭遇阻力 全天基本呈现小幅震荡整理特征 [2][3][6][12] - 航天航空、风电设备、汽车以及化纤等行业表现较好 游戏、消费电子、互联网服务以及软件开发等行业表现较弱 [2][3][6][12] - 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5.72倍、50.62倍 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上方 适合中长期布局 [3][12] - 两市成交金额21663亿元 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 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3][6][12] - 政策面形成多重利好叠加 国内促消费、稳地产政策持续发力 为市场提供良好支撑 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3][12] - 8月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居民储蓄正在逐步向资本市场转移 形成持续的增量资金来源 [3][12] - 美联储降息利好A股走势 人民币有望走强 市场风险偏好或进一步改善 [3][12] - 市场将在震荡中孕育新的投资机会 预计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建议关注化纤、航天航空、汽车以及风电设备等行业 [3][12] A股市场走势综述 - 上证综指收报3828.11点 下跌0.65% 深证成指收报13209.00点 下跌1.76% 科创50指数下跌1.61% 创业板指下跌2.60% [6][7] - 深沪两市全日共成交21663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减少 [6] - 两市超过六成个股下跌 风电设备、化纤、化肥、保险以及农药兽药等行业涨幅居前 游戏、消费电子、电子元件、互联网服务以及软件开发等行业跌幅居前 [6] - 资金流向显示 航天航空、风电设备、汽车整车、化纤以及银行等行业资金净流入居前 消费电子、电子元件、半导体、软件开发以及互联网服务等行业资金净流出居前 [6] - 行业表现方面 石油石化行业上涨1.06% 电力及公用事业上涨0.40% 钢铁上涨0.38% 计算机行业下跌3.51% 传媒下跌2.74% 电子下跌2.65% [8] 后市研判及投资建议 - 建议投资者保持适度谨慎 避免盲目追高 在结构优化中把握市场机会 [3][12] - 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盘的变化情况 [3][12] - 短线建议关注化纤、航天航空、汽车以及风电设备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3][12]
小米最需要改变的,或许是“雷军”这个符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1:01
雷军个人IP与小米品牌战略 - 雷军通过年度演讲等个人IP活动深度绑定小米品牌 强化品牌价值观传播和情感共鸣 [1][2] - 雷军个人营销能力突出 在各大社交平台拥有数千万粉丝 发布会观看量超1亿人次 为小米节省巨额广告费用 [2] - 企业家IP化营销模式在品牌初创期效果显著 但伴随业务复杂化显现局限性 [2][3] 小米企业转型挑战 - 公司正从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向硬核科技企业转型 涉及造芯 造车和手机高端化三大战略方向 [1][3] - 2025年小米遭遇多重危机 包括SU7严重车祸事件 SU7 Ultra碳纤维盖板争议及169元车规级纸巾盒产品舆情 [3] - 过度依赖个人IP导致舆情压力集中 公众要求雷军直接回应企业危机 公司正常管理流程(如员工开除)被关联至个人关系 [3] 资本市场与用户反馈 - 2025年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收盘大跌8.07% 市场对演讲内容反应消极 [4] - 部分用户对雷军故事式营销产生审美疲劳 演讲后出现舆论反弹 [4] 品牌战略调整方向 - 需构建去个人化品牌体系 参考苹果从乔布斯向产品魅力过渡 或华为轮值CEO制度培养多元高管代表 [3][4] - 应建立多元化发言人矩阵和品牌应急管理系统 切割企业家IP与产品舆情风险 [4] - 品牌传播重点应从技术参数转向发展战略代言 强化技术创新 产品质量和用户服务等系统能力 [4][5] 企业长期发展愿景 - 公司需实现从个人英雄主义到系统能力的进化 确保雷军淡出后品牌战略仍可持续传承 [4][5] - 终极目标是从"雷军的小米"转型为"科技的小米" 通过硬核实力赢得用户认可 [5]
博弈加仓?
第一财经· 2025-09-26 10:33
2025.09. 26 59H24 两市个股涨少跌多,市场情绪偏谨慎。局部赚钱 效应仍存,传统行业与政策受益板块走强,风电 设备、化纤、石油石化、军工、保险等表现强势, 因前期累计涨幅较大及节前获利了结等因素, 游戏、消费电子、算力硬件、半导体、人工智能 等板块跌幅居前。 两市成交额 . 1 5 万亿元 ▼ 9.5% 两市成交额缩量,显示交投活跃度有所下降, 资金观望情绪上升。分板块看,资金从估值较 高的科技成长板块流向估值较低、有政策或行 业利好支撑的传统板块,分市场看,呈现沪强 深弱格局,作为科技成长股大本营,深市成交 活跃度下降更为明显。 资金情绪 结果。创业板指的跌幅最大,显示出成长风格板块承压显著。 1801 家上涨 涨跌停比 机构避险调仓,资金抛售主要集中在近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成长板块,消费电子、电子元件、半导体成资金 流出最多的三大行业板块,资金流入方向凸显防御,小幅加仓风电设备、航天航空、汽车整车、银行。散户 谨慎承接,部分散户投资者认为科技成长板块的下跌带来了买入机会,进行了抄底操作。 散户资金净流入 散户情绪 75.85% 加 52.86% 3412家下跌 上 证 指 数 3828.11 官 ...
苹果产业链强势拉涨消费电子板块 新华出海TMT指数周涨幅超4%
新华财经· 2025-09-26 10:29
行业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iPhone 17系列在AI功能、显示技术、通信能力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 成为市场焦点[1] - Meta推出首款带屏智能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 价格覆盖379-799美元 在显示技术、交互体验、续航能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1] - 科技巨头密集推出技术革新产品 推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迈入创新驱动的复苏周期[1] 资本市场表现与行业数据 - 申万消费电子板块月内涨幅超12% 苹果产业链核心企业与半导体设备厂商表现突出[2] - 2025年上半年申万消费电子板块营收8865.56亿元 同比增长24.81% 归母净利润333.79亿元 同比增长14.94%[2] - 二季度单季营收4814.14亿元 同比增长27.36% 环比增长18.83% 净利润186.83亿元 环比增长27.13%[2] - 新华TMT出海50指数本周涨幅4.32% 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为主要贡献行业 最近1年收益达105.32%[4][5] 中国市场地位与规模 - 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从2018年16587亿元增长至2024年19772亿元 在全球1.2万亿美元市场中贡献超40%份额[2] 产业链企业表现 - 立讯精密9月以来累计涨幅达39.73% 显著跑赢板块12%的月内涨幅[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亿元 同比增长20.18% 归母净利润66.44亿元 同比增长23.13%[3] - 消费电子业务营收978亿元 同比增长14.3%[3] - 长川科技本周涨近50% 澜起科技、浪潮信息等多家产业链企业涨超10%[4] 机构观点与行业趋势 - AI创新成为消费电子核心驱动力 端侧AI落地有望加速手机换机周期并拉动硬件升级需求[3] - 终端龙头创新周期带来上游设备需求弹性增长 国内供应链已具备承接产业升级能力[3] - OpenAI与英伟达合作加剧端侧AI硬件竞争 带动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服务器产业链全面受益[4]
高端电脑,不折不立
虎嗅APP· 2025-09-26 10:21
当年手握诺基亚直板机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去买一台没有键盘的iPhone。事实上,不只是消 费者如此,当乔布斯喊出"今天,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时,诺基亚高管也断言过:"苹果在手机市场 不会成为强有力的对手。"几年后,诺基亚跌出全球前五,王朝陨落。 2025年6月,高端笔记本市场迎来显著增长。GFK数据显示,华为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上市首 月,促使2W+笔记本(不含游戏本)市场销量迅速增长,达到5月的4.5倍;6月,该新品的市场份额 占2W+笔记本(不含游戏本)市场73%。这一原本长期稳定的细分市场,为何会因一台新品而发生剧 变? 这是手机市场上最经典的一次更替。改变行业的从来不是"更好"的键盘手机,而是根本没有键盘的手 机。今天,电脑行业的高端市场,正在重演这样的故事。没有人会在变革的当时就意识到,行业的拐 点往往在不经意间形成。当笔记本电脑的价格来到两万元以上,消费者看重的已不再仅仅是性能,还 有产品的设计美学及创新体验所能带来的情绪价值。对于仅依赖堆砌配置的新入局者来说,在这样一 个成熟的市场中很难撬动格局。要想真正突破,就必须跳出现有的"传统电脑"思维模式,从形态、系 统和体验层面寻 ...
成功的企业,创始人都做到了这3点
创业家· 2025-09-26 10:08
每日金句 我大胆猜想,未来十年会诞生新的拼多多,而且它一 定是跨界崛起的。成功 的企业所在的行业不同,但是 创始人做的事情有三个共同点:第一,找到一 个没有 边界的事;第二,赢得世界上更多的资本和资源支持; 第三,借着前 两者招募全世界最优秀的人,一起来干 这件事。 韩彦丨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 第13届创业家年会, 2020.12 这里认真推荐你: 报名 「 黑马·消费崛起精选课 」 本次邀请到的名师就有: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 朱啸虎 、 前优衣库MD部长 浅田拓郎 、 无印良品初创成员 萩原富三 郎 、 前华为北美公关舵主 Chris Pereira 等 。 10月17日-19日 , 用3天时间,沉浸式拆解中日消费企业如何赢在存量时代, 教你 产品创新 与品牌出海。 文章末尾扫码,即可报名! 活动详情如下 ↓↓↓ 黑马消费崛起精选课 10.17 / 10.19 ♡ 深圳 Oct. Oct. 向中日消费冠军 Oct. 1% -- 17 21 21 -- 1 1 1 1 1 1 1 1 1 1 80 年代起"日本制造"的黄金时代为后发国家提供了 从技术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转型范本。日本企业成 功的关键在于将技术 ...
每经热评 | 小米最需要改变的 或许是“雷军”这个符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9:28
没有改变的,还是那个雷军。6年来,雷军的年度演讲已成为科技界的现象级事件。从"一往无前"到"改 变",这些演讲一次又一次地强化着雷军个人IP与小米品牌的深度绑定。 "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9月25日晚,雷军用20分钟时间,动情地讲述他和老友凡客陈年的故事, 这成为他的2025年度演讲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 随后,陈年的直播间迅速涌入成千上万的网友,并直接从抖音带货榜第20位冲到第2位。这位曾历经辉 煌,后欠债十亿元,又用十年默默还清的创业者,瞬间掩面哽咽落泪。 这一刻,两个相识28年多的老友,以一场跨越行业的"中年突围",共同诠释了何为"改变,任何时候都 不晚"。而改变,正是雷军的年度演讲主题。 毫无疑问,雷军的演讲非常成功。他还是那个讲故事的高手,这种能力已臻化境,甚至更上层楼。雷军 深谙"宏大叙事,微观切入"的法则,将造芯、造车、手机高端化三大艰深战略,转化为充满人情味的工 程师奋斗故事。通过环环相扣的三大故事,雷军精彩地勾勒出小米从一家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企业转 型的战略蓝图。这不仅是产品线的拓展,更是一场深刻的企业身份变革。 这种深度绑定,在年度演讲中达到巅峰。通过讲述个人低谷与成功故事,雷军将" ...
每经热评 | 小米最需要改变的,或许是“雷军”这个符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9:21
雷军个人IP与小米品牌战略 - 雷军年度演讲通过讲述与凡客陈年等个人故事 将造芯造车手机高端化三大战略转化为工程师奋斗叙事 强化个人IP与品牌绑定[1] - 雷军在各大社交平台拥有数千万粉丝 发布会观看量常超1亿人次 为小米节省巨额广告费用[2] - 雷军个人营销模式在品牌初创期所向披靡 但随业务复杂化显现局限性[2] 个人IP绑定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 2025年小米SU7严重车祸事件中 公众直接要求雷军本人表态而非企业回应 雷军称该月为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时期[3] - 产品宣传出现169元车规级纸巾盒等争议 公司开除员工王腾时舆论首先联想其与雷军关系[3] - 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收盘大跌8.07% 部分网友对雷军故事出现审美疲劳[4] 企业转型与品牌战略调整方向 - 小米正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企业转型 需实现从个人魅力到系统能力的过渡[3] - 可参考苹果从乔布斯到产品魅力的转型 或华为轮值CEO制度培养多元化高管代表[4] - 需构建不依赖个人的品牌应急管理系统 打造多元化发言人矩阵 让技术产品消费者更多发声[4] 战略进化路径 - 企业家IP与品牌松绑是从个人英雄主义到系统能力的进化 保障雷军淡出后品牌持续传承[5] - 最终目标使小米从"雷军的小米"转变为"科技的小米" 实现"伟大公司赢得人心"的愿景[5]
消费电子板块9月26日跌4.98%,和而泰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20.5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6 08:41
板块整体表现 - 消费电子板块当日下跌4.98% 领跌个股为和而泰(跌幅8.40%)[1] - 上证指数下跌0.65%至3828.11点 深证成指下跌1.76%至13209.0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20.53亿元 游资净流入30.79亿元 散户净流入89.74亿元[2]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三:新业电子涨3.32%至27.69元 茂硕电源涨2.73%至10.93元 泓禧科技涨1.36%至25.29元[1] - 跌幅前五:和而泰跌8.40%至48.18元 湾区湾跌7.76%至78.49元 领益智造跌7.60%至14.71元 降扬电子跌6.83%至61.12元 立讯精密跌6.53%至64.25元[2] - 成交额前三:立讯精密219.66亿元 领益智造60.79亿元 和而泰89.69亿元(单位应为百万)[2] 资金流向特征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统联精密4933.87万元(占比10.79%) 亿道信息3996.34万元(占比17.04%) 龙旗科技2434.02万元(占比4.51%)[3] - 游资净流入突出个股:绿联科技1629.25万元(占比7.31%) 亿道信息1450.60万元(占比6.18%) 安克创新712.49万元(占比1.39%)[3] - 散户资金净流出最显著:亿道信息净流出5446.93万元(占比-23.22%) 绿联科技净流出3644.31万元(占比-16.34%) 统联精密净流出3062.08万元(占比-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