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支付机构半年考:逾半营收下滑,境内承压出海寻“新蓝海”
观察者网· 2025-09-02 05:2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8家主要上市支付机构合计营收逾90亿元 其中3家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 过半机构营收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1] 境内市场承压 - 拉卡拉营收26.5亿元同比下降11.1% 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45.3% [2] - 嘉联支付营收9.49亿元同比减少12.9% 净利润8850万元同比下降65.6% [2] - 随行付母公司支付业务营收8.01亿港元同比减少10% 亏损8333万港元 [2] - 海科融通营收7.25亿元 亏损0.95亿元 [2] - 合利宝营收同比下降40%至3.74亿元 [2] - 拉卡拉支付交易金额1.96万亿元同比下降9.2% [2] - 国内市场饱和 套现监管趋严 费率压缩 商户活跃度不足及消费复苏疲软导致业绩下滑 [2] 逆势增长案例 - 移卡营收16.42亿元同比增长4% 期内利润4137万元同比增长27% [3] - 国通星驿营收14.12亿元同比增长9.1% 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21.4% [3] - 连连数字营收7.83亿元同比增长26.8% 期内利润大涨531.9%至15.11亿元 [3] - 连连数字境内支付业务总支付额达1.9万亿元同比增长27.6% [3] - 国通星驿支付交易规模约1.05万亿元 扫码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63% 金额增长38% [3] 技术转型突破 - 拉卡拉推出行业首家商户AI钱包 通过AI智能体升级账单查询和设备答疑服务 [4] - 支付机构加速向支付+金融+科技综合服务转型 依托区块链和AI技术重塑行业格局 [4] 跨境业务发展 - 拉卡拉跨境支付交易金额371亿元同比增长73.5% 服务客户超16万家同比增长70.4% [6] - 新国都跨境支付业务二季度商户数量和交易金额环比分别增长169%和272% [6] - 合利宝跨境支付交易量约825亿元同比增长约159% [6] - 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业务交易总额1985亿元同比增长94% [6] - 跨境支付费率远高于国内 新兴市场数字化支付需求兴起带来盈利潜力 [6] 海外业务挑战 - 海外业务面临监管差异 本地化运营难度和合规风险等挑战 [7] - 跨境出口电商市场被头部机构占据 新入局者需时间积累牌照和开发市场 [7] - 海外团队建设 合规监管及供应链协同等环节影响业务推进效率 [7] 行业趋势总结 - 支付机构通过深挖垂直场景和支付+科技转型应对国内市场竞争 [1][4] - 跨境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但需应对全球化竞争和本地化运营要求 [6][8]
跨境业务成上市系支付机构扩张要点
北京商报· 2025-09-01 16:42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8家上市系支付机构2025年上半年累计营收92.68亿元 其中3家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5家营收同比下滑[1] - 行业面临国内存量市场竞争激烈 交易规模增长陷瓶颈 利润空间被压缩[1] 机构具体财务数据 - 移卡营收16.42亿元同比增长4% 期内利润4137万元同比增长27%[3] - 国通星驿营收14.12亿元同比增长9.1% 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21.4%[3] - 连连数字营收7.83亿元同比增长26.8% 期内利润15.11亿元同比大涨531.9% 主要因经营性利润增长85%及股权处置收益近16亿元[3] - 拉卡拉营收26.5亿元同比下降11.1% 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45.3%[3] - 嘉联支付营收9.49亿元同比下降12.9% 净利润8850万元同比下降65.6%[3] - 随行付支付业务营收8.01亿港元同比下降10% 亏损8333万港元[3] - 海科融通营收7.25亿元 亏损0.95亿元但同比减亏0.37亿元[4] - 合利宝营收3.74亿元同比下降40%[4] 收单业务表现 - 拉卡拉支付交易金额1.96万亿元同比下降9.2% 其中银行卡交易1.3万亿元降12.2% 扫码交易0.66万亿元降2.6%[6] - 嘉联支付收单及增值业务收入与毛利率同比下降[6] - 连连数字境内支付业务总支付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27.6% 收入2.11亿元增长24.6%[6] - 国通星驿支付服务交易规模约1.05万亿元 扫码交易笔数增63% 金额增38%[6] 业务转型与创新 - 支付机构围绕支付+SaaS和支付+AI寻找第二增长曲线[7] - 拉卡拉推出商户AI钱包 将高频服务升级为AI智能体[7] - 机构深挖垂直场景 通过支付+解决方案挖掘商户综合价值[8] - 行业加速向支付+金融+科技综合服务转型 依托区块链和AI技术重塑格局[8] 跨境业务发展 - 拉卡拉跨境支付交易金额371亿元同比增长73.5% 服务客户超16万家增70.4%[9] - 新国都跨境支付二季度商户数和交易金额环比分别增169%和272%[9] - 合利宝跨境支付交易量约825亿元同比增长159%[9] - 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交易总额1985亿元增94% 收入4.7亿元增27%[10] - 新大陆在香港和美国设立子公司 已获MSB牌照[9] - 移卡获得美国MSB联邦支付牌照和亚利桑那州MTL州级支付牌照[9] 出海挑战与机遇 - 跨境支付费率远高于国内 新兴市场数字化支付需求兴起[10] - 高阳科技关注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革命性潜力[10] - 海外业务面临本地团队建设挑战 合规监管要求复杂多变 本地化运营难度大[11] - 头部机构已占据跨境出口电商市场 新机构需时间积累牌照资源和开发新市场[11]
8家上市系支付机构上半年营收超90亿元!出海赛道渐拥挤
北京商报· 2025-09-01 13:18
核心观点 - 上市支付机构2025年上半年业绩分化明显 8家机构总营收92.68亿元 其中3家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5家营收出现下滑 跨境业务成为行业普遍增长亮点[1][3][9] 业绩表现 - 8家支付机构上半年累计营收92.68亿元 其中移卡营收16.42亿元(同比+4%) 净利润0.41亿元(同比+27%) 国通星驿营收14.12亿元(同比+9.1%) 净利润3.18亿元(同比+21.4%) 连连数字营收7.83亿元(同比+26.8%) 净利润15.11亿元(同比+531.9%) 主要受益于16亿元股权处置收益[1][2][3] - 拉卡拉营收26.5亿元(同比-11.1%) 净利润2.3亿元(同比-45.3%) 嘉联支付营收9.49亿元(同比-12.4%) 净利润0.885亿元(同比-65.6%) 随行付营收8.01亿港元(同比-10%) 亏损0.83亿港元 海科融通营收7.25亿元(同比-0.5%) 亏损0.95亿元(同比少亏0.37亿元) 合利宝营收3.74亿元(同比-40%)[2][3][4]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支付市场趋于饱和 套现监管收紧导致机构向"真商"转型 商户争夺加剧引发价格战 费率持续压缩 叠加消费复苏疲软 交易规模增长停滞[5] - 收单规模整体缩水 拉卡拉支付交易金额1.96万亿元(同比-9.2%) 其中银行卡交易1.30万亿元(同比-12.2%) 扫码交易0.66万亿元(同比-2.6%) 嘉联支付收单业务收入与毛利率同比下降[6] - 部分机构交易规模逆势增长 连连数字境内支付总额1.9万亿元(同比+27.6%) 国通星驿支付服务交易规模1.05万亿元 扫码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63% 金额增长超38%[6] 业务转型与创新 - 支付机构围绕"支付+SaaS""支付+AI"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拉卡拉推出商户AI钱包 将账单查询、设备答疑等高频服务升级为AI智能体[7] - 行业深挖垂直场景 通过"支付+"解决方案挖掘商户综合价值 未来将向支付+金融+科技综合服务转型 依托区块链、AI等技术重塑行业格局[7][8] 跨境业务发展 - 跨境业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拉卡拉跨境支付交易金额371亿元(同比+73.5%) 服务客户超16万家(同比+70.4%) 新国都跨境支付二季度商户数环比增长169% 交易金额环比增长272% 合利宝跨境交易量约825亿元(同比+159%)[9][10] - 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交易总额1985亿元(同比+94%) 总收入4.7亿元(同比+27%) 服务边界从B2C拓展至B2B及服贸业务 并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及拉美等新兴市场[10] - 跨境支付费率远高于国内 新兴市场数字化支付需求兴起 高阳科技关注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革命性潜力[11] 出海挑战 - 海外业务面临本地团队建设挑战 本土化运营效率提升需要较长周期 各国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复杂多变[12] - 跨境出口电商市场已被头部机构占据 新机构需时间积累牌照资源 开发新市场难度较大 短期内难成普遍性新增长点[12]
金融中报观|8家上市系支付机构上半年营收超90亿元!出海赛道渐拥挤
北京商报· 2025-09-01 13:12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8家上市系支付机构2025年上半年营收累计92.68亿元 其中3家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双增 5家营收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1] - 行业面临国内存量市场竞争加剧 交易规模增长陷瓶颈 利润空间被压缩 跨境业务成为普遍扩张方向 [1] 各公司财务数据对比 - 拉卡拉营收26.5亿元同比下降11.1% 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45.3% 保持行业龙头地位但业绩下滑 [2][3] - 移卡营收16.42亿元同比增长4% 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27% 实现双增长 [2][3] - 连连数字营收7.83亿元同比增长26.8% 净利润15.11亿元同比暴涨531.9% 主要受益于16亿元股权处置收益 [2][3] - 国通星驿营收14.12亿元同比增长9.1% 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21.4% 表现稳健 [2][3] - 嘉联支付营收9.49亿元同比下降12.4% 净利润0.885亿元同比下降65.6% 出现双降 [2][3] - 海科融通营收7.25亿元同比下降0.5% 亏损0.95亿元但同比少亏0.37亿元 [2][4] - 合利宝营收3.74亿元同比下降40% 净利润0.58亿元(去年同期仅460万元) [2][4] - 随行付支付业务营收8.01亿港元同比下降10% 亏损0.83亿港元 [2][3] 国内业务挑战 - 收单规模整体缩水 拉卡拉支付交易金额1.96万亿元同比下降9.2% 其中银行卡交易降12.2% 扫码交易降2.6% [6] - 行业面临价格战导致费率压缩 商户活跃度不足 消费复苏疲软 合规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 [5] - 部分机构通过加大营销投入提升获客能力 如国通星驿月流水50万元以上商户占比较2024年末提升近8个百分点 [7] 转型与创新方向 - 支付机构围绕"支付+SaaS"和"支付+AI"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如拉卡拉推出商户AI钱包重构服务模式 [7] - 行业向支付+金融+科技综合服务转型 依托区块链、AI等技术构建新型支付服务体系 [8] - 深挖垂直场景成为趋势 通过支付+解决方案挖掘商户综合价值 [8] 跨境业务发展 - 跨境业务呈现普遍增长态势 拉卡拉跨境支付交易金额371亿元同比增长73.5% [9] - 新国都跨境支付业务二季度商户数量和交易金额环比分别增长169%和272% [10] - 合利宝跨境支付交易量约825亿元同比增长约159% [10] - 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交易总额1985亿元同比增长94% 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27% [10] - 机构加速海外牌照布局 如新大陆获批美国MSB牌照 移卡获得亚利桑那州MTL支付牌照 [10] 出海挑战 - 海外业务面临本地团队建设难度大 监管合规要求复杂 资源协同效率低等挑战 [12] - 跨境出口电商市场已被头部机构占据 新进入者需要时间积累牌照资源和市场经验 [12] - 尽管海外业务潜力巨大 短期内难成普遍性新增长点 [12]
牌照价值缩水?支付机构股权频遭转让
国际金融报· 2025-09-01 02:59
支付机构股权转让动态 - 东方支付两家股东合计转让9.505%股权 转让底价1406.74万元 [1] - 圣亚云鼎支付20%股权将于9月18日司法拍卖 起拍价707.7万元 [1] - 快付通20%股权挂牌价5911.66万元 较此前提高200余万元 [4] - 武汉城市一卡通47.1743%股权起拍价1.51232亿元 另1.4461%股权起拍价463.6万元 [4] - 粤通宝100%股权以3560万元底价挂牌 付费通13%股权转让底价1.17亿元 [4] 行业监管与竞争环境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2023年5月施行 对控股股东/注册资本/合规管理提出更严格要求 [2] - 行业交易规模见顶 增量空间减少 市场竞争加剧 [2] - 合规成本逐步提高 牌照价值回归理性 并购目的从"买壳"转向资源整合 [5] 机构退出动因分析 - 股东因战略调整或经营问题选择套现退出 [2] - 部分股东存在流动性问题 通过股权变现缓解压力 [6] - 机构响应政策要求 主动退出与主业关联度低的业务 [6] - 圣亚云鼎支付牌照续展申请已中止审查 恢复审查存在不确定性 [3] 行业发展趋势 - 支付牌照价值较高峰期明显下降 受监管趋严及外部买家有限影响 [6] - 市场集中度提升 缺乏竞争力机构加速出清 [5] - 建议机构深耕细分场景 开发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特色业务 [6]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出清态势持续深化 [5]
央行拟修改电子支付及信用卡规范:单笔不超1000、日付不超5000将删除
观察者网· 2025-09-01 02:41
央行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央行发布《修改〈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等4件规范性文件有关公告(征求意见稿)》,旨在适应数字支付快速发展与市场成熟需求,对电子支付交易限额、信用卡透支利率管理等多项规定进行调整 [1] - 调整推动支付体系从"小额便民"向"全场景覆盖"转型,增强金融机构定价灵活性 [1] - 征求意见期至2025年9月30日 [5] 电子支付领域调整 - 删除交易限额相关规定:取消个人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无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单笔支付限额不超过1000元、日累计不超过5000元限制;取消单位客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支付单笔不超过5万元限制;取消信用卡网上支付限额不超过取现额度限制 [3] - 金融机构可根据风险管理自主设定交易限额 [3] - 完善交易纠纷处置:修订要求银行及时妥善处理客户纠纷,履行投诉办理责任,并鼓励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 [3] 信用卡业务调整 - 删除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取消原透支利率上限(日利率0.05%)和下限(上限的0.7倍,即0.035%)规定 [4] - 发卡机构可自主确定透支计息方式,并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灵活定价 [4] - 删除业务信息披露规定:取消原要求发卡机构通过网站公开信用卡申请条件、费用标准、标准协议等,并提前45天通知利率变动的规定 [4] - 删除利率报送相关规定:取消每月9日前向央行报送信用卡利率的具体要求,仅保留月度利率监测义务 [4] 消费者影响 - 提升支付便利性和个性化服务:取消电子支付限额后,大额交易需求将得到极大满足,如购房、跨境电商或高端消费时可更便捷使用银行卡或移动支付 [6] - 利率市场化允许银行根据个人信用记录、消费习惯和风险水平差异化定价:信用良好消费者可能享受更低透支利率,信用较差者可能面临更高利率 [6] - 消费者需注意潜在"隐形"费用上涨,并加强信用管理 [6] 金融机构影响 - 银行可自主设定交易上限,根据客户风险评估灵活调整,降低监管合规成本,开发更多定制化支付产品 [8] - 利率上下限取消增强定价自主权:银行可通过降低优质客户利率吸引流量,或上调高风险客户利率控制坏账 [8][9] - 信息披露和报送要求简化减少行政负担,允许机构更专注于市场竞争和产品创新 [9] - 但可能考验银行自律性,若披露不足可能引发消费者不满或监管干预 [9] 行业生态影响 - 电子支付领域变革推动行业从限额约束向风险导向转型,促进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平台与银行深度融合,支持"全场景覆盖"如大额B2C交易和跨境支付 [9] - 信用卡利率市场化加剧竞争:中小银行可能通过低利率策略抢占份额,大型机构凭借数据优势精细定价 [9] - 符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导向,或进一步激发数字金融活力 [9]
移卡(9923.HK)2025年半年报点评:营收稳健利润修复 海外收单是亮点
格隆汇· 2025-08-31 19:13
核心观点 - 支付业务费率提升推动公司支付业务收入改善 利润同比增长27%符合预期 [1] - 海外支付业务高速增长 交易量及费率显著高于境内 未来增长可期 [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 [1] - 净利润0.4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7% [1] - 支付业务收入14.29亿元 同比增长6% 占总营收比重较高 [1] - 支付业务GPV1.14万亿元 同比小幅下滑1.9% [1] - 支付费率提升至0.125% 2024年同期为0.115% [1] - 商户解决方案业务收入1.87亿元 同比下滑7.8% [1] - 到店电商业务收入0.26亿元 同比下滑13.5% [1] 业务细分 - 支付业务GPV下滑主因宏观经济波动 [1] - 活跃商户数同比增长5.8% [1] - 商户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从90.9%提升至91.3% [1] - 海外支付业务上半年交易量15亿元 已超过2024全年水平 [2] - 海外支付费率0.67% 显著高于境内0.125%的费率 [1][2] - 海外支付毛利率达50% 显著高于总体支付13.7%的毛利率 [1][2] 业绩预测 - 调整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34.2/36.3/38.5亿元 [1] - 原2025/2026年收入预测为43.2/47.4亿元 [1] - 调整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1.10/1.73/2.11亿元 [1] - 原2025/2026年利润预测为3.03/4.56亿元 [1] - 目标价13.04港元 对应2025年50倍市盈率 [1]
营收净利润双降 新国都谋局“A+H”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06:05
公司战略动向 - 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正式启动"A股+港股"双资本平台建设[1] - 赴港上市主要考量包括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加速海外业务拓展 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推动海外市场合作[1] - 有分析认为该举措存在缓解资金压力 提振股价的因素[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27亿元 同比下降3.17%[3] - 归母净利润2.75亿元 同比减少38.6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1.38亿元 同比减少46.46%[3] - 基本每股收益0.49元 同比减少39.51%[3] - 旗下嘉联支付营业收入9.49亿元 净利润8850万元 两项数据同比均有下降[3] 业务结构 - 业务涵盖支付服务及场景数字化服务 电子支付设备和审核服务等领域[2] - 全资子公司嘉联支付为拥有全国性银行卡收单业务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2] - 电子支付设备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 占总营收三分之一[4] - 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5.33亿元 同比增长22.02%[4] - 欧美日海外高端市场上半年营收近2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80%[4] 跨境支付布局 - 已取得卢森堡PI牌照 中国香港MSO牌照 美国MSB牌照[4] - 旗下跨境支付品牌PayKKa提供B2B跨境贸易收款 B2C跨境电商收款等服务[4] - 在欧盟地区可为餐饮 零售 旅游等多个行业商户提供收单服务[4] - 跨境支付业务商户数量和交易金额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分别增长169%和272%[4] 行业环境 - 支付行业竞争加剧 盈利空间收窄[1] - 国内支付市场趋于饱和 真实商户转型竞争激烈[3] - 价格战导致费率持续压缩 商户活跃度不足导致交易规模增长停滞[3] - 合规与风控投入加大 人力与技术运维成本刚性上升[3] - 跨境支付行业赛道日渐拥挤 非持牌公司获得牌照增加转型挑战[5]
连连数字(02598.HK):境外支付流水高增、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格隆汇· 2025-08-30 03:34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至7.8亿元 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5.1亿元 主要受益于出售连通部分股权带来的超16亿元一次性收益 调整后经常性经营利润为0.6亿元 业绩符合预期 [1] - 境外支付流水TPV同比增长32%至2.1万亿元 全球支付业务表现突出 TPV同比增长94%至1985亿元 推动收入增长27%至4.7亿元 [1] - 公司计划将配售资金的50%用于加强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创新 已获批VATP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 有望拓宽Web3支付服务边界并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3] 财务表现 - 1H25营业收入同比增27%至7.8亿元 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5.1亿元 对比1H24净亏损3.5亿元 主要因出售连通部分股权确认超16亿元收益 [1] - 调整后经常性经营利润为0.6亿元 对比1H24亏损888万元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 - 毛利润同比增25%至4.1亿元 毛利率保持52%高位 其中全球支付业务毛利率达72.7% 境内支付为19.9% 增值服务毛利率为19.8% [2] 业务运营 - 总TPV同比增32%至2.1万亿元 其中全球支付TPV同比增94%至1985亿元 费率降至24bps 境内支付TPV同比增28%至1.9万亿元 费率稳定在1.1bps [1] - 全球支付业务收入同比增27%至4.7亿元 占总收入60% 境内支付业务收入同比增25%至2.1亿元 占比27% 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34%至0.9亿元 占比11% [1] - 增值服务毛利率下降7个百分点至19.8% 主要因毛利润率较低的虚拟卡业务增长 预计后续持续改善 [2] 战略布局 - 公司出售连通子公司部分股权给美国运通 持股比例降至17.63% 未来可更好分配资源发展主业 [2] - 近期获批SFC三号牌 可进行杠杆式外汇交易受规管活动 在牌照合规和技术创新方面优势显著 [3] - 配售资金计划30%用于全球业务 加强全球牌照布局和海外本地服务能力 [3] 增长前景 - 预计未来2-3年TPV稳健增长 支付收入保持20%以上增速 毛利率维持在50%以上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3] - 预计25年经常性经营利润近7000万元 [3] - 上调25年收入预测2%至16.5亿元 26年收入预测2%至20.2亿元 维持调整后利润不变 [3] 估值与评级 - 当前交易于7倍25年预测市销率和6倍26年预测市销率 [3] - 上调目标价3.3%至15.8港币 对应9倍25年预测市销率和8倍26年预测市销率 上行空间39% [3]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3]
5家支付机构半年报出炉 跨境支付、国际业务创造新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8-29 16:07
业绩表现 - 连连数字上半年总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26.8% 净利润15.1亿元 经营性利润同比增长85%至6300万元 数字支付业务总支付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32% [2] - 移卡上半年营收16.42亿元同比增长4.0% 期内利润4137万元同比增长27% [2] - 嘉联支付营业收入9.49亿元 净利润8850万元 总资产23.56亿元 累计处理交易流水约7218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 拉卡拉上半年营业收入26.5亿元 归属股东净利润2.3亿元 数字支付业务收入23.6亿元 支付交易金额1.96万亿元 [2] - 义支付上半年利润总额超4000万元同比增长超50% [3] 业务结构 - 连连数字境内支付业务总支付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27.6% 境内支付业务总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24.6% 全球支付业务总支付额1985亿元同比增长94% 全球支付业务总收入4.73亿元同比增长27% [2] - 拉卡拉银行卡交易金额1.30万亿元 扫码交易金额0.66万亿元 [2] - 义支付跨境收款金额超2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47% 业务覆盖全球超170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为2万多家商户开通跨境账户 支持26个主流币种互换 [3] 海外布局 - 连连数字建立65项全球支付牌照布局 持有香港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牌照 服务覆盖超100个国家及地区 支持逾130种货币交易结算 [4] - 拉卡拉跨境支付交易金额和客户数量分别同比增长73.5%和70.4% 外卡支付交易金额和客户数量分别同比增长210%和72% 新增巴西、墨西哥等国家本币收款能力 [4] - 移卡取得美国MSB联邦支付牌照及亚利桑那州MTL州级支付牌照 获得日本经济产业省批准开展扫码收单业务 [4] 行业趋势 - 支付机构呈现境内稳健增长与跨境爆发式扩张的双轨特征 境内市场回归盈利导向 跨境业务成为核心驱动力 [3] - 行业从流量竞争转向价值创造 未来将注重场景深耕与生态协同 形成支付加增值服务的复合增长模式 [3] - 支付机构出海受政策红利、需求爆发和竞争突围三重驱动 呈现牌照先行、本地化运营和生态整合三大趋势 [5][6] - 支付便利化提升工程为机构带来技术创新、场景拓展、跨境支付等多方面机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