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搜索文档
除了Swatch,这些品牌也曾在争议问题上翻过车
第一财经· 2025-08-17 14:26
国际品牌广告争议事件 - Swatch因"眯眯眼"宣传图引发争议 [3] - Philipp Plein在2007年生产印有不文明言论的T恤 仅生产100件且售价49.5欧元 2015年在中国开店时被翻出旧账 品牌创始人发布致歉声明 [4][5][6] - 杜嘉班纳2018年《起筷吃饭》广告涉嫌种族歧视 设计师发表辱华言论 导致上海大秀取消 最终创始人用中文道歉 [7] - 迪奥2023年彩妆广告使用"拉眼角"动作引发争议 2021年上海时装周造型被批歪曲中国审美 [8][9] 事件影响与行业分析 - Philipp Plein在中国市场发展受限 线上渠道完善但线下店铺仅低个位数 国内知名度有限 [6] - 杜嘉班纳近年通过进博会和消博会等官方场合试图修复品牌形象 [10] - 行业人士指出此类事件消耗品牌形象 建议跨国企业深入了解本地市场和文化 [10] - 央广网评论强调艺术应回归"真善美"本质 反对无底线丑化 [10]
可选消费W33周度趋势解析:海外消费表现优异,新消费主题股价稳健回暖-20250817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7 13:3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的可选消费行业整体评级为"优于大市",重点推荐耐克、美的集团、京东集团等20家公司[1] - 海外消费板块表现优异,新消费主题股价稳健回暖,生活用品、海外化妆品、奢侈品等子板块领涨[4][5] 板块表现回顾 - 周度表现:生活用品(+5.4%)>海外化妆品(+3.8%)>奢侈品(+3.6%)>海外运动服饰(+3.5%)>美国酒店(+2.7%)[11] - 月度表现:生活用品(+11.6%)>宠物(+5.8%)>国内运动服饰(+5.6%)>黄金珠宝(+2.8%)>海外化妆品(+1.9%)[11] - 年初至今表现:黄金珠宝(+165.2%)>国内化妆品(+54.1%)>宠物(+43.0%)>海外化妆品(+41.5%)>生活用品(+34.5%)[11] 重点公司分析 - 百亚股份周涨幅9.2%,但1H25业绩显示2Q2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5%以上,低于市场预期[5] - 逸仙电商周涨5.5%,旗下科兰黎和达尔肤品牌在淘系和抖音平台增速翻倍[5] - 新秀丽业绩后股价大涨9.6%,1H25收入下降5.2%,毛利率同比降1个百分点[5] - 李宁和波司登分别上涨7.5%和7.4%,7月服饰板块处于淡季表现温和[5] 估值分析 - 海外运动服饰2025年预期PE为36.5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65%[9] - 国内运动服饰2025年预期PE为13.6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77%[9] - 黄金珠宝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6.9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47%[9] - 奢侈品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3.7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43%[9] - 仅生活用品板块的2025年EV/EBITDA高于历史五年平均水平[9] 解禁提示 - 卫龙美味8月13日解禁3.3%[8] - 蜜雪集团9月3日解禁37%[8] - 万辰集团9月22日解禁9.83%[8]
除了Swatch,这些品牌也曾在争议问题上翻过车
第一财经· 2025-08-17 12:42
国际品牌文化争议案例 - Swatch因"眯眯眼"宣传图引发争议 [2] - Philipp Plein 2007年生产印有不文明言论的T恤 仅生产100件 售价49.5欧元 [2][3] - Philipp Plein 2015年在中国扩张时旧事重提 创始人发布致歉声明 [3] - 该品牌2019年因甄子丹解约事件再次受挫 目前中国线下店铺仅低个位数 [3][4] 杜嘉班纳事件 - 2018年《起筷吃饭》广告涉嫌歧视 亚裔模特被化妆成"眯眯眼" [5] - 设计师在社交媒体发表辱华言论 引发中国明星集体抵制 [5] - 上海大秀被迫取消 最终创始人用中文道歉收场 [5] - 近年通过进博会、消博会等官方场合修复品牌形象 [8] 迪奥争议事件 - 2023年Instagram广告使用"拉眼角"动作引发争议 [6] - 2021年上海时装周被指"亚洲歧视风" 模特造型阴森 搭配改良中国传统服饰 [7] - 迪奥声明称争议作品为艺术项目非商业广告 [7] - 央广网评论强调艺术应回归"真善美"本质 [7] 行业观察 - 国际品牌近年在中国市场频繁发生文化争议事件 [7] - 营销专家建议跨国企业需深入了解本地文化与审美 [7] - 奢侈品大牌此类事件对其品牌形象造成持续消耗 [7]
海外中国资产中报季的高潮和重估:海外中国资产中报季的高潮和重估
国金证券· 2025-08-17 12:25
行业投资评级 - 海外中国资产重估热情延续,港股赚钱效应带动风险偏好上行,中报季个股表现超预期 [3] - 持续看好区块链、虚拟资产相关板块,产业趋势确定,看好BTC/ETH及资产交易平台 [3] 核心观点 消费&互联网 - 教育行业景气承压,K12教培竞争加剧,龙头阿尔法能力趋稳,东方甄选涨39.61%,网易有道涨14.46% [12][14][16] - 奢侈品行业聚焦超高端客群,爱马仕和历峰集团表现较好,Coach等轻奢品牌通过创新抓住年轻消费者,新秀丽Q2收入同降5.8%,净利润同降18% [23][27] - 咖啡茶饮行业分化,咖啡维持高景气,茶饮竞争加剧,9.1社保新规增加加盟门店成本压力 [28][32] - 电商行业增速放缓,1-7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790亿元增长6.3%,即时零售/外卖成为新战场 [32][37] 平台&科技 - 流媒体平台表现亮眼,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Q2业绩超预期,腾讯音乐-SW涨16.57% [38][42] - 虚拟资产趋势向好,全球加密货币市值40437亿美元较上周涨1.9%,比特币和以太币价格分别达117340美元和4431美元 [43][46] - 车后连锁行业广汇汽车被取消授权门店287家,占2024年初网点总数的39.05% [53][56] 传媒 - 传媒板块略有回调,游戏行业暑期需求旺盛,新游戏表现亮眼,巨人网络《超自然行动组》iOS畅销榜排名持续爬升 [57][62] - 深圳出台政策支持3A游戏、精品游戏开发,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 [62] 投资建议 - 港股互联网资产:关注腾讯系资产、港交所、网易系资产、阿里巴巴等 [17] - 虚拟资产:关注ETH、Bullish上市后映射,新火科技、OSL集团等 [17] - 咖啡茶饮:关注瑞幸咖啡 [17] - 美股中概资产:关注富途、老虎证券、瑞幸咖啡、华米科技等 [17] - A股传媒:看多分众传媒,关注鸿合科技、亿通等 [17]
对华加征200%关税?G7国家全部反对,欧盟不跟,美只能拿印度撒气
搜狐财经· 2025-08-17 04:37
G7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提议的反应 - 美国财政部长贝斯特在G7会议上提议对中国商品加征200%关税 但遭到其他领导人的沉默回应 [3] - 欧洲国家因经济考量不愿支持该提议 中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中欧贸易额达数千亿欧元 [3] - 德国汽车工业 法国奢侈品行业 意大利机械制造业都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3] 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的影响 - 中国商品已深入欧洲日常生活 包括智能手机 家用电器 服装家具等领域 [5] - 对中国商品加征高关税将推高欧洲生活成本 导致通货膨胀 [5] - 欧盟决策需要多国共识 此前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税的争议已引发内部激烈辩论 [5] 美国对华贸易战的影响 - 美国自2018年发起的对华贸易战未达预期目标 [9] - 中国凭借产业链核心地位和稀土资源掌控顶住压力 2024年收紧稀土出口政策重创美国高科技产业 [9][10] - 美国消费品价格上涨远超工资增长 民众生活压力增大 [10] 欧盟的对华政策立场 - 欧盟在部分领域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 但整体坚持合作与对话 [12] - 法国总统马克龙强调欧洲需实现战略自主 不盲从美国 这一观点获欧盟内部认同 [12] 美国转向印度的策略 - 在对华贸易战受挫后 美国转向对印度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13] - 印度在国际事务中日益独立 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 美国施压策略可能适得其反 [13]
一听到要跟中国打关税战,欧洲各国领导人低头沉默了
搜狐财经· 2025-08-16 20:03
中欧贸易关系 - 2024年中欧贸易额达到7858亿美元,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重要市场 [3] - 德国汽车行业38%的销量依赖中国市场,法国奢侈品销售33%来自中国,意大利纺织业与中国产业链深度绑定 [3] - 欧洲正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对冲美国经济压力,例如2025年4月中欧达成电动车关税争端协议,以"最低进口价"替代关税 [11] 行业影响分析 - 德国汽车业若加征200%关税将导致成本暴涨,削弱全球竞争力 [5] - 法国空客公司可能因关税失去订单,被中国本土制造商取代 [5] - 意大利家具出口长期依赖中国中产阶级消费,面临崩盘风险 [5] 美国对欧经济施压 - 2025年4月美国对欧盟商品加征20%关税,经谈判降至15%,但欧盟被迫支付1.3万亿美元投资承诺并购买7500亿美国能源 [7] - 美国对印度仅加征25%关税并提供谈判空间,与对欧政策形成"双标" [9] 欧洲的应对策略 - 欧洲领导人频繁访华深化合作,推动农业、工业、新能源和科技领域合作 [11] - 欧盟提出"加强与亚洲合作"战略,多元化贸易伙伴以减少单一市场依赖 [11] - 欧洲可能启动千亿美元反制清单,针对美国农业和制造业 [13]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 欧洲沉默反映美国霸权衰落,新兴国家如沙特、巴西推动"去美元化",东盟构建区域产业链 [13] - 日本扩大对华半导体出口以维护自身利益,显示盟友也在调整策略 [13] - 欧洲需在安全依赖美国与经济依赖中国之间寻找平衡 [13]
对华加征200%关税?美国号令失败,七国集团根本不给美国人面子
搜狐财经· 2025-08-16 03:13
G7对华关税提案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2025年G7峰会上提议对中国征收200%的次级关税 主要目标是通过惩罚俄罗斯能源买家间接打压中国出口 [4][6] - 提案遭到欧洲成员国集体沉默抵制 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代表拒绝眼神交流 用肢体语言表达反对立场 [7] - 该提案试图将俄乌冲突与对华贸易捆绑 但欧洲认为这是战略误判 可能引火烧身 [9] 欧洲拒绝的经济动因 - 欧盟与中国年贸易额超8000亿美元 德国汽车、法国奢侈品等行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9] - 若实施200%关税 欧洲通胀率可能从4.2%飙升至两位数水平 [9] - 欧盟决策需27国全体同意 没有国家愿意主动放弃中国市场依赖 [9] - 中国握有农产品采购和航空订单等反制筹码 欧洲企业将首当其冲 [9] 美欧战略分歧 - 美国希望欧洲参与对华制裁 否则不得干涉美俄阿拉斯加会晤 [10] - 欧洲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将导致全球经济崩溃 坚持维护WTO公平底线 [10] - 特朗普时期对欧钢铝、汽车加征关税已造成盟国信任裂痕 [9] - 欧洲拒绝成为美国对华经济战的"炮灰"和牺牲品 [9][10] 未来经济格局演变 - G7短期内难以形成统一对华关税立场 欧洲将继续与中国保持实质合作 [11] - 美国单边制裁可能加速各国与美元体系脱钩 [11] - 中欧俄可能建立新结算体系 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11]
听说要和中国打关税战,在座的欧洲各国领导人,没一个人敢吱声
搜狐财经· 2025-08-15 12:44
G7峰会关税提议事件 - 美国财政部长在G7峰会上提议对中国征收200%二级关税 欧洲领导人集体沉默未予回应 [2] - 该提议涉及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国家的二级制裁 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之一成为主要目标 [2] 欧美对华贸易政策分歧 - 欧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关系深厚 德国汽车、法国奢侈品、意大利时尚业均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3][5] - 欧盟内部达成关税共识困难 去年电动车反补贴税仅针对特定产品且通过过程艰难 [5] - 欧盟对华策略限于关键领域有限竞争 避免全面对抗 2024年欧盟与中国贸易额超8000亿欧元 [7] 美国贸易政策实施情况 - 美国对印度实施25%二级关税 叠加原有关税至50% 定于8月27日生效但留有取消后门 [5] - 美国维持30%对华关税水平 未进一步升级 因担心国内通胀压力 [7] - 美国未跟进欧盟第18轮对俄制裁 该制裁针对105艘影子舰队船只 总数达444艘 [5] 地缘政治与贸易博弈 - 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 焦点为乌克兰问题 美国试图以关税杠杆迫使俄罗斯让步 [7] - 欧洲通过视频会议协调立场 劝说美国在对俄政策上不妥协 但不愿承担对华贸易战代价 [7] - 印度关税措施被视作市场开放谈判筹码 美印贸易协议若达成则可能取消关税 [5] 全球贸易格局影响 - G7内部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出现裂痕 5月财长会试图淡化分歧但未成功 [7] - 日本认为被美国贸易政策损害 英国和加拿大需在中美之间权衡立场 [7] - 中国保持稳定姿态准备长期贸易战 欧洲选择沉默被视为理性决策 [9]
「北美土特产」COACH是如何翻身的?
36氪未来消费· 2025-08-15 08:47
品牌转型与市场表现 - COACH在疫情后业绩逆势上扬 2022年起跑赢集团其他品牌 2023年营收达13亿美元 占总收入82% 同比增长13% 拉动公司整体业绩增长7% [7] - 全球时尚搜索引擎Lyst榜单显示 COACH首次进入品牌热度前五 其Brooklyn手袋和樱桃手袋挂件分别位列热门单品榜第一和第四 [7] - 中国区增长相对缓慢 过去几个季度仅实现低个位数增幅 远低于北美市场表现 [19] 产品策略创新 - 打破奢侈品行业"人为制造稀缺感"的传统模式 通过持续迭代经典款实现爆款连贯性 如Tabby包系列衍生出50+款式 包括Pillow Tabby/Tabby Cargo等 TikTok相关话题达3420万次 [9][10][11] - 采用"多元化明星单品"战略 确保单一产品线销售额占比不超过10% 形成抗风险产品矩阵 [12] - 推出高性价比定制服务 如包袋图案定制价格低于500元 契合Z世代"千人千包"的个性化需求 [15][17] 品牌定位重塑 - 放弃"轻奢"标签 提出"有表达力的奢侈品"(Expressive Luxury)新定位 与欧洲奢侈品牌价格差扩大至历史高位 主力产品定价4000-5000元区间 [14][17] - 2020年起加速提价但保持克制 抓住Z世代消费心理 疫情期间线上销售激增 疫情后受益于消费者对欧洲奢侈品牌涨价的抵触情绪 [14] 营销与渠道变革 - 通过TikTok网红营销制造话题 如CoachNY话题 柜哥Brandon Nguyen(35.8万粉丝)带货Empire Carryall包款 [19] - 中国市场出现分化现象:奥莱渠道依赖"厅局风"营销推动老花托特销售 而线上种草的新款与年轻客群偏好存在割裂 [19][21] - 面临中国市场竞争压力 消费者更倾向购买Miu Miu等具社交价值的品牌(Ralph Lauren中国增长30%) 或选择二手平台70%折扣商品 [24]
欧洲奢侈品行业进入寒冬
第一财经· 2025-08-15 05:03
欧洲奢侈品行业表现 - 欧洲四大奢侈品集团股价在过去半年出现两位数跌幅:路威酩轩(LVMH)下跌26.31%、爱马仕下跌17.98%、历峰集团下跌19.84%、开云集团下跌13.33% [3] - MSCI欧洲纺织、服装和奢侈品总回报指数今年迄今下跌17%,比大盘低27% [3] - 奢侈品市场增速放缓主因包括汇率利好消退和美国关税政策冲击 [3] 行业财务数据 - LVMH上半年收入下降4%,净利润下降22%,经常性经营利润下降15% [7] - 开云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15%至37亿欧元,古驰销售额下降25%至14.6亿欧元 [7] - 爱马仕上半年销售增长8%,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的15% [7] 汇率与关税影响 - 美元兑欧元贬值超10%,美元对日元贬值6.88%,逆转去年汇率格局 [10] - 蒙克莱二季度有机销售额下滑2%,普拉达上半年销售额下降2%,主因游客消费收缩 [10] - 美国对欧洲奢侈品征收15%关税,预计使奢侈品牌在美国价格平均上涨2%,全球涨价约1% [12]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奢侈品行业过去两年流失约5000万消费者,占全球高端消费者总数的八分之一 [11] - Z世代消费者销售下降7%,减少57亿美元消费,为所有世代中最大降幅 [11] - 高净值人群消费更理性,年轻消费者追求经典与创新的平衡 [11] 行业估值与周期 - 欧洲奢侈品板块收益率偏离值突破三年均值的两个标准差,预示未来1-3年或跑赢大盘 [8] - 奢侈品行业利润率从2024年峰值回落,预计未来一年继续收缩1.7个百分点 [8] - 疫情后估值溢价正在消退,行业基本面恶化导致溢价进一步压缩 [8] 增长预期调整 - 伯恩斯坦将2025年全球奢侈品收入预测从增长5%下调至下降2% [12] - 奢侈品牌在疫情后平均涨价33%,超通胀定价策略透支市场承受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