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巾

搜索文档
(经济观察)“制造+服务”推动“中国制造”升级向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04:08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王梦瑶)中国制造业的"硬实力",正因"软服务"而焕发新活力。 来自浙江的万事利集团成立50年来一直专注丝绸制品。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让这家老牌企业路越走越 宽。 2022年,万事利开启建设人工智能工厂项目,依托工厂柔性生产能力,目前已经实现丝巾、床品、服饰 等全品类个性化定制。杭州亚运会期间,该企业为200多位冠军定制专属丝巾,从设计到交付仅需2小 时。 在人工智能工厂项目的基础上,万事利还推出"超级工厂"模式,向中小丝绸企业开放人工智能设计平台 和GB-ART设备租赁服务。截至2025年6月,已有30多家企业接入该平台,带动行业整体设计效率提升 40%。 对传化集团而言,这不仅与其自身的化工、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了新旧动能互补,科技城内企业的 技术协同也助推集团主业升级,实现了"生态赋能产业"的良性循环。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在于规模和成本,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发现,真正打动客户的不仅是单 一产品,而是持续优化的服务体验。 服务型制造的兴起,意味着制造企业从"卖产品"转向"卖方案",从"交付"走向"陪伴"。这种转变不仅让 制造业更懂客户的需求,也推动整个产业链向价值链高 ...
秦巴山居新图鉴:从智能蚕室到朱鹮小村的乡村振兴实践
环球网· 2025-09-26 07:57
陕南安康石泉县的晨雾中,两幅画面交织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在池河镇明星村的智能蚕室,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蚕丝在恒温恒湿中静静吐纳; 不远处的草池湾,朱鹮掠过稻田,水面荡开的涟漪与稻鱼共生的生态体系相映成趣。两千年前,这里出土的"鎏金铜蚕"见证了丝绸之路的桑蚕繁盛;如今, 石泉正以"产业为脉、生态为魂、群众为根"的实践,探索秦巴山区的振兴路径。 9月18日,2025"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遇见陕西活动带领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11个国家的12位外媒记者,实地探访了这一融合传统 智慧与现代创新的乡村振兴样板。 银丝延链:从"蚕桑之乡"到"数智新业"的破茧之路 石泉的振兴,起步于一根蚕丝。 在陕西天成丝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煮茧、抽丝、织被……每一道工序既延续着千年技艺,也注入了现代活力。这家由国企改制而来的企业,凭借"鎏金 蚕"品牌蚕丝被、丝巾等产品走向全国,2024年产值达4658万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全县蚕农户均增收1.2万元。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在明星村的集约化养蚕室,镇党委书记段昌明指着一排排智能设备介绍,集约化养蚕室采用石墨烯地暖控温、超声波加湿系 统 ...
向“新”发力 向“质”前行——走进江浙沪三地民企,感受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9-25 05:46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上海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深度融入全球 产业链,护航企业出海;江苏苏州以政策赋能打造"企业+"工作矩阵,优化营商环境;浙江杭州民营企 业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近日,记者随中央统战部"走进民企看'质'变"主题采 访活动来到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见证民企向"新"发力、向"质"前行的澎湃动能。 ——编 者 政策赋能——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小桥流水,河街相邻,粉墙黛瓦……今年7月,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阊胥路32号的苏州民营企业 家之家正式揭牌,成为集党建引领、政策宣讲、文化交流、产业链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介绍,企业提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 息安全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作为从浙江启航的民营企业,新华三的成长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的滋养。"于英涛说。 浙江积极打造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清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清单、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 目清单"三张清单",推出民间投资问题收集和推动解决机制、民营企业定点联系机制、民间 ...
向“新”发力 向“质”前行 ——走进江浙沪三地民企,感受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9-23 21:52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上海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深度融入全球 产业链,护航企业出海;江苏苏州以政策赋能打造"企业+"工作矩阵,优化营商环境;浙江杭州民营企 业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近日,记者随中央统战部"走进民企看'质'变"主题采 访活动来到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见证民企向"新"发力、向"质"前行的澎湃动能。 ——编者 政策赋能——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小桥流水,河街相邻,粉墙黛瓦……今年7月,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阊胥路32号的苏州民营企业 家之家正式揭牌,成为集党建引领、政策宣讲、文化交流、产业链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让企业家在这里找到精神家园,更找到发展伙伴。政企同心,擦亮'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品牌。"苏州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蓓蕾介绍,苏州市工商联通过精心打造"企业+"工作矩阵,启 动百家民企"企业+"供应链沙龙对接系列活动,已汇集125家企业提供的148项优质产品与服务,推动产 业链上下游合作。 数据显示,苏州拥有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618家,民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7家。科技企 业不断壮大、创新成果持续涌 ...
李沁因买贵丝巾而自责
搜狐财经· 2025-09-22 14:29
消费困境中的情感博弈与团队疗愈 在《花儿与少年7》埃及站市集的异域风情中,一条标价2100埃镑的丝巾成为李沁情感消费的具象化载体。当个人预算(每日1000埃镑)与心动标的形成2.1 倍的价差时,她的犹豫本质是理性消费观与感性审美需求的对撞。而地陪的稀缺性话术、龚俊的审美背书、陈数的材质认证,共同构成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消 费情境——这种外部推动力与内心渴望的共振,最终在团队凑钱的集体行动中完成消费行为。 超支后的情感崩塌与重建 李沁购后反复道歉太贵了的细节,暴露出两种心理机制: 自我惩罚倾向:提出下一站少花1000埃镑的还款承诺,反映其将消费行为异化为道德负债; 群体压力感知:占用团队经费的表述,显示对集体规则的过度敏感。 团队的三重疗愈策略形成完整心理支持链: 陈数的价值重构:你会一直用的预言,将冲动消费转化为长期投资; 龚俊的方案理性:预支下站费用的提议,用财务技术性消解情感愧疚; 导游穆穆的哲学升华:物品选中你的悖论,彻底解构了传统消费关系中的主客体认知。 明星消费观的镜像效应 事件引发的观众共鸣,折射出当代消费社会的集体焦虑: 价格敏感悖论:即使对高收入群体,420元仍能触发强烈情绪波动,反映通胀预期下的 ...
“桂字号”河池桑蚕茧丝绸产销对接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9-11 18:10
活动概况 - 河池市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在北京举办"桂字号"河池桑蚕茧丝绸产销对接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 [3] - 活动包含产销对接招商会和"南方丝巢"品牌时装发布会两个环节 [10] - 活动期间举行5个项目签约仪式 涉及蚕桑品牌提升 产业战略合作和农产品采购等领域 [10] 行业地位 - 河池市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6] - 河池市茧丝加工能力连续15年全国领先 [6] - 广西蚕茧优质品率稳定在90%以上 [9] - 形成"世界桑蚕看中国 中国桑蚕看广西 广西桑蚕看河池"的产业格局 [6] 产业布局 - 河池市加快建设蚕桑茧丝绸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和中国—东盟茧丝绸交易中心 [6] - 推进中国—东盟桑蚕茧丝绸数字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6] - 打通种桑 养蚕 收茧 缫丝 织造 贸易全产业链数据壁垒 [6] - 开发丝绸面料 丝巾 家纺 蚕蛹食品等多元化产品 [9] 品牌建设 - 融合千年壮锦和南丹瑶蚕等非遗文化推动产业转型 [6] - 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就非遗传承赋能"桂字号"真丝壮锦品牌作分享 [10] - 品牌战略专家就打造"桂字号"真丝壮锦品牌进行专题分享 [10] - 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河池蚕桑产业发展指数阶段性成果 [10] 区位优势 - 河池市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关键节点和西南出海大通道咽喉要地 [6] - 处于"南贵昆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交汇点 [6] - 叠加左右江革命老区和广西绿色发展先行试验区等多重战略红利 [7]
死亡终局?爱马仕150亿美元股权离奇失踪案
36氪· 2025-08-14 13:35
核心观点 - 爱马仕家族最大个人股东尼古拉斯·皮埃奇名下600万股(价值150亿美元)股份离奇失踪 引发跨国司法纠纷 关键财务顾问埃里克·弗雷蒙德在调查期间自杀身亡 案件成为奢侈品行业最离奇的财富谜案 [4][5][32] - 股权失踪案暴露私人财富管理行业授权监管漏洞 引发行业对全权委托模式的反思 [28][29] - 尽管存在股权纠纷 爱马仕业绩仍保持强劲增长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约15% 凸显家族控股模式对企业稳定性的关键作用 [30][24] 股权失踪事件 - 尼古拉斯·皮埃奇作为爱马仕创始家族第五代继承人 持有5.7%股份(约600万股) 为最大个人股东 2022年清点资产时发现股票从账户中消失 按当前市值计算价值150亿美元 [5][7][9] - 皮埃奇指控合作24年的财务顾问弗雷蒙德涉嫌欺诈 在瑞士和法国提起法律诉讼 瑞士法院于2024年7月以证据不足驳回指控 法国法院于2025年7月以伪造文件罪对弗雷蒙德立案调查 [10][13][15] - 弗雷蒙德方提供文件显示 皮埃奇股份通过Dilico控股公司及法国兴业银行在2008-2012年间被逐步转让给LVMH 持股从600万股降至不足14万股 2020年彻底清零 [16] 爱马仕家族控制权 - 2010年LVMH秘密收购爱马仕20%股份 家族成员联合成立H51控股公司 集中51%股权抵御收购 唯皮埃奇未加入并被指控向LVMH转让股份 [7][8] - 爱马仕家族通过H51控股目前仍持有约60%股权 对公司保持绝对控制 现任董事长阿克塞尔·杜马斯确认皮埃奇已不持有股份 [24] 财务影响 - 皮埃奇财富状况急剧恶化 从2023年福布斯预估净资产111亿美元降至2023年末可动用现金仅60万欧元 另持有9600万欧元低流动性投资 [20] - 弗雷蒙德关联公司期间从皮埃奇账户转移3580万欧元至共同账户 最终1500万欧元归入其个人名下 [20] 行业对比 - 爱马仕业绩表现优于同业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 亚洲(不含日本)增长7% 皮具与成衣品类持续领跑 凸显头部品牌抗周期能力 [30] - 对比古驰家族因内斗失去品牌控制权 欧莱雅家族遗产纠纷等案例 爱马仕家族六代掌控体现家族治理优势 [24][27][28] 行业启示 - 事件暴露私人财富管理全权委托模式风险 推动行业加强客户授权流程审核及定期资产汇报机制 [28] - 跨国金融交易在司法差异下形成监管灰色地带 瑞士注重直接证据 法国侧重疑点调查 导致关键环节责任归属模糊 [15][29]
海浪发电、废塑成衣、污水变湿地:中国沿海省份的生态经济密码
新华网· 2025-08-13 13:45
海洋潮流能发电 - 中国自主研发的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为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 被国际能源署认证[2] - 发电机组累计上网电量超783万千瓦时 相当于等效减少使用3132吨标准煤 减排7811吨二氧化碳[3][5] - 度电成本从第一代106元/千瓦时降至1.1元/千瓦时 目标降至0.3元/千瓦时以低于火电价格[5] 海洋塑料循环利用 - 浙江台州创新"蓝色循环"模式 累计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5.45万吨[5][6] - 通过高价回收机制鼓励民众参与 与国际企业合作将海洋塑料制成高附加值消费品[6] - 建立"海上收集-再生利用-碳汇交易"产业链 即将出台全国首部海塑治理地方性法规[6] 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 - 金华市武义县坛头村投入1400余万元进行河滩整治 完成清淤70余万立方米 垃圾清理500余吨[8] - 600多亩臭河滩改造为生态湿地公园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实现生态修复[8] - 村集体经济收入五年跃升168%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 形成"民宿+文创"特色产业链[9]
“西太后”珠宝展亚洲首展亮相
解放日报· 2025-08-13 01:35
品牌展览活动 - 英国设计品牌Vivienne Westwood在前滩太古里举办"她和她的珠宝展" 这是该品牌展览首次登陆亚洲[1] - 展览集中呈现品牌跨越近四十年的珠宝创作珍藏与秀场珠宝 系统梳理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的创作历程[1] - 设置八个主题展厅通过珠宝串联品牌发展脉络与设计风格演变[1] 周边商业配套 - 6月14日至9月15日期间在前滩太古里户外广场举办Vivienne Westwood Café快闪活动[1] - 商场开设品牌限时商店并推出展览特别系列周边产品 包括限量版配饰 珠宝及独家发售的丝巾与T恤[1] - 沿街处放置"西太后"星球徽标巨型艺术装置 消费者可通过展厅及限时商店拍照体验参与互动[1]
一块废塑料的逆袭:从台州海域到联合国领奖台|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0 06:04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模式 - 台州创新推出"蓝色循环"项目 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难题 实现从回收到再利用的全链条管理 [2][3] - 项目调动渔民 当地居民和渔船船东参与回收 通过"小蓝之家"规范化收集点进行分拣 对接下游企业再生造粒 [3] - 目前台州有5家企业专门从事海洋塑料再生利用 产品包括丝巾 手机壳等 [3] 项目成果与认可 - "蓝色循环"项目于2023年10月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从全球2500多个塑料治理项目中脱颖而出 [2][3] - 截至报道时 台州全市已累计回收塑料废弃物5.45万吨 [4] - 项目模式已从台州推广至浙江全省沿海城市 并扩展至青岛 三亚等地 [2] 政策与法规进展 - 台州率先制定全国首部海塑治理地方性法规《台州市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规定》 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4] - 法规通过标志着台州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工作进入法治化轨道 [4] 技术应用 - 项目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真实性 实现海洋塑料从海洋到货架的可视化追溯 [3] - 技术应用解决了海洋废弃物收集难 处置难 监管难等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