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批发

搜索文档
总投资超3亿元!汕尾首个省级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开业
南方农村报· 2025-05-27 17:00
项目概况 - 广东德业农贸物流园为汕尾市首个省级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及"菜篮子工程"示范项目 [3] - 总投资超3亿元人民币 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 [3] - 定位"全业态、高标准、智慧化" 规划超1000个档位及1000多个车位 [4][17] - 共设批发交易、加工配送等九大功能区 整合蔬菜水果、海鲜冻品、干调粮油等多元业态 [18][19] 战略定位 - 致力于打造粤东农产品输往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中转枢纽 [4] - 重点补齐冷链物流短板 延伸产业链 提升供销冷链流通率 [29] - 分三期建设:一期主营蔬菜和综合品类 二期为水果品类 三期完善市场配套 [28] 政府支持与行业意义 - 汕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思文强调园区为民生工程及城市文明窗口 将引入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及商户星级评定机制 [12][13] - 海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鸿雁指出项目是农业发展的里程碑 推动"百千万工程"实施及现代农业流通体系构建 [21][22][23] - 开业仪式上公司与多家农特产品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推动标准化生产及品牌化营销 [24][25][27] 运营目标 - 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助力汕尾农业强市建设及乡村振兴 [30] - 计划招引荔枝采购商和经销商 打造汕尾地区荔枝销售集散地 [15] - 目标成为连接产地与市场、农民与消费者的关键纽带 [10]
农 产 品: 农产品与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报告(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更新版)
证券之星· 2025-05-27 11:35
融资计划与资金需求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20亿元,其中控股股东深农投认购13亿元[2]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可自由支配资金20.28亿元,但未来三年在建及拟建农批项目计划总投资137.98亿元,资金缺口达36.02亿元[5][6][15] - 募资用途包括光明海吉星二期(8.55亿元)、长沙海吉星二期(5.2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5.89亿元)[13] 募投项目概况 - 光明二期项目定位为水果/水产/粮油干调品类补充,预计年收入1.34亿元,净利润0.44亿元[2][13] - 长沙二期项目聚焦海鲜水产品扩容及加工配送业态,预计年收入1.28亿元,净利润0.48亿元[2][14] - 两项目预备费合计0.75亿元,光明二期尚未取得用地[2][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2年全国农批市场年交易额5.7万亿元,生鲜电商交易额仅占8.75%[20][21] - 行业集中度提升,亿元以上市场数量从2018年853个降至2023年728个[27][28] - 公司运营23家农批市场,2024年贡献73.94%营收和203.82%净利润[9][10] 公司竞争优势 - 全国布局35家农批市场,覆盖20余城,年交易量超3600万吨[29][30] - "海吉星"品牌位列全国农批市场十大品牌第三,13家市场入选行业百强[30][31] - 构建从基地种植到终端配送的全产业链,合作基地超40万亩[30][31] 市场发展趋势 - 2023年全国粮食/蔬菜/水果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29%/3.59%/4.63%[25] - 居民人均蔬菜/水产品消费量五年增长18.2%/33.3%,驱动批发需求[26] - 政策持续支持农批市场转型升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推进市场改造[23][28] 项目运营风险 - 长沙市场面临红星新市场补贴竞争,销售费用大幅增加[2] - 广西海吉星/天津翰吉斯等项目曾因竞争激烈效益未达预期[2] - 目前在建项目包括国际海鲜城IOC等多个农批市场[2]
农 产 品: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补充法律意见书(三)
证券之星· 2025-05-27 11:35
募投项目概况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20亿元,其中控股股东深农投认购13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光明海吉星二期项目(8.8亿元)、长沙海吉星二期继续建设项目(5.2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6亿元)[4] - 光明二期项目预计建成后年均收入1.34亿元,年均净利润0.44亿元;长沙二期项目预计建成后年均收入1.28亿元,年均净利润0.48亿元[4] - 光明二期项目用地预计2025年10月完成出让程序,目前已完成区级产业遴选,正在推进市级重点产业项目遴选工作[11][12] 项目实施主体 - 光明二期项目实施主体为全资子公司光明公司,成立时间较短但已委派具有批发市场运营管理经验的核心团队,符合公司农批市场开发运营惯例[13][14] - 长沙二期项目实施主体为控股50.98%的长沙马王堆公司,少数股东同超控股(39.22%)和长沙博达(9.8%)因资金安排不按比例提供借款,公司将按市场化原则收取借款利息[15][17][19] 财务与合规情况 - 募投项目资本性支出占比70.01%,补充流动资金比例29.99%,符合《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不超过30%的规定[28][2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末货币资金余额14.89亿元,存货账面价值8.71亿元(主要为冻品库存和开发产品)[5] -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多笔行政处罚,但经核查不构成《注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重大违法行为[38][39] 同业竞争与食品安全 - 公司与控股股东控制的凯吉星检测公司存在检测业务重叠,但最近三年相关收入占比均不超过1.2%,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31][35]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最近三年一期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旗下39家控股子公司未出现食品安全领域重大负面舆情[40][41]
端午前探访,首都“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量足价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7 08:19
端午节前市场供应情况 - 粽叶、艾蒿、江米等端午特色产品供应量大幅增加,白洋淀的粽叶和艾蒿尤其受到消费者青睐 [1] - 粽叶分为芦苇叶和箬竹叶两种,芦苇叶尾部有凹口,箬竹叶尾部有凸出的叶柄 [1] - 白洋淀的粽叶和艾蒿采摘后次日凌晨即可抵达市场,保证新鲜度 [1] 节日产品销量变化 - 粽叶上市量翻倍,此前主要来自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今年北京周边如白洋淀的芦苇粽叶和艾蒿开始大量进场 [2] - 糯米销量从平时的每天八九吨增长至接近20吨 [2] - 新发地市场设置了粽子礼盒销售区,满足商超及市民需求 [2] 水果市场情况 - 荔枝、杨梅大量上市,价格平稳:8斤装杨梅每箱60元,5斤装荔枝65元,6斤装大樱桃210元 [2] - 小箱装水果适合家庭采购 [2] - 水果上市量达1.2万吨,加权平均价10.25元/公斤,较前期明显下降 [2] 整体农产品供应 - 蔬菜上市量达2万吨,加权平均价2.5元/公斤,价格稳定 [2] - 猪肉上市量约1800头,平均价格17.5元/公斤 [2] - 端午节期间首都"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供应充足 [2]
粽叶、艾蒿销量增长 端午节前新发地市场农产品供应充足
北京商报· 2025-05-26 09:30
端午节日市场供应 - 端午临近,新发地市场粽叶、艾蒿、粽子礼盒、水果礼盒供应充足,相关商品销量持续增长 [1] - 粽叶销量较好,来自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上市量相比此前翻倍 [1] - 粽叶以芦苇叶为主,翠绿色叶子更受青睐,宽叶是首选,销售期约在端午前一个月左右 [1] - 芦苇叶每斤6元,一包重20斤,从河北白洋淀采摘后迅速抵达市场 [1] - 糯米平时每天销量约八九吨,端午节前每天销量接近20吨 [1] - 应季水果如海南荔枝、福建杨梅、大连樱桃上市量增加,供应稳定 [1] 蔬菜市场情况 - 5月25日新发地市场蔬菜上市量为2万吨,加权平均价为2.5元/公斤,价格基本稳定 [2] - 豆角类上市量增加,价格小幅度回落 [2] - 黄瓜、茄子、西红柿、椒类产量稳定,价格稳中有降 [2] 猪肉市场情况 - 5月26日新发地市场猪肉上市量为1800头,平均价为17.5元/公斤 [2] - 毛猪供应充足,屠宰场可随时保障市场供应 [2] - 为平衡量价关系,会推迟出栏,短时间内猪肉价格小幅度波动 [2] - 天气转热,消费者对猪肉需求难以被激发,猪肉行情将维持一段时间 [2]
端午节前新发地粽叶、糯米热销,蔬菜价格稳中有降
新京报· 2025-05-26 08:07
端午节前市场动态 - 端午节前粽叶、红枣、糯米等原材料热销,水果礼盒也受欢迎 [1] - 近期蔬菜上市量保持在2万吨左右,加权平均价2.5元/斤,处于近几年同期较低位置 [1] - 一辆满载5吨芦苇叶的货车正在卸货,批发价每斤6元,一包重20斤 [1] - 粽叶销售期持续一个月左右,客户提前预订两千斤 [1] - 艾蒿摊位前围满人,粽叶销量持续增长,大多来自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地 [1] - 市民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自己动手包粽子使得粽叶上市量相较于以往翻倍 [1] - 大部分粽叶以芦苇叶为主,翠绿色叶子更受青睐,宽叶是首选 [1] 原材料销售高峰 - 糯米平时每天销量八九吨,端午节前每天销量接近20吨 [2] - 节前各类礼盒销量旺盛,包括粽子礼盒、水果礼盒、干果礼盒等 [2] - 5月25日新发地市场蔬菜上市量2万吨,加权平均价2.5元/公斤 [2] - 蔬菜主产区完成由南向北转换,物流成本和保鲜费用降低,菜价回落 [2] - 豆角类上市量增加,价格小幅度回落 黄瓜、茄子、西红柿、椒类产量稳定,价格稳中有降 [2] - 应季水果陆续上市,杨梅、樱桃、荔枝等比较热销 [2] 猪肉市场情况 - 毛猪供应充足,价格保持稳定 [2] - 5月26日新发地猪肉上市量1800头,平均价17.5元/公斤 [2] - 天气转热,消费者对猪肉需求难以被激发,猪肉行情将维持一段时间 [2]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60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1.7%
快讯· 2025-05-26 06:41
农产品价格指数 - 5月2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3.98 比上周五下降0.13个点 [1] - "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14.16 比上周五下降0.15个点 [1] 肉类价格变动 -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60元/公斤 比上周五下降1.7% [1] - 牛肉平均价格为63.62元/公斤 比上周五下降0.2% [1]
农 产 品(000061) - 000061农产品2025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3:00
公司基本情况 - 1989年成立,1997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在全国20余个大中城市投资35家实体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形成国内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 [1] - 近三年旗下农产品批发市场年均交易量超3300万吨,年均交易额超2500亿元 [1] - 2024年以“十四五”战略规划为引领,围绕“能力提升年”要求,提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1] 业务发展举措 业务优势保持 - 加快新项目和市场滚动开发,加大亏损市场减亏力度,优化场内空间布局,开拓增量交易品种,加强档位品类规划管理 [3] - 围绕农产品流通全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服务,构建农产品全产业链生态圈 [3] 农批市场联动 - 依托“全国一张网”布局优势,强化旗下市场间联动协同与融合发展,助力商户拓宽供销渠道 [4] 基地端业务建设 - 挖掘商户需求,布局“深农农场”“深农果场”,依托市场数据指导农业种植,打造种植基地 [5] - 与全国约40万亩基地建立协议合作关系,覆盖多个省份,推动重点区域“一基地一园一中心”建设 [5] 进出口业务拓展 - 践行“走出去、引进来”策略,引进数十个品类农产品 [6] - 提升进出口业务服务能力,推动前置监管服务平台业务,通过1039贸易服务平台协助商户通关 [6] 城市食材配送业务运营 - 旗下市场和深农厨房以“市场化运营”“高效供应链管理”为切入点,整合上游资源,加快市场扩张 [7] - 深农厨房在全国大中城市成立21家分公司开展食材配送业务,形成“以深圳为中心,向全国辐射”布局 [7] 数字化、标准化建设 - 推广深农聚合支付交易系统,覆盖20家旗下批发市场,开通商户万余家,提升交易金额 [8] - 推动标准转运载具在多地试用,跑通农产品供应全链条数字化应用模式,构建追溯体系 [8] “深农甄选”品牌建设 - 拓宽产品矩阵,新增多个优质单品,计划培育更多优质单品 [8] - 精选产品,多轮检测把控,重塑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 [8] 分红情况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118787489.17元(含税),占2024年度净利润的30.92% [8]
老菜场焕新逆袭链起城市记忆与市井“烟火气” 消费新场景释放经济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5-23 07:48
双塔市集改造与运营 - 双塔市集位于苏州老城核心区 由存在20多年的老菜场改造而来 融合传统市井气息与现代美学设计[1][4] - 2019年全面改造后重新开业 面积达2300多平方米 分为生鲜区 小吃区和便民服务区[8] - 小吃区设置20个三角形摊位 优化空间利用率与视觉效果[7] 文化元素植入 - 市集设计融入苏州花码数字系统 桃花坞版画色彩 苏式建筑重屋叠瓦等本土文化符号[8] - "双塔"标识及档口编号采用苏州传统书法风格[8] 商户运营策略 - 避免同质化竞争 保留原有老商户并开展技能培训 如馄饨摊主开发新品类 经营流程规范化[10] - 未大规模招商 坚持在地化运营模式[10] 客流与经济效益 - 改造后客流量较老菜场时期增长约50% 成为兼具本地生活与旅游吸引力的城市会客厅[12] - 通过"苏州老味道"留住本地居民 同时吸引外地游客[12] 跨省买菜现象 - 上海老年人组团赴江苏南通沪蔬通农贸市场采购 该市场为长三角特大型农产品批发中心[14][16] - 单程车费49元 消费者通过集中采购降低生鲜成本 并结合景点游览形成复合型消费体验[20] - 部分消费者计划每月固定前往 形成持续性跨区域消费行为[20]
畅通微循环,新发地周边银地西路北水嘉伦段通车
新京报· 2025-05-21 12:23
交通改善 - 银地西路北水嘉伦段正式通车,全长390米,实现南北贯通,拉近新发地市场与北水嘉伦水产品市场距离[1] - 通车后商户驾车时间从绕行15分钟以上缩短至5分钟即可抵达新发地市场精品一区[1] - 道路改造后新增200余个车位,设置智能闸机实现人车分流,24小时保安值守提升交通秩序[1] - 该路段通车缓解市场西侧拥堵问题,集配物流车辆节省运输距离和时间[1] 市场协同效应 - 北水嘉伦市场与新发地市场周转二区仅一墙之隔,产品种类互补性强[2] - 北水嘉伦市场每日配送量达1100吨,与新发地市场农产品往来量大[2] - 道路开通后商户采购农产品单次可节约交通时间约30分钟[2] - 两大市场功能布局将从单一交易向产供应链一体化升级,探索仓储共享、加工协作等新模式[2] 投资与规划 - 北水嘉伦公司投资30余万元重新规划道路、车位和闸机系统,增设保安执勤岗[2] - 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工程,京良路、六圈路等周边道路陆续拓宽改善整体交通环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