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化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蒙玺投资李骧:发力“全频段Alpha”,量化行业迎来“精耕细作”时代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06:33
"量化投资的本质是人才、技术的积累和迭代。我们的目标是最终实现工程化的胜利,每个模块不断打 磨,做深做细,做到极致,最后无缝拼接。"蒙玺投资创始人兼总经理李骧说。 李骧称,公司未来将持续迭代策略和技术,打造"严格控制风格的全频段Alpha",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 稳健型量化投资机构。 低延迟、中心化和非线性模型 笃定三大关键打造核心竞争力 李骧是一位典型的理工科背景的量化私募掌门人,学生时代参加各种科学竞赛,本科考入了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学化学物理专业,后来出国留学,获得美国布朗大学理论化学硕士。 他对股市兴趣浓厚,2008年开始研发美股量化策略,2010年中国股指期货推出后,专注期货策略研究, 并在低延迟领域持续深耕;2016年他创立了蒙玺投资,经过九年发展,公司管理资产规模逾150亿元。 回顾公司创立至今,李骧表示,蒙玺投资发展的每一步都围绕"长期主义"展开,而三个关键决策则打造 了公司在量化投资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创立之初,公司就非常笃定要拥有很强的低延迟技术。"因为量化策略每个时刻下单,某种意义 上来说都要与同行竞争,所以技术层面一定要有优势。"李骧说,低延迟的IT是量化投资的必要不充分 条件,技 ...
蒙玺投资李骧:发力“全频段Alpha”,量化行业迎来“精耕细作”时代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06:26
李骧称,公司未来将持续迭代策略和技术,打造"严格控制风格的全频段Alpha",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稳健型量化投资机构。 低延迟、中心化和非线性模型 笃定三大关键打造核心竞争力 "量化投资的本质是人才、技术的积累和迭代。我们的目标是最终实现工程化的胜利,每个模块不断打磨,做深做细,做到极致,最后无缝 拼接。"蒙玺投资创始人兼总经理李骧说。 在英雄辈出的私募江湖,蒙玺投资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业绩至上、技术至上"的量化投资机构。从早期聚焦低延迟交易的量化新兵,到如 今覆盖多策略、多品种、多频段的百亿机构,蒙玺投资的成长轨迹堪称中国量化行业"精细化发展"的缩影。 再者,投研团队架构采用"中心化"大组模式而非多PM制。李骧表示,蒙玺投资的投研团队是模块化运作,通过分工合作,使研究成果成为 统一集合,避免重复研究,类似汽车制造商的"流水线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我们内部沟通交流比较顺畅,大家乐于分享,共同成长,都是 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研究,而不是跑马模式,一群人做一样的事,资源浪费。"他说。 第三,2020年全面拥抱"非线性模型",也就是AI技术。他称,最开始是树模型,现在是深度模型,"在运用AI非线性模型后,预测能力大幅 提 ...
拆解量化投资的超额收益计算与业绩归因
私募排排网· 2025-09-26 00:00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蒙玺投资"。 (点击↑↑ 上图查看详情 ) 在 量 化 投 资 的 诸 多 指 标 中 , 超 额 收 益 最 受 投 资 者 关 注 。 如 何 判 断 投 资 组 合 的 超 额 收 益 来 源 是 否 稳 定 , 怎 样 评 价 Quant 的 投 资 能 力 是 否 优 秀,都离不开对超额收益的计算、拆解。 同时,在日常投研中,当某个策略进行实盘产生业绩后, Quant 并不止步于此,而是会对业绩进行进一步的归因和拆解, 明白其收益或 者亏损的来源,这一步骤是 Quant 在盘后进行策略迭代的关键。 蒙玺投资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量化投资的对冲基金公司。依托强大的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软件开发能力,公司构建了覆盖多市场、多品种的量化 资产管理平台。 超额收益(Alpha),指投资组合相对于某一基准(如市场指数或无风险收益率)的超额回报。它反映了策略通过主动管理(如选股、择 时、套利等)超越被动基准的能力。核心公式如下: 超额收益=投资组合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如果基准是市场指数(如沪深300),则超额收益代表"跑赢市场"的部分;如果基准是无风险利率(如国债收益率),则反映承担风险 ...
用时间筑牢阿尔法护城河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0:17
公司发展历程 - 平方和投资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最早将海外成熟量化对冲模式本土化的机构之一,成立十周年间穿越市场周期 [1][2] - 公司创始人吕杰勇于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受詹姆斯·西蒙斯启发投身量化投资领域 [1] - 2018年市场低迷期公司实现两位数正收益,推动量化基金公众认知度提升,成为行业规模突破万亿元起点 [3] - 公司当前管理规模约100亿元,处于规模效应最佳阶段,采用中低频策略保障较高策略容量上限 [4][5] 策略与技术演进 - 策略框架持续迭代,因子研究从早期量价因子拓展至基本面、分析师预期及另类数据,覆盖多频段预测 [4] - 组合优化实现从线性模型到机器学习主导的非线性模型飞跃,算力同比提升约2.3倍 [4] - 自研Bsim系统支持分秒级因子验证,研究员日均完成上千次回测,显著降低交易冲击成本 [4] - 风控体系升级至多维度管控,包含行业、风险因子、交易比例限制及黑名单机制 [4] 行业竞争与监管应对 - 2025年量化新规落地强化高频交易与DMA业务监管,公司因低频策略占比高、主动压降杠杆率而具备合规优势 [5] - 面对传统因子拥挤度上升,公司坚持深度挖掘量价与基本面领域,通过AI技术实现增量创新而非替代式创新 [6] -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公司凭借十年本土化因子库及样本外检验数据构建时间护城河 [6] 人才与未来规划 - 投研合伙人方壮熙加盟(前世坤投资高级执行研究总监),推动因子与组合优化体系升级 [5] - 公司目标从"中国文艺复兴"升级为"世界平方和",持续加强投研投入保障超额收益稳定性 [4][5] - 行业经历三次危机(2008、2015、2018),公司通过优势策略与严谨风控在危机中持续成长 [2][3]
清华学霸晒1.67亿年薪引调查,量化投资为何走向失控?
虎嗅· 2025-09-19 01:28
谁都不会想到,那个无数人用来种草护肤品、寻找旅游攻略的小红书,竟会埋藏着一桩惊天金融案的导火索。 2023年的某一天,时年34岁的清华学霸吴舰,在平台上发布了一篇看似普通的炫耀帖——"不敢发朋友圈,自己心 态还是太年轻,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偷偷炫耀下……"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背后,是一张令人瞠目结舌的薪酬截图:23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7亿元。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甚至相当于顶级对冲基金高管年薪的数倍,或超过了知名投资银行CEO的薪酬水平。 相比吴舰往年的收入水平,2022年的这笔报酬出现了难以解释的倍数级增长。在量化投资这个讲究平稳回报的行 业,这样的薪酬波动就是一个巨大的警报。 很快,这篇帖子在量化金融圈内流传。 业内人士的疑惑与质疑声渐起。 它相当于一个普通北上广深白领工作上千年的总收入;足以买下一整栋豪华公寓楼;甚至超过了某些上市公司一 整年的净利润。 即便在遍地富豪的华尔街,这也是一个令人侧目的数字。 一个年仅34岁的量化研究员,即便再优秀,何以能获得如此惊人的报酬? 是做出了革命性的模型突破?还是管理了异常成功的基金产品? 抑或是……另有隐情? 这些疑问后来终是传到了Two Sigma高管 ...
34岁清华学霸晒1.67亿年薪引调查,量化投资为何走向失控?
36氪· 2025-09-19 00:27
谁都不会想到,那个无数人用来种草护肤品、寻找旅游攻略的小红书,竟会埋藏着一桩惊天金融案的导火索。 2023年的某一天,时年34岁的清华学霸吴舰,在平台上发布了一篇看似普通的炫耀帖——"不敢发朋友圈,自己心 态还是太年轻,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偷偷炫耀下……"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背后,是一张令人瞠目结舌的薪酬截图:23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7亿元。 吴舰分享在网络上的照片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它相当于一个普通北上广深白领工作上千年的总收入;足以买下一整栋豪华公寓楼;甚至超过了某些上市公司一 整年的净利润。 即便在遍地富豪的华尔街,这也是一个令人侧目的数字。 甚至相当于顶级对冲基金高管年薪的数倍,或超过了知名投资银行CEO的薪酬水平。 相比吴舰往年的收入水平,2022年的这笔报酬出现了难以解释的倍数级增长。在量化投资这个讲究平稳回报的行 业,这样的薪酬波动就是一个巨大的警报。 很快,这篇帖子在量化金融圈内流传。 业内人士的疑惑与质疑声渐起。 一个年仅34岁的量化研究员,即便再优秀,何以能获得如此惊人的报酬? 是做出了革命性的模型突破?还是管理了异常成功的基金产品? 抑或是……另有隐情? 这些疑问后来终是传到 ...
中证深访 | 平方和投资创始人吕杰勇:十年的变与不变,用时间筑牢Alpha护城河
搜狐财经· 2025-09-17 12:20
2025年,量化成为资本市场"关键词"。伴随A股市场震荡上行,万亿成交额渐成常态,量化产品备案数量同比翻倍,私募江湖风起云涌。在这不平凡的一 年,平方和投资迎来了十周年。十年历程,既是行业风雨的缩影,也是其自身穿越周期的注脚。 回望2015年成立之初,外界对量化投资是否适合中国市场仍存疑问;十年来,平方和投资不仅在策略上实现了"策略十年、十年长青",更在业绩上交出了 扎实的成绩单,验证了量化方法论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有效性。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了平方和投资创始人、总经理吕杰勇。在他位于中关村的办公室,这位亲历中国量化从萌芽到壮大的投资人,分享了他一路走 来的成长与感悟。 精彩瞬间: "目前我们主要采用中低频策略,策略容量上限较高。当前公司管理规模在百亿元左右,处于规模效应最佳的阶段。" "量化怕的不是监管,而是不监管。当套利空间被压缩,那些真正能沉淀阿尔法的硬实力才会清晰显现。" 平方和投资创始人吕杰勇 "我们要成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要有自己的量化对冲基金。"(备注:"文艺复兴"全称为"文艺复兴科技公司") "我们始终坚持同一策略框架,不断迭代,历久弥新,这是新入场者难以复制的'时间护城河'。" "每 ...
平方和投资创始人吕杰勇:十年的变与不变,用时间筑牢Alpha护城河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11:52
"我们要成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要有自己的量化对冲基金。"(备注:"文艺复兴"全称为"文艺复兴 科技公司") "我们始终坚持同一策略框架,不断迭代,历久弥新,这是新入场者难以复制的'时间护城河'。" "每逢危局,我们从不是消极观望,而是咬紧牙关应对,靠'优势策略+严谨风控'双轮往前冲。" 2025年,量化成为资本市场"关键词"。伴随A股市场震荡上行,万亿成交额渐成常态,量化产品备案数 量同比翻倍,私募江湖风起云涌。在这不平凡的一年,平方和投资迎来了十周年。十年历程,既是行业 风雨的缩影,也是其自身穿越周期的注脚。 回望2015年成立之初,外界对量化投资是否适合中国市场仍存疑问;十年来,平方和投资不仅在策略上 实现了"策略十年、十年长青",更在业绩上交出了扎实的成绩单,验证了量化方法论在中国市场的长期 有效性。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了平方和投资创始人、总经理吕杰勇。在他位于中关村的办公室,这位亲历 中国量化从萌芽到壮大的投资人,分享了他一路走来的成长与感悟。 精彩瞬间: "目前我们主要采用中低频策略,策略容量上限较高。当前公司管理规模在百亿元左右,处于规模效应 最佳的阶段。" "量化怕的不是监管,而是不 ...
SNOW量化降低投资门槛:量化金额降至300元,普惠金融战略开启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9-10 07:42
核心观点 - SNOW量化启动全国体验中心战略 打破量化投资行业线上单一模式 推动行业向线下实体服务延伸 让普通投资者能够面对面体验专业量化投资服务[1] - 通过线下实体体验中心布局 公司正在打破量化投资神秘感 推动量化投资大众化进程 有望成为连接专业量化投资与普通投资者的桥梁[5] 战略规划 - 首批试点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设立旗舰体验中心 2024年覆盖所有省会城市 2025年延伸至重点地级市[3] - 体验中心设置策略体验区 教育讲座区 VIP咨询室和科技展示区四大功能区域[3] - 采用云端同步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数据实时同步 VR体验展示策略运行 智能终端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3] 用户体验 - 提供面对面专业投资顾问服务 手把手教学量化投资操作 现场实时解答投资疑问[3] - 每周举办投资知识讲座 邀请行业专家现场授课 提供真实模拟交易环境[3] - 搭建投资者交流平台 举办策略分享会 建立本地化投资社群[4] 战略价值 - 实体场所增强用户信任度 亲身体验提高转化率 线下活动促进口碑传播[4] - 实体展示提升品牌形象 强化专业可靠品牌认知 深度渗透区域市场[4] - 提供更个性化服务 实现更深入客户服务 建立长期客户关系[4] 技术创新 - 实现线上线下数据完全同步 服务无缝对接 确保一致服务体验[4] - 应用人脸识别VIP客户自动识别系统 基于用户画像的智能推荐 专家远程协助系统[4] - 所有数据本地加密存储 多重网络安全防护 严格隐私保护措施[4] 行业影响 - 开创量化投资线下服务新模式 树立行业服务新标准 重新定义行业竞争维度[4] - 实体场所增强运营透明度 为监管提供便利条件 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4] -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创造新就业机会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4] 未来规划 - 部署智能投资顾问助手 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 运用物联网技术提升体验[5] - 逐步拓展海外体验中心 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 构建完整投资生态[5] - 推动投资者教育普及 促进金融服务普惠化 推动行业整体进步[5]
【私募调研记录】因诺资产调研海天瑞声
证券之星· 2025-09-04 00: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69.54% [1] - 计算机视觉业务收入占比达40% [1] - 自然语言处理业务收入占比达14% [1] - 智能语音业务保持平稳增长 [1] 业务发展 - 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和智能语音三大核心业务全面增长 [1] - 与华为合作昇腾一体机整合及陕西智慧文旅项目 [1] - 成为中国移动重要数据供应商并参与人工智能焕新社区项目 [1] 数据要素布局 - 已与成都、长沙、保定成立合资公司 [1] - 与呼和浩特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正在拓展上海、广州等十余个城市的合作项目 [1] 海外扩张 - 并购菲律宾交付基地提升海外服务能力 [1] - 在香港、新加坡和美国设立子公司 [1] - 积极推进日本、韩国及欧盟市场落地 [1] 技术创新 - 在具身智能领域共建数据训练场 [1] - 发布工程化服务平台 [1] - 核心竞争力包括服务产品双模式、技术平台、供应链管理及数据安全合规能力 [1] 投资机构背景 - 调研机构因诺资产为知名量化私募基金管理人 [2] - 管理团队核心人员拥有多年国内外量化投资经验 [2] - 投研人员来自麻省理工、伯克利、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 [2] - 团队博士学历占比超过4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