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搜索文档
金湖财政:多点发力强保障 教育民生暖人心
江南时报· 2025-09-25 15:33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淮安市金湖县财政局始终将教育民生置于财政保障的优先位置,从学生资 助、校园建设、教师待遇三个关键维度精准发力,以真金白银的投入织密教育民生保障网,让财政温度 直抵教育一线。 精准资助"护成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围绕学生学习生活需求,金湖财政专项投入资金改善校园硬件设施,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安心港 湾"。2025年安排109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校园日常运行保障,投入56万元对学校厕所进行改造升级,优化 卫生环境、提升使用体验;在教学设施提升方面,不仅助力金湖中学采购教学设备,更投入546万元支 持该校建设多功能报告厅及配套功能室,进一步丰富教学场景、提升办学品质。 待遇兜底"稳队伍",激发教师育人活力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金湖财政将教师待遇保障作为重点工作,切实稳定教师队伍、提振工作热 情。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法定要求,将教师绩效工资、"五 险一金"等核心待遇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目前,金湖县县城在编教师月薪可达 4500元以上,公积金缴纳标准提高,同时落实13月工资等福利政策,构建起稳定、完善的教师收入保障 体系,让教师安心 ...
2025年1-8月财政数据解读:财政支出延续偏强态势,关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浙商证券· 2025-09-17 13:29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 - 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前值2.6%[1] - 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0.4%,前值3%[1] - 1-8月税收收入累计增速转正至0.02%,前值-0.3%[3] - 8月非税收入同比下降3.8%,连续4个月负增长[3][5] - 1-8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7%,地方增长1.8%[3] 政府性基金预算 - 8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5.7%,前值增长8.9%[1] - 8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9.8%,前值42.4%[1] - 1-8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4.7%[9] - 8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同比增长13.9%,前值-4.1%[10] 财政支出结构 - 1-8月财政支出完成全年预算进度60.4%[8]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进度69.7%,卫生健康64.2%,教育60.6%[8] - 债务付息支出进度62.8%[8] 广义财政 - 1-8月广义财政收入完成预算47.8%,与2024年同期持平[1] - 1-8月广义财政支出完成预算57.3%,快于2024年同期[1] - 8月广义财政收入当月同比增长0.3%,支出增长6.0%[1] 税收结构 - 1-8月国内增值税增长3.2%,消费税增长2.0%[4] - 企业所得税增长0.3%,个人所得税增长8.9%[4] 政策工具 - 超长期特别国债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支持8400个项目[9] - 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由17个行业扩大至22个[9] 重点工程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均投资约1200亿元[14] - 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2025年预算152.75亿元,增长7.6%[12] 资产配置展望 - 10年国债利率预计震荡下行至1.5%附近[2] - A股可能形成低波红利与科技成长交替的结构化行情[2]
部分市县财政紧张拖欠人才及购房补贴
第一财经· 2025-09-17 10:49
根据山东省烟台市政府官网,今年以来多位烟台下辖的海阳市市民在网上咨询拖欠的人才补贴、购房补 贴何时发放,并得到海阳市政府回复。 针对有人咨询自己在2024年8月申请了人才生活补贴并已公示,但尚未发放。9月2日海阳市政府回复 称,经查海阳市人才补贴申请数量较多,涉及金额巨大,受疫情大环境影响海阳市财政资金紧张,海阳 市人才补贴采取逐步发放的方式,造成了部分延迟发放的问题。经多部门商讨,财政部门表示会于今年 11月20日前拨付资金,人社部门将在11月20日前发放。 一些基层财政紧张,使部分人才及购房补贴不能及时兑付 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些基层市县财政资金紧张,从而导致部分人才补贴、购房补贴等出现延迟发放情 形。 以海阳市为例,根据海阳市财政局公布的近些年当地预算报告,2019年至2024年海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由28.2亿元增至32.54亿元,总体上收入保持低速增长。当地以卖地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近些年 有明显波动,受楼市低迷等影响,地方卖地收入增长困难。海阳市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约22.69亿 元,同比下降约24%。 海阳市今年初披露的预算报告在谈及当前困难和挑战时直言,在财政收入方面,当前外部环境复杂 ...
六方面显成效!“十四五”财政改革发展亮出“成绩单”
新华社· 2025-09-13 07:49
FRAN 70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 136万亿元 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 增长24% 同时,结构不断优化,更多"真金白银" 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新华社权威速览 六方面显成效! 四五"财政改革发展 66 "成绩单" TE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12日举行"高质量 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 革发展成效,并答记者问。 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 "十四五"时期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 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 -100/ 财政宏观调容更加积极有为 "十四五" 时期 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的适配 性,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成为支撑经济 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 力度上更加给力 O 다른 다리 리아 ● 发力上更加精准 ● 时机上更加灵活 国家财政的民生导向更加鲜明 "十四五" 时期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中,民生投入 近100万亿元 其中,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 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 健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 4万亿元 ... .. 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全国一般公 共预算支出70 ...
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 民生成色最足最重
央视网· 2025-09-12 23:21
0:00/1:35 "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新增减 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财政政策不断强化逆周期调节,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实 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9月12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 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财政的民生导向更加鲜明。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实力大大增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 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更多"真金白银"投向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
财政部: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 未来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证券时报· 2025-09-12 18:58
财政收支规模 - "十四五"期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19% 增加17万亿元 [1]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13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24% 增加26万亿元 [1] - 财政民生投入总额近100万亿元 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 [1][4] 财政政策力度 - 财政赤字率从2.7%提升至4% 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 [2] - 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 [2] - 中央财政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 预计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2] 民生领域投入 - 教育支出20.5万亿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 [4] - 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 [4] - 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 [5] 社会保障体系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7亿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 [5] - 领取基本生活救助群众4500多万人 [5] - 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近40% 2024年达17522元 [5] 债务风险管控 - 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92.6万亿元 其中国债34.6万亿元 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 隐性债务10.5万亿元 [8] - 政府负债率68.7% 处于合理区间 [8] - 专项债务限额增加6万亿元 已发行4万亿元 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节约利息支出超4500亿元 [8] 融资平台转型 - 超六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60%以上平台隐性债务清零 [8] - 2024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78万亿元 其中8000亿元专门支持化债 [8] 政策方向展望 - 财政部将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激发内需 [3] - 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8] -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2]
IMF:罗马尼亚经济前景面临双重风险倾向
新华财经· 2025-09-12 12:07
核心观点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罗马尼亚中期财政可持续性发出明确预警 若缺乏进一步财政整顿措施 公共债务将在2030年攀升至接近GDP的70% 同时主权信用评级面临持续下调风险 [1] - 为实现更稳健财政目标 罗马尼亚需自2027年起每年额外采取相当于GDP 0.67%的财政整顿措施 方能在中期内将财政赤字降至3%以下 [2] 经济预测 - 2025年实际GDP增长率预计为1.0% 2026年小幅回升至1.4% [1] - 经济前景面临"增长下行 通胀上行"的双重风险倾向 [1] 财政状况 - 若当前改革方案全面执行 2026年财政赤字有望收窄至占GDP约6% [1] - 若未采取额外纠正措施 到2030年预算赤字仅能收窄至GDP的5% [1] - 对2025-2026年财政整顿计划能否有效执行存在持续担忧 市场信心恢复面临挑战 [1] 政策建议 - 中期财政整顿及实施额外调整措施对重建财政可持续性和稳定市场预期至关重要 [1] - 强化财政纪律 提升政策可信度是避免债务路径恶化 防范评级下调风险的关键路径 [2]
程实:老龄化的债务幻觉丨实话世经
第一财经· 2025-09-07 11:30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老龄化通过推高财政负担和扩张债务资产需求 塑造了高债务与低利率并存的脆弱均衡 其可持续性取决于利率敏感性 资本流向及政治稳定性 长期出路在于财政整顿与生产率提升 [1][2][4][7][8][11][12] 人口结构与债务关系 - 老龄化导致财政支出显著增加 包括养老金支付上升 公共医疗成本膨胀及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构成财政赤字长期化基础 [2] - 日本政府债务超过GDP的250% 长期利率维持在零附近 美国债务迅速攀升但维持较低风险溢价 体现安全资产需求对风险溢价的压制作用 [3] - 老龄化社会既是债务制造者又是债务吸收者 养老金基金 保险公司和老龄家庭对安全长期投资工具的需求使国债成为天然载体 [2] 高债务-低利率均衡机制 - 选民结构向中老年人倾斜导致政治力量更倾向于维护福利支出 而非推动财政整合 加税与削减支出难度增加使财政赤字制度性固化 [3] - 资产需求与债务供给间的特殊匹配形成高债务-低利率均衡 政府能以极低利率发行大量债务且市场乐于吸收 [2][4] 均衡脆弱性因素 - 利率对债务敏感性(DSIR)估计值为0.5bps(债务/GDP每升1个百分点收益率抬升0.5基点) 但文献显示范围在1-6基点 若美国债务/GDP从100%升至200%且利率上升2个百分点 将导致债务支出增加GDP的4% 迫使政府每年进行约1.2万亿美元财政整顿 [7] - 全球对美元资产信任可能因地缘政治摩擦 新兴市场金融深化或其他储备货币崛起而削弱 资本流向逆转会迅速戳破债务可持续性假象 [8] - 财政危机多由流量冲击触发 如短期拍卖失败 政治僵局或金融套利链条断裂 其成本极不对称且破坏性远超可预知事件 [8] 政策与投资启示 - 结构性财政整顿可稳定市场信任并避免债务预期失控 压缩低效支出同时保持对技术创新 教育投资和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投入 [12] - 老龄化挤压货币政策空间 未来政策需在通胀-就业-财政多重约束下动态权衡 泰勒规则适用性降低使央行更依赖信誉与沟通并承担更高信誉风险 [12] - 低利率与高债务格局可能延续 投资者短期可拥抱政策驱动机会 但需警惕中长期财政风险引发的债务市场震荡与跨资产再定价 [12] 长期解决方案 - 提升劳动生产率是缓解老龄化压力的关键途径 有助于重建长期增长动能 [12] - 美国1983-2022年间75岁及以上年龄组财富显著抬升而其他年龄组相对财富下降 反映资产持有与负债比例的复利效应加剧代际差异 [11]
踔厉奋发,共同书写强国复兴崭新篇章
南京日报· 2025-09-06 01:33
产业目标与规划 - 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规模2025年突破万亿级 [1] - 智能电网产业规模2025年突破5000亿级 [1] - 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0家 [1] - 加快双百亿、双千亿企业生态培育 [1] 产业发展措施 - 依托"1+4+6"工作组织体系加大产业攻坚和产业招商力度 [1] - 建立"产业专班+产业园区"协同招商工作体系 [1] - 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处置、闭环管理"服务机制 [1] - 探索形成"项目发现—研究—决策—反馈"基金投资机制 [1] - 健全项目洽谈、签约、备案、开工、竣工"五关口"跟踪机制 [1] - 常态化举办"宁工品推"拓市场供需对接活动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1] 企业创新与科技发展 - 南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攻坚关键技术 发展特钢新材料、智能制造、能源环保等产业 [5] - 金陵石化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6] - 中国移动南京分公司加速数智化转型 优化网络建设保障 [5] -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4] 外贸与对外开放 - 金陵海关全面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2] - 新生圩海关扎实推进智慧海关建设 全面落实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 [3] - 禄口机场海关助力国际航线增开扩容 提升空港枢纽功能 [4] - 推动南京空港跨境电商和国际快件一站式处理中心高质量运行 [4] - 聚焦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冷链生鲜等重点产业发展 [4] 能源与化工产业 - 南化公司改进生产工艺生产优质橡胶防老剂 为轮胎用橡胶产品提供防护 [5] - 金陵石化持续提高催化重整装置运行效率 做好区域化工能源保供工作 [6] - 扬子石化保障芳烃厂安全稳定运行 [6]
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 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
证券时报· 2025-09-03 19:31
政策协调机制 - 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 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为应对复杂市场环境和推动经济回升提供保障[1] - 联合工作组机制将继续深化合作加强协同 推动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并保障财政货币政策更好落地见效[1] 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人民银行于去年8月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通过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国长期限国债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1] - 国债买卖操作被定义为加强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 标志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正式入箱[1] 国债发行实施 - 上半年国债发行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在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及国债承销团支持下实现平稳顺利发行[1] - 财政部将按计划如期完成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任务 切实保障"两重""两新"项目实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