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媒体与娱乐
icon
搜索文档
大动作!美银拆解全球资金流向,机构配置逻辑已清晰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8-27 04:00
全球资金流向 - 半导体板块获纯多头基金净买入272亿美元 成为全球增持规模最大行业 反映机构对AI产业链上游核心资产的长期信心 [4] - 工业板块净流出423亿美元 医疗板块净流出271亿美元 主要因全球制造业PMI回落及医疗政策不确定性上升 [4] - 亚太(除日本)地区获净买入210亿美元 主要受益于中国和印度科技板块估值修复及东南亚制造业增长预期 [8] - 美国市场净流出65亿美元 创同期新高 反映机构对美国高利率环境下经济增速放缓及科技巨头估值过高的担忧 [12] 个股资金动向 - 英伟达获净买入169亿美元 成为全球个股增持规模最大标的 因AI硬件需求强劲 [17] - 台积电获净买入59亿美元 位列新兴市场增持榜首 凭借先进制程优势 [21] - 苹果遭净减持112亿美元 因消费电子需求疲软 [17] - 本田因汽车电动化转型进度滞后遭净减持11亿美元 [21] 四大股票筛选标准 - 拥挤型利好股特征为高持仓率、超重配及高三重动量 代表标的包括Meta(基金持仓率64% 三重动量排名80)、博通(基金持仓率64% 三重动量排名95)和奈飞(基金持仓率50% 三重动量排名93) [23] - 拥挤型利空股特征为高持仓率但超低配且低三重动量 代表标的包括美团(基金持仓率46% 三重动量排名12)、LVMH(基金持仓率47% 三重动量排名8)和皮尔巴拉矿业(基金持仓率35% 三重动量排名14) [25] - 欠配型利好股存在估值修复潜力 如劳斯莱斯(基金持仓率23% 三重动量92)和皇家加勒比邮轮(基金持仓率21% 三重动量87) [27] - 欠配型利空股需警惕风险 如必和必拓(基金持仓率23% 三重动量11)和洛克希德・马丁(基金持仓率15% 三重动量18) [28] 回测验证结果 - 拥挤型利好股年化收益率9.4% 显著跑赢全球综合指数(年化5.1%) 自2015年以来累计超额收益达44% [31] - 欠配型利空股年化收益率仅0.0% 累计跑输全球指数57个百分点 [31] - 拥挤型利好股在纳入筛选框架后6个月内仍能维持超额收益 而拥挤型利空股在3个月内大概率出现回调 [31] 数据覆盖范围 - 报告纳入5629只纯多头基金 管理总资产32.9万亿美元 覆盖912个独特基准指数 [32] - 股票样本以MSCI AC World指数成分为主 同时纳入日均成交额超500万美元的非指数标的及ADR/GDR [32]
段永平Q2豪赌AI:谷歌持仓暴增75%,英伟达加仓近50%,同时加仓苹果、拼多多
华尔街见闻· 2025-08-15 00:52
核心持仓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持仓市值达115.3亿美元 以苹果公司为绝对核心持仓市值72亿美元占比62.47% [1][4] - 伯克希尔哈撒韦为第二大持仓市值16.4亿美元占比14.24% 拼多多第三持仓9.07亿美元占比7.86% [1][4] - 西方石油持仓5.69亿美元占比4.94% 阿里巴巴持仓4.25亿美元占比3.68% 构成前五大持仓组合 [1][4] 重点增持操作 - 增持苹果89.4万股 持股数量环比增长2.61%至3511.86万股 持仓市值72.05亿美元 [3][4] - 大幅增持英伟达31.97万股 持股数量激增49.56%至96.48万股 持仓市值1.52亿美元 [4][5] - 暴力增持谷歌83.48万股 持股数量猛增75.17%至194.54万股 持仓市值3.45亿美元 [4][6] - 连续加仓拼多多90.88万股 持股数量增长11.72%至866.27万股 持仓市值9.07亿美元 [4][7] 重点减持操作 - 减持阿里巴巴23.59万股 持股数量下降5.92%至374.62万股 [4][8] - 减持微软2万股 持股数量减少6.68%至27.92万股 [4][6] - 减持西方石油27万股 持股数量降低1.95%至1355.61万股 [4][8] - 减持台积电1.18万股 持股数量下降4.34%至25.99万股 [4][6] 行业配置特征 - 集中加码AI核心标的 对英伟达和谷歌合计增持115万股 显示对AI算力及云服务赛道的高度认可 [5][6] - 对科技巨头采取分化策略 在增持谷歌同时减持微软和台积电 体现精选个股的投资逻辑 [6] - 保持对消费电子龙头苹果的压倒性配置 持仓占比超六成 显示对消费科技核心资产的坚定信心 [1][3] - 延续对巴菲特概念股的跟踪 维持伯克希尔持仓不变 但调整西方石油仓位 [8]
摩根士丹利:7月外资基金对中国股票流入进一步加速 增至27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8-06 23:58
外资基金流向 - 7月外资对中国股票资金流入加速至27亿美元 较6月的12亿美元显著增长 [1][2] - 被动型基金引领流入趋势 7月净流入39亿美元 较6月的27亿美元进一步增加 [1][2] - 主动型基金继续流出12亿美元 但较6月50亿美元流出额明显收窄 [1][2] - 美国被动型基金流入显著加速 欧洲被动型基金保持稳定 [3] - 年初至今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110亿美元 超过2024年全年70亿美元水平 [3] - 年初至今主动型基金累计流出110亿美元 较2024年240亿美元流出有所放缓 [3] 南向资金流向 - 7月南向资金流入加速至170亿美元 较6月100亿美元大幅增长 [1][12] - 年初至今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达1100亿美元 超过2024年1030亿美元全年水平 [1][12] 基金配置比例变化 - 全球基金对中国低配比例小幅降至1.4个百分点 [1][6] - 亚太除日本基金对中国低配比例小幅降至0.3个百分点 [1][6] - 新兴市场基金对中国低配比例升至3.2个百分点 [1][6] 行业配置变化 - 主动型基金经理增持最多的是媒体与娱乐 制药和保险行业 [7] - 减持最多的是消费者服务以及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行业 [7] - 低配比例增加最多的是非必需消费品分销与零售 科技和公用事业行业 [7] - 低配比例削减最多的是半导体行业 [7] 个股持仓变动 - 腾讯控股获显著增持 主动权重增加0.8个百分点至1.6% [9] - 网易获增持 主动权重增加0.4个百分点至0.4% [9] - 江苏恒瑞医药和药明康德本季度被增持最多 [9] - 小米被减持最多 主动权重减少0.6个百分点 [9] 国内基金流向 - 中国国内被动型基金针对A股继续录得流出 7月流出60亿美元 较6月30亿美元流出扩大 [10] 空头头寸变化 - 截至7月31日 A股/港股整体空头头寸主要在必需消费品 金融和通信服务行业增加 [19]
外资主动、被动基金最新流向!大摩拆解 7 月中国股市关键数据
智通财经· 2025-08-06 15:01
外资基金流向 - 7月中国股票外资流入27亿美元 较6月12亿美元显著加速 其中被动型基金流入39亿美元(6月27亿美元) 主动型基金流出12亿美元(6月流出50亿美元)[1][2] - 今年以来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110亿美元 超过2024年全年70亿美元水平 主动型基金累计流出110亿美元 较2024年240亿美元有所放缓[4] - 美国被动型基金流入显著加速 欧洲被动型基金保持稳定 被动型基金流入集中在月末反垄断公告发布期[4] 南向资金 - 7月南向资金流入170亿美元(6月100亿美元) 年初至今累计流入1100亿美元 超过2024年1030亿美元全年水平[1][14] 基金配置调整 - 全球基金对中国低配比例降至1.4个百分点 亚太除日本基金低配比例降至0.3个百分点 新兴市场基金低配比例升至3.2个百分点[6] - 主动型基金增持最多行业:媒体与娱乐(+1.3%)、制药(+0.8%)、保险(+0.5%) 减持最多:消费者服务(-1.0%)、耐用消费品与服装(-0.7%)[9] - 主动型基金低配比例增加最多行业:非必需消费品分销与零售(-0.6%)、科技(-0.3%)、公用事业(-0.3%) 削减最多:半导体(+0.4%)[9] 个股持仓变动 - 增持最多个股:腾讯(+0.8%)、网易(+0.4%)、江苏恒瑞、药明康德 减持最多:美团(-1.2%)、小米(-0.6%)[11] - 腾讯在国际&美国基金组合中占比18.2%(超配1.6%) 阿里占比8.4%(低配1.2%) 美团占比3.2%(持平)[11] 国内基金与空头头寸 - 国内A股被动型基金7月流出60亿美元(6月流出30亿美元)[12] - A股/港股空头头寸增加集中在必需消费品、金融和通信服务行业[21] 方法论 - 分析覆盖国际基金中80只最大主动型基金(1320亿美元AUM)和美国基金中80只最大主动型基金(2320亿美元AUM)[22]
高盛策略转向均衡配置:软件服务与媒体娱乐成增长核心,材料板块逆势受宠
智通财经· 2025-07-11 01:52
行业配置策略调整 - 高盛建议投资者采取更为均衡的板块布局策略,未来六个月等权重行业配置组合相较等权重标普500指数获得5%及以上超额收益的概率显著提升 [1] - 软件与服务、媒体与娱乐两大科技相关板块延续增持评级,新材料行业首次纳入核心推荐序列,消费必需品板块退出优先配置名单 [1] - 工业板块因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被调低评级,未来六个月实现显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最低 [2] 板块选择逻辑 - 软件与服务(长期增长预期14%)和媒体与娱乐(长期增长预期14%)因稳健增长前景在经济温和增长环境下更具配置价值 [1] - 公用事业和房地产板块因预期债券收益率小幅回落获得青睐 [1] - 材料行业较能源板块更具配置优势,主要基于对油价回落的预期判断 [1] 市场环境判断 - 当前美股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存在过度乐观倾向,实际经济运行中既存在下行风险也存在超预期可能 [1] - 行业配置需避免明显偏向周期性或防御性板块,建议构建攻守兼备的投资组合 [1] - 在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犹存的背景下,兼具成长性与估值合理性的板块将更具投资韧性 [2] 其他板块调整 - 消费必需品和医疗保健板块配置优先级已"略低于模型基准建议" [2] - 此次调整反映了对市场环境的中性判断,通过多元化配置对冲潜在风险 [2]
资讯日报-20250708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7-08 11:02
港股市场 - 7月7日恒生科技指数涨0.25%,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跌0.12%、0.01%,尾盘南下资金净买入超120亿港元[9] - 大型科技股、加密货币概念股、博彩股、内房股、职业教育股、电力板块、饮料类股有不同表现,乳制品股、黄金股、有色金属板块、生物医药类股、苹果概念股、光伏太阳能板块多数下跌[9] 美股市场 - 7月7日美股低开低收,道琼斯指数跌0.94%,标普500指数跌0.7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92%[9] - 大型科技股多数走低,特斯拉跌6.79%,市值损失超680亿美元,中概股逆市走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59%[9] 日股市场 - 7月7日日经指数下跌0.56%,东证指数下跌0.57%,因投资者评估关税细节及企业前景保持谨慎[13] - 汽车股走低,特朗普公布对日、韩商品关税税率25%,对泰国、柬埔寨税率36%,新关税生效日延至8月1日[13] 其他市场及行业动态 - 欧盟力争本周与美国达成框架贸易协议,预计商定低于10%的关税税率[13] - 美国财长预计未来几周与中方官员会面,美联储今年预计降息两次,高盛提前降息预期至9月[13] - CoreWeave将以近90亿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购Core Scientific,中国考虑拓宽债券“南向通”试点,新增额度至多5000亿元[14] - 野村预测二季度互联网公司补贴大战耗资40亿美元,阿里巴巴、美团、京东面临业绩下行风险[14]
资讯日报-20250703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7-03 02:30
港股市场 - 7月2日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上涨0.62%、0.54%,恒生科技指数跌0.64%,南向资金净买入50.36亿港元[3][9] - 权重科技股涨跌不一,黄金、博彩、光伏、钢铁、家电、银行股上涨,芯片、军工股下跌[9] 美股市场 - 7月2日道指跌0.02%,纳指涨0.94%,标普涨0.47%,科技股提振标普创新高[3][9] - 除医疗、公用事业和通讯收跌,标普其他7大板块收涨,太阳能板块拉升[9] - 大型科技股多数收涨,英伟达涨2.58%,特斯拉涨4.97%,微软跌0.2%[9] 日股市场 - 7月2日日经指数下跌0.6%,东证指数下跌0.2%,受美科技股抛售及贸易关税影响[13] - 个股中大金工业涨4.6%,科乐美集团跌6.86%[13] 重点新闻 - 美国6月私营部门就业人数意外下降,经济学家预测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创四个月最低[13] - 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越南输美商品征20%关税,转口商品征40%[13] - 微软启动第二轮大规模裁员,约9000个岗位受影响[13]
资讯日报-20250702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7-02 07:38
港股市场 - 6月30日恒指跌0.87%险守24000点,国指、恒科指分别下跌0.96%及0.72%,南向资金净买入52.2亿港元[10] - 恒指、国指、恒科指6月分别累涨3.36%、2.92%、2.56%,半年度累计涨幅分别为20%、19.05%、18.68%[10] -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加密货币、医药外包、航空航天与国防等概念股活跃,黄金及贵金属、内银、汽车股下挫[10] 美股市场 - 6月30日,道指涨0.91%,纳指跌0.82%,标普跌0.11%,大型科技股多数收跌,中概股涨跌互现[10] - 理想汽车6月交付36,279辆汽车,同比下降24%;小鹏6月交付34,611台,同比增224%;蔚来汽车6月交付24,925辆,同比增长17.5%[11] 日股市场 - 7月1日日经225指数下跌1.24%,东证指数下跌0.73%,优衣库母公司等下跌,东京电力控股公司逆势上涨[14] - 日经指数6月上涨6.6%,为自2024年2月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14] 行业与政策 - 国家药监局提议将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批时间从60天缩短至30天,医药外包概念涨势居前[10] - 中信建投认为下半年贸易缓和、复苏交易下,黄金短期利多不明显,金价或大幅回撤[10] - 6月LPR按兵不动,市场对进一步降息预期降温,内银股息差改善逻辑短期受限[10]
新一轮单日100万额度来了!这些QDII基金又能买了!
私募排排网· 2025-06-27 09:51
美股市场动态 - 英伟达股价涨超4%,总市值接近3.8万亿美元,超越微软重夺全球市值第一 [4] - 纳指、标普500指数逼近历史新高 [5] - 苹果首部原创电影登陆院线,转型为"科技+内容"整合者 [6] - Meta、微软因AI业务表现获得市场认可 [7] 科技七姐妹表现 - 英伟达反弹64.38%,总市值37824.88亿美元 [9] - Meta反弹43.97%,总市值18256.28亿美元 [9] - 微软反弹38.50%,总市值36973.19亿美元 [9] - 特斯拉反弹36.06%,总市值10493.23亿美元 [9] - 亚马逊反弹26.97%,总市值23050.22亿美元 [9] - 谷歌反弹19.33%,总市值21059.08亿美元 [9] - 苹果反弹6.84%,总市值30021.01亿美元 [9] 纳斯达克100指数表现 - 近20年涨幅1396.31%,14倍增长 [10] - 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涨幅882.23%,标普500涨幅415.37%,道指涨幅321.32% [10] - 信息技术行业占比52.3%,通讯服务23.1%,可选消费14.0% [14] - 当前市盈率36.63倍 [17] QDII投资额度 - 新批复60家机构总计21.2亿美元QDII额度 [19] - 易方达获批0.5亿美元,累计77.8亿美元 [21] - 华夏基金获批0.4亿美元,累计67.7亿美元 [21] - 华安基金获批0.5亿美元,累计23.6亿美元 [21] 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 - 宝盈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A放开100万元申购额度 [23] - 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规模20.42亿元 [24] - 华安纳斯达克100ETF联接(QDII)A规模43.69亿元 [24] - 大成纳斯达克100ETF联接(QDII)A规模35.59亿元 [24]
瑞银:美股行情延续,阿尔法机会升温
智通财经· 2025-05-22 04:28
市场体制 - 4月2日关税公告后美股市场短暂按衰退体制定价,但随后金发姑娘体制概率回升至3月平均水平 [1] - 经济呈现晚周期特征,PMI持续下降但OECD领先指标显示尚未脱离扩张阶段,防御性板块(通信服务、公用事业)受青睐 [2] - 政策不确定性从公告阶段转向结果阶段,将加剧行业表现分化 [2] 行业表现 - 非必需消费品板块面临下行压力,通信服务和公用事业板块有望跑赢 [1] - REVS模型显示公用事业(加权得分0.26)和通信服务(0.23)评分最高,能源(-0.24)和材料(-0.25)最低 [5] - 消费周期股(耐用消费品、汽车)向防御性板块(必需消费品)的轮换尚未完成,科技硬件拥挤度显著上升 [5] 盈利动态 - 所有行业销售和盈利预期均下调,但调整节奏放缓,汽车、耐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下调幅度最大 [3] - 盈利评分离散度显示市场存在阿尔法机会,公用事业(0.51)和房地产(0.25)盈利评分较高 [5] 估值特征 - 美股远期市盈率反弹至"增长乐观"区间,估值仍高于全球其他地区 [4] - 以美元计价的盈利表现比欧洲高出10%,高于长期趋势 [4] 个股评级 - 最高评级股包括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REVS 1.42)、Broadcom(1.39)、CVS Health(1.37),市值分别达1010亿、1084亿和806亿美元 [6] - 最低评级股集中在能源(CVR Energy -1.57)、材料(Dow Inc -1.77)和消费 discretionary(Kohl's -1.61) [7] 历史回报 - REVS高分股(+0.5至1分)在2023年9月实现9.8%单月回报,显著跑赢低分股 [8] - 高分股与最低分股(-1至-0.5分)的12个月累计回报差扩大至4.7% [8]